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办报纸(穿越)——遥的海王琴(97)
这是燕帝再一次提到子嗣,施愉愣住了。
后宫无嗣,便是他的杰作,他早就在图谋皇太弟了!朕信任他,便是这个结果。燕帝深吸一口气,眼睛血红。
然而施愉吐出三个字:不可能
你还是信他,不信朕。燕帝眼里满是失望。
施愉摇头,她将手放在还未明显的小腹上,问道,若是后宫中有了呢?
燕帝眼神一暗,肯定道:那定然不是朕的。
瞬间,施愉全身的血液凝固,连痛都奇迹般的感觉不到了。
然后便听到门口张伴伴的声音:太后驾到,怡亲王到
李璃坐在轮椅上,被东来推着跟随太后进了寝宫,他的目光落在垂眸站在一边的施愉,再看向床上的燕帝,虽现在安静无声,可似乎还能感觉到一股争吵的味道。
太后自然更加敏锐,不过她没有多说,只是问了一句:皇上的药喝了吗?
施愉的手依旧跟心一样冰冷,不过还是强打精神道:臣妾没有端稳,洒了,太厚恕罪,已经命人重新煎熬,臣妾这去看看。
她欠了欠身,便下去了,只是离开前看了李璃一眼,脸上带着担忧。
李璃当没有看见,只是抬起手指在轮椅的扶手上随意敲了三下,然后到了床前几步远垂首行礼道:弟弟难以起身行礼,请皇兄见谅,听说皇兄身体抱恙,不知道今日可好些?
这个时候,东来顺势离开。
燕帝看着李璃,面对着这张故作关切的脸,他只觉得心中有一只猛兽要脱笼而出,恨不得当场撕了他!
那眼神太狠戾了,饶是李璃早有心理准备自己不受待见,也吃了一惊。
怎么这么凶?心说这次没招惹呀?不爱惜自己身体,为了生孩子纵欲过度是燕帝自己嘛!
李璃虽然不怕,可却很郁闷,忍不住望向了太后。
皇帝?太后坐在床头,探了探燕帝的额头,关切道,若是身子还不舒服,再好好歇息。
母后燕帝有太多的话要说,他想拆穿李璃,将对他的算计揭露出来,可是他一想到张伴伴偷偷抄出来的案脉,心又凉了。
太后岂会不知道他的身体如何,太后定然知道那份案脉,他不会有子嗣了,迟早帝位不稳,就算说出来又如何,最多责怪李璃几句,难道还能让李璃也体会一次吗?
不可能的,太后那么偏心小儿子,只会放弃他。
想到这里,他将脸撇开去,冷声道:朕累了,都走吧。
那皇兄好好保重,臣弟告退。对了,赵宇之死已经传到大夏,过不了多久便会宣战,皇兄心中有数就行,其余的便交给臣弟吧。有你没你都一样,他做主。
李璃也不是没有脾气的,他好心好意来探望,结果这人连面子上的和气都没有,不恼才怪,话便有些带刺了。
而这刺进了燕帝耳朵里便被无限放大,连最后那点谦逊都没有了,可见李璃早就已经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他正要暴怒,却见李璃抬手一挥。东来不在,就富宁在边上伺候,作为慈寿宫的首领太监,富宁都没有请示太后,就推上轮椅,将怡亲王稳稳当当地给推出去了。
燕帝顿时一口气憋在喉咙,然后咳嗽起来。
然而就是这样,太后还埋怨他:皇帝这是干什么,阿璃关心你,你倒是责怪他了,这与他何干?亏他还送了些不少补气怡神的好药过来。
如今的燕帝最听不得的就是药这个字,然而咳得剧烈,一张脸涨的通红,却是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太后顺着他的背,只是摇头。
悲愤的燕帝狠狠地锤了一下床,然后将眼睛闭起来,躺下面对这里面不再言语。
第122章 霉米
燕帝发神经不是一两天, 李璃觉得自己都习惯了。
例行一问之后,便要离宫。
东来正在明正殿门口等着,给富宁问了安, 道了谢,便接过李璃的轮椅, 朝宫门而去。
这个时候李璃问:愉妃说了什么吗?
