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甄为民听着当场有点晕,就看到李璃笑眯眯地瞧着他说:“就请户部受劳些,将民间筹集的粮草一一核对,清点入库,等战事一起,形成辎重一同送往边疆。”
说到这里,李璃还好心地提醒了一句,“知道赈灾之后,户部吃紧,本王便自作主张从民间筹粮筹银,甄尚书可得好好把关,最好编纂成册,以便将来对这些爱国热心的商贾给予奖赏。”
左相是早知道有这一场战的,可以说是他一手促成。就是因为如此,户部听从指使冬日赈灾便毫不留余地,一点也没有精打细算,直接大把大把的银子花下去,开了粮仓,让百姓平安度过这个冬季。
自然,等到突如其来的两国战争一起,就发现国库见底了。
赵宇借粮,借了那么久都没得到个准信,倒也不全是燕帝故意为难他,的确是临近的粮仓吃紧,而让各地将结余的粮食送往京城还需要统计和时间。
大燕不穷,穷的只是国库。
而这点,以李璃的眼力,定然看得出来其中的猫腻。
甄为民越想越不对劲,指着八卦小报上的那则极富号召力,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打进人们心底的筹粮广告道:“不找下官算账也就罢了,如此重要之事,王爷怎么敢将此事交由户部?”
真没有陷阱吗?
左相看甄为民犹如惊弓之鸟一般,不禁道:“交给户部,乃是理所当然,王爷做事必然占个理字,任谁都挑不出错。”
“可是……”
“子芳,你敢不用心?”
左相这一反问,甄为民立刻摇头苦笑:“下官哪儿敢啊!”
“不是不敢,是绝不能出错。”左相目光老辣,“别看王爷放心,事关樊之远,大燕的胜负,他必然会盯着,别让他抓到把柄。”
左相的语气很是严厉,甄为民顿时面色一凌,露出凝重来:“相爷说得是。”
“如今正是求稳的时候,只要你顺利地把事情办好,王爷不会拿你怎么样,放宽心。”左相又安抚了一句。
甄为民看着左相桌上摊开的宣纸,看着上面“静心凝神”四个大字,不禁心中一叹道:“下官明白。”
怡亲王府
户部尚书拜见左相的事不一会儿便传到了李璃耳朵,此时的云溪正在樊之远的目光下给李璃换药,夹板早就拆了,现在就养伤慢慢恢复就行。
西去禀告完,就下去了,樊之远道:“如今的左相已避你锋芒,他必定让甄为民用心办事,不出错。阿璃,你等着他的把柄,怕没有那么容易。”
“狗改不了吃屎的,甄为民或许不敢,可他手底下那帮子人滋润惯了,哪儿能那么听话。”李璃毫不在意地说。
上梁不正下梁歪,要论贪,户部从头往下没一个干净,当然,干净的也呆不下去。
这个时候甄为民说大家得清正廉洁,别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有人听吗?
一帮乌合之众哪儿有那个纪律。
樊之远道:“知道你大权在握,或许还真不敢出幺蛾子,毕竟犯众怒。”
李璃一听顿时拍手:“那岂不是更好,我的初衷就是保证将军哥哥顺利打仗,而不为粮草烦恼,他们省我事,自然就让他们呆着呗,一直老老实实地安分守己,我不介意摒弃前嫌呀,总得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不对?”
话虽这么说,可人性的贪婪,一旦养成,真不是那么容易更改。
云溪换完了药,忍不住挠了挠头,插嘴道:“大师兄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们真贪了呢?那二师兄粮草上哪儿去弄,虽然的确抓住了把柄,把人给按下,可不是得不偿失吗?”
这话就是樊之远都看向了李璃,后者微微一笑:“没关系,去年寒灾将起的时候我就命蓝舟屯粮了,本来打算若是朝廷赈灾不利,便让这批屯粮放出去。不过显然,户部大手笔,就无需我多事,这粮食便一直堆在仓库里,还没动过,足够大军坚持三四个月,而这段时间也够我收拾完户部,重新筹粮送到北疆,不会耽误你的。”
李璃的话让樊之远为之一愣,今年朝廷赈灾,樊之远虽然没上朝,可也知道李璃对此并不关心,甚至没多问一句,本以为他插不上手,却没想到早就另有准备。
“大师兄,你真厉害,这都能留一手。”云溪忍不住夸奖道。
李璃一摊手,眼里带着得意:“这叫大局观,手里有钱,手中有粮,才能万事不慌,谁让本王养了一个烧钱的男人,不努力赚钱养家,怎么能行?”
