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崽保育堂[重生](下)——歪脖铁树(85)
道兵点头。
蛋红红抱起一封信看了眼,看字迹就知道是蛋弟弟写给自己的,信封上还有一个笑脸,明显不像坏事的样子。于是蛋红红也不着急了,但还是问:燕大人没事吧?
没事,我来之前还看到燕大人了。道兵赶忙道。
这样的话蛋红红就更不着急了,你且去歇息,不急着回去,等我看完这些信写了回信再说。
道兵点点头退下了。
蛋红红这才抱起蛋弟弟写得那封信看。
信中是这样写的:
*
弟:
蛋红红这回你可惨了,你哥我也救不了你什么。
事情是这样的,阿爹和哥哥们去看那个老头儿,知道了有关石门的秘密,后来不知道怎么的,阿爹悼念几句说他没生你的气,这些话被人听了去,传到外面就是阿爹不但厌弃你,把你撵出去干活,还又因为你做事不妥当,生你的气了!
传言中说阿爹大发雷霆,惹得天上都电闪雷鸣的,爹更是跟着吃挂落,传言中说有人亲眼看到阿爹太生气了,揪住爹,把爹打了个半死。也有说阿爹半夜不睡觉给你扎小人的,说是被你给气糊涂了。
弟啊,你说你怎么就这么惨呢?
哈哈哈(此处信空白的地方全都是哈字,统共二百三十三个哈字。)
*
信上慢慢的都是蛋弟弟的幸灾乐祸,蛋红红都能想象得到蛋弟弟那副嚣张的哈哈大笑的模样,他立刻拿出信纸,提笔就写:哥啊,你也在外面领差事,可还记得留在营地湖畔的蛋巨巨?你说蛋巨巨马上破壳了,可过去这么些日子,蛋巨巨也还是没破壳啊。
后面乱七八糟地写了一通,蛋红红又去看别的信。
长毛幼崽、蛇身幼崽这些哥哥们都写了信,心中也有关心蛋红红这个弟弟的地方,但也有幸灾乐祸,只是比蛋弟弟幸灾乐祸的程度要轻微一些,小皇子也写了信,倒是没笑话蛋红红,还是跟往常一样关心他。
就连镜枫夜也写了信,着重强调燕洵真的没生气,那石门炸也就炸了,燕洵并不在意,让蛋红红不要被外面的传言所左右。
甚至是留守县城和上元村的许多道兵也跟风写了信,而且大部分道兵都不识字,就是不知道用什么东西画了个圈,识字的道兵倒是很认真的关心蛋红红了。
可蛋红红总觉得这些人在看自己的笑话。
一堆小山似的信终于看完,内容都是大同小异,但蛋红红还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回了不同的信,有的回信要写很多字,蛋红红还要换上白白的棉布袜子,赤着脚站在信纸上,抱着大毛笔写,不是一般的费事。
花了一整夜的功夫写完信,又仔仔细细地收拾好,让道兵再送回去。
而随着蛋红红的这次回信传开,蛋红红的差事究竟是什么样也跟着传开了,有关于他被燕洵厌弃的传言也十分迅速的不攻自破。
真正被燕洵厌弃的幼崽是没有本事回信这般迅速,且有那么多帮手帮着干差事的,更别说燕洵手底下个头最大的妖怪,蚂蚁行军妖也帮着蛋红红坐镇,就是这一点就没人敢说燕洵厌弃了蛋红红。
如此隔了几日,燕洵的信送了过来。
蛋红红,你且想明白了?这些就是人心,有时候一个不好,你就有可能变成大家嘴里完全不一样的人,且所有人都对自己认为的深信不疑,而若是把我的好,你就能变成大家心目中你最想要的样子。
我不过是说了你几句,传到外面就变了样,但你给大家写了回信回来,大家就都自然而然的知道你的真实模样了。
但不要以为人心就可以玩弄,你且记住,人心需要敬畏,而不是玩弄。
谆谆教诲的写完一封信,燕洵深吸一口气,又在后面补充道:干差事的时候也要主意自己的身体,不要逞能,万事都有阿爹和爹,还有哥哥们一起商量着来。且注意一下这些日子要来歧元县的人
看完信,蛋红红便若有所思,一个人盘腿坐在小窝里一整夜,第二日精神抖擞的去干活。
*
从贾求孤在京城一度成为人们嘴中的未来新贵开始,到贾求孤跟国公爷的嫡长女戚姐儿定亲,且一起去歧元县上任县令,已经过去好几个月,小半年功夫。
