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页
傅秋雯对他们母子恶劣的关系赶到惊愕,整日在太后耳边说皇帝不该如此,定是受了狐狸精的蛊惑,让太后烦不胜烦,彻底厌弃了她,不许她再面见。傅秋雯这个皇后既封后第二日被派来侍疾后,又被软禁在了房中,半点皇后的优待也没享受到,日子过得还不如当姑娘的时候。
可没人有空理会傅秋雯,因为皇帝看徐子凡没动静,就大着胆子在朝上说太后凤体违和,要去皇家寺院静养祈福,希望在那里能把身体养好。所有大臣都在看徐子凡的反应,但徐子凡却很赞同皇帝的提议,说太后身体越来越差,去皇家寺院确实是最合适的,还夸皇帝孝顺。
所以在太后还处于愤怒中时,就被皇帝强硬地送出了宫!
皇家寺院都是和尚,当然不能住进去这么多女子,皇帝给太后安排的是紧挨着皇家寺院的一处行宫,安慈宫所有人都跟去伺候,排场很大,尽显皇帝孝心,谁也不知道马车里的太后是被迷昏了送去的。行宫有皇帝派的侍卫看守,不许进出传信,太后相当于是被软禁在那里了。
这些事的发生也不过就前后半个月,速度太快,以至于大臣们都没反应过来,感觉天就已经变了。等他们回过神,愕然发现徐子凡竟对皇帝恭敬很多,皇帝在朝堂上的提议他都赞同,不管妥不妥当都不反对,这让皇帝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也让大臣们心里都开始发慌。
一日皇帝又做了不妥的决定,下朝后丞相忍不住找上徐子凡,斟酌着说道:摄政王,今日所议之事是否不大妥当?rdquo;
徐子凡叹了口气,皇上是君,我们是臣,皇上有令,我们自当听从。本王虽然是摄政王,但皇上如今已经长大封后,开始亲政了。本王自然不能越俎代庖,否则惹到皇上,恐怕会沦落到下场凄凉,毕竟hellip;hellip;rdquo;他止住话头,又叹了口气,本王自己倒无所谓,但还要为本王的妹妹、女儿着想。rdquo;
徐子凡说完就先走了,留下丞相一脸沉重。他听懂了徐子凡的未尽之语,皇帝连太后都能不管不顾,哪里会在意他们这些臣子?就因为如此,他更感到心寒,如果摄政王对皇帝都要小心谨慎,他们就只能听之任之了,还能冒着牵连家族的风险劝谏吗?
他是不清楚皇帝和太后有什么内情,但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能坐上龙椅全是靠太后,是太后笼络住摄政王才有了今日的皇帝。太后刺杀芙蓉之事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皇帝就因为这个同太后反目,甚至三番五次气晕太后,将太后送去皇家寺庙。这岂止是大不孝?这还是忘恩负义!
这样一个无情无义的冷血之人做他们的皇帝,是他们的劫难,也是天下的劫难。偏皇帝还自视甚高,对朝政把控不够,时常做一些错误的决定,跟着这样的皇帝简直是在走一条死路,可他什么也不能做。
如丞相这般想得通透的人没几个,有些人还真当皇帝担心太后的身体才送太后去寺庙的呢,也有人觉得摄政王收敛光芒不再危及皇帝的权力是大好事,以为这是好的发展,但朝中几位重臣互通有无,想法和丞相几乎毫无差异。
暗一把调查到的各方反应禀报给徐子凡,徐子凡满意地点点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们继续按计划行事,太后和傅家也看住了,别给他们机会搞动作。rdquo;
暗一领命离去,德安帮徐子凡把记录密报的纸张烧掉,问道:主子,如今您已大权在握,何必再看那小皇帝的脸色?您所说的lsquo;东风rsquo;是指什么?rdquo;
徐子凡躺到软榻上,半阖着眼养身,淡淡地道: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若不让众臣百姓认清楚皇帝的模样,岂不是都以为本王欺负他们孤儿寡母?皇帝对太后也是太不孝了,太后如今的身体不堪一击,不如给她好好养一养,让她有机会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儿子。你去和神医交代一声,本王亲自送神医过去。rdquo;
是,奴才这就去办。rdquo;
对了,给墨云收拾一下屋子,本王此次前去会把她带回来。rdquo;
德安应下,自去办事。如今他们这些下属最佩服的人就是墨云了,墨云把宫中的形势搅得一团乱,还布局周详地解决了太后,令他们所有人刮目相看。他们纷纷感慨从前小瞧了墨云,她的能力就仅次于主子而已。这次给墨云收拾屋子,他决定亲自去看着,免得出什么差错。
府里的神医早就请了,还是那次墨云为了迷惑太后故意说让他找神医找药的时候请来的,只不过那时太后是越虚弱越好,他根本没提过找到神医的事。当然这神医也只是相对于太医院来说,神医的医术比御医好一些,但也就是一些而已,和徐子凡的医术比还差的太远。
不过让太后短暂恢复去教训皇帝是没问题,徐子凡叫德安转告了神医方法。他已将此神医收到麾下,不怕神医不按他的想法办事。
在太后在行宫里怒气达到顶点时,徐子凡带着神医和一大车药去了。
徐子凡在门口被侍卫拦住,徐子凡眼神一扫,他的近卫队立即制服那些侍卫,打开大门给他开路。徐子凡带人走进去就放了那些侍卫,大门重新紧闭落锁,他也不在意,只叫人通报太后一声。
太后听闻徐子凡来了,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即出门迎上去,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仲谦!仲谦你终于来了!rdquo;
--
可没人有空理会傅秋雯,因为皇帝看徐子凡没动静,就大着胆子在朝上说太后凤体违和,要去皇家寺院静养祈福,希望在那里能把身体养好。所有大臣都在看徐子凡的反应,但徐子凡却很赞同皇帝的提议,说太后身体越来越差,去皇家寺院确实是最合适的,还夸皇帝孝顺。
所以在太后还处于愤怒中时,就被皇帝强硬地送出了宫!