宫道宽敞, 前后一通到底,边上还有侍卫不远不近地跟着, 不怕别人靠近偷听,于是东来回答:王爷,愉妃娘娘就说了一句话,让奴才带给王爷。
嗯?
娘娘说皇上若无嗣,可使得?
此言一出, 哪怕李璃是坐在轮椅上,无需他使力走路,东来也看到他的身体明显一滞, 然后再也没有说话。
皇上怎么会无嗣?不管男女,施愉已经有了。
可她还是这么说, 那么便是下定了决心。
东来沉默地推着李璃往宫门走去, 王府的马车已经等在了门口。
李璃上车的那瞬间,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这高达十丈的红墙四面相围, 朱红色金浮钉的宫门高大沉重,若是闭上, 便造就了世上最坚固的牢笼,困住的不仅是里面人的自由和思想, 还有命运。
施愉想走了,试问李璃可愿相助?当初说的话还算数吗?
摇晃的马车渐渐停下, 李璃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忽然为自己的犹豫感到羞愧,在簇拥下进了王府,最终他吩咐东来道:告诉愉姐姐,只要她不后悔,自是使得。
*
大夏派出的使臣,二皇子赵宇遭遇刺杀,死在大燕境内一事,最终还是轰动了整个大夏皇城。
夏皇对次子是寄予希望的,不然也不会派他出使给予重任,然而最终还是死了。
他看着各自做伤心模样的几个儿子,听着耳边一个比一个激愤的声音,仿佛有多悲痛一般,义正言辞要求大燕给出足够的诚意方就此罢休。
年迈的夏帝看在眼里,忍不住悲伤发作了一次,可最终无力阻止,在各方势力的胶着下点了头。
大燕毫无意外地收到了从大夏而来的国书。
痛失所爱的夏帝在表达愤怒悲痛之余,要求大燕给出凶手和赔偿。
而且是狮子大开口的一要百万石粮银,二要惩治凶手,否则便是两国开战,以鲜血祭奠亡魂,绝口不提燕荆四州。
态度强硬,也无比蛮横,除此之外,还指明要求夏皇妃,五公主李曦回大夏。
这根本不是来解决问题的,而是纯粹的挑衅。
燕帝的病已经好了,坐在大殿上,当场砸了这份国书,阴枭的目光盯着下方的怡亲王说了气势如虹八个字:要战便战,大燕无惧。
大燕朝堂没有任何人反对。
这场战便在两国推动下,不管有多少人不愿意,终于还是到来了。
樊之远被任命为兵马元帅,远赴北疆。
李璃拿了这份国书,让八卦小报借此刊印,点燃百姓战意。
同时太后下了懿旨,让内务府挑选公主府,赐予了寿安长公主,展现了大燕誓死一战的决心。
粮草早就已经塞满了粮库,军饷也全部就位,又有勇猛大将,大燕不怕。
备战的圣旨正式下来,李璃的目光就盯向了兵部和户部。
甄为民头皮发麻,下令立刻装粮装军备。
虽然怡亲王的目光如芒在背,可是他心里是有底的,自从粮食收入库房之后,就没让人动过,户部一直有人手巡逻,如今就原样地将一袋袋的粮食从仓库里被扛出来直接装上车。
为了不耽误出征,尽早完成任务,户部还征收了大量人手装载,装卸的劳工一人肩上堆个七八袋,来来回回负重,在这样的强度下,三天就能将辎重准备好。
甄为民作为户部尚书,不坐堂屋,而是亲自到现场盯着,就怕有什么意外产生。
只要将大军送走,让怡亲王挑不出错,他就能松一口气了。
然而越是如此紧张,就越容易出纰漏。
晚霞出现在天边,来来回回的鼎沸人声渐渐平息,当他终于能够进屋喝口茶歇一歇的时候,忽然外头爆发出一阵哗然。
手上的还满杯的茶顿时洒了。
户部的粮仓主事仓皇地跑进来,一边跑一边喊:大人,不好了!
甄为民的心在这声慌张下立刻提起来,眼皮一跳,转头厉声问:怎么回事?