就在大部分人都已经快要忘了贾求孤这么一位歧元县县令的时候,终于又有消息暴风似的传了出来。
歧元县在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件大事:县城百姓九成九都丧了命,县衙一整套班子全部全军覆没,前任县令身亡,下面从张师爷到下面的捕快,那笔杆子的不入流小吏等等全都进了大牢。
这些人几乎全部抄没家产,罪责严重者终身监禁也就是终身服劳役,罪责略轻的同样需要服劳役,多则十年,少则一年。
而除县城以外的下面城镇百姓更是直接揭竿而起,要反了县城反了朝廷,且全部上下一心,围困县城。
这才有了雷电幼崽和利爪幼崽出来奔走,借调道兵一说。
这些个消息便是随便传出只言片语,比如说下面村镇的百姓全都揭竿而起,反了,比如说县城这个衙门班子都腐朽不堪,没有一个人是清白的,又比如说县城九成九的百姓都丧了命,单单是一个消息传出来就足够惊天动地,偏偏歧元县把这些事儿都摊上了。
更让人心悸的是,传出这些消息的时候,歧元县已经尘埃落定。
惊天动地的轰动大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发生过了。
就有好事者搜集了市井传言,一点一点地琢磨,倒是也琢磨出了大概。
先是歧元县出事,后面才有边城战功尘埃落定,幼崽借兵,再往后才是幼崽们撤出边城,往后再不掺和边城的事。而我们听说这些传言的时候,歧元县早已改天换地,贾大人走马上任,广招各地流民去歧元县安家落户。
至于为什么歧元县县城百姓九成九都没了命,贾大人又是如何解决百姓叛乱的,咱们无从得知,但也不能看出贾大人当真是经天纬地之才,能把乱成一锅粥的歧元县理清楚,这不是大才是什么?
这话说出来,立刻就有人不高兴了,遂开始反驳。
也不是贾大人一个人的功劳,借兵又幼崽们帮忙,且幼崽们撤出边城后全都去了歧元县,你敢说他们没帮忙?
我还听说燕大人也在歧元县。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一半人欣喜若狂,他们念着盼着燕洵能平安无事的回来;一半人脸色大变,他们以为燕洵和镜枫夜必然丧命,保育堂的幼崽就成了无根的浮萍,他们去歧元县,根本说不好是他们投奔贾求孤,还是贾求孤看在燕洵的面子上顾着他们。
还有一小部分人惶惶不安,他们盼着念着燕洵能出事,再也不能回来,再也不能在大秦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折腾那么多千百年来都没存在过的东西,他们更愿意过以前的日子。
甭管歧元县变成了什么样,其实都跟普通小老百姓距离更为遥远,他们更愿意知道燕洵的消息。
而越是小老百姓就越是愿意说这些事,几乎九成人都希望燕洵好好地,燕洵没出事;而能隐约嗅到更深层次味道的人则都是缄口不言,不但不敢说歧元县,更是不敢说燕洵。
等消息传到宫里,太监、宫女走路都恨不得飘起来,半点声响都不出,更是极力地缩着身子,不让主子们注意到自己。
皇帝拿着奏折看,听着张瑞说完外面的消息,忽然问:太子知道了吧,什么反应?
皇上。张瑞眼瞅着皇帝脸色不好,吓了一跳,赶忙跪下。
起来,朕问你太子什么反应!皇帝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可越是这样就越是说明皇帝是真的生气了。
知子莫若父,太子会有什么反应,皇帝不用看也能猜的差不多。
张瑞小心翼翼地看着皇帝,低声道:太子殿下发了好大的火,东宫那边抬出来几个人,奴婢去看了,都打的看不出人样了。
太子说什么了?皇帝放下奏折,拿了朱笔,看似心平气和的批注,可捏着笔杆子的手青筋暴起。
说是贾大人反了天了,敢在歧元县为所欲为。还说、还说
还说什么了?
