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采煤之用
“三百万贯,这是怎么欠来的?”
“唉,一言难尽呀!”陈初六惆怅万分:“上次给善修说亲,那陈尧佐趁机向我施压,提出若干不平等条约,为夫慷慨陈词,驳斥了其余的不合理要求,唯独剩下这一款,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答应。”
王雨溪和赵雅对视一眼,又同时看向陈初六,赵雅开口道:“官人,你是不是陈尧佐那个老狐狸下了套?”
“呃,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以婚事相要挟,让我三年之后,借给他三百万贯。他说好了,这三百万贯是会还的,为夫想了想,体谅他的难处,咬咬牙答应下来了。”陈初六坚持不说自己是被坑了,又道:“这三百万贯,不要我们家的财产,也不要我去贪墨。”
王雨溪愕然,问道:“难道有钱从天上下来?”
陈初六笑着道:“原本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没办法。天上不下钱,咱们只能从地里挖钱出来。”
“地里?”
“没错。这一路上,我仔细看了。林子少,这里的百姓过冬,只能靠木炭。但木炭太贵,咱们将石炭挖出来,卖给他们,这可是和驱蚊棒一样的暴利。”
王雨溪听了哭笑不得:“太原的石炭贱如土,许多地方地面上就有,这里的百姓,难道不会自己动手去挖?再说了,石炭有毒,如果不穷到一定地步,谁来用石炭,穷到这个地步,又岂会买石炭用?”
三言两语,陈初六被怼得哑口无言,想了想又道:“如今这是唯一的办法了,石炭不能用,只因方法不对。只要能用对方法,石炭就没毒了。”
“什么办法?”
“总之我有办法就是了。”陈初六撇撇嘴,道:“三百万贯的婚不是更没办法嘛?”
“行了行了。”赵雅无奈道:“你放手去做就行,三年凑不齐,就让天子给你出这笔钱。对了,太原府那么多生意可做,不算别的,就算干我们家的老本行,用驱蚊棒、铜镜还钱,还不是手到擒来,官人为何盯着这石炭?”
“驱蚊棒、铜镜,当然可以做,但这里又找不到可以信任的百姓。我打听过了,这里短工十分少见。别的生意都有人在做,太原府这地方,对外人防备很高,我又不掌实权,做起事来太难了。从这石炭入手,打开商路,做问路之石。”陈初六想了想,又补充一句道:“这石炭的用处,不止有取暖一途。”
赵雅、王雨溪对视一眼,也是无奈:“官人思虑过远,我们小女子是难以企及了。刚好在这边清闲得很,等把这宅子清理修葺好,我们两个也要做点小生意。”
“你们做什么生意?”
“一个地方,肯花钱的男人,不一定有。但肯花钱的女人,一定会有。”王雨溪眼睛里闪过一丝精明。
三百万贯,这么大一笔钱,还是让家里人知道一下的好,见他们不反对,陈初六也就放下心来了。现在所要想的,只有怎么弄出这三百万贯了。陈初六这几天听到的消息,茶叶、盐、铁,这三种东西最赚钱,但这三种几乎都被官府管控。
蛋糕已经被分完了,陈初六现在不过是一个没实权的少尹,肯定没办法插手进去。将来如果能扳倒张秉,说不定还能分上一口汤。一口汤而已,中饱私囊肯定足够,但要想凑够三百万贯,就是痴心妄想。
想来想去,还是只有石炭生意最为妥当。可在问村老的时候,村老却说,到处都有挖石炭的人,这可让陈初六大吃一惊。在他印象中,古代对煤炭的利用并不是很广泛。最主要的是,古人不知道煤炭为何会令人中毒,这就意味着很多人不敢用。
同时,开采难度大,特别是地下开采,需要良好的支护环境。在后世都常有煤矿事故,在古代就更不用想了,技术根本无法保证安全。挖煤就是在死神嘴巴里扣吃的,只有在山西这种露天煤分布的地方,才有人逐渐开始开采和利用。
可煤炭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当然在这个时候,作为燃料取暖和炼钢是最主要的。相比较于砍伐山林来说,使用煤炭对环境的污染,似乎还没那么严重,特别是对于太原这种水土流失的地方来说。
更重要的是,陈初六要借重这煤炭的生意,开辟一条直通南北的商路。汉时丝绸之路,固然有张骞出使,朝廷北击匈奴的因素在。但丝绸之路上的一寸一寸,可是商人们去一步步踏出来的。他们肯去踏,无非一个“利”字而已。
一旦贩卖煤炭有利可图,定会有商人蜂拥而至。到时候,从太原到汴京这一千二百里,就有了一条顺畅的商路。有了商路,就有了车船骡马,有了运力。那么从京师到西北、河北的军需输边,就能省却大半费用,如同疏通了血脉一番。不止如此,还创造了许多脱离田土的谋身之所,让地力下降的这片黄土高坡,能承受民生之重。
这才是利在千秋之计,也才是为国谋事、为民谋福,这也才是陈初六的事功之学!
