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装大仙(穿越)——小蛮无细腰(29)
得了,这房子也得重新修缮一下,要不然那天夏老太或者肖娘子心血来潮,要回老家祭祀祖先,还找不到地方住。
这样一来,反而是赵玄金的坟先修好。说起来正是因为曲家被抓,曲熊原本预定用来修地基的青石运到三江县,却面临无人接手的困境。
卖青石的商人知道是县老爷家的买卖,连定金都没有收。青石本身不值钱,可是采石运输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卖石头的商人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打水漂,就想在三江县重新找买主。
正巧赵珲也在找牙行的人打听那里有卖上好的青石,赵珲就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最后价格谈下来,比原本预计的低了一成。
这下子不管是赵珲,还是那个卖石头的商人都很高兴,赵霁也很高兴,因为等他回到三江县的当天,赵老爹的新坟就已经修好了。
接下来就只剩下法会了,赵霁请了九个道士在赵老爹坟前念经超度,开流水席请赵家村和县城里原本跟赵家有交情的人吃饭。
法会持续了三天,在此期间赵霁正式披麻戴孝,烧了衙门判决文书的抄写稿祭拜赵老爹,算是重新给含冤而死的赵老爹办了丧事。
这件事情在三江县被人津津乐道,赵霁成了替父申冤的传奇人物,听到的人都对他交口称赞,最后这个故事还被写成了戏文。
做到这个地步,赵霁觉得他也算对这具被占用的身体有所交代了。
当天夜里,赵珲拿了字迹潦草的账本来找赵霁算账,看得赵霁头昏脑胀。但他还是认真的核算了帐务,心里想着应该尽快在家里推行阿拉伯数字和表格记账的方法。
但是赵霁在面对赵珲的时候,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
因为除了这次修坟办丧事,赵霁还打算让赵珲帮忙看着老家的宅子,顺便年节忌日的时候帮忙祭拜扫墓。人心易变,要是在赵珲心里种下了他好糊弄的根子,就怕将来赵珲做事不认真。
最初他给了赵珲一千两银子,除去修坟的石料工匠,刻碑的费用,请道士超度,包括后来办流水席,其实都是赵珲和他婆娘张大姑儿在操持。
买青石的优惠,油盐柴米,一斤小葱账面上都写的很清楚,结完帐一共只用了六百三十一两二钱银子。
赵珲把银子还给赵霁,赵霁点好数,只把散碎银子收了,有把三百两大银锭推给赵珲,我本来答应了婶子,要给杏儿妹妹置办头面嫁妆,再给一百两压箱底的钱。可是我这次在府城里被诸多事情绊住了手脚,也没时间去给妹子挑首饰,就直接给她二百两银子吧。喜欢什么样的首饰,让她自己看了再买。还有另外一百两,就当是叔叔这段时间忙上忙下的辛苦钱,拿来给你们家赵江读书用吧,将来有了出息,叔叔婶子将来也好跟着享福。
赵珲当然想要银子,但又有点不好意思,赵霁不想跟他拉扯,接着道,这钱叔叔就收下吧,婶子天天上街做点小生意,辛苦不说,也赚不到几个钱,以后就别做了。我还有一件事情求你,就是我们家的宅子需要有人照看打扫,这事儿就拜托给叔叔婶子吧,还有祭祀扫墓的事情,还要请叔叔代劳。
有了赵霁的这番表示,赵珲也觉得有了台阶下,终于千恩万谢的收下了三百两银子。
第四十七章
两个月之后, 生活在建安城的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震动整个大晋的谋逆大案,这样的权利更迭总是免不了血腥的洗礼,但是在之后的安稳生活中, 这一页很快就翻篇了。
虽然茶余饭后, 人们也会有些议论。是打败魏王的宁长远将军更厉害, 还是拿着皇帝旨意入京畿营抓捕董衡的曾明德将军更厉害。
如今无论是魏王府, 还是承恩公董家都不复存在了,百姓们议论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顾虑。
不过魏王在江南就番, 对建安城的百姓们来说,终究过于遥远,他们谈论的重点还是集中在董家身上。
董家当初多么嚣张,多么显赫,董太后的女儿敢当街打姑姑, 所以百姓们大多认为帮助皇帝铲除董家障碍的曾明德更厉害。
