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有他存在的世界

第385页

    林见樊的记忆美化让林妈轻松不少,至少不会因为看到一个沉默的儿子而内心哭泣,可林见樊却得不想笑也只能假装开心。
    一个内心满是伤疤的孩子装成一个开朗爱笑的孩子给父母看。
    从医院出来,林见樊坐在车里看着前座父母的背影,他假装笑起来逗父母开心。
    他对自己说:“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你选择一个人隐藏自己的伤疤,那就一直隐藏下去,别露出尾巴。”
    他的失忆在让林妈轻松的情况下,也让林妈的公道讨得更不容易。
    林见樊失去以前被欺负的记忆,直接导致林妈下一步不知道干嘛。
    她答应林见樊转学,可又迟迟没有动静,她躲着“失忆的林见樊”忙以前的事。
    不能让林见樊知道,又没有足够的证据,请的律师得知林见樊有个这样的病差点癫狂。
    “我是不是又做错了?”林见樊问自己。听到母亲回家的声音林见樊连忙收起脸上的沉思,换上笑脸:“妈,你回来了?”
    面对突然回来的母亲林见樊尽量让自己的笑看起来不那么假,让笑意像以前一样熏染到眼睛。话语也努力不生硬,尽量和以前一样,声音活跃又透露出看到老妈回来的开心。
    林妈在外奔波,听到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一句“妈,你回来了?”,内心涌上一片酸楚,眼角湿润想要落泪,但她这么坚强的人怎么会无故在儿子面前落泪呢?
    林妈把眼泪逼到倒流回心脏,对林见樊说:“你爸今天不回家吃饭,我们俩出去吃吧。”
    “你爸的工作有调动,挺不方便的,所以我们就打算搬个地方住。”林妈像是随意地说。
    “我们这几天就在忙这些事,你的转学手续也办好了。”
    什么工作调动,林见樊知道是因为他转学父亲的工作才不得已有调动。
    不久后林见樊便从那座城市逃离,到达新城市的那天,阳光灿烂得热辣,比他以前居住的城市热上不少。
    窗外阳光明媚,像是在欢迎他的到来。
    坐在去新家的车上,父亲开车和坐在副驾驶座的母亲聊天。林见樊看着车窗外不断变化的陌生景色,窗外的景色再怎么新奇,也抵不过身体的疲惫。
    想睡。
    怎么到新家的,林见樊不知道。父亲把他拍醒,他才迷糊着眼睛从车窗内看到自己的新家。
    新家看起来还不错,新邻居也很友善。新邻居是一个单亲妈妈,老公去世,自己一个人带着一个小男孩。
    搬过来的第二天,母亲就带他过去串门。小男孩不认生,在邻居家坐了小半个下午,小男孩就成为他的跟屁虫,和他分享玩具。
    交际能力top的母亲也和新邻居很聊得来。一起喝茶,还说以后可以一起去逛街,一起交流厨艺。
    夏日阳光透过客厅的薄纱窗帘照在室内的绒毛地毯上,温暖而舒服。林见樊坐在温柔阳光里的沙发一角,小男孩坐在他脚边玩积木,林见樊低下头看他,目光柔和,小男孩碰到难处,伸手让林见樊帮他。
    他来到新城市的时候已经开学,虽然老妈说明天就会带他去新学校,但林见樊还是觉得有必要自己先去学校走一走,有个心理准备。
    林见樊是在放学铃打响后逆着放学回家的人流混进学校的。
    离放学还有半个小时左右,林见樊打的出租车就已经早早停在学校门口。
    因为没放学,学校门口安静得很。
    林见樊下车后没有进去的打算。先不说现在进不进得去,就算进去了他们都在上课,他一个人在空荡的学校乱逛不仅打扰人家上课,更是引人注目。进去了也没多大意义,还不如等他们放学再说。
    在等他们放学的半个小时里,林见樊消灭了一杯奶茶,在精品店买下那副无镜片黑框眼镜。
    戴上买来的眼镜,配上家里戴出来的白色棒球帽,再戴上准备好的口罩,这样林见樊才算放心。
    在无尽的等待之后,下课铃准时响起,林见樊仰头从学校的围栏里看到学校的建筑。
    这是他的新学校,他要在这里度过剩下的两年。
    随着铃声的消失,陆续有学生从学校门口走出。
    林见樊戴着帽子又戴着口罩,还有一副黑框眼镜。他知道自己这样看起来很怪,会更引人注目,可他不希望有人认出他。
    虽然已经离原来的学校十万八千里,但林见樊还是担心。
    只露出一双眼睛的林见樊绕过从校门口喷涌而出的学生,企图从最边上以最不显眼的方式挤进去。
    遮得这么严实已经引起许多学生的注意,不过大多都只是觉得特别或者怪异,带着好奇的眼神一扫而过。
    走进学校,一路上都有新的目光投向他,看一眼又从他的身上抽离。
    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从眼前闪过,陌生的校服在眼前晃动。一草一木,所有的一切都被打上陌生的标志,不能从中寻得一丝熟悉感。
    也许没有熟悉感会更好,林见樊期待全新的生活。
    学生们大多三五成群、勾肩搭背,放学的轻松和笑容都写在脸上。
    有人在走廊上打闹,林见樊看到一个女生提着男生的书包扔下楼,楼下有人接应。
    林见樊的视线随着被女生扔下楼的书包朝楼下看去。
    他第一次看到顾朝明。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