打仗就是扔银子,放哪朝哪代都一样。
看上樊之远之后,李璃就为包养发愁了,而蓝舟拼命为他赚钱不是没理由的。
樊之远闻言不拘言笑的脸上勾了唇角,看着轮椅上的李璃,眼神温柔地能滴出水来。
不管什么理由,哪怕拿樊之远作伐,李璃若不是心里装着大燕百姓,也不会这么做。
他的阿璃,就是聪明的让他骄傲,也善良的让他心疼。
*
八卦小报的号召力,在节节攀升的销量上能窥伺一二,可究竟有多大,这次民间筹粮给予了答案。
这篇占据了广告位的募集号召是怡亲王的署名,就干干净净两个字——李璃,没有一连串的头衔和官职。
皇家的名字比较忌讳,一般不会这么大咧咧写出来供庶民所知,这是一件自降身份的事。
--
说到这里,李璃还好心地提醒了一句,“知道赈灾之后,户部吃紧,本王便自作主张从民间筹粮筹银,甄尚书可得好好把关,最好编纂成册,以便将来对这些爱国热心的商贾给予奖赏。”
左相是早知道有这一场战的,可以说是他一手促成。就是因为如此,户部听从指使冬日赈灾便毫不留余地,一点也没有精打细算,直接大把大把的银子花下去,开了粮仓,让百姓平安度过这个冬季。
自然,等到突如其来的两国战争一起,就发现国库见底了。
赵宇借粮,借了那么久都没得到个准信,倒也不全是燕帝故意为难他,的确是临近的粮仓吃紧,而让各地将结余的粮食送往京城还需要统计和时间。
大燕不穷,穷的只是国库。
而这点,以李璃的眼力,定然看得出来其中的猫腻。
甄为民越想越不对劲,指着八卦小报上的那则极富号召力,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打进人们心底的筹粮广告道:“不找下官算账也就罢了,如此重要之事,王爷怎么敢将此事交由户部?”
真没有陷阱吗?
左相看甄为民犹如惊弓之鸟一般,不禁道:“交给户部,乃是理所当然,王爷做事必然占个理字,任谁都挑不出错。”
“可是……”
“子芳,你敢不用心?”
左相这一反问,甄为民立刻摇头苦笑:“下官哪儿敢啊!”
“不是不敢,是绝不能出错。”左相目光老辣,“别看王爷放心,事关樊之远,大燕的胜负,他必然会盯着,别让他抓到把柄。”
左相的语气很是严厉,甄为民顿时面色一凌,露出凝重来:“相爷说得是。”
“如今正是求稳的时候,只要你顺利地把事情办好,王爷不会拿你怎么样,放宽心。”左相又安抚了一句。
甄为民看着左相桌上摊开的宣纸,看着上面“静心凝神”四个大字,不禁心中一叹道:“下官明白。”
怡亲王府
户部尚书拜见左相的事不一会儿便传到了李璃耳朵,此时的云溪正在樊之远的目光下给李璃换药,夹板早就拆了,现在就养伤慢慢恢复就行。
西去禀告完,就下去了,樊之远道:“如今的左相已避你锋芒,他必定让甄为民用心办事,不出错。阿璃,你等着他的把柄,怕没有那么容易。”
“狗改不了吃屎的,甄为民或许不敢,可他手底下那帮子人滋润惯了,哪儿能那么听话。”李璃毫不在意地说。
上梁不正下梁歪,要论贪,户部从头往下没一个干净,当然,干净的也呆不下去。
这个时候甄为民说大家得清正廉洁,别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有人听吗?
一帮乌合之众哪儿有那个纪律。
樊之远道:“知道你大权在握,或许还真不敢出幺蛾子,毕竟犯众怒。”
李璃一听顿时拍手:“那岂不是更好,我的初衷就是保证将军哥哥顺利打仗,而不为粮草烦恼,他们省我事,自然就让他们呆着呗,一直老老实实地安分守己,我不介意摒弃前嫌呀,总得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不对?”
话虽这么说,可人性的贪婪,一旦养成,真不是那么容易更改。
云溪换完了药,忍不住挠了挠头,插嘴道:“大师兄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们真贪了呢?那二师兄粮草上哪儿去弄,虽然的确抓住了把柄,把人给按下,可不是得不偿失吗?”
这话就是樊之远都看向了李璃,后者微微一笑:“没关系,去年寒灾将起的时候我就命蓝舟屯粮了,本来打算若是朝廷赈灾不利,便让这批屯粮放出去。不过显然,户部大手笔,就无需我多事,这粮食便一直堆在仓库里,还没动过,足够大军坚持三四个月,而这段时间也够我收拾完户部,重新筹粮送到北疆,不会耽误你的。”
李璃的话让樊之远为之一愣,今年朝廷赈灾,樊之远虽然没上朝,可也知道李璃对此并不关心,甚至没多问一句,本以为他插不上手,却没想到早就另有准备。
“大师兄,你真厉害,这都能留一手。”云溪忍不住夸奖道。
李璃一摊手,眼里带着得意:“这叫大局观,手里有钱,手中有粮,才能万事不慌,谁让本王养了一个烧钱的男人,不努力赚钱养家,怎么能行?”
打仗就是扔银子,放哪朝哪代都一样。
看上樊之远之后,李璃就为包养发愁了,而蓝舟拼命为他赚钱不是没理由的。
樊之远闻言不拘言笑的脸上勾了唇角,看着轮椅上的李璃,眼神温柔地能滴出水来。
不管什么理由,哪怕拿樊之远作伐,李璃若不是心里装着大燕百姓,也不会这么做。
他的阿璃,就是聪明的让他骄傲,也善良的让他心疼。
*
八卦小报的号召力,在节节攀升的销量上能窥伺一二,可究竟有多大,这次民间筹粮给予了答案。
这篇占据了广告位的募集号召是怡亲王的署名,就干干净净两个字——李璃,没有一连串的头衔和官职。
皇家的名字比较忌讳,一般不会这么大咧咧写出来供庶民所知,这是一件自降身份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