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卡牌密室(重生)

卡牌密室(重生)——蝶之灵(157)

    肖楼道:王爷的嫌疑能排除吗?
    虞寒江摇头:依旧不能,大小姐和林少爷被杀,我还是倾向于他们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被王府的熟人给灭口。
    虞寒江看向肖楼,后者点了一下头,拿出从京都带来的四国地图。
    肖楼将地图展开在桌上,虞寒江指着地图道:大齐和西边的燕国常年交战,和北边的楚国互不干涉,和东边的赵国和亲友好。王府二小姐和赵国的皇子定了亲,王爷如果借助赵国的力量谋反,确实有很高的成功率。赵国使者团突然来江州,应该没那么简单。
    莫学民赞同地道:赵国使者团出现的时机确实有些巧。
    龙森说:但我确定那天进王府的赵国使者团,都是在前院,王爷请了两位使者去书房里密谈,应该不会被后院的大小姐给撞见。
    虞寒江淡淡道:你看到的使者团可全是男子?
    龙森点头:两位都是男子,穿着赵国的服饰,非常好认。
    虞寒江道:赵国使者说不定还有女子,有些事不一定非要跟王爷密谈,别忘了,王府里还有一个人。
    肖楼立刻反应过来:二小姐,淑安郡主?
    莫学民仔细一琢磨,也赞同地道:这位二小姐可不是一般的女子,面对谋杀案,三小姐惊慌失措,四小姐面色苍白,只有二小姐镇定自若,回答问题的时候条理清楚,谈吐、仪态,都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肖楼道:关键是她要跟赵国和亲,如果王爷真要借助赵国的力量来谋反,她只能帮父亲。我有种猜测,说不定王爷和赵国达成了什么协议没记错的话,郡主和亲的对象是赵国二皇子?二皇子并不是赵国太子吧?
    莫学民道:没错,赵国的太子,是大皇子。
    虞寒江摸着下巴道:如果王爷帮助二皇子,让二皇子成为赵国国君,那么他女儿就会变成赵国的皇后,赵国再帮他篡位,让他成为齐国的皇帝双方互惠互利,这样的协议如何?
    众人听到这里都倒抽一口凉气。
    没想到,王府一起谋杀案,居然牵扯出了这么多线索,甚至涉及到两个国家的权力交替,怪不得红桃8密室的名字是乱世烽烟,这剧情真当得起乱世两个字。
    虞寒江的推理似乎越来越接近真相,可现在还有一个谜题依旧没法解开派来刺杀他的刺客,以及刺杀王爷的刺客,到底是不是同一批人?又是谁在幕后谋划?
    第170章 【乱世烽烟19】
    虞寒江的一切猜想都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实际上的证据其实只有林少泊手里紧攥着的那块碎布跟护卫的衣服颜色、材料都一样的碎布,才是本案最关键的物证。
    想到这里,虞寒江看向龙森说:王府的护卫有几套衣服?
    龙森道:同样颜色和款式的衣服大家都做了两套,用来换洗。
    虞寒江道:你是王府的护卫总管,你回去后马上召集所有护卫,仔细检查他们的衣服。身上穿的,还有另一套换洗的,看看谁的衣服少了一片,或者是有缝补过的痕迹。
    龙森立刻点头:明白,我这就去查。
    不管幕后的主谋是谁,直接杀死林少泊的很大可能就是王府护卫,否则,林少泊也不会在挣扎中撕下对方袖子上的一块布料。从物证这条线索来寻找凶手,是目前最稳妥的方式。
    为了弄清八王爷是不是参与谋反,虞寒江决定回一趟江州虞家,去询问年事已高的祖父。按照设定,祖父曾高居丞相官职,后来辞官回乡,虞寒江也跟随祖父在江州长大。
    虞寒江小时候给太子当过一段时间的伴读,在这个世界他的年纪和当年的太子、也就是当今陛下相仿,都是二十岁出头。祖父的年龄跟先皇相近,已经超过70岁,他老人家或许知道一些秘密。
    当天中午,虞寒江便带着肖楼一起回了趟虞家。
    虞寒江的父亲并没有走仕途,整日吟诗作画,成了个闲散文人,一直留在江州生活。虞寒江当年进京赶考的时候父亲还曾阻拦过,可惜虞寒江脾气执拗,抱着一腔热血去考了个状元回来。
    虞家就住在江州城郊,整座院子清幽古朴,一看就是腐书网。
    踏进家门,虞寒江心中也莫名生出一丝熟悉感,毕竟在剧情设定里他是在这里长大的。
    门口护卫见到他,满脸惊喜,激动地道:少爷、少夫人回来了?小的这就去通报!