可惜曾明德被封为镇北大将军,接替他父亲之前的职位, 戍边守疆去了。反而是之前在江南富庶之地镇守的宁长远调回京城接管了京畿营,百姓们纷纷议论曾明德没有享福的命。
以至于曾明德之妻胡娘子,送走相聚了两个月不到的丈夫后,也在暗叹曾明德没有享福的命。
但是深处漩涡中心的左相徐坚却不会这么想, 他知道在普通百姓的层面上, 燕云开隐匿了自己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完全不在意权柄和名望。这一点让徐坚这个保皇党和许多打算当中间派的朝臣们放了心,只要燕云开愿意退出,先前那种权利争斗, 流血事件, 今后就不必再发生了。
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燕云开态度非常决绝, 让亲近的曾明德带着驻守在京城西郊的北军回去戍边,提拔陌生的宁长远驻守京畿。
虽然在攻打魏王叛军的时候宁长远跟燕云开有些交情,但武举出身的宁长远出名的不爱结党营私,徐坚认为他更忠心于朝廷。
只是那些闻腥而动的投机分子,只怕要失望了。燕云开无意竞争,一直刻意跟最高权力保持距离,他们也就没有了跟着上位的机会。
说起来魏王就是脑子不清醒,被身边的人裹挟了,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实力是否足够,都有人逼着他去争夺。
就比如逼反魏王的盐税案,真正获益的其实是苏州和赣州两地的官员,其次是魏王妃背后的董家,最后才是被他们当作靠山的魏王。
事后查抄罪人,单是苏州一府就抄出三千六百万两白银,相当于全国半年的赋税。可是清算魏王府的财物后,只能折算成八百万两,这当然有魏王需要养兵的缘故,但魏王比苏州知府还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还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虽然宁长远和曾明德的官位都升为了一品武官,但是都没有封爵。
老奸巨猾的徐坚已经猜到了燕云开的心思,他磨刀霍霍,正指向了勋贵。只可惜勋贵中在朝廷里任职的人并不多,现在都还没有看出燕云开的居心。
因为魏王谋反最后牵涉董家参与其中的案子,除了成年男丁和涉案的女眷,其余女眷和小孩都流放岭南,这件事似乎没有牵连太广,连一向以董家马首是瞻的申屠喜都还好好的在右相的位置上呆着。
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这场变革并没有杀戮太多的人。很多人因此松懈下来,以为危险已经轻松的渡过了,岂不知另一场危机正在酝酿中。
申屠喜的儿媳妇,也就是董太后的女儿安乐长公主也还活着,只是因为鞭打寿阳大长公主的事情,被宗人府判仗二十,关押三年。
宗人府之前都是拥护董太后这一边儿的,如今董家落败,就想悄悄弄死安乐长公主表明立场,但是燕云开派人阻止了。
因为北军入城将董家人尽数逮捕之后,皇帝下旨请董太后从慈宁宫移驾凝香居,毕竟是太后,小皇帝燕云景没有权利杀死名义上的母亲,太后只能幽禁。
给董太后幽禁的地方还不错,凝香居有一片梅园,专门用来赏景的房子修得也很齐整。
可惜董太后并不愿意被幽禁,她是一个极为骄傲的人,拔下金簪抵住自己的喉咙,侍卫太监们都不敢上前。她说,让燕云开来见哀家。
她直接无视了燕云景和郑太后,也根本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对手。
燕云开到了慈宁宫之后,董太后穿着大礼服,苍白手握着金簪低着自己的喉咙,她笑着对燕云开说,燕云开,你一向是重诺言的人,先帝托付你照顾燕云景,你就把他照顾的很好。今天哀家也托付你照顾安乐,想必你也不会让哀家失望。
我为什么要答应你呢。安乐长公主三十多岁的人了,还不能照顾好自己吗。
燕云开冷峻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悲喜,他本来就不喜欢这些权利争斗,这不像战场上,输赢痛快。权力斗争就算赢了,也不能让人感到高兴。
董太后把金簪移到自己脸上,我要是死前毁去自己的面容,你能不能堵上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燕云开可有可无道,我可以保住安乐长公主不死,但不知太后娘娘如何报答我呢。