粮,粮食洒了
甄为民一听,到嗓子眼的心又咽了回去,镇定道:洒了就洒了,袋子不结实,重新收拾起来换一个装不就好了,少一惊一乍。
甄为民被吓得差点砸了杯子,语气便有些怪罪的意思。
然而他执起杯子重新正要喝水的时候,粮仓主事便着急道:可是大人,这洒出来的都是些霉米啊!
话音刚落,甄为民终于拿不住杯子,砸在了地上,发出脆响。他顾不得这些,一把拎起下属的衣襟,难以置信地问道:你说什么?什么霉米,不都是好的吗?他娘的收进粮仓后就没人动过,哪儿来的霉米?
这,这下官也不知道啊!粮仓主管一个瘦小的人差点被甄为民给拎得脚离地,勒的都快窒息了,好不容易挣脱道,您要不赶紧去看看吧,如今禁军已经在查其他几车粮了!
别怪甄为民沉不住气,大惊失色,要知道这件差事他是一再谨慎小心,亲自盯梢,头发都掉了一大把,就怕出点意外。
然而马上结束的时候,居然还是发生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再也忍不住,大步走出去。
方才一个人肩上扛了七八袋,大概是累了,没站稳,直接这么摔了,粮都洒了出来。边上人一看,这漏出来的米都已经发黑发霉,这还得了?边上不仅有兵部的人,还有樊家军!那个暴脾气的将军,当场就要将事情闹大,捅出去。
甄为民走路带风,边上的主事一边跟着一边说,差点岔了气。
终于到了地方,边上围了不少人,户部的几个官员都在,似乎正与人争吵,有争执声传出来。
扫什么扫,谁都不许动,这种粮食就是给猪吃,也是吃一头死一头,居然还打算给边关将士吃,究竟是什么居心?
娘的,平日里搜刮也就算了,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候也敢以次充好,就不怕下地狱?
这中气十足粗狂的嗓门定然是武将无意,粮食多重要,自然有樊家军的人在现场看着,看到这种粮,不得气疯了。
不要血口喷人,这些粮进了粮仓之后就没人动过,甄大人亲自下令,日夜巡逻,原本什么样就什么样!这是户部一位官员的声音。
那这些霉米又是什么?
此人说得理直气壮:这谁能知道,怕是收进来的时候就是如此了!那么多捐粮的,夹着几袋子霉米没查出来也是正常!
这话说得有点道理,户部侍郎接着说:商人素来狡猾重利,平时屯粮,就等着在天灾人祸之时大赚一笔,这次碍于王爷号召平白送出上万石粮,可怎么可能都是好米新米,那得多少银子?只是那时候捐赠之人太多,咱们人手欠缺,不可能一一开袋检查,这才有漏网之鱼。
他说得有理有据,作壁上观的兵部几位不禁点点头,户部有多重视,他们是看在眼里的。
听到这里,甄为民定了定心神,这个时候有人看到他,便唤了一声:甄大人来了。
户部侍郎闻言率先向甄为民行礼,接着看着对面武将冷笑道:我们尚书大人这几日连衙门都没去,一直亲自盯着,如此亲力亲为,还受诬陷,真是令人心寒。
然而那名武将却不吃这一套,只看着甄为民道:甄大人,不管是户部的责任,还是那些商户,或者另有其人,在这个关键时刻,拿着这些霉米充好米,便是用心险恶,末将代表大将军,要求一查到底,大人觉得如何?
