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文人间的聚会总是很有趣,要是意见不同,各执己见,争论起来,往往会飙出各类家乡话,小赤佬瓜皮嘎哈呢,天南地北,什么口音都能听见。
姜翎每到这个时候,就默默喝茶吃瓜,过一会他们会问:
“云先生你评评理,你觉得谁的观点正确?”
一旦姜翎参与议论,画风就端正起来,各自平复情绪,重新回归学术研讨。
若专著学术,人就纯粹起来。这样的环境,总能让人心情变好。
偶尔也有才崭露头角的新人,不分男女,在姜翎面前总有几分拘谨,喜欢偷瞄。万一姜翎看过去,会瞬间变成大红脸。
若生活充实,时间便过得很快。姜翎不止一次收到匿名的情书,字迹各有不同,与各种读者留信,一同被她收进箱子,堆在住处。
戚无恙隔几日就会发电报,他因为携带巨量物资增援,入职便有军衔,目前在学着指挥,还没有直接上战场。
最近各方势力已经自顾不暇,没空再找云中君的麻烦,比起她,那什么建国、胜利要烦人得多,由于使用者众多,根本找不出来,渐渐也就放任自流。
战争带来的直接反应在于物价上涨,原本一个银元能买不少米,米价疯涨几十倍,十多银元才能买一斤米。政府印的货币沦为废纸,无数人命运骤变。
街面上开始出现抢米的人,等抢米的人一哄而散后,那些在一旁观望的人便迫不及待用扫帚簸箕把地面散落的碎米扫起来带回家,甚至还会互相争抢,连警署都控制不住局面。
最苦的永远是贫民,上流人士仍然会去影院看新上映的美国电影,参加各种宴会,歌舞厅彻夜欢腾,仿佛是想在临死前再轰轰烈烈一段时间。
这座城市彻底沦为孤城,因绝望而更加放纵。不同势力一齐维持着表面秩序,实际整体如风雨危楼,触之溃塌。
大学仍然在正常上课,校园里时常能听到老师向学生演讲,鼓舞士气。
姜翎减少出门次数,留在住处写故事,写诗歌,写散文,陆续写出不少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品,笔名换了又换,核心价值观都用了一轮。
窗外郁郁葱葱,已是暮夏时分,花开得很好,一年四季,常开不败。有时候姜翎会剪一些花枝插在瓶中,可以开一周以上。
孤儿迅速增多,女子互助会的缺口越来越大,即使姜翎用稿费去填,也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只能尽可能多收容一些孤儿,免使他们沦为乞丐、扒手、雏妓。
租界外不远处有处空置的老教堂,姜翎买下后,把那里作为临时孤儿院,有空会过去看看。偶尔能碰见盛梦媛,她经常带些衣物,或者方糖给小孩子。
盛梦媛想起以前的事总觉得尴尬,不敢与姜翎说话,总是匆匆离开,又忍不住回头看姜翎几眼。
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戚无恙还是上了前线,他接受过专业训练,颇有军事才能,总在升衔,受过几次伤,都挺过来了。
姜翎始终与温如玉保持通信,一月一封,听他说香港的见闻,说国内外时局。也因此得知,有位国外的导演想拍摄电影版《玫瑰园》,希望能得到她的授权,并希望她能参与电影拍摄过程。温如玉建议姜翎来香港商讨电影的事,最好能住一段时间。
姜翎前往香港前,侵略者军队闯入城内,处处都是逃命的人,但全城封禁,无处可逃。
地下有防空洞,宋姐提前在里面藏了很多食物,足够她们躲很长一段时间,但孤儿院那边小孩子多,食物告罄。
船票已经备好,是那位导演安排的位置,和宋姐一起去。
最近天空频频有飞机飞过,让人心中惶惶不安,姜翎打算让那些孤儿住进防空洞,在这里躲一段时间,等情势转好再出来。
把这件事安排好,她就和宋姐一同离开。
临时孤儿院大约有五十多个孩子,小一点的两三岁,大一点的七八岁。更大一些的,送去各种铺子当学徒了,或者送去小学读书。弃婴安排在另外的地方统一养育,由女子互助会其他人负责。
孤儿院女童比较多,又没有太多守卫力量,最近总有人往里看,似乎盯上了这群孩子。
姜翎打算连夜把孩子们转移到防空洞,等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才行动。
这些孩子都很听话,不哭不闹,衣服虽然旧,大多都很干净,眼神清正。
平时一共有四个人照顾他们,因为这场战争,有两个请辞,只剩一位老修女,一位四十多岁的女老师。那些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会带着小点的弟弟妹妹,平时还会做饭洗衣服,不算麻烦。
孤儿院离她在的地方有一段距离,二者同样偏僻,她开车往返好几次才把孩子们一起接进来。
月光下,这座庄园仿佛完美得不真实,香气馥郁,优雅华贵。
小孩子们即使远远见过漂亮的大房子,也没有隔这么近看过,默默惊叹,不敢发出声音。
姜翎引他们进入防空洞,宋姐叮嘱了许多话,比如,保持安静,合理规划食物,如果生病吃什么药,听到日语,千万不要发出声音,更不要出来等等。
戚无恙修建的时候,想着如果姜翎遇到危险可以躲在地下,因此把通风设施做得很好,引了水源,还修有卫生间,只要食物足够,可以住很久。
孤儿院的孩子果然引起了注意,第二日,姜翎正在收拾东西,忽然听见敲门声。
--
姜翎每到这个时候,就默默喝茶吃瓜,过一会他们会问:
“云先生你评评理,你觉得谁的观点正确?”
