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懒汉村村长——棠梨煎蛋/蔻红(6)
就是得往县城多跑两趟,好在他本来也是打算去的。
甜杆儿村几十年前也是有名的富村,地理位置很好,处于琼水县和小浆镇之间。如今王大伟的身体有灵泉调养着已经好了大半,脚程快了不少,步行到县里只要一个时辰。
只不过镇子物价比县城多少便宜些,除了村长,村里头少有人往县城来。原主的记忆里,也没什么关于琼水县的画面。
王大伟费了好一番工夫才找到衙门,递交了村长继任的文书。又在管理土地买卖的小吏那里登记了赵石头家的四亩地。
那小吏早从粮官那里听了个热闹,知道这人是新任懒汉村村长,不禁语带同情:我早两年就跟你叔父打过交道,劝他早早搬离了那土匪窝,他非不听。这下好,命都搭进去了!
你年纪轻轻的,怎么也这么死脑筋,不知道跑路呢?
王大伟冲这小吏笑了笑。懒汉村是有很多问题,也很棘手,不过既然老天爷让他穿越过来接手这个村子,没准就是想借他的手,惩治惩治这些人呢?
小时候王大伟听福利院的阿姨们说过,人这一辈子要干多少活儿都是有定数的,年轻时不干,老了就得干。王大伟觉得挺有道理。
跑路不是他的作风他王大伟就不是怕事儿的人。就算现在做起来很难,他也不会放弃的。
那小吏被他笑得没了脾气。还别说,原主这张脸笑起来,挺有几分憨厚的意味,让小吏心生了几分不忍:这地我帮你记录上了。近日吴家庄正有人想买地,离你们村子也近,我优先给安排了你们老王家的人啊
王大伟没接他的话头。
甜杆儿村走到今天这一步,固然村民们有非常大的责任,可也不是没有王家的原因。只是即便他们有再多过错,也都已经付出了一生为代价,王大伟不想在背后多做评论。
总是死者为大的。
您要是遇上了粮官大人,烦劳帮我说一声,我们甜杆儿村的粮稅已经准备好了,大人随时可以来收。王大伟往桌上放了一串铜钱,十个大子儿被红线串了起来。
小吏也不嫌少,把钱拢进袖子里叹了口气:其他村子早收完了,就剩你们村了。因着你叔父的事儿,粮官心里也不大自在。我替你说一声就是了,早收完两厢都省心。
王大伟点了点头,又打听道:我不常来县里,不知道这县城有没有卖寿材的?
古人忌讳颇多,这话有些唐突,因而后半句声音放轻了许多。
吴三桩赔了十两银子,王大伟一早就想好要给王成梁买一副棺材,不能真让人一副破席就下了葬。
小吏有些惊讶,棺材可不便宜,许多老人的棺材本儿都要攒小半辈子。年轻人横死来不及攒,大多都一副席子草草埋葬。这王家都穷成什么了,居然还要给王成梁置办棺材?
不过这也不关他的事儿,惊讶归惊讶,小吏还是给王大伟指了路:北街后头就有一家,是平民百姓常去的。又好心叮嘱道:你可是身上带了银子?看紧一些,这段儿时间县里不太平。
小吏说着,脸上也带了几分苦涩:涯州那边儿又遭灾了,跑出了些灾民到咱们这里来。那些人饿久了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县令大人下令去抓,他们又跟泥鳅一样滑不留手,不知道躲哪儿去了。又关照王大伟道:你们村子也最好加强治安。
王大伟所在的州府以盛产甘蔗闻名,因甘蔗状似竹子,其滋味又甘甜可口妙不可言,故而名曰妙竹州,是离涯州最近的州府。每每涯州受灾,就要跑过来一些难民。对于妙竹州而言,难民涌入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别的不说,治安就是极大的问题。
这些难民一路跋山涉水饥一顿饱一顿好不容易到了太平地界就想赖着不走了,先吃几顿饱饭再说。可是他们在妙竹州无亲无故,去哪儿安身立命呢?除了有好心人施舍一些,也只有去偷、去抢了。
王大伟心中感慨,谢过了这小吏,把身上的银钱仔细藏好,这才出了衙门直奔北街。
※※※※※※※※※※※※※※※※※※※※
*石蜜:石蜜,指甘蔗汁经过太阳暴晒而成的固体原始蔗糖。不是指野生蜂蜜什么的。
今天换了一个封面。之前的封面是15年的时候做的,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封面版权的说法,所以上面用了喜羊羊的村长爷爷现在是不能用了
文名也一起改一改,现在这个文名好像有点儿过于平淡,决定和编编报备后改成《穿成懒汉村村长》,希望能给我带来更多收藏_(:з」)_
第9章 受惊了的兔子一般的少年
一路上,倒也真遇到了几个不知怎么混进城的难民,企图抢路边摊子上的包子,被几个匆匆赶来的捕快给架起来丢出了城门。
捕快们近日工作量激增,很是不悦,一路上骂骂咧咧,暗指涯州的官府不作为,故意放灾民到他们这里来。又骂那些难民:咱们县老爷可不是涯州那些无能之辈,治下极严。凡是流民,没有身份路引的,要么进牢里待着,要么被打成奴籍发卖。哥儿几个好心,念你们初犯只是赶你们出城,识相的就滚远点儿!