董太后丢掉手里的簪子,拿鸩酒来。
看来董太后一心求死,在场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松了一口气。
董太后一死,这件宫廷政变就已经尘埃落定了。但是燕云开需要处理的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首先是清理盐务,查抄在谋反中涉案的官员富商,从六部中抽调官员去管理江南的各个州县。
另外朝中投靠董家的大小官吏还需要慢慢清理,区分出只是站队,但没有为恶而且政绩不错的部分人,酌情继续留用。只靠关系上位,能力不足者罢免,犯了国法的当然是直接治罪。
其他人好说,但是申屠喜,是个大/麻烦,他政绩很好,办事能力又强,曾经主持修建了一个大水库,竟然查不出丝毫贪污受贿的把柄。因为申屠喜的二弟申屠安擅长经商,他们家根本不缺钱花。
谋反抄家也没有查到申屠喜跟董家通信的证据,除了让儿子娶了安乐长公主,在朝中充当董太后的耳目喉舌外,还真查不到他实质的罪责。
曾明德手下的人,甚至建议他伪造申屠喜和承恩公的通信,拿下一个奇功,但是曾明德拒绝了手下的建议。
因为燕云开也很头疼,各地每天都会送上数千份奏折,这些需要左右丞相批复,只有重要的事才会让燕云开和董太后共同决议。
申屠喜是真正干事儿的人,把他去掉了,暂时还真找不到接替者。现在虽然省去了跟董太后争执的时间,但是苦活儿累活儿也得有人干啊。燕云景现在才十二岁,暂时指望不上,想让他干活儿,还得等个三年五载。
而且燕云开很了解申屠喜的过往,他也是寒门出身,因为投靠了董太后,才在先帝后期开始发迹。当上右相后,干的事情跟徐坚差不多,就是遇到重大事情,去给董太后报信,决议的时候支持董太后的观点,有时候保持沉默。
而且燕云开知道,申屠喜虽然跟随董太后,但是跟董家的关系其实不太好,因为他还没当上右相之前,董家没少在他身上敲诈钱财,谁让他弟弟能赚钱呢。
申屠喜不算大奸大恶之辈,也不贪污,做事情认真负责,就是权利欲比较重,所以才想到攀附权贵,不然他一个二甲后排的进士,小商户家庭出身,怎么能当上右相。
他一直依附着董太后,其实是剑指职业最高峰左相的位置,可惜燕云开动作太快,他最终也没能如愿。
根据密探报告,申屠喜最近一直在家闷闷不乐的抽水烟,他还皱着干瘦的老脸对儿子说,左相的位置我这辈子是没指望了,你们这一辈也没指望,我看轩儿资质不错,今后你们一定要好好培养他。
这个儿子就是尚公主的申屠璋,苦着脸回答道,公主下了宗人府,轩儿还有什么希望。
申屠喜笑了一下,干瘦的脸总显得阴郁,燕云开不会为难你们这些不相干的人,小皇帝也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咱们又没犯法,稳得很。轩儿才五岁,将来时间还很长。他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危。
燕云开经过种种考虑,还是决定先留着申屠喜,他虽然已经有看好的接替人选,现任吏部左侍郎的周贾,但还周贾才三十五岁,太年轻没经过大事,还得让前辈带一两年。
燕云开这一忙,就忙到了九月初。
八月份的中秋节,建安城空气中的血腥味还没有散尽,人们过节的心思不太浓,等到了九月初的重阳节,人们压抑太久的情绪似乎要找到一个宣泄口,纷纷置办起应节的东西,准备宴请亲朋好友,或者一起登高望远。
就连夏老太她们都有差不多的打算,花整整十两银子,买了几盆盛放的菊花,姹紫嫣红甚是好看,打算重阳节的时候请周家人一起到家里赏花吃螃蟹。看到夏老太她们准备糕点和应节的茱萸枝,赵霁心里也活泛了起来。
燕云开前段时间总有看不完的公文,如今终于忙碌的差不多了,明天九月初八赵霁打算约燕云开去城外太启山登高。
不是赵霁不想跟燕云开一起过节,而是重阳节的时候宫里要举办大宴会,燕云开作为重要人物,没有缺席的道理。他们就提前过节好了,正好避开初九那天大批登山的人。
赵霁想到就做,写了一封信,让陈兴赶着车给燕云开送过去。
第四十八章
陈兴送信的马车刚刚走, 蒋旭就背着小布包蹦蹦跳跳跑进了赵家。
师父,师父,我今天去看妹妹, 她好乖啊, 我还给她喂奶了。
