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光是书籍便有□□本,大多是还是艰涩的外国文章,笔记抄得整整齐齐,还写着些许备注和用不同颜色作出的标记。
另外一边堆着二三十张涂涂画画到一半的图纸,上面是稀奇古怪的纹路、图案、数字和字母,康熙自认为见多识广,竟是也一下子瞧不出来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康熙正迷惑不解,一扭头目光又扫视到一台稀奇古怪的仪器。
他顿时觉得头疼,知道这古灵精怪的儿子大约又是在想一些奇思妙想的东西,忍不住加重语气再次询问了一遍:“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这是验电器。”胤祉随口回道:“儿臣上完课后实在闲得发慌,便请淮安府尹高大人为儿臣去寻一些外文杂书来瞧一瞧。其中有一本名为《De Mage》的书籍让儿臣颇有好奇,所以就和四弟一同做了个实验。”
“新的外文书?不是宫里有的吗?”康熙有些吃惊。他完全没有想到在民间居然还有这么多他从未听说过的书籍。
“嗯……有些是去海外做交易的商户送来的。”胤祉眨眨眼睛,故作镇定。
事实上他的确请淮安府尹为他寻一些外文书籍来看,不过那些都是老套的圣经语录之类的东西,胤祉只是借机将他以前在空间内抄录好的书籍带出来顶替了这些外文书。
随后胤祉又接着抱怨:“只是理藩院的官员翻译的速度实在太慢,至今都没有几本书可以读,儿臣觉得倒不如自己边读边学习来得快呢!”
“这太也耗费时间了!”康熙漫不经心的说着话。
一边说他还一边拿起放置在桌面上的外文书籍,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你们若是有兴趣或是特别想要看的书,可以令他们率先研究出来,何必自己动手?这未免太浪费时间。”
胤祉和胤禛相视一眼,随后他们两人同时摇摇头。
“皇阿玛!”胤禛鼓起勇气对着康熙说道:“不知道是不是儿臣和三哥的错觉,我们总觉得理藩院的人是不是上当了?”
“哦?”康熙微微一愣,随后抬头注视着胤禛:“此话怎讲?”
“是这样的,皇阿玛。”胤禛板着脸认认真真的回话:“儿臣知道皇阿玛和三哥的心思,都是为了引进西方比我们进步的文化内容。
可是我们读了几本最近理藩院翻译后上交的书籍,这些外文书籍的译本,结果非但没有我们想要的科学方面的资料,反倒是大部分都是关于上帝或者圣经之类的内容……”
“这件事朕也有所耳闻。”
不仅仅是胤禛这一次提及,就连索额图也向康熙频频暗示。其原因就在于懂得多国语言的官员实在是极少数,甚至理藩院还借调了不少在外从事海贸的商贩子弟作为翻译人员。
可即便如此想要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完成翻译内容——又不是人人都是索额图!理藩院可谓是有想的能力却完全没有做的能力,从一开始的窃喜到后头的叫苦不迭,期间也就过去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搞得索额图最近都不敢往理藩院的官员面前晃悠了——谁能吃得消那皮卡皮卡放着光,左眼写着绑架,右眼写着抢劫的官员。
自己堂堂一位一品大员给理藩院做苦工?这不是做梦吗?
饱受摧残的索额图也压根不想接近这个活计,他为了能够稳坐高台之上想出了一个招数,那就是令传教士入京为师,教导理藩院和翰林院的官员学习外文。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传教士借着这个机会,将给官员们启蒙的书籍直接更换成了圣经。
……你还别说,这还真找不出一个问题。任由哪个传教士都可以拍着胸膛告诉康熙,在他们的国家,就是拿着圣经当做孩童启蒙的书籍的!
“儿臣觉得,如果任由传教士这样徇私,在启蒙教材里添加自己的学说,会不会造成学习者厌烦厌学甚至有可能改变信仰——”胤祉最后补充道。
康熙浑身一颤。
这可是戳到他极为重视的地方——俗称软肋。别看康熙跪明孝陵跪得那么巴结,半点犹豫都没的!
但是胤祉可是清清楚楚明白这位帝王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汉人习惯被统治做出来的假象,无论从风俗文化上,康熙都有一个习惯:嘴上满汉结合,行动满汉那TM就是两回事!
就从康熙的早年的高位嫔妃来说,除了在胤祉昏迷期间不知出了啥事就再也没在他记忆里出现过的安嫔李氏外,统统都是满族宫妃。
出身汉族的有,毫无例外都是庶妃,历史上直到康熙晚年才有例如密嫔之类极受宠的汉妃。
想想看,这样的康熙能容忍传教士试图把爪子伸进大清国土,甚至是伸进堪称朝臣摇篮的‘翰林院’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
康熙的面色逐渐阴沉,也顾不得他先前在看的书籍,站在原地沉思起来。
“皇阿玛——?”胤禛扯了扯康熙的袖子:“所以儿臣和三哥都觉得与其等着这些大人们学会再翻译出来,倒不如还是我们自己努力点才好呢!”
“对,这倒也是。”有了先前的理由,康熙自然没有了反对的余地。
要知道,朝臣若是有了信仰——康熙顶多换一批人干活。可若是自己的儿子受到传染怎么办?他难不成还能换一批儿子不成?