那些难民被赶出了城,当场就蹲在城墙根儿哭了。他们原本都是好好的良民,自然不愿意被降为奴籍,辱没祖宗祸及子孙。要不是老家受了灾,谁愿意沦为流民?
可是县城不肯接纳他们,官老爷不愿意开仓赈灾,他们就只有饿死的份儿了。
王大伟远远的看着一家四口抱头痛哭,那家大点儿的女儿哭道:爹、娘,你们把我卖了吧,卖了我,好歹咱家人还能活着
女孩儿凄凄惨惨的哭声令人动容,连守门的小兵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可这话说得容易。奔来妙竹州的难民也不是一个两个,琼水县之前就已经抓了一批降为奴籍,如今人口市场都饱和了,想卖|身|都找不到买家。
王大伟瞧着这场面若有所思。这些灾民少有单个儿一人,大多拖家带口,三四人、四五人一行,其中至少有一个青壮年,要不也难以跋涉百里到此地。
像方才那一家人,便是三十岁左右的夫妻带着一儿一女。
王大伟同情他们,可若想把灾民们吸纳到村子里来,村民们必然不会同意。他如今刚刚继任村长,尚未给村子带来任何效益,村民们只想按着他继续吸血,并不怎么信服于他。
还得从长计议才是
寿材铺在北街的尽头,小小一个门面,只摆着些香烛、元宝和黄表纸。铺子门口还放着两个纸人,一左一右,童男童女,乍一看颇为吓人。
伙计见了人来也不似别的店铺那般热情招呼,只冲着王大伟点了点头,全程无话。毕竟现在不年不节,会来寿材铺大多是家里人出事儿了的,没谁会有好心情。
王大伟扫了一眼铺子里,没见着棺材,便开口向那伙计询问,伙计这才开了口:有,您跟我到后头来。客官是要现成儿的还是订做?我们这里也有好木料。
现成的就是家里有人忽然去世,来不及备棺材。订做则是很多人趁着活着,给自己来预备下一口棺材。
要现成的。
王大伟跟着那伙计几步转过去,才发现这铺子后头连着个挺大的院子,院子里堆了不少木料,拿油布毡着。一间敞着门的空屋子里摆着几口现成的棺材。
伙计把王大伟引到屋子里,指着那几口棺材道:现成的都在这里了。门口这几副都是三五板的,靠里的那些是四六板的。这边上还有副二三四的。
王大伟对这些规格也不了解,他在现代只在拍戏和僵尸电影里见过棺材,黑黝黝的,和眼前这些原木色的不太一样。
细问了伙计才知道,二三四是分指棺材底儿两寸厚,帮三寸厚,上盖天板四寸厚。三五板全称是三四五,四六板全称是四五六。越厚越好,价钱也越贵。像那副二三四的,就只要一两五钱银子。
当然,一样的尺寸木材不同,价格也不尽相同。像电视剧里黑色的棺材是上了漆,还得另外加钱。还有的棺头画了圆形的寿字纹,价格便也要再添上一些。
最后王大伟挑了一副木料不易腐烂的足三五棺材,花去四两银钱。又定了一个美女纸人,并许多元宝纸钱,让棺材铺的人帮着送到村里去。
伙计收了银子,又送了一叠黄表纸给王大伟当添头,才难得多说了一句话:街坊朋友家若有什么事儿,烦请帮着张罗点儿。
这是棺材铺在招揽生意,发展潜在用户。也就只有这一句话,说多了惹人反感。
棺材装车的时候,忽然有两个捕快带着许多家丁模样的人浩浩荡荡奔了过来,那伙计连忙撒了手里的活儿上前拱手弯腰:二位差爷怎么到我们这地方来了?