皇上,奴婢不敢说。
皇帝一把把桌子上的折子都推到地上,你不说朕也知道他都说了什么!贾求孤奉命去上任县令原本就是朕钦点,幼崽前来借兵,也是朕点了头,歧元县究竟怎样,自然有贾求孤写折子告诉朕!关太子什么事?太子莫不是以为这大秦的天下,已经是他的天下了?这是要置朕于何地!
张瑞,你去把贾求孤的折子找出来,给太子送过去。
等等,再把燕洵给朕写得密折也找出来,一起送过去。
张瑞不敢动,趴在地上不停地磕头,皇上,皇上三思啊。
这些折子要是真的送过去,不出一日整个大秦就都能知道太子遭到皇帝厌弃,这可怎么得了。
去吧。皇帝疲惫地坐下,朕自认为对太子没有不好的地方,他又何必这般步步紧逼。看看老三、老六、老十三、老十四,他们几个何曾给朕惹过事。现在哪个不比太子能耐?他们做什么了吗?一个都没有。
老二、老四、老七都知道了吧?
张瑞还是磕头,不敢说话。
皇帝是气糊涂了,下面的人不敢妄论皇子,便是听到也不成,这会子张瑞在御书房伺候,里里外外伺候的还都有不少人,都悄无声息的跪下,生怕听了不该听的被直接拖出去斩了。
罢了,让伺候的人下去。皇帝疲惫的摆了摆手,终究是没再让张瑞去东宫。
但隔日宫里却传出太子失德,被皇帝训斥的话来。
这就是一个风向,让二皇子和四皇子更加高调,就连向来四处逢迎,从不得罪人,名声极好的七皇子也开始结交大臣,虽然只是吟诗作对,可也让许多人看明白了七皇子的意思。
秦仪听着下面送上来的消息,直接气得厥了过去。
可偏偏皇帝刚刚训斥过他,要是马上叫了太医,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说太子殿下故意跟皇帝置气,才被训斥就叫了太医,这不是擎等着让下面的人找借口兴风作浪么?
最后还是东宫的小太监机灵,偷偷摸摸的找了张瑞,得了指点,掉头去了保育堂医馆。
保育堂医馆有霍老坐镇,下面还有霍老的好些个高徒,阵容一点都不比太医院弱,给秦仪看病也是使得的,且小太监要不是得了张瑞的话,还不一定能请来人。
只是皇帝还是知道秦仪病了一场。
朕想让他自己想明白,该说的都说了,他怎么就不明白呢?皇帝有些伤心,甭管秦仪是因为什么病的,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就不应该病。
张瑞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皇帝,低声道:皇上,要不请小蛋劝劝?
去吧。皇帝轻轻摆手。
下面的人除了见风使舵捧着太子的,就是别有用心想为自己筹谋的,面对这么些乱七八糟的人,秦仪这个太子当的并不合格。只是太子就这样了,等将来秦仪登基为帝,皇帝简直是不敢去想。
歧元县发生的事早就有燕洵通过密信传递给宝宝,连带着北齐也知道。
再得了宫里送出来的消息,宝宝就淡定了,很快把秦仪约出来。不过这回宝宝没有点粗茶淡饭,而是点了一桌子山珍海味,是秦六的铺子里送来的,专门让手艺最好的厨子动手,厨子一整日什么都没干,就是为了这么一桌席面。
秦仪落座,看着桌子上的席面这般好,脸色便好看许多。
太子殿下。宝宝冲着秦仪拱手,跳到桌子边缘,盘腿坐在自己专用的软垫上。
小蛋少爷。秦仪草草拱手,就盯着桌子上的菜看。
宝宝也不在意秦仪的态度,而是不慌不忙道:这桌菜价值万金,用的都是天材地宝,常吃能延年益寿。上回那桌菜虽然是粗茶淡饭,可若是常吃便也能强身健体,虽然不能延年益寿,可也能一辈子没病没灾。太子殿下觉得这桌菜好,还是粗茶淡饭好?
