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现在想起姑父提及宁府必然语气微妙,原来真是意有所指!可叹他明白得晚了些,却……来得及。
就像王大人指望不上,就干脆减了往来,而跟宁府也差不多该切割一下了:要银子不要前程的亲戚,还是远着点儿好。
一转眼,林家进京已经两个多月,这段时间里林家打发了管事上门送礼问好,但林海父女两个都不曾登门,哪怕贾琏出面去请,都没把人请来。
王夫人总算回过味儿来,后知后觉地发现姑老爷是自家闺女碰破点儿油皮都能闹上一场的“小气人”,自然后悔不迭,想着不该让几个陪房四处说闲话的,简直得不偿失。
在贾母那儿没得什么好脸儿,妯娌见面就要敲打敲打她,连老爷话里话外也在劝她赶紧跟姑老爷认个错,化解了这点误会才好……于是这阵子她日子过得很是气闷。
偏偏宝玉见林妹妹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长辈们答应得好好的,总说打发人去请,但一次都没把人请来,他耐着性子等了两个月,终于按捺不住,写了信让人送去林府: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嘛。
宝玉跟前王夫人的眼线不止一个,袭人指使小丫头去告密,王夫人听说后反倒觉得她不想去认错,宝玉过去哄一哄……也不是不行。
说好了三天后宝玉到林府拜访,晚饭时凤姐儿带着几分讨好,把一天里的新鲜事儿都说给贾琏听。
贾琏又眯了眼,他长进了,眼光也随着水涨船高:他挺笃定现在的宝玉,姑父大概是瞧不上的。
所以单独宝玉一个上门,并不甚妥当,而且宝玉年纪小,无意间得罪了姑父犹不自知,所以还不如让几个姐妹一起跟着去,好歹显得二叔二婶的“结亲心愿”不那么显眼。
没错,如今整个荣府都达成了共识,宝玉最好的婚配对象就是黛玉了。姑父身体康复,这桩婚事就只能是二叔二婶上赶着姑父了。
想到这里,贾琏都要同情一下他二婶了,“为个一时痛快,何必呢。”
当时荣府下人的闲话都传进了姑老爷的耳朵,凤姐儿自然赞同丈夫的看法,“幸好都是亲戚,不至于没有回转的余地。”
贾琏看了看她,悠悠道,“做人留一线,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明白呢。”
凤姐儿一听,心跳得砰砰响,也只能强笑道,“谁说不是呢。”
到了约定拜访姑父的日子,贾琏正好休沐,就送弟弟没么们一起上门了。恰好林海这天也休息,见礼后小姑娘们外加个宝玉一起到黛玉的院子说话,林海则特地留下贾琏,让这个便宜侄儿跟他到外书房来。
贾琏心里“咯噔”一下,他预感不是好事。
林海往圈椅上一坐,见贾琏都不敢坐实,他还能笑得出来,“云大人的长安念头忒久,可是挡了不少人的前程。他被参的消息传到西边,一时间跳出不少苦主来。陛下在西边亦有不少有资格上密折的心腹,这回算是墙倒众人推了。”大致情况说完,他把一封信推至贾琏眼前,“看完再说。”
贾琏看到一半都要跳起来了!
毕竟凤姐儿是拿着他的帖子找上云光,为凤姐儿牵线搭桥的老尼姑也经不住衙门的一顿板子……云光的罪证一大堆,苦主们的证词也一大摞,查实的却不算多,而凤姐儿弄权这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反倒因为太容易查证而直接“浮于表面”。
平心而论,这个时候凤姐儿造孽不算多,但自己为了几千银子就坑了两条人命,而且两个孩子家里都非白身……还是非常惹眼且招人厌的。
这个时代的内宅妇人心里如何阴暗另说,但表面上都得做出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看看王夫人就知道了。
林海见贾琏又惊又怕,又笑了,“想想怎么收拾残局吧。”顿了顿又给了粒定心丸,“参你家的奏本我扣下了。你也不必记这份人情,递上去陛下也会留中不发的,毕竟你家的娘娘的颜面总值得过几千银子。”
不参你不代表能当无事发生。
贾琏心念如电转,“我立马打发人找苦主你,是赔银子赔礼,一概都认了!”估计想平息此事,两家都得拿前程找补才成。
破财免灾,他不认也得认。
却说后宅之中,宝玉和一众姐妹其乐融融,尤其是见到黛玉,他更是心花怒放,完全不知道堂哥正经历何种煎熬。
贾琏也当机立断,揣着这封信赶紧回府,同时让长随到衙门去请二叔——贾政待的是冷衙门,请假再容易不过。
回到家,当着贾母,他老子和他二叔的面儿把他从姑父这儿得到的消息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
贾母已经气到说不出话。
贾赦又是滔天大怒:包揽诉讼这种事儿他都不敢也是不屑去做,这个儿媳妇简直吃了熊心豹子胆!
相对而言还是贾政更冷静,他也不顾是不是火上浇油了,“琏哥儿媳妇仗着出身,为了银子委实下作了些。”
以前横竖就是几千银子的事儿,御史们懒得较真,但提醒不是没有。贾政也觉得为几千银子跟王大人的侄女翻脸不大值当,哪里想到这牵扯到了人命……早知道就不姑息了!
