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他缓缓抬眼,眸目暗沉:“此同非比,还希望母后衡得利弊,理解儿臣。”
“理解?”
四目相对,电光火石。
“正是。”
白问月低眸视地,面对两人逐渐生变的氛围和语气,仿佛充耳未闻,置身事外。
她心中细回想,好像前世今生中,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谢欢与太后正面针锋相对,唇枪舌剑。
从前有她这把称职的刀剑,谢欢自然无须出面,如今没了她,谢欢为夺政权,保住皇位,连规避‘弑母夺权’这样的名声都顾不得了。
太后冷哼了一声,轻声问道:“并非是哀家不愿将玉玺交于你,只是皇帝,”视线投向谢欢,面色沉厉如刀,“你年少懵懂,意气无知,哀家如何能放心呢?”
“你既是来要大玺,至少要先让哀家知晓,你有这个能力。”
有这个论道经邦,治国安民的本事。
她话说的直白挑衅,并且片面。
事实上,谢欢是否有能力、又有多少能力,不过都是她一句话的定论罢了。
毫无实质意义可言。
况且,他便是真的有能力做好这个皇帝,治理好这个国家,谢欢也不认为,太后会心甘情愿地将大权移交给他。
听完太后的话,谢欢也不恼,从她身上收回了目光,他只弯唇轻笑,
“罢了罢了,母后若不同意,儿臣也不强求。”他面上又覆回了最开始的温和,突然移开了话题,“只是还有件事,母后一定得答应才行。”
似是没想到谢欢放弃的这样快,太后约有片刻错愕,不知他这打的又是什么太极。
她斜眼去看白问月,只见后者正垂首站立一旁,不闻不动。
白问月自然是知晓谢欢想打什么主意,可她实在疑惑,明知太后不会答应,他此行有商有量地走这一趟,是有何意义?
既想夺权,又免不了背负骂名,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狠下杀手,玺到功成,免得日常梦多。
难懂他知晓太后手中有魏央留的精兵,不敢轻举妄动?
那更不应该啊,如果谢欢知道太后手中有人,他刀该下的更快才是。
必须赶在太后有所行动之前。
细眼余光里撇了一眼谢欢,熟悉的面孔,陌生的模样。
还真是猜不透他。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迟疑:
“说来听听。”
纤白细指,摩沙着手中的红玉。
谢欢不缓不慢地道:“皇后的丧葬结束也有些日子了,大皇子落地便没了母后,儿臣想,欣妃也得了皇子做了母亲,不如把大皇子交给欣妃抚养周全。”
音落,他又补了一句:“就像当初先帝将朕交于母后抚养一样。”
他口气说的温和,听着像是商议,实则是不容商议。
“绝不可能!”
太后忽站起身来,怒气冲冲,她懒得再同谢欢打那些哑谜,各自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彼此也都清楚。
“你想把孩子从哀家身边带走?”
“除非哀家死了!”
魏冉的死,已经令她违了对魏荣恒的承诺,更何况魏冉死时,她又错过见她的最后一面,此时太后的心中,已经是悔责万千,百倍痛苦折磨。
这个孩子是魏冉拼下性命生下来的,不说王权公事,只论私情这一点,这个孩子眼下正是魏家的精神支撑,是魏家为臣为将数百年来的坚守。
太后怎么可能会同意将他交给谢欢?
“那朕就为难了,”方才还温如春风的面孔瞬间阴沉了下来,“母后已经拒绝朕一个要求了,现下还要拒绝第二个,”他讥笑讽道:“太后既然万事都能做朕的主,那朕这个北绍之主,不如直接给太后做好了?”
“从此你为母,我为子,你为君,我为臣。也省得你我二人,徒担彼此的虚名。”
“你......”
谢欢不知晓他随口的一句讥讽,正说到了太后的痛处,若是他能早些明晓这其中的深理,也不必同太后兜转这许多年。
太后站在那里,唇瓣微抖,显然是被他的话气到了极致。
可惜后者目不斜视,正冷着一张脸爱抚他那块血玉,皇气尊贵。
约有片刻。
谢欢放下血玉,掸了掸衣角,从座上幽幽起身,微微弯唇,含笑阴冷。
“不急,朕知晓太后一时舍不得孩子,舍不得玉玺,朕愿意给您时间慢慢接受。”
“除夕之前,太后便在病中好好考虑吧。”
说罢,不等太后回话,弯身行礼,大步离去。
指顾从容。
魏荣芊不是第一次觉得这个儿子十分陌生,她知晓自己看不透谢欢,却不明白她已经不再了解谢欢了。
谢欢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抱着她喊怕的稚子,而她对谢欢的了解却还停留在二十年前,
那个需要她浴血奋身,披荆斩棘的幼儿身上。
人会变的前提,
是成长。
他已经成长到足够强大,足够吞噬天下了。
而另外一个曾深刻了解过谢欢成长的女人,望着谢欢离去的背影,也已经能够很好地处理眼中的波澜。
白问月想,到底是要变天的,只是这天变的,比她想象中温和了许多。
忽回想起前世,自己兴师动众地逼宫夺玺,刀光血剑,死伤无辜。
--
“理解?”