他们这铺子,官老爷们巡街都轻易不肯来,嫌晦气。
果然那捕快见他们在装棺材,便有些避讳。远远的就站住了脚,道:抓个难民一个小哥儿,模样挺出挑的,穿着浅蓝的长衫,偷了县令大人家的东西跑了。你见着没?
那伙计一愣,赔笑道:我们这铺子您也知道,难民都不乐意往这边儿来。
捕快想想也是,和身边的家丁耳语几句,又去前面的铺子里挨家挨户搜了一番,许久才离开。
王大伟脚下挪了挪,把身后的一堆木料挡得严严实实,等那伙人走远了才对伙计道:我瞧现在时候尚早,不如先不急着回去,我在城里转一转买些柴米油盐,申时(下午3:00)再回村子。
伙计看了看日头,也赞同:晚些回去,工匠时间充裕,也能把纸人糊的精美一些。
糊纸人对于熟练工来说简单的很,一天能糊上二三十个。不过赶时间做出来的精致程度就有所下降了。
正是这个理儿。我叔父辛苦半生没讨上个媳妇,一定要画得貌美才是。王大伟从怀里摸出三个铜钱塞过去,那伙计立刻拍胸脯保证:我去帮您盯着匠人,必让他画个西施出来!
王大伟谢过了伙计,约定好申时城门口见,目送他走远,才回过身对上木材堆里一双小兔子般红彤彤的眼睛。
那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少年,约么十七八岁,大大的眼睛,挺翘的鼻子,尖尖的下巴,即便头发蓬乱沾上了木屑,雪白的小脸蛋儿蹭了灰,也难掩姿色。
这是王大伟穿到古代后,见过最好看的人即便放在现代的娱乐圈里,这少年也算上等姿容。
不过王大伟美人见多了,也只惊艳了一瞬,很快平静道:出来吧,我不会送你去见官的。
少年警惕的从木材里探出个头,确认了四下无人,才从木材堆里爬出来,对王大伟低声道了句谢谢,眼中的防备却未消,头也不回的跑了。
王大伟瞧他溜得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般,心内不由感叹: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虽然是为世情所迫,被逼无奈。说来说去,都是这万恶的封建社会!
离了寿材铺,王大伟在北街随意转了转,买了一斤盐,一小壶菜籽油,约么有半斤。
吴三桩赔的十两银子,买棺材、纸人、纸钱花了四两半,如今尚余许多。盐巴五十文一斤,菜籽油一百文一壶,倒也不是买不起。
就是得藏好了,不然他还没尝到个咸味儿,东西就得进别人的肚子。
王大伟忧愁地叹气:他算是知道为什么那些勤快的原住民要搬走了。和这些没脸没皮爱占便宜的人做街坊,谁家就是有钱也不敢拿出来花啊。
太打眼了。
出城的路上还遇到了几波捕快盘查,大约是王大伟穿得太破,又是这城里的生面孔,被当做了难民。还是拿出盖了印章的继任村长文书,才得以证明身份。
然后新任懒汉村村长就被捕快们给围观了。
好事不出门,懒名传千里,丢人都丢到城里来了!
到了城门口,盘查居然比进城时还要严格。王大伟有些意外,毕竟进城查是怕难民混进来,出城是查什么?
县令大人家里被个难民给偷了,恐怕贼人携贵重物品逃出城。 那守城门的小兵也不怪他多嘴,反而扬声朝着出城的百姓道:那贼人是个哥儿,模样俊俏,穿浅蓝色长衫。乡亲们谁见了报给衙门知晓,有三两银子的赏钱!
