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页
梁依童让人寻了一张回来,她自己一一看了一下,纸上无非是在指责豫王这次战败的事,说他枉顾士兵的性命,带人去送死,甚至还污蔑他,说不得是叛国了,才带着这么多士兵送死,他哪是失踪了,如今说不准正在容城享福呢,还说此次容城失手,定然有他的手笔,他肯定一早就想谋反,才勾结南蛮,说不准过段时间,京城也要面临危机。
梁依童瞧到这些颠倒黑白的字句时,几乎被气乐了,他出生入死,在战场上置安危于不顾,竟有人这般诋毁他。
作者有话要说:两章就回来了,不用担心哈
第92章
梁依童气得晚上都没睡着, 一想到他不顾安危跑去杀敌, 却被人这般污蔑,她就气恼得慌。
她披衣下了床,忍不住也提笔写了起来, 豫王十七岁就上了战场, 他如今二十七岁,在边疆几乎待了八年,这八年他保家卫国, 征战数次,不仅夺回了夏朝的城池,还使得好几个小国臣服于夏朝, 扩大了夏朝的疆土。
她一笔笔将豫王的英雄事迹全写了下来,最后话锋一转,说他在外浴血奋战时, 不过传来一次战败的消息, 却有人妄图往他身上泼脏水,分明是瞧中了他的兵权。如今豫王生死不明,难道真要任人给他泼脏水?古往今来,多少武将为了国泰民安,不顾自身安危, 奋勇杀敌后,侥幸在战争中捡了一条命,最终却死在了自己人的阴谋之下?当真是可悲又可恨,如果朝中还有这等搅屎棍, 以后哪个武将还敢主动请缨,舍生忘死,跑到战场上去厮杀?
梁依童挥挥洒洒足足写了一页,心中的悲愤才堪堪止住,她第二日也去了书肆,重金让掌柜也印了上万张,直接让人发给了来来往往的百姓们,百姓们不似某些文臣,为了权力在所不惜,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安危和家人的安危,其中不少人家的孩子都是士兵,见将领和士兵们短兵相接与敌人决一死战时,还受到这等污蔑,心中自然不忿,一个个都在为豫王和士兵们叫屈。
豫王因位高权重,在朝中名声一直不太好,不少老臣觉得他是个威胁,若是有心谋反,只怕会天下大乱,一直在试图挑拨皇上与豫王的关系,想让皇上将他除掉,若非豫王对皇上有救命之恩,皇上又是个知恩图报的,只怕早就忌惮他了,说不准就会效仿先祖,狡兔死,走狗烹。
豫王在民间名声却不错,毕竟这些年边疆一直不太平,时不时就有人侵犯我朝,若非有了豫王,大家根本就没有安定的生活,不仅豫王,旁的几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也备受好评,见豫王因打了一次败仗就被人诋毁时,百姓们自然不爽。
说书先生甚至在茶馆讲起了此事,每次讲到精彩之处,百姓们都拍案叫绝,那几个在朝中逼迫皇上惩罚豫王的老
臣,更是被骂了个狗血喷头,他们上下朝的途中,竟还有正义感爆棚的年轻人和大娘往他们身上丢菜叶和臭鸡蛋,短短几日,他们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见人打,最后连门都不敢出了。
皇上自然也听说了此事,他颇有些忍俊不禁,得知纸张原文是梁依童写的,说书先生也是她特意找的后,皇上对她的印象都由柔软可欺的栀子花,变成了带刺的蔷薇。
这么过了几日,在腊月二十八时,除了一个固执的老臣,朝中已经再无人敢说豫王的不是了。这位老臣却又拿京城里流传的纸张说事,说背后之人分明是在替豫王收买人心,只怕醉翁之意不在酒,望圣上警醒。
皇上自然知晓先是有人污蔑豫王,梁依童才行动的,其实就算梁依童不行动,皇上也会做点什么,毕竟在他心中豫王不止是他的亲弟弟,更是精忠报国的优秀将领,他立志要做明君,若是连亲人都护不了,连忠臣都保不住,他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义?