蒋旭用绿色丝带扎着半丸子头, 她当了赵霁的徒弟之后, 活泼了很多。因为蒋家不打算让她正常嫁人了,平常也没有教她那些大家闺秀要遵守的规矩, 赵霁又总是带着她一起到处给人治病,蒋旭身上的拘谨早就甩脱了。
蒋旭一路跑来,小脸蛋绯红,额头也见了汗,肖娘子听见她的声音, 就迎了出来,赶紧拿手绢给她擦汗, 又拿茶水给她喝。
蒋旭没来之前,赵霁正在院子里煮手术刀,炉子刚刚升起火,锅子里的水还没有煮开。等蒋旭喝完水出来, 赵霁就对她说, 来帮师父消毒器械。
燕云开答应帮赵霁做的医疗器械,一个半月前就做好了,最近赵霁用它做些外部脓疮的小手术,用起来很顺手, 就是土法消毒比较麻烦。
赵霁让蒋旭帮忙消毒, 丝毫没有用童工的愧疚,徒弟就是要多锻炼。他对于蒋旭的管教非常严格, 这种严格并非体现在言行上,而是专业知识上。自从上次做剖腹产手术之后,每次都让蒋旭在旁边打下手。
刚刚蒋旭说的妹妹,就是她第一次跟着赵霁做手术救活的孩子。
要是别人,就算难产,肯定不愿意接受赵霁的剖腹产手术,但是深陷宗人府的范仙儿,却没有拒绝的资格。
范廉草菅人命的事情没少干,再加上投靠魏王,最后也被当作反贼问斩了。范家的亲眷同样是流放岭南,但是范仙儿的情况特殊,她怀着魏王的遗腹子。
虽然俗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普通人谋反诛九族,但是魏王作为皇族,连燕云开和燕云景都在他的九族之列,像他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赶尽杀绝。就连魏王年幼的一子一女都没有死,何况这个没出生的遗腹子。
范仙儿被关押在宗人府,单间住着,衣食无忧,没出半个月,她就要生了。宗人府也请了稳婆,可是她这个孩子生了两天也没生下来。
眼看人快死了,宗人府找太医院要了催产药,打算舍大保小了,但孩子还是没生下来,稳婆说是孩子太大了生不下来。
赵霁从夏表叔口里听到这个消息,等他带着蒋旭和唐甲赶到宗人府的时候,范仙儿已经奄奄一息了。
管理宗人府的宗正是先帝最小的叔叔九江王,九江王比先帝年纪小得多,反而跟魏王年纪相仿,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儿。
恋耽美
这样一来,反而是赵玄金的坟先修好。说起来正是因为曲家被抓,曲熊原本预定用来修地基的青石运到三江县,却面临无人接手的困境。
卖青石的商人知道是县老爷家的买卖,连定金都没有收。青石本身不值钱,可是采石运输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卖石头的商人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打水漂,就想在三江县重新找买主。
正巧赵珲也在找牙行的人打听那里有卖上好的青石,赵珲就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最后价格谈下来,比原本预计的低了一成。
这下子不管是赵珲,还是那个卖石头的商人都很高兴,赵霁也很高兴,因为等他回到三江县的当天,赵老爹的新坟就已经修好了。
接下来就只剩下法会了,赵霁请了九个道士在赵老爹坟前念经超度,开流水席请赵家村和县城里原本跟赵家有交情的人吃饭。
法会持续了三天,在此期间赵霁正式披麻戴孝,烧了衙门判决文书的抄写稿祭拜赵老爹,算是重新给含冤而死的赵老爹办了丧事。
这件事情在三江县被人津津乐道,赵霁成了替父申冤的传奇人物,听到的人都对他交口称赞,最后这个故事还被写成了戏文。
做到这个地步,赵霁觉得他也算对这具被占用的身体有所交代了。
当天夜里,赵珲拿了字迹潦草的账本来找赵霁算账,看得赵霁头昏脑胀。但他还是认真的核算了帐务,心里想着应该尽快在家里推行阿拉伯数字和表格记账的方法。
但是赵霁在面对赵珲的时候,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
因为除了这次修坟办丧事,赵霁还打算让赵珲帮忙看着老家的宅子,顺便年节忌日的时候帮忙祭拜扫墓。人心易变,要是在赵珲心里种下了他好糊弄的根子,就怕将来赵珲做事不认真。