当然是天材地宝好。秦仪想也不想道。
太子殿下可知道,现如今朝中已经有人以三皇子党自居。宝宝忽然道。
秦仪当然知道,只是他才听说不久,这会子又想起来这件事,顿时觉得眼前的美味佳肴也食之无味了。
三皇子掌管伤寒冲剂,跟天下药铺都是关系极好,且自从伤寒冲剂推出以来,甭管发生什么,价格都自始至终稳定不动,是真正的能让穷苦百姓也能买得起的药。百姓手中银钱不多啊,也不能做什么,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里刨食过日子,可他们不傻,知道药价没上涨是因为三皇子。
可百姓便是知道又能怎样的?偏偏朝中就有不少人觉得三皇子心怀百姓,心有明君之道,便自发的开始拥护他。
太子殿下,要说百姓就是粗茶淡饭,而朝中的大人们则是山珍海味,你说到底是粗茶淡饭好还是山珍海味好?宝宝一边说着一边哒哒哒绕着桌子边缘跑到另外一边,端着小盘子夹了自己喜欢的菜,又哒哒哒跑回来。
秦仪的脸色很不好看,他知道眼前的小幼崽话中有话,可他是君,这只小幼崽是臣,他不应该这样冒犯自己。
越是这样想,秦仪的脸色就越是不好看。
偏偏宝宝跟没注意到秦仪的脸色似的,一边吃着自个儿喜欢的菜,一边说:歧元县那本来就是个是非之地,任何人去了都会尸骨无存。歧元县存在这么些年,你以为皇上不知道里面的情况吗?
歧元县非大才者不可入!
贾大人便是皇上选出来的,前去九死一生的身怀大才者。他这一去,九成可能会丧命,连带着戚姐儿,还有那么一群下人,都有可能没命。
可明知道歧元县危险的皇帝还是让贾求孤去了,甚至还专门派了帮手给贾求孤,也是当真期待贾求孤能成功的。
小蛋,歧元县再危险也是大秦皇土!秦仪强调。
宝宝叹气,歧元县从来都是大秦皇土,从未变过。皇上知道歧元县发生了什么,贾大人在歧元县做了什么,也早写了折子送来。太子殿下,莫非你还是觉得歧元县不是大秦皇土?还是你觉得歧元县不应该是皇上的皇土,而是你太子殿下的皇土?
太子殿下,你可知道什么是本分?
宝宝吃饱了饭,拿出帕子擦了擦嘴,跳到桌子下面,又哒哒哒跑到窗前,背着手看着窗外,目光悠远。
恋耽美
蛋红红抱起一封信看了眼,看字迹就知道是蛋弟弟写给自己的,信封上还有一个笑脸,明显不像坏事的样子。于是蛋红红也不着急了,但还是问:燕大人没事吧?
没事,我来之前还看到燕大人了。道兵赶忙道。
这样的话蛋红红就更不着急了,你且去歇息,不急着回去,等我看完这些信写了回信再说。
道兵点点头退下了。
蛋红红这才抱起蛋弟弟写得那封信看。
信中是这样写的:
*
弟:
蛋红红这回你可惨了,你哥我也救不了你什么。
事情是这样的,阿爹和哥哥们去看那个老头儿,知道了有关石门的秘密,后来不知道怎么的,阿爹悼念几句说他没生你的气,这些话被人听了去,传到外面就是阿爹不但厌弃你,把你撵出去干活,还又因为你做事不妥当,生你的气了!
传言中说阿爹大发雷霆,惹得天上都电闪雷鸣的,爹更是跟着吃挂落,传言中说有人亲眼看到阿爹太生气了,揪住爹,把爹打了个半死。也有说阿爹半夜不睡觉给你扎小人的,说是被你给气糊涂了。
弟啊,你说你怎么就这么惨呢?