凭甄为民多年为官经验,他有预感这件事绝对不会善了了。
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副手,见户部侍郎对他轻轻点头,显得胸有成竹,他悬起的一颗心不禁微微放下。
甄为民道:也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将士们为国征战,不能寒了心,的确必须给出一个交代,查清楚。
话音刚落,便有一个声音传了出来:甄大人这话得记下来,特别正派,得让百姓一同听听。
甄为民的眼皮一跳,眼睛扫过去,就见围着那洒了满地霉米的人群中有两个奇怪的人,一手拿着夹纸的夹板,另一手拿着一支碳笔,腰间系着一个独一无二的小木牌八卦小报记者。
这位说话的是这片区的老牌记者,大家都知道,边上的一位则一直没有停笔,刷刷刷的,目光时不时地往地上望一望,显然在作画,而且是要把这幅场景给画下来。
用做什么,自然是上八卦小报头条。
看到他俩,不知为什么甄为民那点担心顿时被放大了,户部侍郎脸色一变,一手指着他俩,脱口而出质问道:谁让你们来的?此乃朝廷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那记者笑着拱拱手道:真是不好意思啊,诸位大人,此乃王爷第一次通过八卦小报号召了那么多有义之士捐粮捐银,数额巨大,百姓积极性高,八卦小报自然有责任追踪这些捐物的去向,让百姓看到他们心血落到实处,才好放心。当然,若是有发生意外,有人有次充好,欺骗王爷,那也得追究到底。
他说着意有所指地朝地上的霉米瞄了瞄。
八卦小报乃李璃名下,李璃跟樊大将军那是谁都知道的一对儿,边上的武将一听不等记者回答,便往前一站道:不错,既然户部没有问题,那就是送粮之人浑水摸鱼,这种虚伪的人必须找出来,让人都看看谁是奸商,这辈子都别想再做生意!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管户部同不同意,必然是要登报的,暴露在广大群众的眼皮底下。
出征在即,大燕众志成城,抱着必胜的信念,这个时候谁要拖后腿,从中牟利,光百姓一人一口唾沫都得淹死他。
若真是户部在其中做了手脚,吃了粮,哪怕那数量不影响北疆将士,也走到头了。
手下都是些什么尿性,甄为民自己最清楚。
他的目光又落在了侍郎身上,后者反而冷冷一笑道:说得对,那就请八卦小报做个见证吧,找出这个害群之马!
这位侍郎说得是那么斩钉截铁,让甄为民的心再一次放下来。
这不是件小事,早有人禀告上去。
而作为朝堂的一把手,李璃本就一双眼睛盯在这里,立刻命刑部彻查此事。
很快,宋国公带领刑部上下接管了这篇粮仓和已经装车的辎重,所谓彻查,自然是一袋一袋打开来看。
恋耽美
后宫无嗣,便是他的杰作,他早就在图谋皇太弟了!朕信任他,便是这个结果。燕帝深吸一口气,眼睛血红。
然而施愉吐出三个字:不可能
你还是信他,不信朕。燕帝眼里满是失望。
施愉摇头,她将手放在还未明显的小腹上,问道,若是后宫中有了呢?
燕帝眼神一暗,肯定道:那定然不是朕的。
瞬间,施愉全身的血液凝固,连痛都奇迹般的感觉不到了。
然后便听到门口张伴伴的声音:太后驾到,怡亲王到
李璃坐在轮椅上,被东来推着跟随太后进了寝宫,他的目光落在垂眸站在一边的施愉,再看向床上的燕帝,虽现在安静无声,可似乎还能感觉到一股争吵的味道。
太后自然更加敏锐,不过她没有多说,只是问了一句:皇上的药喝了吗?
施愉的手依旧跟心一样冰冷,不过还是强打精神道:臣妾没有端稳,洒了,太厚恕罪,已经命人重新煎熬,臣妾这去看看。
她欠了欠身,便下去了,只是离开前看了李璃一眼,脸上带着担忧。
李璃当没有看见,只是抬起手指在轮椅的扶手上随意敲了三下,然后到了床前几步远垂首行礼道:弟弟难以起身行礼,请皇兄见谅,听说皇兄身体抱恙,不知道今日可好些?
这个时候,东来顺势离开。
燕帝看着李璃,面对着这张故作关切的脸,他只觉得心中有一只猛兽要脱笼而出,恨不得当场撕了他!
那眼神太狠戾了,饶是李璃早有心理准备自己不受待见,也吃了一惊。
怎么这么凶?心说这次没招惹呀?不爱惜自己身体,为了生孩子纵欲过度是燕帝自己嘛!