三两银子可不少,抵得上普通农户大半年的花销。人群顿时沸腾了,大家三三两两的讨论起了这个敢偷县令的小贼。
王大伟眉毛一跳,想起了上午见到的那个小兔子一样的少年。好像没见他带什么东西啊
原以为是因为饥饿才无奈小偷小摸的可怜人,难道他竟看走了眼,放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小贼吗?
王大伟心中有些懊恼。
他向来遵纪守法,讲究公平公正,很少办这种昏头的事儿。他绝对不会承认,是因为看到了那哥儿的脸,才心软的!!!
※※※※※※※※※※※※※※※※※※※※
你的小樰忽然出现2333
写买棺材那段儿我跑去听了一遍《当行论》,最后只有一句话可以参考_(:з」)_
跟编编汇报过,正式改名《穿成懒汉村村长》,希望新名字能吸引来更多小天使,许愿!
第10章 棺材风波
王大伟坐着棺寿材铺的牛车回了村子,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们村虽然收着租子够吃饱饭,却也没有更多的余钱。棺材这样的奢侈品,有几年没见着了,村里除了早年备下棺材的老人们,人没了都是拿席子裹了草草埋葬了事。
王大伟居然给王成梁置办了棺材,还是这样一口气派的棺材!
一群人围着瞧了一会儿,便有个妇人开口道:这木料瞧着像是柏木呢,不老少钱呢吧?要不是这是口棺材,恨不能上手去摸一摸。
王大伟垂着眼卸货:不是,普通的杨木而已。
那也不错了,毕竟是足三五板的呢,瞧着就有派头。妇人有些眼红,酸溜溜道:村长家里不声不响攒了这些银钱,怎么也不帮扶帮扶村里人,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呢。我家三个小子都没说上媳妇
这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就是,村长家里头瞒着大家伙儿发财,可不厚道。棺材这东西总是要埋在地底下的,也用不着买这么好的,还不如拿出银钱来帮衬帮衬村里
可不,就是换些咸盐也好啊,家里好久没个咸味儿了。村长好容易去趟县里,真没带点儿别的回来吗?
恋耽美
甜杆儿村几十年前也是有名的富村,地理位置很好,处于琼水县和小浆镇之间。如今王大伟的身体有灵泉调养着已经好了大半,脚程快了不少,步行到县里只要一个时辰。
只不过镇子物价比县城多少便宜些,除了村长,村里头少有人往县城来。原主的记忆里,也没什么关于琼水县的画面。
王大伟费了好一番工夫才找到衙门,递交了村长继任的文书。又在管理土地买卖的小吏那里登记了赵石头家的四亩地。
那小吏早从粮官那里听了个热闹,知道这人是新任懒汉村村长,不禁语带同情:我早两年就跟你叔父打过交道,劝他早早搬离了那土匪窝,他非不听。这下好,命都搭进去了!
你年纪轻轻的,怎么也这么死脑筋,不知道跑路呢?
王大伟冲这小吏笑了笑。懒汉村是有很多问题,也很棘手,不过既然老天爷让他穿越过来接手这个村子,没准就是想借他的手,惩治惩治这些人呢?
小时候王大伟听福利院的阿姨们说过,人这一辈子要干多少活儿都是有定数的,年轻时不干,老了就得干。王大伟觉得挺有道理。
跑路不是他的作风他王大伟就不是怕事儿的人。就算现在做起来很难,他也不会放弃的。
那小吏被他笑得没了脾气。还别说,原主这张脸笑起来,挺有几分憨厚的意味,让小吏心生了几分不忍:这地我帮你记录上了。近日吴家庄正有人想买地,离你们村子也近,我优先给安排了你们老王家的人啊
王大伟没接他的话头。
甜杆儿村走到今天这一步,固然村民们有非常大的责任,可也不是没有王家的原因。只是即便他们有再多过错,也都已经付出了一生为代价,王大伟不想在背后多做评论。
总是死者为大的。
您要是遇上了粮官大人,烦劳帮我说一声,我们甜杆儿村的粮稅已经准备好了,大人随时可以来收。王大伟往桌上放了一串铜钱,十个大子儿被红线串了起来。
小吏也不嫌少,把钱拢进袖子里叹了口气:其他村子早收完了,就剩你们村了。因着你叔父的事儿,粮官心里也不大自在。我替你说一声就是了,早收完两厢都省心。
王大伟点了点头,又打听道:我不常来县里,不知道这县城有没有卖寿材的?