哈哈哈(此处信空白的地方全都是哈字,统共二百三十三个哈字。)
*
信上慢慢的都是蛋弟弟的幸灾乐祸,蛋红红都能想象得到蛋弟弟那副嚣张的哈哈大笑的模样,他立刻拿出信纸,提笔就写:哥啊,你也在外面领差事,可还记得留在营地湖畔的蛋巨巨?你说蛋巨巨马上破壳了,可过去这么些日子,蛋巨巨也还是没破壳啊。
后面乱七八糟地写了一通,蛋红红又去看别的信。
长毛幼崽、蛇身幼崽这些哥哥们都写了信,心中也有关心蛋红红这个弟弟的地方,但也有幸灾乐祸,只是比蛋弟弟幸灾乐祸的程度要轻微一些,小皇子也写了信,倒是没笑话蛋红红,还是跟往常一样关心他。
就连镜枫夜也写了信,着重强调燕洵真的没生气,那石门炸也就炸了,燕洵并不在意,让蛋红红不要被外面的传言所左右。
甚至是留守县城和上元村的许多道兵也跟风写了信,而且大部分道兵都不识字,就是不知道用什么东西画了个圈,识字的道兵倒是很认真的关心蛋红红了。
可蛋红红总觉得这些人在看自己的笑话。
一堆小山似的信终于看完,内容都是大同小异,但蛋红红还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回了不同的信,有的回信要写很多字,蛋红红还要换上白白的棉布袜子,赤着脚站在信纸上,抱着大毛笔写,不是一般的费事。
花了一整夜的功夫写完信,又仔仔细细地收拾好,让道兵再送回去。
而随着蛋红红的这次回信传开,蛋红红的差事究竟是什么样也跟着传开了,有关于他被燕洵厌弃的传言也十分迅速的不攻自破。
真正被燕洵厌弃的幼崽是没有本事回信这般迅速,且有那么多帮手帮着干差事的,更别说燕洵手底下个头最大的妖怪,蚂蚁行军妖也帮着蛋红红坐镇,就是这一点就没人敢说燕洵厌弃了蛋红红。
如此隔了几日,燕洵的信送了过来。
蛋红红,你且想明白了?这些就是人心,有时候一个不好,你就有可能变成大家嘴里完全不一样的人,且所有人都对自己认为的深信不疑,而若是把我的好,你就能变成大家心目中你最想要的样子。
我不过是说了你几句,传到外面就变了样,但你给大家写了回信回来,大家就都自然而然的知道你的真实模样了。
但不要以为人心就可以玩弄,你且记住,人心需要敬畏,而不是玩弄。
谆谆教诲的写完一封信,燕洵深吸一口气,又在后面补充道:干差事的时候也要主意自己的身体,不要逞能,万事都有阿爹和爹,还有哥哥们一起商量着来。且注意一下这些日子要来歧元县的人
看完信,蛋红红便若有所思,一个人盘腿坐在小窝里一整夜,第二日精神抖擞的去干活。
*
从贾求孤在京城一度成为人们嘴中的未来新贵开始,到贾求孤跟国公爷的嫡长女戚姐儿定亲,且一起去歧元县上任县令,已经过去好几个月,小半年功夫。
就在大部分人都已经快要忘了贾求孤这么一位歧元县县令的时候,终于又有消息暴风似的传了出来。
歧元县在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件大事:县城百姓九成九都丧了命,县衙一整套班子全部全军覆没,前任县令身亡,下面从张师爷到下面的捕快,那笔杆子的不入流小吏等等全都进了大牢。
这些人几乎全部抄没家产,罪责严重者终身监禁也就是终身服劳役,罪责略轻的同样需要服劳役,多则十年,少则一年。
而除县城以外的下面城镇百姓更是直接揭竿而起,要反了县城反了朝廷,且全部上下一心,围困县城。
这才有了雷电幼崽和利爪幼崽出来奔走,借调道兵一说。
这些个消息便是随便传出只言片语,比如说下面村镇的百姓全都揭竿而起,反了,比如说县城这个衙门班子都腐朽不堪,没有一个人是清白的,又比如说县城九成九的百姓都丧了命,单单是一个消息传出来就足够惊天动地,偏偏歧元县把这些事儿都摊上了。
更让人心悸的是,传出这些消息的时候,歧元县已经尘埃落定。
惊天动地的轰动大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发生过了。
就有好事者搜集了市井传言,一点一点地琢磨,倒是也琢磨出了大概。
先是歧元县出事,后面才有边城战功尘埃落定,幼崽借兵,再往后才是幼崽们撤出边城,往后再不掺和边城的事。而我们听说这些传言的时候,歧元县早已改天换地,贾大人走马上任,广招各地流民去歧元县安家落户。
至于为什么歧元县县城百姓九成九都没了命,贾大人又是如何解决百姓叛乱的,咱们无从得知,但也不能看出贾大人当真是经天纬地之才,能把乱成一锅粥的歧元县理清楚,这不是大才是什么?