最初他给了赵珲一千两银子,除去修坟的石料工匠,刻碑的费用,请道士超度,包括后来办流水席,其实都是赵珲和他婆娘张大姑儿在操持。
买青石的优惠,油盐柴米,一斤小葱账面上都写的很清楚,结完帐一共只用了六百三十一两二钱银子。
赵珲把银子还给赵霁,赵霁点好数,只把散碎银子收了,有把三百两大银锭推给赵珲,我本来答应了婶子,要给杏儿妹妹置办头面嫁妆,再给一百两压箱底的钱。可是我这次在府城里被诸多事情绊住了手脚,也没时间去给妹子挑首饰,就直接给她二百两银子吧。喜欢什么样的首饰,让她自己看了再买。还有另外一百两,就当是叔叔这段时间忙上忙下的辛苦钱,拿来给你们家赵江读书用吧,将来有了出息,叔叔婶子将来也好跟着享福。
赵珲当然想要银子,但又有点不好意思,赵霁不想跟他拉扯,接着道,这钱叔叔就收下吧,婶子天天上街做点小生意,辛苦不说,也赚不到几个钱,以后就别做了。我还有一件事情求你,就是我们家的宅子需要有人照看打扫,这事儿就拜托给叔叔婶子吧,还有祭祀扫墓的事情,还要请叔叔代劳。
有了赵霁的这番表示,赵珲也觉得有了台阶下,终于千恩万谢的收下了三百两银子。
第四十七章
两个月之后, 生活在建安城的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震动整个大晋的谋逆大案,这样的权利更迭总是免不了血腥的洗礼,但是在之后的安稳生活中, 这一页很快就翻篇了。
虽然茶余饭后, 人们也会有些议论。是打败魏王的宁长远将军更厉害, 还是拿着皇帝旨意入京畿营抓捕董衡的曾明德将军更厉害。
如今无论是魏王府, 还是承恩公董家都不复存在了,百姓们议论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顾虑。
不过魏王在江南就番, 对建安城的百姓们来说,终究过于遥远,他们谈论的重点还是集中在董家身上。
董家当初多么嚣张,多么显赫,董太后的女儿敢当街打姑姑, 所以百姓们大多认为帮助皇帝铲除董家障碍的曾明德更厉害。
可惜曾明德被封为镇北大将军,接替他父亲之前的职位, 戍边守疆去了。反而是之前在江南富庶之地镇守的宁长远调回京城接管了京畿营,百姓们纷纷议论曾明德没有享福的命。
以至于曾明德之妻胡娘子,送走相聚了两个月不到的丈夫后,也在暗叹曾明德没有享福的命。
但是深处漩涡中心的左相徐坚却不会这么想, 他知道在普通百姓的层面上, 燕云开隐匿了自己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完全不在意权柄和名望。这一点让徐坚这个保皇党和许多打算当中间派的朝臣们放了心,只要燕云开愿意退出,先前那种权利争斗, 流血事件, 今后就不必再发生了。
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燕云开态度非常决绝, 让亲近的曾明德带着驻守在京城西郊的北军回去戍边,提拔陌生的宁长远驻守京畿。
虽然在攻打魏王叛军的时候宁长远跟燕云开有些交情,但武举出身的宁长远出名的不爱结党营私,徐坚认为他更忠心于朝廷。
只是那些闻腥而动的投机分子,只怕要失望了。燕云开无意竞争,一直刻意跟最高权力保持距离,他们也就没有了跟着上位的机会。
说起来魏王就是脑子不清醒,被身边的人裹挟了,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实力是否足够,都有人逼着他去争夺。
就比如逼反魏王的盐税案,真正获益的其实是苏州和赣州两地的官员,其次是魏王妃背后的董家,最后才是被他们当作靠山的魏王。
事后查抄罪人,单是苏州一府就抄出三千六百万两白银,相当于全国半年的赋税。可是清算魏王府的财物后,只能折算成八百万两,这当然有魏王需要养兵的缘故,但魏王比苏州知府还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还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虽然宁长远和曾明德的官位都升为了一品武官,但是都没有封爵。
老奸巨猾的徐坚已经猜到了燕云开的心思,他磨刀霍霍,正指向了勋贵。只可惜勋贵中在朝廷里任职的人并不多,现在都还没有看出燕云开的居心。
