第170页
李洵时将孟长延扶了起来,注视着他那闪着决心的眼眸:“这是朕给他的唯一一次机会,你父亲若交出袁党贪污受贿的名单,朕定既往不咎。”他伸手掸了掸孟长延肩上的灰尘,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眸带着一股看不见的肃杀,“苏允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朕不想见他就此走上不归路。”
文德殿外,孟长瑾知道今日李洵时在文德殿召见孟长延,便匆匆赶来。
入宫一年的时间,她都没有与孟长延见过,况且…她握紧了手中的锦盒,有些事必须要早点了断。
高童见来的人是孟长瑾,自然是不敢拦的,正要进去禀报,孟长瑾却摇头:“哥哥与陛下在里面商谈要事,也不便进去打扰,我就在这儿等候片刻,高公公你去忙自个儿的。”
可高童哪敢把孟长瑾扔在这里,自己跑去忙别的事。现在宫里谁人不知这宓昭仪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他伴君左右更是清楚不过,这可是皇上心尖儿上的人,半点可不敢马虎。
孟长瑾不让通传,高童便去里间搬了把椅子过来,还招乎上热茶和点心。
这般的热情让孟长瑾有些招架不住,想她来文德殿多少次了,还是第一次受到这等优待。
有高童陪在旁边唠嗑,时间也不难等,不一会儿里面就有了动静,孟长瑾刚起身,殿门便缓缓打开,神色有些沉重的孟长延跟着王裕走了出来。
他一出来就瞧见了站起身来的孟长瑾,一年的时间未见,以前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姑娘一下子变成了风姿绰约的女子,一下子热泪盈眶,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拱手行礼:“臣,见过宓昭仪。”
今日兄妹相见,却要遵守尊卑礼仪,孟长瑾的心头怎能不酸涩,她看出了孟长延此刻有心事,既然不告诉她,她也不打算开口问。
让他起身后,她让碧溪将锦盒拿上前来,孟长延有些不解地看了看锦盒,又看了看她。孟长瑾指着这锦盒只一笑:“这是苏允当年所赠的白玉簪,我不小心弄坏了也不知道怎么修补,只劳烦哥哥物归原主,也替我也祝福他能和敏芝。”
那次元宵家宴孟长延虽然没来,但他对宴上发生的事情也知晓一二,本以为是谣传的簪子竟然真的在孟长瑾手中。当初这根簪子是她交给他,让他亲手转交给苏允的。虽然他那日确实是亲手交还给了苏允,而他也不知为何这根簪子又会回到孟长瑾手中,还被有心人大做文章。可他知道在孟长瑾眼里这件事他也有责任,如今看着她那淡淡的梳理,他心中实在是说不出的难受。
他刚接过那锦盒孟长瑾就径直从他身边走过,刚走到殿门前,孟长延开口唤住了她:“阿瑾,不论如何二哥都不会利用你,陛下是真心待你,如此……二哥也就放心了………”
这一声阿瑾勾起了孟长瑾心里的回忆,与其说她有些埋怨他,倒不如说她在埋怨她自己,是她的优柔寡断才惹出了这段不明不白的感情,可她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能硬着心去面对他。
他仍是那个孟长延,仍是她的二哥。
“二哥不曾恼你,今后一路,不愿你富贵荣华,惟愿你平安康乐。”
她一直记得进宫时二哥对她说的话,时间在变,可他的惦念却从未变过。
孟长瑾手指一颤,再也忍不住落下泪来:“二哥!”可当她回过头,那个熟悉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拐角处了。
第144章 决绝
孟府的书房内,沉香袅袅,书籍零零散散落了一地,碎在地上的茶盏看上去残破不堪,水渍一直蜿蜒至一双白底黑靴旁,靴上还挂了一些茶叶的残渣,一片破败。
书案前还站了一人,眼里布满了血丝,唇角的胡子正愤怒地往上扬,一张脸铁青,一手扶着桌案的一角,一手正颤抖着指向那双靴子的主人:“你现在翅膀硬了,敢跟为父叫板了!你可知你如今吃的、用的,就连你现在引以为傲的这个官职,都是怎么来的吗?”
面对父亲的滔天怒火,孟长延反而很是平静,他掸掉袖口上的茶叶,不答反问:“那么父亲,您又可知,您如今能享受的这富贵荣华,百姓安享的这太平盛世又是如何来的吗?”
他盯着自己父亲那充血的眼眸,往前走了一步:“这江山的太平都是那些边关将士英勇奋战,我们安享太平,可他们仍在那边关苦寒之地戍守。武将保家卫国,而文官却在朝堂之上勾心斗角、蝇营狗苟,如此为官可对得起为国牺牲的边疆战士?”
孟广蔚身子一颤,摇晃着往后退了一步,他不知道原来手把手教着读书习字的儿子,如今竟已长得这般高了。
他似乎很久没有这么仔细看过儿子了,连他身上发生的变化都未曾注意到,自己的儿子眼里那种坚定他仿佛在哪里见过,可怎么也想不起来。
孟长延见他的态度有些松动,连忙趁胜追击:“父亲,现在回头仍不晚,陛下宽厚,只要您主动交待这些年所受贿赂由来,再供出袁党一众这些年所犯罪行,写出一个名单……”
孟广蔚有些无力地伸出手打断了他,平复了好久自己心绪,才道:“原来你今日来,是为了陛下做说客来了。”
“我……”
“当年若不是袁相,我们一家都不会活到现在,更何况如今你妹妹还能成为陛下的宠妃,而你也能进入刑部成为陛下的左右手。”这些记忆尘封了太久,以至于翻出来时钻心刻骨,“长延,你有你的信仰,有你的大义,而为父也有自己的底线。袁相对为为父有再造之恩,为父恨不得肝脑涂地去报答,又怎么会为了陛下那些小恩小惠而背弃于他?”
