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不好意思你太菜

第122页

    从他八岁阿婆卧病在床时,被安排在他身边的守卫及各个高人都出现,且不说其他的人。暂且出现在这里的三人现在正是他的教习师傅。师一教文,师二教武,师四教巫。
    这几条狗就是他用现学的苗疆巫术唤来的。
    宝珠弯着眼睛夸他:明亦真厉害,竟然这么快就学会了。rdquo;
    她也懒得去问为什么系统没有把明亦的真实身份告诉她,也许是天机不可泄露rdquo;?她对着那三个人微鞠了躬点点头,谢谢师傅们对明亦弟弟的教导。rdquo;
    但明亦有点害羞,他悄悄红了耳尖,撇开视线忍了好久才抑制住说出自己实际上早就全部学会了的事实。现在重新学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正常一点,哪怕他现在的学习速度已经让众师傅刮目相看而更加忠心耿耿了。
    三位师傅也抱拳与她示意,在明亦的眼神下退了出去。明亦才拉着宝珠的手继续开口,宝珠姐要学什么吗?明亦都可以教你。rdquo;
    以前宝珠姐的巫术是从他这学来的,她总爱在他面前从这些戏弄他,成功了以后俯首在石桌上哈哈大笑。
    她的笑声也非常好听,尤其是长大以后的她。
    宝珠摇了摇头,我学这些做什么。rdquo;她摸着他的头,像是上午耐心照顾发烧的他一样,轻声细语道:这些事不要告诉任何人,就是阿婆,你也要斟酌再三,多考虑考虑。你的身份特殊,宝珠姐担心明亦被你父亲的仇敌盯上,所以明亦听姐姐的话,和以往一样藏拙,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让别人知道你不同寻常好吗?rdquo;
    明亦歪进她的怀里,断断续续地点头,最后竟然睡了过去。
    宝珠看见他阖上的眼睛,上面的眼睫还在生理性地颤动,长长的影子覆盖了他整个眼窝,看上去恬静乖巧极了。
    她慈母心爆棚,对着这样一个身负身世大谜家仇国恨的十岁孩子,他正在自己怀里累极睡了过去,任谁也会觉得心疼极了吧。
    宝珠放轻动作把他翻转上自己的背,慢慢走出去回了徐阿婆家的院子。一路上她都不敢迈大了步子。半路乍一听见他再背拗口的佛经时,差点以为她动作太大吵醒了他,宝珠连忙安抚他,半天才反应过来。
    他在睡梦中呢。只是连做梦都在背佛经,是在静心养气还是课程要求?
    宝珠大概绝对想不到他只是单纯地练习说话而已,盖因佛经大多冗长拗口,才会被他拿来常常读背。
    她调整了一下姿势让他睡得更好,一小步一小步走过去。不禁想到他说过的他的身世,蹙了蹙眉头。
    往前她只觉得她的生活范围只会在这方圆几百里内,顶了天去将预筹好的小本生意做大了往临城去,却没想到明亦的未来,是要立足于更大的跨越两国的背景的。
    这个时间的历史设定相对简单多了。通俗来讲相对不长的历史之前,这里是只有一个明楚国的,只是十五年前发生了战乱割据,现今成了秦与桓。
    她们现在在的徐家村处于桓国境内,皇帝是明楚前朝末帝的堂侄桓與。桓與好歹有前朝皇室血脉,秦国则是异姓王秦术窃国而来的。因此而被桓国称为乱臣贼子,两国之间大约是因为十五年前的战乱而修身养息,目前正处于口头上互相嘲讽,却尚未发动真枪实战的状态。
    明亦的身世确实狗血,他是明楚末帝皇后的遗腹子。明楚虽然十五年前灭国,但末帝并不是十五年前逝世,他被桓與以神智不清的理由关押在冷宫里由其自生自灭,四年后才因为承受不了打击以及宫人的虐待而自杀。
    当时的皇后正要殉情,却发现怀中还有一个才存活两个月的胚胎,躲躲藏藏将他生了下来,通过明楚前朝的遗臣送来这里的山村,暗中看护。
    就连徐阿婆这个收养人,也是他们事先选定的。大概是因为徐阿婆家中无夫无子,本身出自京城大家的丫鬟,性情温善,就算是教导明亦,也是勉强可以的。
    宝珠背了一路,已经有些累了。她更加放慢了脚步,想着她是应该旁观这位天之骄子从逆境中成长为一名盖世枭雄,还是给自己的生活添一点难度,一路扶助他完成使命。
    明亦的头动了动歪在她的脖子侧面,呼出来的气息喷在她的脖子上,软软的湿润的。
    宝珠心都要化了,明亦弟弟这么可爱乖巧,他才十岁就要扛起这样的仇恨。她作为姐姐,怎么舍得让他一个人禹禹独行去深渊走一趟呢。
    第67章 明镜亦非台*9
    到了院子的时候,阿婆正靠在床头打着络子。她枯瘦如柴的手背上有青筋根根,手下不复年轻时的灵活,因为岁月留下的刻印而动作迟缓,她抬起手对着光,将绳头穿进绕好的圈中。
    见宝珠进来,笑了一下,宝珠来啦,吃了饭吗?rdquo;
    宝珠坐过去仔细地看着她手上的步骤,觉着新奇一边跟着她虚空动着手指,一边乖巧回道:还没呢,待会就吃。rdquo;
    阿婆扬扬手里的络子,宝珠想学吗?rdquo;
    她立刻点点头,高兴极了,阿婆可以教宝珠吗?rdquo;
    阿婆就停下手里的活,把半成的络子递在她的面前,耐心为她解释:络子好打,用处也多,只看你需要什么。不论是扇坠还是剑穗,挑好了颜色怎么编都好看。rdquo;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