古人忌讳颇多,这话有些唐突,因而后半句声音放轻了许多。
吴三桩赔了十两银子,王大伟一早就想好要给王成梁买一副棺材,不能真让人一副破席就下了葬。
小吏有些惊讶,棺材可不便宜,许多老人的棺材本儿都要攒小半辈子。年轻人横死来不及攒,大多都一副席子草草埋葬。这王家都穷成什么了,居然还要给王成梁置办棺材?
不过这也不关他的事儿,惊讶归惊讶,小吏还是给王大伟指了路:北街后头就有一家,是平民百姓常去的。又好心叮嘱道:你可是身上带了银子?看紧一些,这段儿时间县里不太平。
小吏说着,脸上也带了几分苦涩:涯州那边儿又遭灾了,跑出了些灾民到咱们这里来。那些人饿久了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县令大人下令去抓,他们又跟泥鳅一样滑不留手,不知道躲哪儿去了。又关照王大伟道:你们村子也最好加强治安。
王大伟所在的州府以盛产甘蔗闻名,因甘蔗状似竹子,其滋味又甘甜可口妙不可言,故而名曰妙竹州,是离涯州最近的州府。每每涯州受灾,就要跑过来一些难民。对于妙竹州而言,难民涌入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别的不说,治安就是极大的问题。
这些难民一路跋山涉水饥一顿饱一顿好不容易到了太平地界就想赖着不走了,先吃几顿饱饭再说。可是他们在妙竹州无亲无故,去哪儿安身立命呢?除了有好心人施舍一些,也只有去偷、去抢了。
王大伟心中感慨,谢过了这小吏,把身上的银钱仔细藏好,这才出了衙门直奔北街。
※※※※※※※※※※※※※※※※※※※※
*石蜜:石蜜,指甘蔗汁经过太阳暴晒而成的固体原始蔗糖。不是指野生蜂蜜什么的。
今天换了一个封面。之前的封面是15年的时候做的,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封面版权的说法,所以上面用了喜羊羊的村长爷爷现在是不能用了
文名也一起改一改,现在这个文名好像有点儿过于平淡,决定和编编报备后改成《穿成懒汉村村长》,希望能给我带来更多收藏_(:з」)_
第9章 受惊了的兔子一般的少年
一路上,倒也真遇到了几个不知怎么混进城的难民,企图抢路边摊子上的包子,被几个匆匆赶来的捕快给架起来丢出了城门。
捕快们近日工作量激增,很是不悦,一路上骂骂咧咧,暗指涯州的官府不作为,故意放灾民到他们这里来。又骂那些难民:咱们县老爷可不是涯州那些无能之辈,治下极严。凡是流民,没有身份路引的,要么进牢里待着,要么被打成奴籍发卖。哥儿几个好心,念你们初犯只是赶你们出城,识相的就滚远点儿!
那些难民被赶出了城,当场就蹲在城墙根儿哭了。他们原本都是好好的良民,自然不愿意被降为奴籍,辱没祖宗祸及子孙。要不是老家受了灾,谁愿意沦为流民?