因为魏王谋反最后牵涉董家参与其中的案子,除了成年男丁和涉案的女眷,其余女眷和小孩都流放岭南,这件事似乎没有牵连太广,连一向以董家马首是瞻的申屠喜都还好好的在右相的位置上呆着。
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这场变革并没有杀戮太多的人。很多人因此松懈下来,以为危险已经轻松的渡过了,岂不知另一场危机正在酝酿中。
申屠喜的儿媳妇,也就是董太后的女儿安乐长公主也还活着,只是因为鞭打寿阳大长公主的事情,被宗人府判仗二十,关押三年。
宗人府之前都是拥护董太后这一边儿的,如今董家落败,就想悄悄弄死安乐长公主表明立场,但是燕云开派人阻止了。
因为北军入城将董家人尽数逮捕之后,皇帝下旨请董太后从慈宁宫移驾凝香居,毕竟是太后,小皇帝燕云景没有权利杀死名义上的母亲,太后只能幽禁。
给董太后幽禁的地方还不错,凝香居有一片梅园,专门用来赏景的房子修得也很齐整。
可惜董太后并不愿意被幽禁,她是一个极为骄傲的人,拔下金簪抵住自己的喉咙,侍卫太监们都不敢上前。她说,让燕云开来见哀家。
她直接无视了燕云景和郑太后,也根本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对手。
燕云开到了慈宁宫之后,董太后穿着大礼服,苍白手握着金簪低着自己的喉咙,她笑着对燕云开说,燕云开,你一向是重诺言的人,先帝托付你照顾燕云景,你就把他照顾的很好。今天哀家也托付你照顾安乐,想必你也不会让哀家失望。
我为什么要答应你呢。安乐长公主三十多岁的人了,还不能照顾好自己吗。
燕云开冷峻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悲喜,他本来就不喜欢这些权利争斗,这不像战场上,输赢痛快。权力斗争就算赢了,也不能让人感到高兴。
董太后把金簪移到自己脸上,我要是死前毁去自己的面容,你能不能堵上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燕云开可有可无道,我可以保住安乐长公主不死,但不知太后娘娘如何报答我呢。
董太后丢掉手里的簪子,拿鸩酒来。
看来董太后一心求死,在场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松了一口气。
董太后一死,这件宫廷政变就已经尘埃落定了。但是燕云开需要处理的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首先是清理盐务,查抄在谋反中涉案的官员富商,从六部中抽调官员去管理江南的各个州县。
另外朝中投靠董家的大小官吏还需要慢慢清理,区分出只是站队,但没有为恶而且政绩不错的部分人,酌情继续留用。只靠关系上位,能力不足者罢免,犯了国法的当然是直接治罪。
其他人好说,但是申屠喜,是个大/麻烦,他政绩很好,办事能力又强,曾经主持修建了一个大水库,竟然查不出丝毫贪污受贿的把柄。因为申屠喜的二弟申屠安擅长经商,他们家根本不缺钱花。
谋反抄家也没有查到申屠喜跟董家通信的证据,除了让儿子娶了安乐长公主,在朝中充当董太后的耳目喉舌外,还真查不到他实质的罪责。
曾明德手下的人,甚至建议他伪造申屠喜和承恩公的通信,拿下一个奇功,但是曾明德拒绝了手下的建议。
因为燕云开也很头疼,各地每天都会送上数千份奏折,这些需要左右丞相批复,只有重要的事才会让燕云开和董太后共同决议。
申屠喜是真正干事儿的人,把他去掉了,暂时还真找不到接替者。现在虽然省去了跟董太后争执的时间,但是苦活儿累活儿也得有人干啊。燕云景现在才十二岁,暂时指望不上,想让他干活儿,还得等个三年五载。
而且燕云开很了解申屠喜的过往,他也是寒门出身,因为投靠了董太后,才在先帝后期开始发迹。当上右相后,干的事情跟徐坚差不多,就是遇到重大事情,去给董太后报信,决议的时候支持董太后的观点,有时候保持沉默。
而且燕云开知道,申屠喜虽然跟随董太后,但是跟董家的关系其实不太好,因为他还没当上右相之前,董家没少在他身上敲诈钱财,谁让他弟弟能赚钱呢。
申屠喜不算大奸大恶之辈,也不贪污,做事情认真负责,就是权利欲比较重,所以才想到攀附权贵,不然他一个二甲后排的进士,小商户家庭出身,怎么能当上右相。
