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还你两顶绿帽子[快穿]

第40页

    乔一说:“您是我的长辈,优秀的员工有很多个,但是并不只王承一个,我希望接下来您能帮我。”
    对方沉默了一会,然后说:“这个你肯定,做叔叔的不帮你,难道还能帮外人吗?”
    得到了允诺,乔一满意的出了总经理办公室的门。
    刚好王承的电话打过来,他下了公司大楼,然后坐到王承的车中:“去4S店,我要去提车。”
    王承很惊讶:“你什么时候买的车?”
    “就是出差之前,我把驾照考下来了。”
    王承就说:“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告诉我一声?”
    “我爸妈给我买的车,他们不让我告诉你。”
    “可是我是你的丈夫。”王承很不高兴,“我有什么钱,你不是都清楚嘛。”
    乔一心下觉得讽刺,面上却不显:“那能一样嘛,总之去提车。”
    乔一的新车,是一辆两百万的车,他之前投入股市挣的钱,当然,用的是乔父乔母的本金操作,一切资金都是走的乔父账户,和他这个小家是沾不上半点关系的。
    看到两百万车的时候,王承的眼睛都直了,乔一很大方地让对方试了试车。
    两百万的座驾,和他那五十万的小车感觉完全就不一样。
    等办手续的时候,王承就问:“这贷了不少款吧?”
    乔一满不在意的说:“没有,全款买的车,我爸妈最近挣了点钱。”
    王承看着那单子上的名字,车写的是乔父的名字,却是给乔一开的。
    他感觉到了一阵心寒,乔家二老这是在防着他这个儿婿呢,不然的话,明明是给儿子买的车,却写自己的名字。
    他的车已经很不错了,五十来万的车,经典款,顶着个大牌子,被人都以为是近百万,让他在外很有面子。
    但是和乔一这辆车一对比,他心里顿时就不平衡起来。
    当初谈结婚的时候,样样都要计较,结果呢,明明那么有钱,随随便便就给儿子买这么多钱的车。
    这分明是没有把自己当自己人,这样想着,王承越发觉得不满。
    他私下里和王父抱怨了,听着父亲痛骂乔家人,他嘴上虽然劝着,心里却觉得有点痛快。
    乔一回来之后,对他的态度变得很是冷淡疏离,显然和乔父乔母一样防着他。
    妻子的冷淡和于昭的嘘寒问暖一对比,王承的心也渐渐偏了。
    过了十来天,他就被上司叫了过去,让他参加应酬。
    等到酒足饭饱的时候,一群男人就开始什么话都说了。
    谈到某个厉害的大佬的时候,有人就聊到,说那个男人在外养了小三,小三生了孩子,要离婚,妻子闹得很凶。
    王承就插了句嘴:“那男的肯定不愿意离婚吧,毕竟要分走一半的财产,搞不好还要净身出户。”
    说这个事情的人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小王你莫不是看多了电视剧吧,还净身出户,那个男的,早就不动声色地转移了一大笔财产,他妻子要是乖呢,就给分套房子,要是不闹呢,那他就让人欠一大屁股的债。”
    “要不怎么说无毒不丈夫呢,来来来,喝杯酒。”
    王承忙跟着敬酒,一杯饮尽,听着这些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男人们的话,他感觉自己有些微醺了。
    在他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既然乔家人这么防着他,那他为什么不能学习那位大佬,也狠心一把呢。
    ☆、凤凰男(12)
    王承开始在这个家里动手脚,虽然现在的乔家明面上没有太多的钱,但是乔父乔母当初给了乔一十分丰厚的启动资金。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乔家现在的房子,车子。这些不动产,都可以被用来抵押一些项目。
    如果他要和乔一离婚,那么这些钱就会变成夫妻两个人的共同负债,是由他们共同承担的。
    想要转移资产并不是那么容易,至少需要好几个亲近之人的帮助。
    王承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于昭,一个是王父。
    于昭那边,他不敢明着告诉对方,不然依着于昭的那个性子,肯定不会同意他这么做,王父就不一样了,王父是他的亲生父亲,有什么事情都会为他守口如瓶。
    一开始的时候,王承做这个,还有些胆战心惊,但一次得手尝到了甜头,他的胆子便也越养越大。
    转移资产说快不快,找到人之后,说慢也不算慢。
    在找到合适的路之后,王承只花了半个月,便把他们两个现有的资产全部“转移”到了自己父母的名下。
    如果乔一的爹妈还想给什么东西给儿子,只要他能够经手的,他都如法炮制,就这样,一直等到乔一回来之后的第一个月,王承终于等来了乔一的摊牌。
    不是要死要活,以情动人,也不是面对面谈判,威逼利诱,乔一甚至人都没有直接出面,因为法院的工作人员找上了门,送上了法院的传票。
    乔一主动提起了诉讼,以夫妻两个感情破裂为由,要判他们两个离婚。
    看到传票的时候,王承心里甚至松了口气。
    他想了想,还是打了乔一的电话,没有打通,联系不上。
    看着手机屏幕黑掉,王承的脸色也阴沉下来,这些天来,乔家人对他的态度一直都不好,若是换做之前,可能还会继续忍受下去。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