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136祭坛,大禹祭坛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蜀山之玄门正宗 ()”整本免费阅读!
林晓是跟着一帮子逃窜的大妖,沿着岷江江水朔流而上的,只不过所有大妖都是借助岷江水系“龙神”之力飞行,紧贴着江面飞行,不仅省力,而且速度很快,却没有遇到林晓这种遇到祭坛禁空的情况。
林晓落下来的地方,恰好就是适才看到的那座关隘一样的大山脚下,只不过是关隘江流下方。这里零零星星也有十几栋建筑存在,看来还是有不少人生活在这里的,只不过距离江面最近的一家建筑,也有百丈以上的高度。
林晓的到来,竟然还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大约是与外界距离太远,尤其是很少见到林晓这种打扮的道人吧。这里人的口音,也与都江堰一带的蜀人大有不同,呕哑嘲哳听起来十分的吃力,不过加上比比划划,林晓总算弄明白了这里的人到底在说些什么。
原来,这里生活的人,自认为是当年跟随大禹治水的部落后裔,只不过数万年下来,部落早已繁衍生息,扩散到了岷江下游很多地方,这里的人们只是负责看守、清理山那边的遗址的,由于差不多三十年一纪才会有山外来人到此祭祀祖先,并且和山里的人交换,所以这里的人多少还并不闭塞,倒是出乎了林晓的意料。
不过山区生活艰苦,才是真的,不仅粮食收获很少,尽够糊口,而且还要忍受水中妖怪的欺压——这还是因为此地距离祭坛不远,水中也好,山里也好,很多妖怪不敢过于接近,不过这些妖怪却可以驱使那些没有灵智的野兽前来骚扰,实在是牵扯了山民的大量精力。
林晓对于山民的艰辛也很同情,但是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因为生活艰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里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即使有岷江作为水上交通要道,但是江水中还有无数的明礁暗礁,要是不将这些礁石清理干净,就算是林晓将岷江的所有大妖、小妖全部斩杀,也解决不了水上交通的问题。
这种情况,就算在林晓出生的现代社会,也是到了新华夏成立之后,集中国家力量,才能跨越无数高山大河,将铁路沟通了每一个省和市,但是即便是蓬勃日上的共和国,至今也有县一级的地区没有能够保证通行公路,就不要说铁路了。
想当年汶川大地震,共和国是动用了直升机,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到汶川震中的,那可是已经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国家实力飞速增长的时代。而这里呢,还是相当于林晓出生的世界隋唐的时代,仅仅就历史进程而言,还没有到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再说这里还是一个仙侠世界,有妖、有怪、有鬼还有邪魔妖道存在,加上正道仙佛,这些都是能移山倒海的存在。
饶是如此,蜀中联通大江中下游的要道三峡,还有无数的暗礁存在,这可是连仙佛都弄不掉的!何况这里地处岷江上游,属于穷山僻壤的地方,也就更没有谁来到这里梳理河道了。
绕过飞沙关,就能远远地看到山民说的那处祭坛,那是建立在一座山脊终端的平地上,估计也是先人们用人力开凿出来的地方,结合林晓在天上看到的地势,这道山脊和江对面的山脊正好形成了两条山龙,中间夹着一条水龙的样子,而且这两条山龙的龙口正好卡在这条水龙的腰间,而岷江江水中间的巨大漩涡,就好像水龙的伤口,估计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的妖怪陆陆续续都投身进去的原因——有了大禹祭坛的存在,就等于直接打开了通往岷***水眼的通道,形成了一个最快捷的方式。
不过就在林晓走向祭坛的路上,仔细观察漩涡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漩涡正在慢慢缩小,虽然速度并不快,但是按照林晓测算,大约两个数时辰之后,这处漩涡就会消失。看来这是水中的主事大妖发现了不对,于是打算将水眼大门关上,拒敌于洞门之外了。
这如何能让妖怪们满意了,必须得趁着洞府通道还在的时候,就冲进去。要知道基本上是个仙家洞府,就会有护洞或者护山大阵,尤其是这种前古时代就存在的水府,禁制威力就更加强大——复杂倒是未必,但是一定威力强大,而且更加的原始。
虽然这类前古时代的阵法禁制并不复杂,但是即使是林晓这种天仙要说破解也十分困难,关键的地方倒是在于这类禁制需要耗费的法力,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就算是林晓这样的天仙也需要不止一个同时输入法力,才能正常的开启。估计这也是大妖们没有年年袭击都江堰的缘故吧。因为就林晓看到的那些逃走的大妖,其中修为最高的也不过就是地仙圆满,距离晋升天仙可不是差的一星半点,如果未来没有奇遇的话,估计今生也就是如此了。
心里确定了如何行动,林晓的脚步就开始加快速度了,虽然飞行被禁止,但是天仙一级的修道者奔跑起来,也是要比当年给李青准备的那匹野马王要快得多,飞沙关到祭坛遗址这百里距离,也不过一个时辰的问题。不过林晓跑着跑着,总觉得不舒服,天仙呐,贫道可是天仙,竟然只能这么奔跑,是不是有些掉粉啊?何况那些大妖虽然时沿着河道贴着水面飞行,可是祭坛距离江边并不远,按说江面也应该是属于被禁制的范围,那么为什么呢?