一旦姜翎参与议论,画风就端正起来,各自平复情绪,重新回归学术研讨。
若专著学术,人就纯粹起来。这样的环境,总能让人心情变好。
偶尔也有才崭露头角的新人,不分男女,在姜翎面前总有几分拘谨,喜欢偷瞄。万一姜翎看过去,会瞬间变成大红脸。
若生活充实,时间便过得很快。姜翎不止一次收到匿名的情书,字迹各有不同,与各种读者留信,一同被她收进箱子,堆在住处。
戚无恙隔几日就会发电报,他因为携带巨量物资增援,入职便有军衔,目前在学着指挥,还没有直接上战场。
最近各方势力已经自顾不暇,没空再找云中君的麻烦,比起她,那什么建国、胜利要烦人得多,由于使用者众多,根本找不出来,渐渐也就放任自流。
战争带来的直接反应在于物价上涨,原本一个银元能买不少米,米价疯涨几十倍,十多银元才能买一斤米。政府印的货币沦为废纸,无数人命运骤变。
街面上开始出现抢米的人,等抢米的人一哄而散后,那些在一旁观望的人便迫不及待用扫帚簸箕把地面散落的碎米扫起来带回家,甚至还会互相争抢,连警署都控制不住局面。
最苦的永远是贫民,上流人士仍然会去影院看新上映的美国电影,参加各种宴会,歌舞厅彻夜欢腾,仿佛是想在临死前再轰轰烈烈一段时间。
这座城市彻底沦为孤城,因绝望而更加放纵。不同势力一齐维持着表面秩序,实际整体如风雨危楼,触之溃塌。
大学仍然在正常上课,校园里时常能听到老师向学生演讲,鼓舞士气。
姜翎减少出门次数,留在住处写故事,写诗歌,写散文,陆续写出不少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品,笔名换了又换,核心价值观都用了一轮。
窗外郁郁葱葱,已是暮夏时分,花开得很好,一年四季,常开不败。有时候姜翎会剪一些花枝插在瓶中,可以开一周以上。
孤儿迅速增多,女子互助会的缺口越来越大,即使姜翎用稿费去填,也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只能尽可能多收容一些孤儿,免使他们沦为乞丐、扒手、雏妓。
租界外不远处有处空置的老教堂,姜翎买下后,把那里作为临时孤儿院,有空会过去看看。偶尔能碰见盛梦媛,她经常带些衣物,或者方糖给小孩子。
盛梦媛想起以前的事总觉得尴尬,不敢与姜翎说话,总是匆匆离开,又忍不住回头看姜翎几眼。
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戚无恙还是上了前线,他接受过专业训练,颇有军事才能,总在升衔,受过几次伤,都挺过来了。
姜翎始终与温如玉保持通信,一月一封,听他说香港的见闻,说国内外时局。也因此得知,有位国外的导演想拍摄电影版《玫瑰园》,希望能得到她的授权,并希望她能参与电影拍摄过程。温如玉建议姜翎来香港商讨电影的事,最好能住一段时间。
姜翎前往香港前,侵略者军队闯入城内,处处都是逃命的人,但全城封禁,无处可逃。
地下有防空洞,宋姐提前在里面藏了很多食物,足够她们躲很长一段时间,但孤儿院那边小孩子多,食物告罄。
船票已经备好,是那位导演安排的位置,和宋姐一起去。
最近天空频频有飞机飞过,让人心中惶惶不安,姜翎打算让那些孤儿住进防空洞,在这里躲一段时间,等情势转好再出来。
把这件事安排好,她就和宋姐一同离开。
临时孤儿院大约有五十多个孩子,小一点的两三岁,大一点的七八岁。更大一些的,送去各种铺子当学徒了,或者送去小学读书。弃婴安排在另外的地方统一养育,由女子互助会其他人负责。
孤儿院女童比较多,又没有太多守卫力量,最近总有人往里看,似乎盯上了这群孩子。
姜翎打算连夜把孩子们转移到防空洞,等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才行动。
这些孩子都很听话,不哭不闹,衣服虽然旧,大多都很干净,眼神清正。
平时一共有四个人照顾他们,因为这场战争,有两个请辞,只剩一位老修女,一位四十多岁的女老师。那些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会带着小点的弟弟妹妹,平时还会做饭洗衣服,不算麻烦。
孤儿院离她在的地方有一段距离,二者同样偏僻,她开车往返好几次才把孩子们一起接进来。
月光下,这座庄园仿佛完美得不真实,香气馥郁,优雅华贵。
小孩子们即使远远见过漂亮的大房子,也没有隔这么近看过,默默惊叹,不敢发出声音。
姜翎引他们进入防空洞,宋姐叮嘱了许多话,比如,保持安静,合理规划食物,如果生病吃什么药,听到日语,千万不要发出声音,更不要出来等等。
戚无恙修建的时候,想着如果姜翎遇到危险可以躲在地下,因此把通风设施做得很好,引了水源,还修有卫生间,只要食物足够,可以住很久。
孤儿院的孩子果然引起了注意,第二日,姜翎正在收拾东西,忽然听见敲门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