可是县城不肯接纳他们,官老爷不愿意开仓赈灾,他们就只有饿死的份儿了。
王大伟远远的看着一家四口抱头痛哭,那家大点儿的女儿哭道:爹、娘,你们把我卖了吧,卖了我,好歹咱家人还能活着
女孩儿凄凄惨惨的哭声令人动容,连守门的小兵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可这话说得容易。奔来妙竹州的难民也不是一个两个,琼水县之前就已经抓了一批降为奴籍,如今人口市场都饱和了,想卖|身|都找不到买家。
王大伟瞧着这场面若有所思。这些灾民少有单个儿一人,大多拖家带口,三四人、四五人一行,其中至少有一个青壮年,要不也难以跋涉百里到此地。
像方才那一家人,便是三十岁左右的夫妻带着一儿一女。
王大伟同情他们,可若想把灾民们吸纳到村子里来,村民们必然不会同意。他如今刚刚继任村长,尚未给村子带来任何效益,村民们只想按着他继续吸血,并不怎么信服于他。
还得从长计议才是
寿材铺在北街的尽头,小小一个门面,只摆着些香烛、元宝和黄表纸。铺子门口还放着两个纸人,一左一右,童男童女,乍一看颇为吓人。
伙计见了人来也不似别的店铺那般热情招呼,只冲着王大伟点了点头,全程无话。毕竟现在不年不节,会来寿材铺大多是家里人出事儿了的,没谁会有好心情。
王大伟扫了一眼铺子里,没见着棺材,便开口向那伙计询问,伙计这才开了口:有,您跟我到后头来。客官是要现成儿的还是订做?我们这里也有好木料。
现成的就是家里有人忽然去世,来不及备棺材。订做则是很多人趁着活着,给自己来预备下一口棺材。
要现成的。
王大伟跟着那伙计几步转过去,才发现这铺子后头连着个挺大的院子,院子里堆了不少木料,拿油布毡着。一间敞着门的空屋子里摆着几口现成的棺材。
伙计把王大伟引到屋子里,指着那几口棺材道:现成的都在这里了。门口这几副都是三五板的,靠里的那些是四六板的。这边上还有副二三四的。
王大伟对这些规格也不了解,他在现代只在拍戏和僵尸电影里见过棺材,黑黝黝的,和眼前这些原木色的不太一样。
细问了伙计才知道,二三四是分指棺材底儿两寸厚,帮三寸厚,上盖天板四寸厚。三五板全称是三四五,四六板全称是四五六。越厚越好,价钱也越贵。像那副二三四的,就只要一两五钱银子。
当然,一样的尺寸木材不同,价格也不尽相同。像电视剧里黑色的棺材是上了漆,还得另外加钱。还有的棺头画了圆形的寿字纹,价格便也要再添上一些。
最后王大伟挑了一副木料不易腐烂的足三五棺材,花去四两银钱。又定了一个美女纸人,并许多元宝纸钱,让棺材铺的人帮着送到村里去。
伙计收了银子,又送了一叠黄表纸给王大伟当添头,才难得多说了一句话:街坊朋友家若有什么事儿,烦请帮着张罗点儿。
这是棺材铺在招揽生意,发展潜在用户。也就只有这一句话,说多了惹人反感。
棺材装车的时候,忽然有两个捕快带着许多家丁模样的人浩浩荡荡奔了过来,那伙计连忙撒了手里的活儿上前拱手弯腰:二位差爷怎么到我们这地方来了?
他们这铺子,官老爷们巡街都轻易不肯来,嫌晦气。
果然那捕快见他们在装棺材,便有些避讳。远远的就站住了脚,道:抓个难民一个小哥儿,模样挺出挑的,穿着浅蓝的长衫,偷了县令大人家的东西跑了。你见着没?
那伙计一愣,赔笑道:我们这铺子您也知道,难民都不乐意往这边儿来。
捕快想想也是,和身边的家丁耳语几句,又去前面的铺子里挨家挨户搜了一番,许久才离开。
王大伟脚下挪了挪,把身后的一堆木料挡得严严实实,等那伙人走远了才对伙计道:我瞧现在时候尚早,不如先不急着回去,我在城里转一转买些柴米油盐,申时(下午3:00)再回村子。
伙计看了看日头,也赞同:晚些回去,工匠时间充裕,也能把纸人糊的精美一些。
糊纸人对于熟练工来说简单的很,一天能糊上二三十个。不过赶时间做出来的精致程度就有所下降了。
正是这个理儿。我叔父辛苦半生没讨上个媳妇,一定要画得貌美才是。王大伟从怀里摸出三个铜钱塞过去,那伙计立刻拍胸脯保证:我去帮您盯着匠人,必让他画个西施出来!