于是林晓就开了脑洞,会不会这里实际禁制的只是高空,而不是低空,比如距离地面十丈或者二十丈、三十丈的低空就能飞行?那就试一试吧。
一种快要哭出来的尴尬表情出现在林晓的脸上,就像林晓猜测的那样,贴地十丈之内,还真是不禁飞行的,而且这种禁制还不禁止没有灵智的飞禽——当然只是在祭坛正上方还是不行的!
既然能飞,那么就飞吧。林晓的速度一下子就提了起来。天仙剑遁是何等的高速,从奔跑到御剑飞行,也就是眨眼间林晓就已经扑进不断变小的漩涡当中了。漩涡中倒是没有布置什么阵法,但是只是一样极速旋转的水流也就足够了,即使是林晓这种天仙都觉得一阵子的头晕眼花。如果要是正常的一个方向的水流急旋,林晓倒也无所谓,只不过这里的漩涡乃是出自前古水府禁制,看似一体的急流,实际上却是分为了千百股不同的水流,各自的旋转方向也有所不同,甚至还有上下游走的,人在漩涡当中,身体各个部位都会有不同方向的拉扯之力,这还是多亏了林晓的太清神光修炼到了神动气动,心神相合的地步,能随着水流旋转的方向自主调整,否则就是这个漩涡都能教一般的天仙受伤不浅。
其实说起来也没有什么,毕竟这是水府,是当年龙族龙宫所在,自然进出这里的都是水族,而水族的模样自然是很适应这种混乱繁杂的水流冲击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林晓的道行法力在这里摆着,何况太清神光无形无相,就算是法力等同于林晓的天仙,在不明底细的情况下,也照样发现不了。(同级别的自然是这样,要是面对的对手等级相差悬殊,还是能够被人家察觉出来问题的)
于是林晓就有惊无险地顺利从漩涡下到了水府禁制之外。
如同林晓见过的紫云宫金母水府一样,这里的水府之外,也是有一处避水牌坊存在,在牌坊正中,是四个古拙蝌蚪文字,即使不识字的人见到,也会第一时间知道是什么:岷江龙宫。
看到这四个蝌蚪文字,林晓放下心来,到地方了,就让贫道看看这龙宫中,到底是何妖占据了龙神大位,在这岷江兴风作浪,危害人间。
此时,林晓已经下了将这里的妖怪一网打尽,绝不放过一个的决心,以往的话,林晓觉得自己还是很仁慈的。
现在龙宫之外布置新的禁制,林晓的本体在小南极修炼三垣二十八宿星神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参悟从终南石室中看到的经书,尤其是林晓最喜欢的符箓一道,下得功夫最多,现在也达到了不依靠法器、法宝,单单以符箓为根基,就能布设大阵的程度,虽然对付不了天仙,但是对付这里最高不过地仙的一帮子大妖还是没有问题的。
布好了一个六合迷踪大阵,封闭了龙宫的出口之后,林晓再起太清有无形神光,钻进了牌坊下的龙宫通道,如鱼游水一般,就来到了龙宫的宫门,然后借助两扇大门之间的一点点缝隙溜了进去——守门的小妖也只不过就是能感觉到一缕水流的波动。
龙宫之内别有天地,自避水牌坊之后,整座龙宫上方就好像罩住了一个无形的光罩,下方并无一点水渍,如同在陆地上修筑的殿宇一样,有河流,有玉桥,有假山,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青之草,处处柳绿花红,步步亭台楼阁,真是一步一景,让人流连忘返——至少林晓此时已经沉浸在美丽精致的景色当中,有些不能自拔了。
林晓是跟着一帮子逃窜的大妖,沿着岷江江水朔流而上的,只不过所有大妖都是借助岷江水系“龙神”之力飞行,紧贴着江面飞行,不仅省力,而且速度很快,却没有遇到林晓这种遇到祭坛禁空的情况。
林晓落下来的地方,恰好就是适才看到的那座关隘一样的大山脚下,只不过是关隘江流下方。这里零零星星也有十几栋建筑存在,看来还是有不少人生活在这里的,只不过距离江面最近的一家建筑,也有百丈以上的高度。
林晓的到来,竟然还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大约是与外界距离太远,尤其是很少见到林晓这种打扮的道人吧。这里人的口音,也与都江堰一带的蜀人大有不同,呕哑嘲哳听起来十分的吃力,不过加上比比划划,林晓总算弄明白了这里的人到底在说些什么。
原来,这里生活的人,自认为是当年跟随大禹治水的部落后裔,只不过数万年下来,部落早已繁衍生息,扩散到了岷江下游很多地方,这里的人们只是负责看守、清理山那边的遗址的,由于差不多三十年一纪才会有山外来人到此祭祀祖先,并且和山里的人交换,所以这里的人多少还并不闭塞,倒是出乎了林晓的意料。