因容城和叶城失守的事,新年来临,大家都过得没滋没味的,年三十时,皇上甚至取消了宫宴,而是举行了一场祈福,祈祷老天保佑豫王,保佑每一个战士,希望战争能早点结束,士兵们早日回家。
梁依童也抄了好几本祈福的经文,短短十几日,她竟又瘦了几斤,今日毕竟是年三十,需要吃团圆饭,怕她一个人在豫王府呆着只会想东想西,老夫人便让人将她接到了武兴侯府,让她在武兴侯府吃的团圆饭。
想到豫王依然下落不明,这顿团圆饭梁依童都食不下咽,哪怕老夫人等人劝了她无数次豫王不会有事,她一颗心还是无法安宁。
在此之前,她从未料到,她对一个人会在乎到这种程度,在乎到豫王若是不在了,她甚至觉得她也没了活下去的动力。
梁依童真的很想很想他,她极力克制着才没有偷偷抹眼泪,吃完团圆饭,老夫人想留她在武兴侯府住两日,她却拒绝了。
梁依童离开时,陆锦送了送她,见表妹担心成这样,她竟不知道该劝她什么,只是紧紧握住了她的手,低声道:“若是实在想他,就将思念写下来吧,可以多写几封信,让人给他寄过去,说不
准他就回了呢。”
其实最近梁依童都没有给他寄过信,不是不想寄,而是怕万一影响到他,见表姐脸上满是担心,梁依童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她低声道:“我没事的,表姐不必担心。”
梁依童没让她送太远,出了武兴侯府后,就让她回去了。
她回到豫王府后,就回了他的住处,最近这十几日,她都是睡在他这儿,似乎住在他以前的住处,就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
梁依童瞧到这些颠倒黑白的字句时,几乎被气乐了,他出生入死,在战场上置安危于不顾,竟有人这般诋毁他。
作者有话要说:两章就回来了,不用担心哈
第92章
梁依童气得晚上都没睡着, 一想到他不顾安危跑去杀敌, 却被人这般污蔑,她就气恼得慌。
她披衣下了床,忍不住也提笔写了起来, 豫王十七岁就上了战场, 他如今二十七岁,在边疆几乎待了八年,这八年他保家卫国, 征战数次,不仅夺回了夏朝的城池,还使得好几个小国臣服于夏朝, 扩大了夏朝的疆土。
她一笔笔将豫王的英雄事迹全写了下来,最后话锋一转,说他在外浴血奋战时, 不过传来一次战败的消息, 却有人妄图往他身上泼脏水,分明是瞧中了他的兵权。如今豫王生死不明,难道真要任人给他泼脏水?古往今来,多少武将为了国泰民安,不顾自身安危, 奋勇杀敌后,侥幸在战争中捡了一条命,最终却死在了自己人的阴谋之下?当真是可悲又可恨,如果朝中还有这等搅屎棍, 以后哪个武将还敢主动请缨,舍生忘死,跑到战场上去厮杀?
梁依童挥挥洒洒足足写了一页,心中的悲愤才堪堪止住,她第二日也去了书肆,重金让掌柜也印了上万张,直接让人发给了来来往往的百姓们,百姓们不似某些文臣,为了权力在所不惜,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安危和家人的安危,其中不少人家的孩子都是士兵,见将领和士兵们短兵相接与敌人决一死战时,还受到这等污蔑,心中自然不忿,一个个都在为豫王和士兵们叫屈。
豫王因位高权重,在朝中名声一直不太好,不少老臣觉得他是个威胁,若是有心谋反,只怕会天下大乱,一直在试图挑拨皇上与豫王的关系,想让皇上将他除掉,若非豫王对皇上有救命之恩,皇上又是个知恩图报的,只怕早就忌惮他了,说不准就会效仿先祖,狡兔死,走狗烹。
豫王在民间名声却不错,毕竟这些年边疆一直不太平,时不时就有人侵犯我朝,若非有了豫王,大家根本就没有安定的生活,不仅豫王,旁的几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也备受好评,见豫王因打了一次败仗就被人诋毁时,百姓们自然不爽。
说书先生甚至在茶馆讲起了此事,每次讲到精彩之处,百姓们都拍案叫绝,那几个在朝中逼迫皇上惩罚豫王的老
臣,更是被骂了个狗血喷头,他们上下朝的途中,竟还有正义感爆棚的年轻人和大娘往他们身上丢菜叶和臭鸡蛋,短短几日,他们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见人打,最后连门都不敢出了。
皇上自然也听说了此事,他颇有些忍俊不禁,得知纸张原文是梁依童写的,说书先生也是她特意找的后,皇上对她的印象都由柔软可欺的栀子花,变成了带刺的蔷薇。
这么过了几日,在腊月二十八时,除了一个固执的老臣,朝中已经再无人敢说豫王的不是了。这位老臣却又拿京城里流传的纸张说事,说背后之人分明是在替豫王收买人心,只怕醉翁之意不在酒,望圣上警醒。
皇上自然知晓先是有人污蔑豫王,梁依童才行动的,其实就算梁依童不行动,皇上也会做点什么,毕竟在他心中豫王不止是他的亲弟弟,更是精忠报国的优秀将领,他立志要做明君,若是连亲人都护不了,连忠臣都保不住,他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义?
因容城和叶城失守的事,新年来临,大家都过得没滋没味的,年三十时,皇上甚至取消了宫宴,而是举行了一场祈福,祈祷老天保佑豫王,保佑每一个战士,希望战争能早点结束,士兵们早日回家。
梁依童也抄了好几本祈福的经文,短短十几日,她竟又瘦了几斤,今日毕竟是年三十,需要吃团圆饭,怕她一个人在豫王府呆着只会想东想西,老夫人便让人将她接到了武兴侯府,让她在武兴侯府吃的团圆饭。
想到豫王依然下落不明,这顿团圆饭梁依童都食不下咽,哪怕老夫人等人劝了她无数次豫王不会有事,她一颗心还是无法安宁。
在此之前,她从未料到,她对一个人会在乎到这种程度,在乎到豫王若是不在了,她甚至觉得她也没了活下去的动力。
梁依童真的很想很想他,她极力克制着才没有偷偷抹眼泪,吃完团圆饭,老夫人想留她在武兴侯府住两日,她却拒绝了。
梁依童离开时,陆锦送了送她,见表妹担心成这样,她竟不知道该劝她什么,只是紧紧握住了她的手,低声道:“若是实在想他,就将思念写下来吧,可以多写几封信,让人给他寄过去,说不
准他就回了呢。”
其实最近梁依童都没有给他寄过信,不是不想寄,而是怕万一影响到他,见表姐脸上满是担心,梁依童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她低声道:“我没事的,表姐不必担心。”
梁依童没让她送太远,出了武兴侯府后,就让她回去了。
她回到豫王府后,就回了他的住处,最近这十几日,她都是睡在他这儿,似乎住在他以前的住处,就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