这话说出来,立刻就有人不高兴了,遂开始反驳。
也不是贾大人一个人的功劳,借兵又幼崽们帮忙,且幼崽们撤出边城后全都去了歧元县,你敢说他们没帮忙?
我还听说燕大人也在歧元县。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一半人欣喜若狂,他们念着盼着燕洵能平安无事的回来;一半人脸色大变,他们以为燕洵和镜枫夜必然丧命,保育堂的幼崽就成了无根的浮萍,他们去歧元县,根本说不好是他们投奔贾求孤,还是贾求孤看在燕洵的面子上顾着他们。
还有一小部分人惶惶不安,他们盼着念着燕洵能出事,再也不能回来,再也不能在大秦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折腾那么多千百年来都没存在过的东西,他们更愿意过以前的日子。
甭管歧元县变成了什么样,其实都跟普通小老百姓距离更为遥远,他们更愿意知道燕洵的消息。
而越是小老百姓就越是愿意说这些事,几乎九成人都希望燕洵好好地,燕洵没出事;而能隐约嗅到更深层次味道的人则都是缄口不言,不但不敢说歧元县,更是不敢说燕洵。
等消息传到宫里,太监、宫女走路都恨不得飘起来,半点声响都不出,更是极力地缩着身子,不让主子们注意到自己。
皇帝拿着奏折看,听着张瑞说完外面的消息,忽然问:太子知道了吧,什么反应?
皇上。张瑞眼瞅着皇帝脸色不好,吓了一跳,赶忙跪下。
起来,朕问你太子什么反应!皇帝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可越是这样就越是说明皇帝是真的生气了。
知子莫若父,太子会有什么反应,皇帝不用看也能猜的差不多。
张瑞小心翼翼地看着皇帝,低声道:太子殿下发了好大的火,东宫那边抬出来几个人,奴婢去看了,都打的看不出人样了。
太子说什么了?皇帝放下奏折,拿了朱笔,看似心平气和的批注,可捏着笔杆子的手青筋暴起。
说是贾大人反了天了,敢在歧元县为所欲为。还说、还说
还说什么了?
皇上,奴婢不敢说。
皇帝一把把桌子上的折子都推到地上,你不说朕也知道他都说了什么!贾求孤奉命去上任县令原本就是朕钦点,幼崽前来借兵,也是朕点了头,歧元县究竟怎样,自然有贾求孤写折子告诉朕!关太子什么事?太子莫不是以为这大秦的天下,已经是他的天下了?这是要置朕于何地!
张瑞,你去把贾求孤的折子找出来,给太子送过去。
等等,再把燕洵给朕写得密折也找出来,一起送过去。
张瑞不敢动,趴在地上不停地磕头,皇上,皇上三思啊。
这些折子要是真的送过去,不出一日整个大秦就都能知道太子遭到皇帝厌弃,这可怎么得了。
去吧。皇帝疲惫地坐下,朕自认为对太子没有不好的地方,他又何必这般步步紧逼。看看老三、老六、老十三、老十四,他们几个何曾给朕惹过事。现在哪个不比太子能耐?他们做什么了吗?一个都没有。
老二、老四、老七都知道了吧?
张瑞还是磕头,不敢说话。
皇帝是气糊涂了,下面的人不敢妄论皇子,便是听到也不成,这会子张瑞在御书房伺候,里里外外伺候的还都有不少人,都悄无声息的跪下,生怕听了不该听的被直接拖出去斩了。
罢了,让伺候的人下去。皇帝疲惫的摆了摆手,终究是没再让张瑞去东宫。
但隔日宫里却传出太子失德,被皇帝训斥的话来。
这就是一个风向,让二皇子和四皇子更加高调,就连向来四处逢迎,从不得罪人,名声极好的七皇子也开始结交大臣,虽然只是吟诗作对,可也让许多人看明白了七皇子的意思。
秦仪听着下面送上来的消息,直接气得厥了过去。
可偏偏皇帝刚刚训斥过他,要是马上叫了太医,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说太子殿下故意跟皇帝置气,才被训斥就叫了太医,这不是擎等着让下面的人找借口兴风作浪么?
