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这场仗,打的越来越大,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没人知道为什么,明明双方都没有打起来的决心,都想着还天下一个太平日子,偏偏战乱的火像是被东风吹过,霎时间就烧了半壁江山。
到最后,刘奕终于顶不住,动了宗亲王族。
冬日寒冷,万物蛰伏,战火却没有因为寒冷而消失,刘奕下旨命何王领兵攻太子程太尉所占县城,丰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如今成了战略要地,今日是太子的,明日是何王的,双方僵持不下。
何王是离久安城最近的王族,刘奕已经派人传旨去其他地方,僵持越久,对程太尉与太子越是不利,所以程太尉下了狠心,想叫他戍守边关的两个儿子回来一个。
他想叫回来二儿子,大儿子常年戍守边关,领兵在前,已经能独挡一面,将大儿子放在边关,程太尉放心。
西边的蛮子被刘奕打的元气大伤,程太尉想着留一个儿子,应该就够了。
这事儿叫程远岫知道了,程远岫当即一股怒火窜上心头,她想也没想就跑去阻止程太尉。
“阿翁!不能叫二兄回来!今年咱们这儿是旱年,草原上更旱,他们本就没有粮食,今年收成这样少,等天气回暖,蛮子肯定会攻城抢粮!您这会儿叫二兄领兵回来,等蛮子攻城,大兄拿什么守城?”
程太尉知道这个女儿是为国考虑,所以并不生气,“你放心,我只让你二兄领兵五万回来,边关二十万大军,领来五万也没什么。你还不相信你大兄的本事吗?”
“可是阿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与太子本就是要清君侧,现在齐崇死了,巫觋们也都散了,陛下已有悔改之心,为何还要打啊?”程远岫是真的不明白,太子身为一国储君,程太尉是执掌军权的太尉!这两人吃饱了撑的一直打仗,还不是反叛要当皇帝的打仗。
打仗又不是过家家,这样不轻不重的拖,最后会把双方都拖死的!
程太尉叹口气,为何还要打。
为了活命。
“阿岫,你知道养活二十万大军,需要多少粮食吗?”程太尉唇角向下,严肃的看着自己的女儿,“需要很多很多,多到连这天下最富有的人,都无法承担。每年朝廷拨给边关的粮食,都算不得多,所以边关的兵只能忍饥挨饿,他们在边关垦荒种地,可得来的粮食,每年都要被蛮子抢掠一番,前几年陛下打蛮子,将蛮子打怕了,这才得了两年的太平。但陛下他老了,他的臣子也老了,他们都不想打了。”
如果不把蛮子灭了,边关永远没法和平,可这几年国内收成一降再降,国库和百姓都不富裕,于是就有人想出缩减军费军粮的主意。
陛下还应了。
那些文臣,上下嘴皮子一动,就要了那么多兵的命!
他们只说了缩减军粮军费,却没说让饿的不行的兵如何填饱肚子,他们只看得到忍饥挨饿的百姓,为什么就看不到保家卫国,还要饿肚子的兵呢?
“如果太子上位,难道他就会打吗?难道他就能拿出粮食来,供养军队,灭了西边吗?难道饿死千千万万个百姓,最后打一场胜仗,就值得吗?在阿翁心里,百姓的命就那么不值一提吗?”
程远岫气的口不择言,她只觉得眼前的父亲,十分陌生。
他口口声声说着为兵为国,实则眼中的野心,昭然若揭。
他不是想为兵士们撑腰,他是想助太子上位,赚一份从龙之功,以此压那些文臣一头,杀了那几个一直与他作对的文臣!他是怕陛下夺了手中兵权,所以才一直让太子与陛下打。
程家掌控着几十万大军,边关的二十万大军更是只认程家不认皇家,现在程太尉一声令下,就能叫人领兵五万回来,由此可见程家对边关大军的掌控,之前姑母死在宫中,是因为陛下动了周家!下一个,陛下就会对程家动手!
这才是真相。
程远岫想明白后,只觉得浑身发冷,她能感觉到程太尉对她的愤怒和不满。
“阿岫,阿翁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你,为了咱们程家人能好好的活着。太子为什么那么听阿翁的话,是因为太子也知道,一旦程家倒了,他这个太子之位,是保不住的。”程太尉有时也会觉得可惜,陛下为什么就不信任他,信任程家呢?
他为陛下立下汗马功劳,为陛下平定西北,他们程家从没有想过要做谋逆之事,为什么陛下要逼他?