想想就知道,已然很是收敛的王大人知道此事,也必定不会包庇:他自己在涉及人命的时候都是慎重慎重再慎重,哪里想得到亲侄女比他这个一品大员还“勇猛无匹”。
--
就像王大人指望不上,就干脆减了往来,而跟宁府也差不多该切割一下了:要银子不要前程的亲戚,还是远着点儿好。
一转眼,林家进京已经两个多月,这段时间里林家打发了管事上门送礼问好,但林海父女两个都不曾登门,哪怕贾琏出面去请,都没把人请来。
王夫人总算回过味儿来,后知后觉地发现姑老爷是自家闺女碰破点儿油皮都能闹上一场的“小气人”,自然后悔不迭,想着不该让几个陪房四处说闲话的,简直得不偿失。
在贾母那儿没得什么好脸儿,妯娌见面就要敲打敲打她,连老爷话里话外也在劝她赶紧跟姑老爷认个错,化解了这点误会才好……于是这阵子她日子过得很是气闷。
偏偏宝玉见林妹妹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长辈们答应得好好的,总说打发人去请,但一次都没把人请来,他耐着性子等了两个月,终于按捺不住,写了信让人送去林府: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嘛。
宝玉跟前王夫人的眼线不止一个,袭人指使小丫头去告密,王夫人听说后反倒觉得她不想去认错,宝玉过去哄一哄……也不是不行。
说好了三天后宝玉到林府拜访,晚饭时凤姐儿带着几分讨好,把一天里的新鲜事儿都说给贾琏听。
贾琏又眯了眼,他长进了,眼光也随着水涨船高:他挺笃定现在的宝玉,姑父大概是瞧不上的。
所以单独宝玉一个上门,并不甚妥当,而且宝玉年纪小,无意间得罪了姑父犹不自知,所以还不如让几个姐妹一起跟着去,好歹显得二叔二婶的“结亲心愿”不那么显眼。
没错,如今整个荣府都达成了共识,宝玉最好的婚配对象就是黛玉了。姑父身体康复,这桩婚事就只能是二叔二婶上赶着姑父了。
想到这里,贾琏都要同情一下他二婶了,“为个一时痛快,何必呢。”
当时荣府下人的闲话都传进了姑老爷的耳朵,凤姐儿自然赞同丈夫的看法,“幸好都是亲戚,不至于没有回转的余地。”
贾琏看了看她,悠悠道,“做人留一线,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明白呢。”
凤姐儿一听,心跳得砰砰响,也只能强笑道,“谁说不是呢。”
到了约定拜访姑父的日子,贾琏正好休沐,就送弟弟没么们一起上门了。恰好林海这天也休息,见礼后小姑娘们外加个宝玉一起到黛玉的院子说话,林海则特地留下贾琏,让这个便宜侄儿跟他到外书房来。
贾琏心里“咯噔”一下,他预感不是好事。
林海往圈椅上一坐,见贾琏都不敢坐实,他还能笑得出来,“云大人的长安念头忒久,可是挡了不少人的前程。他被参的消息传到西边,一时间跳出不少苦主来。陛下在西边亦有不少有资格上密折的心腹,这回算是墙倒众人推了。”大致情况说完,他把一封信推至贾琏眼前,“看完再说。”
贾琏看到一半都要跳起来了!
毕竟凤姐儿是拿着他的帖子找上云光,为凤姐儿牵线搭桥的老尼姑也经不住衙门的一顿板子……云光的罪证一大堆,苦主们的证词也一大摞,查实的却不算多,而凤姐儿弄权这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反倒因为太容易查证而直接“浮于表面”。
平心而论,这个时候凤姐儿造孽不算多,但自己为了几千银子就坑了两条人命,而且两个孩子家里都非白身……还是非常惹眼且招人厌的。
这个时代的内宅妇人心里如何阴暗另说,但表面上都得做出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看看王夫人就知道了。
林海见贾琏又惊又怕,又笑了,“想想怎么收拾残局吧。”顿了顿又给了粒定心丸,“参你家的奏本我扣下了。你也不必记这份人情,递上去陛下也会留中不发的,毕竟你家的娘娘的颜面总值得过几千银子。”
不参你不代表能当无事发生。
贾琏心念如电转,“我立马打发人找苦主你,是赔银子赔礼,一概都认了!”估计想平息此事,两家都得拿前程找补才成。
破财免灾,他不认也得认。
却说后宅之中,宝玉和一众姐妹其乐融融,尤其是见到黛玉,他更是心花怒放,完全不知道堂哥正经历何种煎熬。
贾琏也当机立断,揣着这封信赶紧回府,同时让长随到衙门去请二叔——贾政待的是冷衙门,请假再容易不过。
回到家,当着贾母,他老子和他二叔的面儿把他从姑父这儿得到的消息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
贾母已经气到说不出话。
贾赦又是滔天大怒:包揽诉讼这种事儿他都不敢也是不屑去做,这个儿媳妇简直吃了熊心豹子胆!
相对而言还是贾政更冷静,他也不顾是不是火上浇油了,“琏哥儿媳妇仗着出身,为了银子委实下作了些。”
以前横竖就是几千银子的事儿,御史们懒得较真,但提醒不是没有。贾政也觉得为几千银子跟王大人的侄女翻脸不大值当,哪里想到这牵扯到了人命……早知道就不姑息了!
想想就知道,已然很是收敛的王大人知道此事,也必定不会包庇:他自己在涉及人命的时候都是慎重慎重再慎重,哪里想得到亲侄女比他这个一品大员还“勇猛无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