--
文德殿外,孟长瑾知道今日李洵时在文德殿召见孟长延,便匆匆赶来。
入宫一年的时间,她都没有与孟长延见过,况且…她握紧了手中的锦盒,有些事必须要早点了断。
高童见来的人是孟长瑾,自然是不敢拦的,正要进去禀报,孟长瑾却摇头:“哥哥与陛下在里面商谈要事,也不便进去打扰,我就在这儿等候片刻,高公公你去忙自个儿的。”
可高童哪敢把孟长瑾扔在这里,自己跑去忙别的事。现在宫里谁人不知这宓昭仪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他伴君左右更是清楚不过,这可是皇上心尖儿上的人,半点可不敢马虎。
孟长瑾不让通传,高童便去里间搬了把椅子过来,还招乎上热茶和点心。
这般的热情让孟长瑾有些招架不住,想她来文德殿多少次了,还是第一次受到这等优待。
有高童陪在旁边唠嗑,时间也不难等,不一会儿里面就有了动静,孟长瑾刚起身,殿门便缓缓打开,神色有些沉重的孟长延跟着王裕走了出来。
他一出来就瞧见了站起身来的孟长瑾,一年的时间未见,以前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姑娘一下子变成了风姿绰约的女子,一下子热泪盈眶,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拱手行礼:“臣,见过宓昭仪。”
今日兄妹相见,却要遵守尊卑礼仪,孟长瑾的心头怎能不酸涩,她看出了孟长延此刻有心事,既然不告诉她,她也不打算开口问。
让他起身后,她让碧溪将锦盒拿上前来,孟长延有些不解地看了看锦盒,又看了看她。孟长瑾指着这锦盒只一笑:“这是苏允当年所赠的白玉簪,我不小心弄坏了也不知道怎么修补,只劳烦哥哥物归原主,也替我也祝福他能和敏芝。”
那次元宵家宴孟长延虽然没来,但他对宴上发生的事情也知晓一二,本以为是谣传的簪子竟然真的在孟长瑾手中。当初这根簪子是她交给他,让他亲手转交给苏允的。虽然他那日确实是亲手交还给了苏允,而他也不知为何这根簪子又会回到孟长瑾手中,还被有心人大做文章。可他知道在孟长瑾眼里这件事他也有责任,如今看着她那淡淡的梳理,他心中实在是说不出的难受。
他刚接过那锦盒孟长瑾就径直从他身边走过,刚走到殿门前,孟长延开口唤住了她:“阿瑾,不论如何二哥都不会利用你,陛下是真心待你,如此……二哥也就放心了………”
这一声阿瑾勾起了孟长瑾心里的回忆,与其说她有些埋怨他,倒不如说她在埋怨她自己,是她的优柔寡断才惹出了这段不明不白的感情,可她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能硬着心去面对他。
他仍是那个孟长延,仍是她的二哥。
“二哥不曾恼你,今后一路,不愿你富贵荣华,惟愿你平安康乐。”
她一直记得进宫时二哥对她说的话,时间在变,可他的惦念却从未变过。
孟长瑾手指一颤,再也忍不住落下泪来:“二哥!”可当她回过头,那个熟悉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拐角处了。
第144章 决绝
孟府的书房内,沉香袅袅,书籍零零散散落了一地,碎在地上的茶盏看上去残破不堪,水渍一直蜿蜒至一双白底黑靴旁,靴上还挂了一些茶叶的残渣,一片破败。
书案前还站了一人,眼里布满了血丝,唇角的胡子正愤怒地往上扬,一张脸铁青,一手扶着桌案的一角,一手正颤抖着指向那双靴子的主人:“你现在翅膀硬了,敢跟为父叫板了!你可知你如今吃的、用的,就连你现在引以为傲的这个官职,都是怎么来的吗?”
面对父亲的滔天怒火,孟长延反而很是平静,他掸掉袖口上的茶叶,不答反问:“那么父亲,您又可知,您如今能享受的这富贵荣华,百姓安享的这太平盛世又是如何来的吗?”
他盯着自己父亲那充血的眼眸,往前走了一步:“这江山的太平都是那些边关将士英勇奋战,我们安享太平,可他们仍在那边关苦寒之地戍守。武将保家卫国,而文官却在朝堂之上勾心斗角、蝇营狗苟,如此为官可对得起为国牺牲的边疆战士?”
孟广蔚身子一颤,摇晃着往后退了一步,他不知道原来手把手教着读书习字的儿子,如今竟已长得这般高了。
他似乎很久没有这么仔细看过儿子了,连他身上发生的变化都未曾注意到,自己的儿子眼里那种坚定他仿佛在哪里见过,可怎么也想不起来。
孟长延见他的态度有些松动,连忙趁胜追击:“父亲,现在回头仍不晚,陛下宽厚,只要您主动交待这些年所受贿赂由来,再供出袁党一众这些年所犯罪行,写出一个名单……”
孟广蔚有些无力地伸出手打断了他,平复了好久自己心绪,才道:“原来你今日来,是为了陛下做说客来了。”
“我……”
“当年若不是袁相,我们一家都不会活到现在,更何况如今你妹妹还能成为陛下的宠妃,而你也能进入刑部成为陛下的左右手。”这些记忆尘封了太久,以至于翻出来时钻心刻骨,“长延,你有你的信仰,有你的大义,而为父也有自己的底线。袁相对为为父有再造之恩,为父恨不得肝脑涂地去报答,又怎么会为了陛下那些小恩小惠而背弃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