不知道自己后面儿子多到真·可以换一批儿子的康熙也舍不得这些个心肝宝贝。
--
另外一边堆着二三十张涂涂画画到一半的图纸,上面是稀奇古怪的纹路、图案、数字和字母,康熙自认为见多识广,竟是也一下子瞧不出来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康熙正迷惑不解,一扭头目光又扫视到一台稀奇古怪的仪器。
他顿时觉得头疼,知道这古灵精怪的儿子大约又是在想一些奇思妙想的东西,忍不住加重语气再次询问了一遍:“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这是验电器。”胤祉随口回道:“儿臣上完课后实在闲得发慌,便请淮安府尹高大人为儿臣去寻一些外文杂书来瞧一瞧。其中有一本名为《De Mage》的书籍让儿臣颇有好奇,所以就和四弟一同做了个实验。”
“新的外文书?不是宫里有的吗?”康熙有些吃惊。他完全没有想到在民间居然还有这么多他从未听说过的书籍。
“嗯……有些是去海外做交易的商户送来的。”胤祉眨眨眼睛,故作镇定。
事实上他的确请淮安府尹为他寻一些外文书籍来看,不过那些都是老套的圣经语录之类的东西,胤祉只是借机将他以前在空间内抄录好的书籍带出来顶替了这些外文书。
随后胤祉又接着抱怨:“只是理藩院的官员翻译的速度实在太慢,至今都没有几本书可以读,儿臣觉得倒不如自己边读边学习来得快呢!”
“这太也耗费时间了!”康熙漫不经心的说着话。
一边说他还一边拿起放置在桌面上的外文书籍,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你们若是有兴趣或是特别想要看的书,可以令他们率先研究出来,何必自己动手?这未免太浪费时间。”
胤祉和胤禛相视一眼,随后他们两人同时摇摇头。
“皇阿玛!”胤禛鼓起勇气对着康熙说道:“不知道是不是儿臣和三哥的错觉,我们总觉得理藩院的人是不是上当了?”
“哦?”康熙微微一愣,随后抬头注视着胤禛:“此话怎讲?”
“是这样的,皇阿玛。”胤禛板着脸认认真真的回话:“儿臣知道皇阿玛和三哥的心思,都是为了引进西方比我们进步的文化内容。
可是我们读了几本最近理藩院翻译后上交的书籍,这些外文书籍的译本,结果非但没有我们想要的科学方面的资料,反倒是大部分都是关于上帝或者圣经之类的内容……”
“这件事朕也有所耳闻。”
不仅仅是胤禛这一次提及,就连索额图也向康熙频频暗示。其原因就在于懂得多国语言的官员实在是极少数,甚至理藩院还借调了不少在外从事海贸的商贩子弟作为翻译人员。
可即便如此想要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完成翻译内容——又不是人人都是索额图!理藩院可谓是有想的能力却完全没有做的能力,从一开始的窃喜到后头的叫苦不迭,期间也就过去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搞得索额图最近都不敢往理藩院的官员面前晃悠了——谁能吃得消那皮卡皮卡放着光,左眼写着绑架,右眼写着抢劫的官员。
自己堂堂一位一品大员给理藩院做苦工?这不是做梦吗?
饱受摧残的索额图也压根不想接近这个活计,他为了能够稳坐高台之上想出了一个招数,那就是令传教士入京为师,教导理藩院和翰林院的官员学习外文。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传教士借着这个机会,将给官员们启蒙的书籍直接更换成了圣经。
……你还别说,这还真找不出一个问题。任由哪个传教士都可以拍着胸膛告诉康熙,在他们的国家,就是拿着圣经当做孩童启蒙的书籍的!
“儿臣觉得,如果任由传教士这样徇私,在启蒙教材里添加自己的学说,会不会造成学习者厌烦厌学甚至有可能改变信仰——”胤祉最后补充道。
康熙浑身一颤。
这可是戳到他极为重视的地方——俗称软肋。别看康熙跪明孝陵跪得那么巴结,半点犹豫都没的!
但是胤祉可是清清楚楚明白这位帝王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汉人习惯被统治做出来的假象,无论从风俗文化上,康熙都有一个习惯:嘴上满汉结合,行动满汉那TM就是两回事!
就从康熙的早年的高位嫔妃来说,除了在胤祉昏迷期间不知出了啥事就再也没在他记忆里出现过的安嫔李氏外,统统都是满族宫妃。
出身汉族的有,毫无例外都是庶妃,历史上直到康熙晚年才有例如密嫔之类极受宠的汉妃。
想想看,这样的康熙能容忍传教士试图把爪子伸进大清国土,甚至是伸进堪称朝臣摇篮的‘翰林院’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
康熙的面色逐渐阴沉,也顾不得他先前在看的书籍,站在原地沉思起来。
“皇阿玛——?”胤禛扯了扯康熙的袖子:“所以儿臣和三哥都觉得与其等着这些大人们学会再翻译出来,倒不如还是我们自己努力点才好呢!”
“对,这倒也是。”有了先前的理由,康熙自然没有了反对的余地。
要知道,朝臣若是有了信仰——康熙顶多换一批人干活。可若是自己的儿子受到传染怎么办?他难不成还能换一批儿子不成?
不知道自己后面儿子多到真·可以换一批儿子的康熙也舍不得这些个心肝宝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