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抢先一步
上午八点左右,北城戚里。
戚里自夜禁以来就没开禁,都亭亭长披挂两裆铠,腰挎环首刀,提着一杆提戟就凛凛然伫立在里门前。
各个都亭的亭长彼此可以从街道路口相互望见,整个城内各都亭,此刻呈现网格化管理状态,每一个都亭,就是一个网格。
玄武门上,赵云乘马抵达城楼上,一跃下马就俯观城南、城北各都亭的守禁状态,见董允、费祎宅院四周并无人员异常聚集现象,自然也就没有武装集结的迹象。
没有暴力拒捕的迹象,说明势态目前可控,不会给与李严扩大化的借口。
李严现在很不好处理,这个人是田信在朝中唯一的代表;不像原来,还有廖立能分摊田信的影响力,现在整个北府的影响力都寄托在李严一人身上。
北府进伐关中的可能大胜、以及逼迫长公主远走临沮的耻辱,这些都是助燃的沸油,决不能让李严把火烧起来。
赵云眉目冷厉,目光望向北城西北角的戚里,戚里就在元戚里的边上,专门安置孙氏十二侯里的十侯,以及皇太后吴氏的亲族,以及糜氏家族。
孙氏十二侯里的乌程侯孙虑是孙权仅存的子嗣,因孙大虎的原因,被安置在元戚里,规格上略高于戚里的十侯。
十二侯里上虞侯孙奉是孙策仅有的孙儿,年纪幼小,被陆议提前安排,也跟在廖立身边学习,算是马承的师弟。
赵云目光转移到南城的江都尹衙署,现在李严还没有向北城动手,正准备与徐庶、陈到抓捕、清理南城的低级官吏。
似乎有所感应,匆匆抵达南城的陈到也抬头,看到了玄武门楼处的赵云,隔的太远看不清轮廓,可赵云身边的白马是很显眼的。
赵云后退几步让开女墙,消失在陈到视线内。
赵云则专注盯着戚里,自己调派出去的白旄兵正披戴重甲,朝着戚里推进。
“将军,东明里起火!”
突然闻声,赵云扭头去看南城东南角,那里几座宅院渐渐冒起黑浓烟雾,很快火焰蔓延,可能因为昨日降雨的原因,火势延烧较缓。
见到这寻死、制造混乱、示警的烟火,赵云最后一点犹豫也不见了:“举红旗!”
东明里附近的南门大街,李严仰头望着不断升起渐渐扩散、变淡的黑烟,语气幽幽:“陈公顾虑深远,知水火无情。故街坊制度最能防范火势燃烧,纵有贼人乘风纵火,焚烧也止于一坊。”
身边徐庶不语,街坊制度还有许多好处,比如生活垃圾集中后堆积腐熟,充作街坊外围菜地的肥料。
街坊制度蕴含着一种跨时代的建筑规划理念,要超过都亭制度……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都亭制度想要向街坊制度发展的话,最大的障碍来自城墙,以及修筑、扩建城墙的巨额成本。
两个制度之间最大的障碍就在这里,北府可以奇葩到把武库分散修建在营坊、部坊,藏兵于民,兵民一体,根本不需要城墙,人就是墙,人就是城。
自然地,街坊制度想怎么扩建、规划都可以……在北府设计街坊制度的时候,就没考虑过防守敌人的侵攻。
李严企图在江都推广街坊制度……如果让李严达成目的,那么江都城墙会被拆毁,江都会沦为一座没有城墙保护的都城。
偏偏这又符合‘大都无城’的理念,理论上来讲,究极规模的都城,除了宫城之外,就不应该有城墙这种消极的建筑!
徐庶根本不搭李严的话茬,李严也不在意,一起望着东南角升起的烟火。
而玄武门升起的红旗,却被许多人看见。
戚里,糜威趴在梯子上眺望,也看不清楚玄武门上究竟要表达什么命令,只能干着急。
因为叔父糜芳做下的糊涂事,现在整个糜氏家族男女老少都集结在大厅静静等候朝廷可能的裁定,就连大门也是虚掩,不敢有丝毫拒捕、反抗的意思。
而边上邻居家的孙氏十侯府邸相连,在突围、坚守拼命、束手就擒几种争论里难以自拔。
孙氏老一辈能打的宗室将领都已经折损在战场上,现在都是没经历过战场熏陶的宗室子弟,面对这种局势,哪能镇定?
戚里,里门处,营督张著高举手中诏书,引三百余白旄兵专注望来,他卷开诏书念:“上诏,孙氏无德,勾结内侍,图谋不轨,尽数抄斩!”
张著卷好诏书,用丝绸包裹起来,环视面前的大小军吏:“凡孙氏男子,悉数格杀。有持械反抗者,就地格杀。一切文牍、布帛不得妄动,移交廷尉府察验。一切器具尽数捣毁、烧毁!掘地三尺,务必销毁一切字据!”
“喏!”