最后还是东宫的小太监机灵,偷偷摸摸的找了张瑞,得了指点,掉头去了保育堂医馆。
保育堂医馆有霍老坐镇,下面还有霍老的好些个高徒,阵容一点都不比太医院弱,给秦仪看病也是使得的,且小太监要不是得了张瑞的话,还不一定能请来人。
只是皇帝还是知道秦仪病了一场。
朕想让他自己想明白,该说的都说了,他怎么就不明白呢?皇帝有些伤心,甭管秦仪是因为什么病的,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就不应该病。
张瑞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皇帝,低声道:皇上,要不请小蛋劝劝?
去吧。皇帝轻轻摆手。
下面的人除了见风使舵捧着太子的,就是别有用心想为自己筹谋的,面对这么些乱七八糟的人,秦仪这个太子当的并不合格。只是太子就这样了,等将来秦仪登基为帝,皇帝简直是不敢去想。
歧元县发生的事早就有燕洵通过密信传递给宝宝,连带着北齐也知道。
再得了宫里送出来的消息,宝宝就淡定了,很快把秦仪约出来。不过这回宝宝没有点粗茶淡饭,而是点了一桌子山珍海味,是秦六的铺子里送来的,专门让手艺最好的厨子动手,厨子一整日什么都没干,就是为了这么一桌席面。
秦仪落座,看着桌子上的席面这般好,脸色便好看许多。
太子殿下。宝宝冲着秦仪拱手,跳到桌子边缘,盘腿坐在自己专用的软垫上。
小蛋少爷。秦仪草草拱手,就盯着桌子上的菜看。
宝宝也不在意秦仪的态度,而是不慌不忙道:这桌菜价值万金,用的都是天材地宝,常吃能延年益寿。上回那桌菜虽然是粗茶淡饭,可若是常吃便也能强身健体,虽然不能延年益寿,可也能一辈子没病没灾。太子殿下觉得这桌菜好,还是粗茶淡饭好?
当然是天材地宝好。秦仪想也不想道。
太子殿下可知道,现如今朝中已经有人以三皇子党自居。宝宝忽然道。
秦仪当然知道,只是他才听说不久,这会子又想起来这件事,顿时觉得眼前的美味佳肴也食之无味了。
三皇子掌管伤寒冲剂,跟天下药铺都是关系极好,且自从伤寒冲剂推出以来,甭管发生什么,价格都自始至终稳定不动,是真正的能让穷苦百姓也能买得起的药。百姓手中银钱不多啊,也不能做什么,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里刨食过日子,可他们不傻,知道药价没上涨是因为三皇子。
可百姓便是知道又能怎样的?偏偏朝中就有不少人觉得三皇子心怀百姓,心有明君之道,便自发的开始拥护他。
太子殿下,要说百姓就是粗茶淡饭,而朝中的大人们则是山珍海味,你说到底是粗茶淡饭好还是山珍海味好?宝宝一边说着一边哒哒哒绕着桌子边缘跑到另外一边,端着小盘子夹了自己喜欢的菜,又哒哒哒跑回来。
秦仪的脸色很不好看,他知道眼前的小幼崽话中有话,可他是君,这只小幼崽是臣,他不应该这样冒犯自己。
越是这样想,秦仪的脸色就越是不好看。
偏偏宝宝跟没注意到秦仪的脸色似的,一边吃着自个儿喜欢的菜,一边说:歧元县那本来就是个是非之地,任何人去了都会尸骨无存。歧元县存在这么些年,你以为皇上不知道里面的情况吗?
歧元县非大才者不可入!
贾大人便是皇上选出来的,前去九死一生的身怀大才者。他这一去,九成可能会丧命,连带着戚姐儿,还有那么一群下人,都有可能没命。
可明知道歧元县危险的皇帝还是让贾求孤去了,甚至还专门派了帮手给贾求孤,也是当真期待贾求孤能成功的。
小蛋,歧元县再危险也是大秦皇土!秦仪强调。
宝宝叹气,歧元县从来都是大秦皇土,从未变过。皇上知道歧元县发生了什么,贾大人在歧元县做了什么,也早写了折子送来。太子殿下,莫非你还是觉得歧元县不是大秦皇土?还是你觉得歧元县不应该是皇上的皇土,而是你太子殿下的皇土?
太子殿下,你可知道什么是本分?
宝宝吃饱了饭,拿出帕子擦了擦嘴,跳到桌子下面,又哒哒哒跑到窗前,背着手看着窗外,目光悠远。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