皇家寺院都是和尚,当然不能住进去这么多女子,皇帝给太后安排的是紧挨着皇家寺院的一处行宫,安慈宫所有人都跟去伺候,排场很大,尽显皇帝孝心,谁也不知道马车里的太后是被迷昏了送去的。行宫有皇帝派的侍卫看守,不许进出传信,太后相当于是被软禁在那里了。
这些事的发生也不过就前后半个月,速度太快,以至于大臣们都没反应过来,感觉天就已经变了。等他们回过神,愕然发现徐子凡竟对皇帝恭敬很多,皇帝在朝堂上的提议他都赞同,不管妥不妥当都不反对,这让皇帝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也让大臣们心里都开始发慌。
一日皇帝又做了不妥的决定,下朝后丞相忍不住找上徐子凡,斟酌着说道:摄政王,今日所议之事是否不大妥当?rdquo;
徐子凡叹了口气,皇上是君,我们是臣,皇上有令,我们自当听从。本王虽然是摄政王,但皇上如今已经长大封后,开始亲政了。本王自然不能越俎代庖,否则惹到皇上,恐怕会沦落到下场凄凉,毕竟hellip;hellip;rdquo;他止住话头,又叹了口气,本王自己倒无所谓,但还要为本王的妹妹、女儿着想。rdquo;
徐子凡说完就先走了,留下丞相一脸沉重。他听懂了徐子凡的未尽之语,皇帝连太后都能不管不顾,哪里会在意他们这些臣子?就因为如此,他更感到心寒,如果摄政王对皇帝都要小心谨慎,他们就只能听之任之了,还能冒着牵连家族的风险劝谏吗?
他是不清楚皇帝和太后有什么内情,但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能坐上龙椅全是靠太后,是太后笼络住摄政王才有了今日的皇帝。太后刺杀芙蓉之事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皇帝就因为这个同太后反目,甚至三番五次气晕太后,将太后送去皇家寺庙。这岂止是大不孝?这还是忘恩负义!
这样一个无情无义的冷血之人做他们的皇帝,是他们的劫难,也是天下的劫难。偏皇帝还自视甚高,对朝政把控不够,时常做一些错误的决定,跟着这样的皇帝简直是在走一条死路,可他什么也不能做。
如丞相这般想得通透的人没几个,有些人还真当皇帝担心太后的身体才送太后去寺庙的呢,也有人觉得摄政王收敛光芒不再危及皇帝的权力是大好事,以为这是好的发展,但朝中几位重臣互通有无,想法和丞相几乎毫无差异。
暗一把调查到的各方反应禀报给徐子凡,徐子凡满意地点点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们继续按计划行事,太后和傅家也看住了,别给他们机会搞动作。rdquo;
暗一领命离去,德安帮徐子凡把记录密报的纸张烧掉,问道:主子,如今您已大权在握,何必再看那小皇帝的脸色?您所说的lsquo;东风rsquo;是指什么?rdquo;
徐子凡躺到软榻上,半阖着眼养身,淡淡地道: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若不让众臣百姓认清楚皇帝的模样,岂不是都以为本王欺负他们孤儿寡母?皇帝对太后也是太不孝了,太后如今的身体不堪一击,不如给她好好养一养,让她有机会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儿子。你去和神医交代一声,本王亲自送神医过去。rdquo;
是,奴才这就去办。rdquo;
对了,给墨云收拾一下屋子,本王此次前去会把她带回来。rdquo;
德安应下,自去办事。如今他们这些下属最佩服的人就是墨云了,墨云把宫中的形势搅得一团乱,还布局周详地解决了太后,令他们所有人刮目相看。他们纷纷感慨从前小瞧了墨云,她的能力就仅次于主子而已。这次给墨云收拾屋子,他决定亲自去看着,免得出什么差错。
府里的神医早就请了,还是那次墨云为了迷惑太后故意说让他找神医找药的时候请来的,只不过那时太后是越虚弱越好,他根本没提过找到神医的事。当然这神医也只是相对于太医院来说,神医的医术比御医好一些,但也就是一些而已,和徐子凡的医术比还差的太远。
不过让太后短暂恢复去教训皇帝是没问题,徐子凡叫德安转告了神医方法。他已将此神医收到麾下,不怕神医不按他的想法办事。
在太后在行宫里怒气达到顶点时,徐子凡带着神医和一大车药去了。
徐子凡在门口被侍卫拦住,徐子凡眼神一扫,他的近卫队立即制服那些侍卫,打开大门给他开路。徐子凡带人走进去就放了那些侍卫,大门重新紧闭落锁,他也不在意,只叫人通报太后一声。
太后听闻徐子凡来了,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即出门迎上去,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仲谦!仲谦你终于来了!r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