戚里的亭长指挥亭卒搬开栅栏路障,白袍重甲白色盔缨的白旄兵分作十对,每队五十余人,直扑一座孙氏侯府。
不需要审问,也不能询问,杀死一切孙氏男丁即可。
恢复孙姓的孙朗察觉不对,一手持剑逼迫家小往书房退,另一手握着火把,开始点燃门窗上的窗纱、窗户纸、也点燃大厅内的裱绢屏风、屋梁垂下的帷幔、蚊帐。
火势呼啸而起,他倒退几步坐在楠木太师椅上:“本以为会死在张氏手里,却不想如今死的不明不白!”
隔着烈焰,他通过曲折的光线隐约看到白旄兵冲奔进来,随后就是一阵密集箭雨穿过火海射进来,孙朗胸腔中箭,仰躺太师椅上不做反应,听着周围家小的哀嚎声,随即被大火吞没一切。
张著望着孙氏十侯府接连燃起的冲天大火,与许多白旄兵一样,此刻心中大多数怨气消散。
孙权投降的条件……让季汉帝国上上下下都很难受;虽说当面被田信一印打死出了许多人的闷气,可孙氏十二侯、孙大虎、孙小虎依旧是一层阴云,让帝国的官吏、士民们很不舒服。
赵云见戚里十侯府陆续起火,就知道是张著执行命令,唯有一场大火,才能销毁一切可能存在的文档资料。
皇后孙氏失德,德有大小之分;如果是小德,尚能忍耐;就怕是歹毒、深邃的大德。
只要有嫌疑,那就不能有丝毫的原谅,必须断绝一切可能性。
因此,赵云又扭头去看元戚里,他盯着董允、费祎的府邸,不知道这两个人会如何选择。
是自杀主动承担责任,把事情遮住;还是像陈祗一样把事情揭露出来?
有些可惜,这两个重要核心人物不能由白旄兵处理……现在只希望这两个人有一些责任感,把事情兜住,别给李严搞扩大的机会。
李严不可怕,李严身后的北府出身的官吏才可怕;进取关中的胜利激励着这些人,长公主被迫退避临沮的折辱又让这些人急于寻找宣泄的机会。
不过有孙氏十侯府现成例子发生在面前,董允、费祎要掂量着做事。
董允的府邸静悄悄,费祎的府邸里,费祎则穿戴官服,与家人一起静默用餐。
餐后,费祎目光留恋,口吻决然:“今,唯有舍弃此身才能消弭祸端。家中诸人静候厅中不可走动,等朝廷来人再说其他。”
言罢,独自一人进了书房,再也没有出来。
(未完待续)
戚里自夜禁以来就没开禁,都亭亭长披挂两裆铠,腰挎环首刀,提着一杆提戟就凛凛然伫立在里门前。
各个都亭的亭长彼此可以从街道路口相互望见,整个城内各都亭,此刻呈现网格化管理状态,每一个都亭,就是一个网格。
玄武门上,赵云乘马抵达城楼上,一跃下马就俯观城南、城北各都亭的守禁状态,见董允、费祎宅院四周并无人员异常聚集现象,自然也就没有武装集结的迹象。
没有暴力拒捕的迹象,说明势态目前可控,不会给与李严扩大化的借口。
李严现在很不好处理,这个人是田信在朝中唯一的代表;不像原来,还有廖立能分摊田信的影响力,现在整个北府的影响力都寄托在李严一人身上。
北府进伐关中的可能大胜、以及逼迫长公主远走临沮的耻辱,这些都是助燃的沸油,决不能让李严把火烧起来。
赵云眉目冷厉,目光望向北城西北角的戚里,戚里就在元戚里的边上,专门安置孙氏十二侯里的十侯,以及皇太后吴氏的亲族,以及糜氏家族。
孙氏十二侯里的乌程侯孙虑是孙权仅存的子嗣,因孙大虎的原因,被安置在元戚里,规格上略高于戚里的十侯。
十二侯里上虞侯孙奉是孙策仅有的孙儿,年纪幼小,被陆议提前安排,也跟在廖立身边学习,算是马承的师弟。
赵云目光转移到南城的江都尹衙署,现在李严还没有向北城动手,正准备与徐庶、陈到抓捕、清理南城的低级官吏。
似乎有所感应,匆匆抵达南城的陈到也抬头,看到了玄武门楼处的赵云,隔的太远看不清轮廓,可赵云身边的白马是很显眼的。
赵云后退几步让开女墙,消失在陈到视线内。
赵云则专注盯着戚里,自己调派出去的白旄兵正披戴重甲,朝着戚里推进。
“将军,东明里起火!”
突然闻声,赵云扭头去看南城东南角,那里几座宅院渐渐冒起黑浓烟雾,很快火焰蔓延,可能因为昨日降雨的原因,火势延烧较缓。
见到这寻死、制造混乱、示警的烟火,赵云最后一点犹豫也不见了:“举红旗!”