李璃虽然不怕,可却很郁闷,忍不住望向了太后。
皇帝?太后坐在床头,探了探燕帝的额头,关切道,若是身子还不舒服,再好好歇息。
母后燕帝有太多的话要说,他想拆穿李璃,将对他的算计揭露出来,可是他一想到张伴伴偷偷抄出来的案脉,心又凉了。
太后岂会不知道他的身体如何,太后定然知道那份案脉,他不会有子嗣了,迟早帝位不稳,就算说出来又如何,最多责怪李璃几句,难道还能让李璃也体会一次吗?
不可能的,太后那么偏心小儿子,只会放弃他。
想到这里,他将脸撇开去,冷声道:朕累了,都走吧。
那皇兄好好保重,臣弟告退。对了,赵宇之死已经传到大夏,过不了多久便会宣战,皇兄心中有数就行,其余的便交给臣弟吧。有你没你都一样,他做主。
李璃也不是没有脾气的,他好心好意来探望,结果这人连面子上的和气都没有,不恼才怪,话便有些带刺了。
而这刺进了燕帝耳朵里便被无限放大,连最后那点谦逊都没有了,可见李璃早就已经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他正要暴怒,却见李璃抬手一挥。东来不在,就富宁在边上伺候,作为慈寿宫的首领太监,富宁都没有请示太后,就推上轮椅,将怡亲王稳稳当当地给推出去了。
燕帝顿时一口气憋在喉咙,然后咳嗽起来。
然而就是这样,太后还埋怨他:皇帝这是干什么,阿璃关心你,你倒是责怪他了,这与他何干?亏他还送了些不少补气怡神的好药过来。
如今的燕帝最听不得的就是药这个字,然而咳得剧烈,一张脸涨的通红,却是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太后顺着他的背,只是摇头。
悲愤的燕帝狠狠地锤了一下床,然后将眼睛闭起来,躺下面对这里面不再言语。
第122章 霉米
燕帝发神经不是一两天, 李璃觉得自己都习惯了。
例行一问之后,便要离宫。
东来正在明正殿门口等着,给富宁问了安, 道了谢,便接过李璃的轮椅, 朝宫门而去。
这个时候李璃问:愉妃说了什么吗?
宫道宽敞, 前后一通到底,边上还有侍卫不远不近地跟着, 不怕别人靠近偷听,于是东来回答:王爷,愉妃娘娘就说了一句话,让奴才带给王爷。
嗯?
娘娘说皇上若无嗣,可使得?
此言一出, 哪怕李璃是坐在轮椅上,无需他使力走路,东来也看到他的身体明显一滞, 然后再也没有说话。
皇上怎么会无嗣?不管男女,施愉已经有了。
可她还是这么说, 那么便是下定了决心。
东来沉默地推着李璃往宫门走去, 王府的马车已经等在了门口。
李璃上车的那瞬间,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这高达十丈的红墙四面相围, 朱红色金浮钉的宫门高大沉重,若是闭上, 便造就了世上最坚固的牢笼,困住的不仅是里面人的自由和思想, 还有命运。
施愉想走了,试问李璃可愿相助?当初说的话还算数吗?