四目相对,电光火石。
“正是。”
白问月低眸视地,面对两人逐渐生变的氛围和语气,仿佛充耳未闻,置身事外。
她心中细回想,好像前世今生中,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谢欢与太后正面针锋相对,唇枪舌剑。
从前有她这把称职的刀剑,谢欢自然无须出面,如今没了她,谢欢为夺政权,保住皇位,连规避‘弑母夺权’这样的名声都顾不得了。
太后冷哼了一声,轻声问道:“并非是哀家不愿将玉玺交于你,只是皇帝,”视线投向谢欢,面色沉厉如刀,“你年少懵懂,意气无知,哀家如何能放心呢?”
“你既是来要大玺,至少要先让哀家知晓,你有这个能力。”
有这个论道经邦,治国安民的本事。
她话说的直白挑衅,并且片面。
事实上,谢欢是否有能力、又有多少能力,不过都是她一句话的定论罢了。
毫无实质意义可言。
况且,他便是真的有能力做好这个皇帝,治理好这个国家,谢欢也不认为,太后会心甘情愿地将大权移交给他。
听完太后的话,谢欢也不恼,从她身上收回了目光,他只弯唇轻笑,
“罢了罢了,母后若不同意,儿臣也不强求。”他面上又覆回了最开始的温和,突然移开了话题,“只是还有件事,母后一定得答应才行。”
似是没想到谢欢放弃的这样快,太后约有片刻错愕,不知他这打的又是什么太极。
她斜眼去看白问月,只见后者正垂首站立一旁,不闻不动。
白问月自然是知晓谢欢想打什么主意,可她实在疑惑,明知太后不会答应,他此行有商有量地走这一趟,是有何意义?
既想夺权,又免不了背负骂名,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狠下杀手,玺到功成,免得日常梦多。
难懂他知晓太后手中有魏央留的精兵,不敢轻举妄动?
那更不应该啊,如果谢欢知道太后手中有人,他刀该下的更快才是。
必须赶在太后有所行动之前。
细眼余光里撇了一眼谢欢,熟悉的面孔,陌生的模样。
还真是猜不透他。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迟疑:
“说来听听。”
纤白细指,摩沙着手中的红玉。
谢欢不缓不慢地道:“皇后的丧葬结束也有些日子了,大皇子落地便没了母后,儿臣想,欣妃也得了皇子做了母亲,不如把大皇子交给欣妃抚养周全。”
音落,他又补了一句:“就像当初先帝将朕交于母后抚养一样。”
他口气说的温和,听着像是商议,实则是不容商议。
“绝不可能!”
太后忽站起身来,怒气冲冲,她懒得再同谢欢打那些哑谜,各自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彼此也都清楚。
“你想把孩子从哀家身边带走?”
“除非哀家死了!”
魏冉的死,已经令她违了对魏荣恒的承诺,更何况魏冉死时,她又错过见她的最后一面,此时太后的心中,已经是悔责万千,百倍痛苦折磨。
这个孩子是魏冉拼下性命生下来的,不说王权公事,只论私情这一点,这个孩子眼下正是魏家的精神支撑,是魏家为臣为将数百年来的坚守。
太后怎么可能会同意将他交给谢欢?
“那朕就为难了,”方才还温如春风的面孔瞬间阴沉了下来,“母后已经拒绝朕一个要求了,现下还要拒绝第二个,”他讥笑讽道:“太后既然万事都能做朕的主,那朕这个北绍之主,不如直接给太后做好了?”
“从此你为母,我为子,你为君,我为臣。也省得你我二人,徒担彼此的虚名。”
“你......”
谢欢不知晓他随口的一句讥讽,正说到了太后的痛处,若是他能早些明晓这其中的深理,也不必同太后兜转这许多年。
太后站在那里,唇瓣微抖,显然是被他的话气到了极致。
可惜后者目不斜视,正冷着一张脸爱抚他那块血玉,皇气尊贵。
约有片刻。
谢欢放下血玉,掸了掸衣角,从座上幽幽起身,微微弯唇,含笑阴冷。
“不急,朕知晓太后一时舍不得孩子,舍不得玉玺,朕愿意给您时间慢慢接受。”
“除夕之前,太后便在病中好好考虑吧。”
说罢,不等太后回话,弯身行礼,大步离去。
指顾从容。
魏荣芊不是第一次觉得这个儿子十分陌生,她知晓自己看不透谢欢,却不明白她已经不再了解谢欢了。
谢欢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抱着她喊怕的稚子,而她对谢欢的了解却还停留在二十年前,
那个需要她浴血奋身,披荆斩棘的幼儿身上。
人会变的前提,
是成长。
他已经成长到足够强大,足够吞噬天下了。
而另外一个曾深刻了解过谢欢成长的女人,望着谢欢离去的背影,也已经能够很好地处理眼中的波澜。
白问月想,到底是要变天的,只是这天变的,比她想象中温和了许多。
忽回想起前世,自己兴师动众地逼宫夺玺,刀光血剑,死伤无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