东明里附近的南门大街,李严仰头望着不断升起渐渐扩散、变淡的黑烟,语气幽幽:“陈公顾虑深远,知水火无情。故街坊制度最能防范火势燃烧,纵有贼人乘风纵火,焚烧也止于一坊。”
身边徐庶不语,街坊制度还有许多好处,比如生活垃圾集中后堆积腐熟,充作街坊外围菜地的肥料。
街坊制度蕴含着一种跨时代的建筑规划理念,要超过都亭制度……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都亭制度想要向街坊制度发展的话,最大的障碍来自城墙,以及修筑、扩建城墙的巨额成本。
两个制度之间最大的障碍就在这里,北府可以奇葩到把武库分散修建在营坊、部坊,藏兵于民,兵民一体,根本不需要城墙,人就是墙,人就是城。
自然地,街坊制度想怎么扩建、规划都可以……在北府设计街坊制度的时候,就没考虑过防守敌人的侵攻。
李严企图在江都推广街坊制度……如果让李严达成目的,那么江都城墙会被拆毁,江都会沦为一座没有城墙保护的都城。
偏偏这又符合‘大都无城’的理念,理论上来讲,究极规模的都城,除了宫城之外,就不应该有城墙这种消极的建筑!
徐庶根本不搭李严的话茬,李严也不在意,一起望着东南角升起的烟火。
而玄武门升起的红旗,却被许多人看见。
戚里,糜威趴在梯子上眺望,也看不清楚玄武门上究竟要表达什么命令,只能干着急。
因为叔父糜芳做下的糊涂事,现在整个糜氏家族男女老少都集结在大厅静静等候朝廷可能的裁定,就连大门也是虚掩,不敢有丝毫拒捕、反抗的意思。
而边上邻居家的孙氏十侯府邸相连,在突围、坚守拼命、束手就擒几种争论里难以自拔。
孙氏老一辈能打的宗室将领都已经折损在战场上,现在都是没经历过战场熏陶的宗室子弟,面对这种局势,哪能镇定?
戚里,里门处,营督张著高举手中诏书,引三百余白旄兵专注望来,他卷开诏书念:“上诏,孙氏无德,勾结内侍,图谋不轨,尽数抄斩!”
张著卷好诏书,用丝绸包裹起来,环视面前的大小军吏:“凡孙氏男子,悉数格杀。有持械反抗者,就地格杀。一切文牍、布帛不得妄动,移交廷尉府察验。一切器具尽数捣毁、烧毁!掘地三尺,务必销毁一切字据!”
“喏!”
戚里的亭长指挥亭卒搬开栅栏路障,白袍重甲白色盔缨的白旄兵分作十对,每队五十余人,直扑一座孙氏侯府。
不需要审问,也不能询问,杀死一切孙氏男丁即可。
恢复孙姓的孙朗察觉不对,一手持剑逼迫家小往书房退,另一手握着火把,开始点燃门窗上的窗纱、窗户纸、也点燃大厅内的裱绢屏风、屋梁垂下的帷幔、蚊帐。
火势呼啸而起,他倒退几步坐在楠木太师椅上:“本以为会死在张氏手里,却不想如今死的不明不白!”
隔着烈焰,他通过曲折的光线隐约看到白旄兵冲奔进来,随后就是一阵密集箭雨穿过火海射进来,孙朗胸腔中箭,仰躺太师椅上不做反应,听着周围家小的哀嚎声,随即被大火吞没一切。
张著望着孙氏十侯府接连燃起的冲天大火,与许多白旄兵一样,此刻心中大多数怨气消散。
孙权投降的条件……让季汉帝国上上下下都很难受;虽说当面被田信一印打死出了许多人的闷气,可孙氏十二侯、孙大虎、孙小虎依旧是一层阴云,让帝国的官吏、士民们很不舒服。
赵云见戚里十侯府陆续起火,就知道是张著执行命令,唯有一场大火,才能销毁一切可能存在的文档资料。
皇后孙氏失德,德有大小之分;如果是小德,尚能忍耐;就怕是歹毒、深邃的大德。
只要有嫌疑,那就不能有丝毫的原谅,必须断绝一切可能性。
因此,赵云又扭头去看元戚里,他盯着董允、费祎的府邸,不知道这两个人会如何选择。
是自杀主动承担责任,把事情遮住;还是像陈祗一样把事情揭露出来?
有些可惜,这两个重要核心人物不能由白旄兵处理……现在只希望这两个人有一些责任感,把事情兜住,别给李严搞扩大的机会。
李严不可怕,李严身后的北府出身的官吏才可怕;进取关中的胜利激励着这些人,长公主被迫退避临沮的折辱又让这些人急于寻找宣泄的机会。
不过有孙氏十侯府现成例子发生在面前,董允、费祎要掂量着做事。
董允的府邸静悄悄,费祎的府邸里,费祎则穿戴官服,与家人一起静默用餐。
餐后,费祎目光留恋,口吻决然:“今,唯有舍弃此身才能消弭祸端。家中诸人静候厅中不可走动,等朝廷来人再说其他。”
言罢,独自一人进了书房,再也没有出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