到时候,三百万贯,何足道哉!
眼下的困境,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陈初六想了许久,也未能找到破局之策,只好先走一步,看一步。不管怎样,做事还得靠耳目、口舌、手足,耳目就是情报,口舌便是报刊,手足便是人才。
陈初六心想,明天上任之后,就借着熟悉工作的由头,把太原府的士农工商,查个清楚。
次日,一大早,陈初六便来到了府衙。从泥屯庄到府衙,路程不是特别远。陈初六这马车的,是一匹马拉一辆车,走得不快,和骑自行车相比快不了多少。七八里路,也就是半个小时。用古人的话,就是两盏茶。
到了府衙,刚好踩点,是到了卯时。陈初六心想,自己身为二把手,晚来一点,这是应该的。可下车一看,空空如也,门刚打开,才来两个门子在这里打扫。门子见到二府老爷,这么早就来了,吓得了一跳,慌忙过来问候:“二府老爷早,敢问这么早前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本官前来应卯,为何不见其他人呐?”
(未完待续)
“唉,一言难尽呀!”陈初六惆怅万分:“上次给善修说亲,那陈尧佐趁机向我施压,提出若干不平等条约,为夫慷慨陈词,驳斥了其余的不合理要求,唯独剩下这一款,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答应。”
王雨溪和赵雅对视一眼,又同时看向陈初六,赵雅开口道:“官人,你是不是陈尧佐那个老狐狸下了套?”
“呃,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以婚事相要挟,让我三年之后,借给他三百万贯。他说好了,这三百万贯是会还的,为夫想了想,体谅他的难处,咬咬牙答应下来了。”陈初六坚持不说自己是被坑了,又道:“这三百万贯,不要我们家的财产,也不要我去贪墨。”
王雨溪愕然,问道:“难道有钱从天上下来?”
陈初六笑着道:“原本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没办法。天上不下钱,咱们只能从地里挖钱出来。”
“地里?”
“没错。这一路上,我仔细看了。林子少,这里的百姓过冬,只能靠木炭。但木炭太贵,咱们将石炭挖出来,卖给他们,这可是和驱蚊棒一样的暴利。”
王雨溪听了哭笑不得:“太原的石炭贱如土,许多地方地面上就有,这里的百姓,难道不会自己动手去挖?再说了,石炭有毒,如果不穷到一定地步,谁来用石炭,穷到这个地步,又岂会买石炭用?”
三言两语,陈初六被怼得哑口无言,想了想又道:“如今这是唯一的办法了,石炭不能用,只因方法不对。只要能用对方法,石炭就没毒了。”
“什么办法?”
“总之我有办法就是了。”陈初六撇撇嘴,道:“三百万贯的婚不是更没办法嘛?”
“行了行了。”赵雅无奈道:“你放手去做就行,三年凑不齐,就让天子给你出这笔钱。对了,太原府那么多生意可做,不算别的,就算干我们家的老本行,用驱蚊棒、铜镜还钱,还不是手到擒来,官人为何盯着这石炭?”