王大伟谢过了伙计,约定好申时城门口见,目送他走远,才回过身对上木材堆里一双小兔子般红彤彤的眼睛。
那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少年,约么十七八岁,大大的眼睛,挺翘的鼻子,尖尖的下巴,即便头发蓬乱沾上了木屑,雪白的小脸蛋儿蹭了灰,也难掩姿色。
这是王大伟穿到古代后,见过最好看的人即便放在现代的娱乐圈里,这少年也算上等姿容。
不过王大伟美人见多了,也只惊艳了一瞬,很快平静道:出来吧,我不会送你去见官的。
少年警惕的从木材里探出个头,确认了四下无人,才从木材堆里爬出来,对王大伟低声道了句谢谢,眼中的防备却未消,头也不回的跑了。
王大伟瞧他溜得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般,心内不由感叹: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虽然是为世情所迫,被逼无奈。说来说去,都是这万恶的封建社会!
离了寿材铺,王大伟在北街随意转了转,买了一斤盐,一小壶菜籽油,约么有半斤。
吴三桩赔的十两银子,买棺材、纸人、纸钱花了四两半,如今尚余许多。盐巴五十文一斤,菜籽油一百文一壶,倒也不是买不起。
就是得藏好了,不然他还没尝到个咸味儿,东西就得进别人的肚子。
王大伟忧愁地叹气:他算是知道为什么那些勤快的原住民要搬走了。和这些没脸没皮爱占便宜的人做街坊,谁家就是有钱也不敢拿出来花啊。
太打眼了。
出城的路上还遇到了几波捕快盘查,大约是王大伟穿得太破,又是这城里的生面孔,被当做了难民。还是拿出盖了印章的继任村长文书,才得以证明身份。
然后新任懒汉村村长就被捕快们给围观了。
好事不出门,懒名传千里,丢人都丢到城里来了!
到了城门口,盘查居然比进城时还要严格。王大伟有些意外,毕竟进城查是怕难民混进来,出城是查什么?
县令大人家里被个难民给偷了,恐怕贼人携贵重物品逃出城。 那守城门的小兵也不怪他多嘴,反而扬声朝着出城的百姓道:那贼人是个哥儿,模样俊俏,穿浅蓝色长衫。乡亲们谁见了报给衙门知晓,有三两银子的赏钱!
三两银子可不少,抵得上普通农户大半年的花销。人群顿时沸腾了,大家三三两两的讨论起了这个敢偷县令的小贼。
王大伟眉毛一跳,想起了上午见到的那个小兔子一样的少年。好像没见他带什么东西啊
原以为是因为饥饿才无奈小偷小摸的可怜人,难道他竟看走了眼,放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小贼吗?
王大伟心中有些懊恼。
他向来遵纪守法,讲究公平公正,很少办这种昏头的事儿。他绝对不会承认,是因为看到了那哥儿的脸,才心软的!!!
※※※※※※※※※※※※※※※※※※※※
你的小樰忽然出现2333
写买棺材那段儿我跑去听了一遍《当行论》,最后只有一句话可以参考_(:з」)_
跟编编汇报过,正式改名《穿成懒汉村村长》,希望新名字能吸引来更多小天使,许愿!
第10章 棺材风波
王大伟坐着棺寿材铺的牛车回了村子,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们村虽然收着租子够吃饱饭,却也没有更多的余钱。棺材这样的奢侈品,有几年没见着了,村里除了早年备下棺材的老人们,人没了都是拿席子裹了草草埋葬了事。
王大伟居然给王成梁置办了棺材,还是这样一口气派的棺材!
一群人围着瞧了一会儿,便有个妇人开口道:这木料瞧着像是柏木呢,不老少钱呢吧?要不是这是口棺材,恨不能上手去摸一摸。
王大伟垂着眼卸货:不是,普通的杨木而已。
那也不错了,毕竟是足三五板的呢,瞧着就有派头。妇人有些眼红,酸溜溜道:村长家里不声不响攒了这些银钱,怎么也不帮扶帮扶村里人,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呢。我家三个小子都没说上媳妇
这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就是,村长家里头瞒着大家伙儿发财,可不厚道。棺材这东西总是要埋在地底下的,也用不着买这么好的,还不如拿出银钱来帮衬帮衬村里
可不,就是换些咸盐也好啊,家里好久没个咸味儿了。村长好容易去趟县里,真没带点儿别的回来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