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宫女上位记

第181页

    皇后重新翻开账册,闻言,只是笑了笑:“有甚难过的,他看重本宫,就够了。”
    那些子宠爱,就如年宴时的烟花,璀璨一瞬就烟消云散了。
    谨玉哑声,怎会不难过呢?
    她知晓,自家娘娘在闺阁时,就不爱弹琴作诗,反倒是对骑射更感兴趣,每年的狩猎之行,都能多见娘娘笑几声。
    皇后忽地环视了眼四周,殿内摆设精致贵重,宫人恭敬垂首,却似有些过于安静。
    她想起平日的钰修仪。
    钰修仪娇气又爱热闹,娴韵宫总不会是这般安静的。
    的确是讨喜的。
    皇后想。
    第92章
    江南避暑一事传得很快, 翌日请安时,皇后就将此事吩咐了下去。
    她又添了不少妃嫔随行,其中就有阿妤其为熟悉的许御女等人, 皇后说完这话, 温和笑着看向阿妤:
    “本宫记得江南是钰修仪的故乡,这次回去, 钰修仪也许可以回家看看。”
    满殿喧哗, 或多或少的视线从她身上划过。
    阿妤有些失神, 或者说整个请安过程中, 她就开始心不在焉, 直到回了娴韵宫,她依旧没能回神。
    周琪瞧出不对劲,挥手让宫人退下, 她捧了杯酸梅汤上前。
    “主子, 你怎么了?”
    原以为得了可以出宫的消息,阿妤姐姐会高兴些,如今看来, 却好似有些不对。
    周琪细想了番, 阿妤姐姐这般模样,是在皇后说出那句话后才开始的。
    所以,江南有何不对劲吗?
    这时, 周琪忽地反应过来, 她似乎还不知道,阿妤姐姐当初为何进宫。
    周琪哑了声,半晌才小心翼翼地问:“主子,你不想去江南吗?”
    江南,两个字让阿妤回神。
    她看见周琪眼底的担忧, 轻摇头,遂展开一抹笑,声音很轻地说:“不是。”
    阿妤深深吸了口气,又很快吐出,用以快速平静心底汹涌的情绪。
    她怎会不想回去呢?
    那里有她熟悉的大街小巷,有她熟悉的江南细雨,有她熟悉的弯桥河流,她做梦都想能回去。
    可是,那里少了个温柔的人。
    所有的景色陡然失了颜色。
    阿妤忽地想起什么,她倏然站了起来,朝印雅阁的桃花林看去,身子紧紧地绷直。
    她来了京城,却忘了回去。
    阿妤多年没有想起她,不是她不愿,而是她不敢。
    周琪惊讶地看着她:“主子,怎么了?”
    “皇后说的没错,也许,我可以回去看看……”
    阿妤怔愣着说,她不敢去想娘亲,因为娘亲死在她面前,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能为力。
    因为宫规,她未曾给娘亲上过一次香,烧过一次纸。
    甚至,她连娘亲埋身于何处都不知。
    她害怕答案太过伤人,是以,足足五年,她连想都不敢想这个问题。
    阿妤紧紧盯着不远处的桃花林,她心想,许是有个人知晓答案的。
    ——
    安羽宫,阵阵檀木香散开。
    周修容跪在佛像前,颂了遍佛经,才被扶着站了起来,勒月替她揉捏着酸疼的手腕。
    小公主在软榻上睡得安稳。
    周修容抚了下小公主的脸颊,眸色微深:“之前让你查的事情可有消息了?”
    勒月点头:“有,听闻卓氏进宫前,二姑娘曾送过她一件礼物,但是什么,查不出来。”
    周修容指尖沾着水,在案桌上轻轻缓缓地划了两条横线。
    半晌,她才轻嗤了声:“手伸得真够长的。”
    勒月不敢回话,越发低下头。
    殿内寂静许久后,她才堪堪抬首,就见主子正抬头看着床头边挂着的香囊。
    勒月记得,这香囊是去年时,钰修仪送给主子的,说是补偿主子的生辰礼物。
    怕是所有人都不记得,主子的生辰在七月初八。
    和曾经的淑妃娘娘只差了一日。
    所以总被人遗忘。
    以前在周府时,只有未出阁的淑妃记得主子的生辰,所以勒月知晓,去年七巧节那日,主子失去的哪只是腹中胎儿?
    主子性子素来谨慎,可唯独对一人从不设防。
    勒月忽然说:“今日听皇后的意思,钰修仪离宫后,小皇子就会交给太后照看。”
    “这没了亲近的人在身边,也不知小皇子能不能习惯?”
    她可是知晓,那日慈宁宫闹出的乌龙的,甚至连皇上都惊动了。
    勒月不禁怀疑,小皇子那般认人,能离得开钰修仪吗?
    周修容收回了视线,瞥了她一眼:“不然,你以为皇上为何会留我在宫中?”
    当真是以为只有小公主的原因嘛?
    这后宫,论算计,谁比得过那位?
    他将皇后留下,却还是不够放心,他知晓自己和钰修仪交好,所以将她也留下。
    她和钰修仪交好,最初不过是为了利益。
    皇上知晓,她必然会护住小皇子。
    勒月哑声,可周修容却不在意,她只手拨弄了下香囊,低声喃呢:
    “随了他的愿,又如何……”
    轻风卷起落叶,从楹窗边吹过,让她声音变得越发轻不可闻。
    静了许久,勒月才说:“奴婢听说,这次江南避暑,是允许朝臣带着家眷的,奴婢、奴婢听闻……”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