“驱蚊棒、铜镜,当然可以做,但这里又找不到可以信任的百姓。我打听过了,这里短工十分少见。别的生意都有人在做,太原府这地方,对外人防备很高,我又不掌实权,做起事来太难了。从这石炭入手,打开商路,做问路之石。”陈初六想了想,又补充一句道:“这石炭的用处,不止有取暖一途。”
赵雅、王雨溪对视一眼,也是无奈:“官人思虑过远,我们小女子是难以企及了。刚好在这边清闲得很,等把这宅子清理修葺好,我们两个也要做点小生意。”
“你们做什么生意?”
“一个地方,肯花钱的男人,不一定有。但肯花钱的女人,一定会有。”王雨溪眼睛里闪过一丝精明。
三百万贯,这么大一笔钱,还是让家里人知道一下的好,见他们不反对,陈初六也就放下心来了。现在所要想的,只有怎么弄出这三百万贯了。陈初六这几天听到的消息,茶叶、盐、铁,这三种东西最赚钱,但这三种几乎都被官府管控。
蛋糕已经被分完了,陈初六现在不过是一个没实权的少尹,肯定没办法插手进去。将来如果能扳倒张秉,说不定还能分上一口汤。一口汤而已,中饱私囊肯定足够,但要想凑够三百万贯,就是痴心妄想。
想来想去,还是只有石炭生意最为妥当。可在问村老的时候,村老却说,到处都有挖石炭的人,这可让陈初六大吃一惊。在他印象中,古代对煤炭的利用并不是很广泛。最主要的是,古人不知道煤炭为何会令人中毒,这就意味着很多人不敢用。
同时,开采难度大,特别是地下开采,需要良好的支护环境。在后世都常有煤矿事故,在古代就更不用想了,技术根本无法保证安全。挖煤就是在死神嘴巴里扣吃的,只有在山西这种露天煤分布的地方,才有人逐渐开始开采和利用。
可煤炭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当然在这个时候,作为燃料取暖和炼钢是最主要的。相比较于砍伐山林来说,使用煤炭对环境的污染,似乎还没那么严重,特别是对于太原这种水土流失的地方来说。
更重要的是,陈初六要借重这煤炭的生意,开辟一条直通南北的商路。汉时丝绸之路,固然有张骞出使,朝廷北击匈奴的因素在。但丝绸之路上的一寸一寸,可是商人们去一步步踏出来的。他们肯去踏,无非一个“利”字而已。
一旦贩卖煤炭有利可图,定会有商人蜂拥而至。到时候,从太原到汴京这一千二百里,就有了一条顺畅的商路。有了商路,就有了车船骡马,有了运力。那么从京师到西北、河北的军需输边,就能省却大半费用,如同疏通了血脉一番。不止如此,还创造了许多脱离田土的谋身之所,让地力下降的这片黄土高坡,能承受民生之重。
这才是利在千秋之计,也才是为国谋事、为民谋福,这也才是陈初六的事功之学!
到时候,三百万贯,何足道哉!
眼下的困境,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陈初六想了许久,也未能找到破局之策,只好先走一步,看一步。不管怎样,做事还得靠耳目、口舌、手足,耳目就是情报,口舌便是报刊,手足便是人才。
陈初六心想,明天上任之后,就借着熟悉工作的由头,把太原府的士农工商,查个清楚。
次日,一大早,陈初六便来到了府衙。从泥屯庄到府衙,路程不是特别远。陈初六这马车的,是一匹马拉一辆车,走得不快,和骑自行车相比快不了多少。七八里路,也就是半个小时。用古人的话,就是两盏茶。
到了府衙,刚好踩点,是到了卯时。陈初六心想,自己身为二把手,晚来一点,这是应该的。可下车一看,空空如也,门刚打开,才来两个门子在这里打扫。门子见到二府老爷,这么早就来了,吓得了一跳,慌忙过来问候:“二府老爷早,敢问这么早前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本官前来应卯,为何不见其他人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