不过山区生活艰苦,才是真的,不仅粮食收获很少,尽够糊口,而且还要忍受水中妖怪的欺压——这还是因为此地距离祭坛不远,水中也好,山里也好,很多妖怪不敢过于接近,不过这些妖怪却可以驱使那些没有灵智的野兽前来骚扰,实在是牵扯了山民的大量精力。
林晓对于山民的艰辛也很同情,但是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因为生活艰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里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即使有岷江作为水上交通要道,但是江水中还有无数的明礁暗礁,要是不将这些礁石清理干净,就算是林晓将岷江的所有大妖、小妖全部斩杀,也解决不了水上交通的问题。
这种情况,就算在林晓出生的现代社会,也是到了新华夏成立之后,集中国家力量,才能跨越无数高山大河,将铁路沟通了每一个省和市,但是即便是蓬勃日上的共和国,至今也有县一级的地区没有能够保证通行公路,就不要说铁路了。
想当年汶川大地震,共和国是动用了直升机,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到汶川震中的,那可是已经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国家实力飞速增长的时代。而这里呢,还是相当于林晓出生的世界隋唐的时代,仅仅就历史进程而言,还没有到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再说这里还是一个仙侠世界,有妖、有怪、有鬼还有邪魔妖道存在,加上正道仙佛,这些都是能移山倒海的存在。
饶是如此,蜀中联通大江中下游的要道三峡,还有无数的暗礁存在,这可是连仙佛都弄不掉的!何况这里地处岷江上游,属于穷山僻壤的地方,也就更没有谁来到这里梳理河道了。
绕过飞沙关,就能远远地看到山民说的那处祭坛,那是建立在一座山脊终端的平地上,估计也是先人们用人力开凿出来的地方,结合林晓在天上看到的地势,这道山脊和江对面的山脊正好形成了两条山龙,中间夹着一条水龙的样子,而且这两条山龙的龙口正好卡在这条水龙的腰间,而岷江江水中间的巨大漩涡,就好像水龙的伤口,估计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的妖怪陆陆续续都投身进去的原因——有了大禹祭坛的存在,就等于直接打开了通往岷***水眼的通道,形成了一个最快捷的方式。
不过就在林晓走向祭坛的路上,仔细观察漩涡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漩涡正在慢慢缩小,虽然速度并不快,但是按照林晓测算,大约两个数时辰之后,这处漩涡就会消失。看来这是水中的主事大妖发现了不对,于是打算将水眼大门关上,拒敌于洞门之外了。
这如何能让妖怪们满意了,必须得趁着洞府通道还在的时候,就冲进去。要知道基本上是个仙家洞府,就会有护洞或者护山大阵,尤其是这种前古时代就存在的水府,禁制威力就更加强大——复杂倒是未必,但是一定威力强大,而且更加的原始。
虽然这类前古时代的阵法禁制并不复杂,但是即使是林晓这种天仙要说破解也十分困难,关键的地方倒是在于这类禁制需要耗费的法力,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就算是林晓这样的天仙也需要不止一个同时输入法力,才能正常的开启。估计这也是大妖们没有年年袭击都江堰的缘故吧。因为就林晓看到的那些逃走的大妖,其中修为最高的也不过就是地仙圆满,距离晋升天仙可不是差的一星半点,如果未来没有奇遇的话,估计今生也就是如此了。
心里确定了如何行动,林晓的脚步就开始加快速度了,虽然飞行被禁止,但是天仙一级的修道者奔跑起来,也是要比当年给李青准备的那匹野马王要快得多,飞沙关到祭坛遗址这百里距离,也不过一个时辰的问题。不过林晓跑着跑着,总觉得不舒服,天仙呐,贫道可是天仙,竟然只能这么奔跑,是不是有些掉粉啊?何况那些大妖虽然时沿着河道贴着水面飞行,可是祭坛距离江边并不远,按说江面也应该是属于被禁制的范围,那么为什么呢?