摇晃的马车渐渐停下, 李璃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忽然为自己的犹豫感到羞愧,在簇拥下进了王府,最终他吩咐东来道:告诉愉姐姐,只要她不后悔,自是使得。
*
大夏派出的使臣,二皇子赵宇遭遇刺杀,死在大燕境内一事,最终还是轰动了整个大夏皇城。
夏皇对次子是寄予希望的,不然也不会派他出使给予重任,然而最终还是死了。
他看着各自做伤心模样的几个儿子,听着耳边一个比一个激愤的声音,仿佛有多悲痛一般,义正言辞要求大燕给出足够的诚意方就此罢休。
年迈的夏帝看在眼里,忍不住悲伤发作了一次,可最终无力阻止,在各方势力的胶着下点了头。
大燕毫无意外地收到了从大夏而来的国书。
痛失所爱的夏帝在表达愤怒悲痛之余,要求大燕给出凶手和赔偿。
而且是狮子大开口的一要百万石粮银,二要惩治凶手,否则便是两国开战,以鲜血祭奠亡魂,绝口不提燕荆四州。
态度强硬,也无比蛮横,除此之外,还指明要求夏皇妃,五公主李曦回大夏。
这根本不是来解决问题的,而是纯粹的挑衅。
燕帝的病已经好了,坐在大殿上,当场砸了这份国书,阴枭的目光盯着下方的怡亲王说了气势如虹八个字:要战便战,大燕无惧。
大燕朝堂没有任何人反对。
这场战便在两国推动下,不管有多少人不愿意,终于还是到来了。
樊之远被任命为兵马元帅,远赴北疆。
李璃拿了这份国书,让八卦小报借此刊印,点燃百姓战意。
同时太后下了懿旨,让内务府挑选公主府,赐予了寿安长公主,展现了大燕誓死一战的决心。
粮草早就已经塞满了粮库,军饷也全部就位,又有勇猛大将,大燕不怕。
备战的圣旨正式下来,李璃的目光就盯向了兵部和户部。
甄为民头皮发麻,下令立刻装粮装军备。
虽然怡亲王的目光如芒在背,可是他心里是有底的,自从粮食收入库房之后,就没让人动过,户部一直有人手巡逻,如今就原样地将一袋袋的粮食从仓库里被扛出来直接装上车。
为了不耽误出征,尽早完成任务,户部还征收了大量人手装载,装卸的劳工一人肩上堆个七八袋,来来回回负重,在这样的强度下,三天就能将辎重准备好。
甄为民作为户部尚书,不坐堂屋,而是亲自到现场盯着,就怕有什么意外产生。
只要将大军送走,让怡亲王挑不出错,他就能松一口气了。
然而越是如此紧张,就越容易出纰漏。
晚霞出现在天边,来来回回的鼎沸人声渐渐平息,当他终于能够进屋喝口茶歇一歇的时候,忽然外头爆发出一阵哗然。
手上的还满杯的茶顿时洒了。
户部的粮仓主事仓皇地跑进来,一边跑一边喊:大人,不好了!
甄为民的心在这声慌张下立刻提起来,眼皮一跳,转头厉声问:怎么回事?
粮,粮食洒了
甄为民一听,到嗓子眼的心又咽了回去,镇定道:洒了就洒了,袋子不结实,重新收拾起来换一个装不就好了,少一惊一乍。
甄为民被吓得差点砸了杯子,语气便有些怪罪的意思。
然而他执起杯子重新正要喝水的时候,粮仓主事便着急道:可是大人,这洒出来的都是些霉米啊!
话音刚落,甄为民终于拿不住杯子,砸在了地上,发出脆响。他顾不得这些,一把拎起下属的衣襟,难以置信地问道:你说什么?什么霉米,不都是好的吗?他娘的收进粮仓后就没人动过,哪儿来的霉米?
这,这下官也不知道啊!粮仓主管一个瘦小的人差点被甄为民给拎得脚离地,勒的都快窒息了,好不容易挣脱道,您要不赶紧去看看吧,如今禁军已经在查其他几车粮了!
别怪甄为民沉不住气,大惊失色,要知道这件差事他是一再谨慎小心,亲自盯梢,头发都掉了一大把,就怕出点意外。
然而马上结束的时候,居然还是发生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再也忍不住,大步走出去。
方才一个人肩上扛了七八袋,大概是累了,没站稳,直接这么摔了,粮都洒了出来。边上人一看,这漏出来的米都已经发黑发霉,这还得了?边上不仅有兵部的人,还有樊家军!那个暴脾气的将军,当场就要将事情闹大,捅出去。
甄为民走路带风,边上的主事一边跟着一边说,差点岔了气。
终于到了地方,边上围了不少人,户部的几个官员都在,似乎正与人争吵,有争执声传出来。
扫什么扫,谁都不许动,这种粮食就是给猪吃,也是吃一头死一头,居然还打算给边关将士吃,究竟是什么居心?
娘的,平日里搜刮也就算了,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候也敢以次充好,就不怕下地狱?
这中气十足粗狂的嗓门定然是武将无意,粮食多重要,自然有樊家军的人在现场看着,看到这种粮,不得气疯了。
不要血口喷人,这些粮进了粮仓之后就没人动过,甄大人亲自下令,日夜巡逻,原本什么样就什么样!这是户部一位官员的声音。
那这些霉米又是什么?