    虞寒江点了一下头,轻轻揽住肖楼的肩膀走进院里。两人顺着青石板路来到大厅,父母已经收到消息赶了过来,虞寒江和肖楼一起给长辈们行礼。
    这两位虽不是虞寒江真正的父母,只是剧情里设定的角色,可被突然带回来见家长,肖楼还是觉得浑身别扭,只能硬着头皮陪虞寒江演戏,跟着叫:爹、娘。
    虞父问道:寒江,你什么时候到江州上任的?怎么一直不到家里转转?
    虞寒江解释道:孩儿初到江州,有许多公务需要处理,这几日十分繁忙,今天才抽出些时间回家探望。爹,娘,近日身体可好?
    虞母微笑道:我跟你爹爹一切都好,倒是你们两个,三年没见,好像都瘦了?她看向肖楼,满脸慈爱:小楼,你跟着寒江在京都,是不是吃了不少苦?
    肖楼道:娘千万别这么说,夫君在京都公务繁忙,我陪在他身边也是应该的。
    这台词他自己都觉得肉麻,可还是得硬着头皮演下去。
    虞寒江迅速转移话题:爷爷呢?怎么不在家?
    虞父道:你爷爷天天去山上钓鱼,这会儿还没回来呢。
    虞母看向肖楼,温言说:你们就留在家里用饭吧,娘让厨房给你们准备些好吃的。
    肖楼和虞寒江陪父母聊了会儿天。
    直到午饭时间,爷爷拿着鱼竿和鱼篓优哉游哉地回来了,他的鱼篓里有几条刚钓上来的鱼,见孙子和孙媳妇回来,老人家高兴得笑眯了眼睛,立刻把鱼交给厨子炖汤喝。
    肖楼留在偏厅跟虞母说话,虞寒江则找了个机会单独叫爷爷去书房。
    他将王府发生的事情简略地告诉了爷爷。
    别看虞爷爷年纪大了,精神状态却好得很。听说王府里死了人,老人家眉头微微一皱,摸着长长的胡子,说道:这件事不简单,你可要仔细调查,但也得学会明哲保身,不该知道的,就假装不知道,以免给自己招惹麻烦。
    听爷爷意有所指,虞寒江低声问:爷爷,您曾给先皇当了十多年的丞相,先皇当年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皇孙,而不是皇子?
    虞爷爷轻叹口气:唉这件事说来话长,先皇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虞寒江坐在旁边认真地听着:不得已?到底是什么缘由?
    虞爷爷道:先皇膝下子嗣单薄,很多皇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活下来的,只有五个皇子,大皇子、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和八皇子。大皇子是长子,又是正宫皇后所生,先皇对大皇子最为宠爱,在大皇子还在襁褓中时就立他为太子。
    想起当年的事,老爷爷的脸上不由浮起了一丝哀痛:大皇子天资聪颖,宅心仁厚,谦虚好学,大臣们也都认为他会是最好的继位人选,然而,他二十岁那年外出狩猎,被毒箭所伤,当场毙命。经过调查发现,居然是三皇子派人所为,陛下怒火攻心,干脆给三皇子赐了一杯毒酒。
    虞寒江怔了怔:原来是三皇子暗杀太子殿下?陛下盛怒之下赐死了他?
    虞爷爷道:唉,皇家的秘密,自然不好外传。大皇子早逝后,太子之位暂时空了下来,陛下本想好好考察其他几位皇子再做决定,但没过多久,皇后也病逝了,后来调查才发现,居然是淑妃所为,淑妃下毒害死了皇后,明妃又毒害淑妃,还牵扯到五皇子、六皇子背后的势力。
    后宫的嫔妃们为了争宠,手段之毒辣,让先皇心灰意冷,于是先皇秘密立下遗旨,有朝一日驾崩之后,让所有嫔妃给他殉葬。
    虞寒江听完这段故事,也觉得惊心动魄。他仔细一想,道:三皇子被先帝赐了毒酒,五、六两位皇子联合他们的母妃夺权,可是八王爷也就是当初的八皇子,并没有参与太子之位的争夺,为什么先帝不考虑立他为储君?
    虞爷爷笑了笑,道:八王爷才是看得最透彻的一个人。先帝的几个皇子当中,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本来也是最好的储君人选,先帝当初咨询我们这些大臣时,大家都建议立八皇子。然而,就在先帝决心立八皇子为储君时,他却主动上了一道奏折,建议先帝立下规矩,以后大齐传位只传皇后所出的嫡子,若无嫡子再传长子,万不可乱了秩序,这样才能避免后世的储君之争。
    历史上,因为储君之位的争夺血流成河的事并不少见。八王爷显然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当时,他跟他母妃无权无势,陛下如果立他为太子,他就会变成下一个替罪羊,被五、六皇子联手打压。当年的他,到底是真的无心权势,还是在扮猪吃老虎等待最好的时机?