只因你本就狼子野心,陛下不过是早一步看出来而已!程远岫低头行礼,将心中复杂的情绪掩盖,她觉得可悲,又觉得理应如此。
各方都是为了活命,连皇帝,都是为了让这江山更稳固,谈不上孰对孰错,只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不想死,就只能打下去了。
“阿翁,是远岫错了,远岫不该同阿翁争吵。二兄已经三年没回来过了,远岫去准备一番,静候二兄回来。”程远岫行礼后出了营帐,抬头看天,发现天空飘下星星点点的雪花,不一会儿又没了踪影。
今年又没有雪水,明年,不知是什么光景。
若再旱一年,百姓活不下去,会做出什么事来,谁也不知道。
程远岫想起江尤说的话,江尤说,战争不是光彩的事,可战争是结束战争的唯一手段。
定平十七年春,战火燃烧了大半安国江山,各路诸侯纷纷下场,旱灾愈发严重。十七年冬,何王刘青与丞相江诺领兵,重创太子势力,太子刘明自以为已入绝境,饮恨自杀,刘奕得知后重病去世,传位于小儿子刘丰,刘丰上位后将太子刘明打为逆臣,逃回边关的程太尉也成了谋逆一党。
--
没人知道为什么,明明双方都没有打起来的决心,都想着还天下一个太平日子,偏偏战乱的火像是被东风吹过,霎时间就烧了半壁江山。
到最后,刘奕终于顶不住,动了宗亲王族。
冬日寒冷,万物蛰伏,战火却没有因为寒冷而消失,刘奕下旨命何王领兵攻太子程太尉所占县城,丰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如今成了战略要地,今日是太子的,明日是何王的,双方僵持不下。
何王是离久安城最近的王族,刘奕已经派人传旨去其他地方,僵持越久,对程太尉与太子越是不利,所以程太尉下了狠心,想叫他戍守边关的两个儿子回来一个。
他想叫回来二儿子,大儿子常年戍守边关,领兵在前,已经能独挡一面,将大儿子放在边关,程太尉放心。
西边的蛮子被刘奕打的元气大伤,程太尉想着留一个儿子,应该就够了。
这事儿叫程远岫知道了,程远岫当即一股怒火窜上心头,她想也没想就跑去阻止程太尉。
“阿翁!不能叫二兄回来!今年咱们这儿是旱年,草原上更旱,他们本就没有粮食,今年收成这样少,等天气回暖,蛮子肯定会攻城抢粮!您这会儿叫二兄领兵回来,等蛮子攻城,大兄拿什么守城?”
程太尉知道这个女儿是为国考虑,所以并不生气,“你放心,我只让你二兄领兵五万回来,边关二十万大军,领来五万也没什么。你还不相信你大兄的本事吗?”
“可是阿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与太子本就是要清君侧,现在齐崇死了,巫觋们也都散了,陛下已有悔改之心,为何还要打啊?”程远岫是真的不明白,太子身为一国储君,程太尉是执掌军权的太尉!这两人吃饱了撑的一直打仗,还不是反叛要当皇帝的打仗。
打仗又不是过家家,这样不轻不重的拖,最后会把双方都拖死的!
程太尉叹口气,为何还要打。
为了活命。
“阿岫,你知道养活二十万大军,需要多少粮食吗?”程太尉唇角向下,严肃的看着自己的女儿,“需要很多很多,多到连这天下最富有的人,都无法承担。每年朝廷拨给边关的粮食,都算不得多,所以边关的兵只能忍饥挨饿,他们在边关垦荒种地,可得来的粮食,每年都要被蛮子抢掠一番,前几年陛下打蛮子,将蛮子打怕了,这才得了两年的太平。但陛下他老了,他的臣子也老了,他们都不想打了。”
如果不把蛮子灭了,边关永远没法和平,可这几年国内收成一降再降,国库和百姓都不富裕,于是就有人想出缩减军费军粮的主意。
陛下还应了。
那些文臣,上下嘴皮子一动,就要了那么多兵的命!
他们只说了缩减军粮军费,却没说让饿的不行的兵如何填饱肚子,他们只看得到忍饥挨饿的百姓,为什么就看不到保家卫国,还要饿肚子的兵呢?
“如果太子上位,难道他就会打吗?难道他就能拿出粮食来,供养军队,灭了西边吗?难道饿死千千万万个百姓,最后打一场胜仗,就值得吗?在阿翁心里,百姓的命就那么不值一提吗?”
程远岫气的口不择言,她只觉得眼前的父亲,十分陌生。
他口口声声说着为兵为国,实则眼中的野心,昭然若揭。
他不是想为兵士们撑腰,他是想助太子上位,赚一份从龙之功,以此压那些文臣一头,杀了那几个一直与他作对的文臣!他是怕陛下夺了手中兵权,所以才一直让太子与陛下打。
程家掌控着几十万大军,边关的二十万大军更是只认程家不认皇家,现在程太尉一声令下,就能叫人领兵五万回来,由此可见程家对边关大军的掌控,之前姑母死在宫中,是因为陛下动了周家!下一个,陛下就会对程家动手!
这才是真相。
程远岫想明白后,只觉得浑身发冷,她能感觉到程太尉对她的愤怒和不满。
“阿岫,阿翁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你,为了咱们程家人能好好的活着。太子为什么那么听阿翁的话,是因为太子也知道,一旦程家倒了,他这个太子之位,是保不住的。”程太尉有时也会觉得可惜,陛下为什么就不信任他,信任程家呢?
他为陛下立下汗马功劳,为陛下平定西北,他们程家从没有想过要做谋逆之事,为什么陛下要逼他?
只因你本就狼子野心,陛下不过是早一步看出来而已!程远岫低头行礼,将心中复杂的情绪掩盖,她觉得可悲,又觉得理应如此。
各方都是为了活命,连皇帝,都是为了让这江山更稳固,谈不上孰对孰错,只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不想死,就只能打下去了。
“阿翁,是远岫错了,远岫不该同阿翁争吵。二兄已经三年没回来过了,远岫去准备一番,静候二兄回来。”程远岫行礼后出了营帐,抬头看天,发现天空飘下星星点点的雪花,不一会儿又没了踪影。
今年又没有雪水,明年,不知是什么光景。
若再旱一年,百姓活不下去,会做出什么事来,谁也不知道。
程远岫想起江尤说的话,江尤说,战争不是光彩的事,可战争是结束战争的唯一手段。
定平十七年春,战火燃烧了大半安国江山,各路诸侯纷纷下场,旱灾愈发严重。十七年冬,何王刘青与丞相江诺领兵,重创太子势力,太子刘明自以为已入绝境,饮恨自杀,刘奕得知后重病去世,传位于小儿子刘丰,刘丰上位后将太子刘明打为逆臣,逃回边关的程太尉也成了谋逆一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