他一直依附着董太后,其实是剑指职业最高峰左相的位置,可惜燕云开动作太快,他最终也没能如愿。
根据密探报告,申屠喜最近一直在家闷闷不乐的抽水烟,他还皱着干瘦的老脸对儿子说,左相的位置我这辈子是没指望了,你们这一辈也没指望,我看轩儿资质不错,今后你们一定要好好培养他。
这个儿子就是尚公主的申屠璋,苦着脸回答道,公主下了宗人府,轩儿还有什么希望。
申屠喜笑了一下,干瘦的脸总显得阴郁,燕云开不会为难你们这些不相干的人,小皇帝也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咱们又没犯法,稳得很。轩儿才五岁,将来时间还很长。他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危。
燕云开经过种种考虑,还是决定先留着申屠喜,他虽然已经有看好的接替人选,现任吏部左侍郎的周贾,但还周贾才三十五岁,太年轻没经过大事,还得让前辈带一两年。
燕云开这一忙,就忙到了九月初。
八月份的中秋节,建安城空气中的血腥味还没有散尽,人们过节的心思不太浓,等到了九月初的重阳节,人们压抑太久的情绪似乎要找到一个宣泄口,纷纷置办起应节的东西,准备宴请亲朋好友,或者一起登高望远。
就连夏老太她们都有差不多的打算,花整整十两银子,买了几盆盛放的菊花,姹紫嫣红甚是好看,打算重阳节的时候请周家人一起到家里赏花吃螃蟹。看到夏老太她们准备糕点和应节的茱萸枝,赵霁心里也活泛了起来。
燕云开前段时间总有看不完的公文,如今终于忙碌的差不多了,明天九月初八赵霁打算约燕云开去城外太启山登高。
不是赵霁不想跟燕云开一起过节,而是重阳节的时候宫里要举办大宴会,燕云开作为重要人物,没有缺席的道理。他们就提前过节好了,正好避开初九那天大批登山的人。
赵霁想到就做,写了一封信,让陈兴赶着车给燕云开送过去。
第四十八章
陈兴送信的马车刚刚走, 蒋旭就背着小布包蹦蹦跳跳跑进了赵家。
师父,师父,我今天去看妹妹, 她好乖啊, 我还给她喂奶了。
蒋旭用绿色丝带扎着半丸子头, 她当了赵霁的徒弟之后, 活泼了很多。因为蒋家不打算让她正常嫁人了,平常也没有教她那些大家闺秀要遵守的规矩, 赵霁又总是带着她一起到处给人治病,蒋旭身上的拘谨早就甩脱了。
蒋旭一路跑来,小脸蛋绯红,额头也见了汗,肖娘子听见她的声音, 就迎了出来,赶紧拿手绢给她擦汗, 又拿茶水给她喝。
蒋旭没来之前,赵霁正在院子里煮手术刀,炉子刚刚升起火,锅子里的水还没有煮开。等蒋旭喝完水出来, 赵霁就对她说, 来帮师父消毒器械。
燕云开答应帮赵霁做的医疗器械,一个半月前就做好了,最近赵霁用它做些外部脓疮的小手术,用起来很顺手, 就是土法消毒比较麻烦。
赵霁让蒋旭帮忙消毒, 丝毫没有用童工的愧疚,徒弟就是要多锻炼。他对于蒋旭的管教非常严格, 这种严格并非体现在言行上,而是专业知识上。自从上次做剖腹产手术之后,每次都让蒋旭在旁边打下手。
刚刚蒋旭说的妹妹,就是她第一次跟着赵霁做手术救活的孩子。
要是别人,就算难产,肯定不愿意接受赵霁的剖腹产手术,但是深陷宗人府的范仙儿,却没有拒绝的资格。
范廉草菅人命的事情没少干,再加上投靠魏王,最后也被当作反贼问斩了。范家的亲眷同样是流放岭南,但是范仙儿的情况特殊,她怀着魏王的遗腹子。
虽然俗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普通人谋反诛九族,但是魏王作为皇族,连燕云开和燕云景都在他的九族之列,像他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赶尽杀绝。就连魏王年幼的一子一女都没有死,何况这个没出生的遗腹子。
范仙儿被关押在宗人府,单间住着,衣食无忧,没出半个月,她就要生了。宗人府也请了稳婆,可是她这个孩子生了两天也没生下来。
眼看人快死了,宗人府找太医院要了催产药,打算舍大保小了,但孩子还是没生下来,稳婆说是孩子太大了生不下来。
赵霁从夏表叔口里听到这个消息,等他带着蒋旭和唐甲赶到宗人府的时候,范仙儿已经奄奄一息了。
管理宗人府的宗正是先帝最小的叔叔九江王,九江王比先帝年纪小得多,反而跟魏王年纪相仿,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