    爷爷接下来的说法给了虞寒江答案:先帝驾崩那年,太子继位,当时太子只有十八岁,五、六王爷起兵逼宫,是八王爷协助太子,里应外合平定了叛乱。当今陛下虽然年幼、却深谋远虑,他早就料到两位皇叔不会安分,在先皇病重的时候就提前做好布置。可怜两位王爷,太轻视这个年幼的侄子,在皇宫内被乱箭射死,最后陛下找了个病逝的理由将他们安葬了。
    虞寒江:
    当年的事,刚考上状元的虞寒江并不知情,如今听爷爷一说才恍然大悟。
    皇宫内的斗争,很多都是不能外传的秘密,爷爷虽然年迈隐居在江州,可朝廷有好几个官居高位的大臣是老爷子的得意门生,他自有消息来源。
    虞寒江听到这里不由疑惑如果八王爷真想造反,太子刚登基、地位还不稳固的时候起兵谋反岂不是更容易?何必帮助太子平定另外两个王爷的叛乱?
    如今太子登基已有四年,朝廷重臣大部分对当今陛下十分信服,陛下也渐渐培植起了自己的亲信,八王爷再想谋反,就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难道八王爷真是一个只爱美色、无心从政的闲散王爷?
    虞寒江微微皱着眉陷入了沉思。
    虞爷爷感慨道:身在皇家,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已,当年的后宫斗争,不少嫔妃、皇子和公主枉死,八王爷和九公主,是陛下为数不多的亲人了。
    虞寒江突然想起陛下给八王爷的那封密函
    难道自己的推测错了?
    正好母亲叫人传饭,虞寒江便扶着年迈的祖父一起过去。
    一家人围着餐桌吃了顿团圆饭,虞寒江又跟父母聊了片刻,这才带着肖楼告辞。
    离开虞家后,肖楼微笑着问:怎么样?这一趟有收获吗?
    虞寒江低声道:我们的推理可能又出错了。
    肖楼道:你是说,八王爷并没有谋反的嫌疑?
    虞寒江点头:以爷爷的描述看,八王爷不像是那种人,据说当年先皇驾崩,太子继位时,五、六王爷联手起兵逼宫,是陛下和八王爷里应外合平定了叛乱,那两位王爷都被乱箭射死在宫内。八王爷如果想谋反,没必要等到现在陛下的羽翼已经丰满的时候再行动。
    肖楼听到这里也有些意外:这么看来,八王爷对当今陛下其实很忠心?
    虞寒江道:既然陛下是个深谋远虑的人,如果他忌惮八王爷,他应该不会傻到让八王爷的嫡女淑安郡主嫁去赵国和亲,给自己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肖楼仔细想了想,说:让八王爷和赵国结盟,是不是说明陛下对八王爷其实很信任?
    虞寒江若有所思道:陛下还给了八王爷一封密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或许我们的推理跑偏了,八王爷不是要谋反,而是要和陛下联手镇压江州可能存在的谋反势力?
    肖楼双眼一亮:这样也说得通!王爷就从反派变成了正派,有人要谋反,但不是八王爷,他跟陛下是一条船上的?
    推理的过程本就是抽丝剥茧,一种思路错了,立刻换另一种。
    王府的谋杀案牵扯出的线索太多,一开始认为是后宅争斗,四小姐和林少泊的私情被发现才灭口;后来又怀疑是护卫、八王爷谋反
    如今却发现,全都错了。
    林少泊不是凶手,秦护卫不是凶手,八王爷,很可能也不是凶手。
    那么,到底是谁在王爷生日那天潜入王府连杀两人?
    虞寒江看向肖楼,道:不知道龙森那边的进度如何,我们再去王府一趟。
    第171章 【乱世烽烟20】
    王府。
    虞寒江和肖楼一进门,龙森就急匆匆地迎上来,压低声音说:三小姐和秦瑞都不见了,据说是因为她亲娘晴夫人不同意她跟秦瑞的婚事,甚至以死相逼,三小姐性格刚烈,昨晚收拾了行李,直接跟秦护卫私奔。
    肖楼:
    居然叫上护卫私奔,这姑娘胆子真是够大,这下不同意也没办法,晴夫人肯定要被她气疯。
    然而虞寒江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他低声问:三小姐,秦护卫,都会武功吧?
    龙森点头:秦瑞是王府护卫中武艺最高的一个,三小姐的武功我没有见过,但听说她力大无比,一个姑娘家,能用剑直接切断一棵树,显然武功也不弱。
    虞寒江若有所思:你们觉不觉得,王爷昨天突然答应三小姐的婚事,有些草率?
    肖楼仔细一想,也觉得不太对劲。
    三小姐怎么说也是王府千金,秦瑞是王府护卫,还是韩夫人的弟弟,两个人身份差异巨大,辈分也不是同辈,韩夫人莫名其妙说要替弟弟做主,王爷顺水推舟居然同意了这门亲事?
    哪有三言两语就把女儿嫁给护卫的道理?
    如今,三小姐和秦护卫以私奔的名义一起跑了到底是真的私奔,还是王爷故意将他们放出府去,执行什么特殊的任务?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