于是林晓就开了脑洞,会不会这里实际禁制的只是高空,而不是低空,比如距离地面十丈或者二十丈、三十丈的低空就能飞行?那就试一试吧。
一种快要哭出来的尴尬表情出现在林晓的脸上,就像林晓猜测的那样,贴地十丈之内,还真是不禁飞行的,而且这种禁制还不禁止没有灵智的飞禽——当然只是在祭坛正上方还是不行的!
既然能飞,那么就飞吧。林晓的速度一下子就提了起来。天仙剑遁是何等的高速,从奔跑到御剑飞行,也就是眨眼间林晓就已经扑进不断变小的漩涡当中了。漩涡中倒是没有布置什么阵法,但是只是一样极速旋转的水流也就足够了,即使是林晓这种天仙都觉得一阵子的头晕眼花。如果要是正常的一个方向的水流急旋,林晓倒也无所谓,只不过这里的漩涡乃是出自前古水府禁制,看似一体的急流,实际上却是分为了千百股不同的水流,各自的旋转方向也有所不同,甚至还有上下游走的,人在漩涡当中,身体各个部位都会有不同方向的拉扯之力,这还是多亏了林晓的太清神光修炼到了神动气动,心神相合的地步,能随着水流旋转的方向自主调整,否则就是这个漩涡都能教一般的天仙受伤不浅。
其实说起来也没有什么,毕竟这是水府,是当年龙族龙宫所在,自然进出这里的都是水族,而水族的模样自然是很适应这种混乱繁杂的水流冲击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林晓的道行法力在这里摆着,何况太清神光无形无相,就算是法力等同于林晓的天仙,在不明底细的情况下,也照样发现不了。(同级别的自然是这样,要是面对的对手等级相差悬殊,还是能够被人家察觉出来问题的)
于是林晓就有惊无险地顺利从漩涡下到了水府禁制之外。
如同林晓见过的紫云宫金母水府一样,这里的水府之外,也是有一处避水牌坊存在,在牌坊正中,是四个古拙蝌蚪文字,即使不识字的人见到,也会第一时间知道是什么:岷江龙宫。
看到这四个蝌蚪文字,林晓放下心来,到地方了,就让贫道看看这龙宫中,到底是何妖占据了龙神大位,在这岷江兴风作浪,危害人间。
此时,林晓已经下了将这里的妖怪一网打尽,绝不放过一个的决心,以往的话,林晓觉得自己还是很仁慈的。
现在龙宫之外布置新的禁制,林晓的本体在小南极修炼三垣二十八宿星神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参悟从终南石室中看到的经书,尤其是林晓最喜欢的符箓一道,下得功夫最多,现在也达到了不依靠法器、法宝,单单以符箓为根基,就能布设大阵的程度,虽然对付不了天仙,但是对付这里最高不过地仙的一帮子大妖还是没有问题的。
布好了一个六合迷踪大阵,封闭了龙宫的出口之后,林晓再起太清有无形神光,钻进了牌坊下的龙宫通道,如鱼游水一般,就来到了龙宫的宫门,然后借助两扇大门之间的一点点缝隙溜了进去——守门的小妖也只不过就是能感觉到一缕水流的波动。
龙宫之内别有天地,自避水牌坊之后,整座龙宫上方就好像罩住了一个无形的光罩,下方并无一点水渍,如同在陆地上修筑的殿宇一样,有河流,有玉桥,有假山,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青之草,处处柳绿花红,步步亭台楼阁,真是一步一景,让人流连忘返——至少林晓此时已经沉浸在美丽精致的景色当中,有些不能自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