此人说得理直气壮:这谁能知道,怕是收进来的时候就是如此了!那么多捐粮的,夹着几袋子霉米没查出来也是正常!
这话说得有点道理,户部侍郎接着说:商人素来狡猾重利,平时屯粮,就等着在天灾人祸之时大赚一笔,这次碍于王爷号召平白送出上万石粮,可怎么可能都是好米新米,那得多少银子?只是那时候捐赠之人太多,咱们人手欠缺,不可能一一开袋检查,这才有漏网之鱼。
他说得有理有据,作壁上观的兵部几位不禁点点头,户部有多重视,他们是看在眼里的。
听到这里,甄为民定了定心神,这个时候有人看到他,便唤了一声:甄大人来了。
户部侍郎闻言率先向甄为民行礼,接着看着对面武将冷笑道:我们尚书大人这几日连衙门都没去,一直亲自盯着,如此亲力亲为,还受诬陷,真是令人心寒。
然而那名武将却不吃这一套,只看着甄为民道:甄大人,不管是户部的责任,还是那些商户,或者另有其人,在这个关键时刻,拿着这些霉米充好米,便是用心险恶,末将代表大将军,要求一查到底,大人觉得如何?
凭甄为民多年为官经验,他有预感这件事绝对不会善了了。
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副手,见户部侍郎对他轻轻点头,显得胸有成竹,他悬起的一颗心不禁微微放下。
甄为民道:也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将士们为国征战,不能寒了心,的确必须给出一个交代,查清楚。
话音刚落,便有一个声音传了出来:甄大人这话得记下来,特别正派,得让百姓一同听听。
甄为民的眼皮一跳,眼睛扫过去,就见围着那洒了满地霉米的人群中有两个奇怪的人,一手拿着夹纸的夹板,另一手拿着一支碳笔,腰间系着一个独一无二的小木牌八卦小报记者。
这位说话的是这片区的老牌记者,大家都知道,边上的一位则一直没有停笔,刷刷刷的,目光时不时地往地上望一望,显然在作画,而且是要把这幅场景给画下来。
用做什么,自然是上八卦小报头条。
看到他俩,不知为什么甄为民那点担心顿时被放大了,户部侍郎脸色一变,一手指着他俩,脱口而出质问道:谁让你们来的?此乃朝廷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那记者笑着拱拱手道:真是不好意思啊,诸位大人,此乃王爷第一次通过八卦小报号召了那么多有义之士捐粮捐银,数额巨大,百姓积极性高,八卦小报自然有责任追踪这些捐物的去向,让百姓看到他们心血落到实处,才好放心。当然,若是有发生意外,有人有次充好,欺骗王爷,那也得追究到底。
他说着意有所指地朝地上的霉米瞄了瞄。
八卦小报乃李璃名下,李璃跟樊大将军那是谁都知道的一对儿,边上的武将一听不等记者回答,便往前一站道:不错,既然户部没有问题,那就是送粮之人浑水摸鱼,这种虚伪的人必须找出来,让人都看看谁是奸商,这辈子都别想再做生意!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管户部同不同意,必然是要登报的,暴露在广大群众的眼皮底下。
出征在即,大燕众志成城,抱着必胜的信念,这个时候谁要拖后腿,从中牟利,光百姓一人一口唾沫都得淹死他。
若真是户部在其中做了手脚,吃了粮,哪怕那数量不影响北疆将士,也走到头了。
手下都是些什么尿性,甄为民自己最清楚。
他的目光又落在了侍郎身上,后者反而冷冷一笑道:说得对,那就请八卦小报做个见证吧,找出这个害群之马!
这位侍郎说得是那么斩钉截铁,让甄为民的心再一次放下来。
这不是件小事,早有人禀告上去。
而作为朝堂的一把手,李璃本就一双眼睛盯在这里,立刻命刑部彻查此事。
很快,宋国公带领刑部上下接管了这篇粮仓和已经装车的辎重,所谓彻查,自然是一袋一袋打开来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