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赋税越来越重,地里的粮食却越来越少,前些年年年征兵粮,把家底都征没了,好不容易不征兵粮,又碰上了旱灾,太子起兵离他们这儿也不远,若是碰上战乱,这日子要如何过下去呢?
曹大山握紧手中的铜钱,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对吧?
事实上,并不对。
过年的十天,风平浪静,似乎太子骑兵谋反的事并不存在一般,可就在老百姓以为事情解决的时候,太子杀了齐崇。
他不光杀了齐崇,还是将齐崇处以车裂之刑,将头颅送给了刘奕,意在昭告天下,太子清君侧之决心。
齐崇死后,被太子定义为奸佞的人,是当今丞相——江诺。
安皇大怒,两方开始了正式交战,太子有程家军的支持,双方一时竟保持了僵持的状态。
在外头战火熊熊之时,莲花山的房子建好了。
历经两个月,终于在定平十六年的初春一月末建好了,两个月,几百人手,建好了一个可以容纳八百户的村庄,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
程远岫的任务,从每天拉着士兵去锻炼,变成了跟江尤一起,带着士兵去种地。
江尤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是第一次下地种田,她不懂种田有什么规矩,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种,她过来,主要是跟有经验的老农商量一下,怎么弄梯田。
这个有经验的老农,是曹大山。
他自小在田野间长大,种田是他最擅长的事,不是没有比他更有经验的老农,只是要来莲花山,必须越过大山,如今天气还没回暖,年纪太大的老人过来,江尤怕冻出个好歹来,挑挑拣拣,才找出一个曹大山。
曹大山见到江尤时有些惊讶,在盖房子的时候,江尤有几次,同他聊盖房子的事,有时会提出一些要求,曹大山一直以为,江尤是东家家里的姑娘,看着不像个管事的。
东家或许是那个每天带着一堆士兵拉练,十分威风的程小娘子,或是那位每次出现都捧着竹简的安大人。
现在看到跟在江尤身后的程远岫和安霖,他想,自己约莫是看走了眼,真正的东家竟然这么平易近人。
平易近人的东家江尤看着眼熟的曹大山,只觉古代劳动人民可真是技多不压身,又会盖房子又会种地,厉害啊。
一转眼,从春到夏,从夏入秋,又是一年秋收过去。
莲花山曾是远近闻名的荒山,但是最近一年,莲花山似乎不一样了。
曹家村的人每日都能看到有马车从山里出来,上头驮着的不知是什么东西,那莲花山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住下了,上头的官不管里头的事,连里头种的地都不去登记在册,也不去收赋税。
有临近村庄过不下去的人去投靠,也就在那边安家了。
只是人若不走到绝境,怎么可能抛却宗族,跑到那深山老林里去呢?
曹家村村中间有一棵大槐树,曹家村的妇人习惯傍晚坐在大槐树下,尤其是农闲时,这里是她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槐树旁是曹家的宗祠,里头供奉着曹家村共同的祖先,香火不断。
“大山家的,听说,你们家要搬到那莲花山去住了?那边都是黑土,一抹身上脸上都是黑的,还种不出粮食,你们去那儿作甚啊!”
“是啊,大山家的,你家孙子刚出生不到一年,虽说你家田地只剩几亩了,但你家人口少,熬过今年,明年也许收成好了,就能撑下去了!”
被一堆妇人围着说话的农妇低头缝补着旧衣裳,她眼角全是皱纹,脸上晒得黝黑,鬓角白发苍苍,谁能看出她才三十出头呢?
农妇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又看看周围人的衣服,叹了口气。前些年秋收后,他们曹家村人人都能换上一身半新不旧的衣服,到了过年时,也都能换一身新衣,可如今,他们身上的衣服到处是补丁。
秋天还好,没那么冷,穿的单薄破败些也没什么,可到了冬天呢?
“他三婶,你家的虎子还没回来吗?”
农妇想多问问,她的儿子被拉去做了兵,已经三个月没有音讯了。
三婶是个和农妇一般打扮,看上去年纪差不多的妇人,她沉默的摇摇头,脸上一丝笑纹都没有。
这一句问话,让周围的妇人都闭了嘴,她们或多或少都有亲戚关系,被拉去做兵的是她们的侄子,甚至还有她们的亲儿子,去了三个月,一点儿音讯都没有的不止一个。
“许是战事吃紧,没有音讯,不见得是坏事。”
一个妇人偷偷抹了把眼泪,不愿意多想,如果没有音讯,她儿子就一定还活着,还活着就最好不过了。
“他二叔,你咋来了?”
外围妇人的一声喊,惹得所有妇人看了过去,来者是个穿着打扮干净得体的老头,他阴沉着脸,长长的白胡子一直到胸口。
农妇看到他的一瞬间,心口一颤。
“二、二叔,你咋来了?快,快坐下!”农妇手忙脚乱的将缝补到一半的衣服放到一旁,手微微颤着在衣服上擦了擦,将手心的汗全擦下去,“二叔,可是我家小山有消息了?”
“还有我家虎子!”
“我家阿福呢?”“阿全也去了不少日子,可有消息了?”
一群妇人一拥而上,用期望的眼神看着老头,老头对上那么多双盛满母亲对儿子,妻子对丈夫思念的目光,心上更加沉重,鼻头一酸,眼眶泛红,张张嘴,嗓子里发出一声哽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
曹大山握紧手中的铜钱,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对吧?
事实上,并不对。
过年的十天,风平浪静,似乎太子骑兵谋反的事并不存在一般,可就在老百姓以为事情解决的时候,太子杀了齐崇。
他不光杀了齐崇,还是将齐崇处以车裂之刑,将头颅送给了刘奕,意在昭告天下,太子清君侧之决心。
齐崇死后,被太子定义为奸佞的人,是当今丞相——江诺。
安皇大怒,两方开始了正式交战,太子有程家军的支持,双方一时竟保持了僵持的状态。
在外头战火熊熊之时,莲花山的房子建好了。
历经两个月,终于在定平十六年的初春一月末建好了,两个月,几百人手,建好了一个可以容纳八百户的村庄,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
程远岫的任务,从每天拉着士兵去锻炼,变成了跟江尤一起,带着士兵去种地。
江尤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是第一次下地种田,她不懂种田有什么规矩,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种,她过来,主要是跟有经验的老农商量一下,怎么弄梯田。
这个有经验的老农,是曹大山。
他自小在田野间长大,种田是他最擅长的事,不是没有比他更有经验的老农,只是要来莲花山,必须越过大山,如今天气还没回暖,年纪太大的老人过来,江尤怕冻出个好歹来,挑挑拣拣,才找出一个曹大山。
曹大山见到江尤时有些惊讶,在盖房子的时候,江尤有几次,同他聊盖房子的事,有时会提出一些要求,曹大山一直以为,江尤是东家家里的姑娘,看着不像个管事的。
东家或许是那个每天带着一堆士兵拉练,十分威风的程小娘子,或是那位每次出现都捧着竹简的安大人。
现在看到跟在江尤身后的程远岫和安霖,他想,自己约莫是看走了眼,真正的东家竟然这么平易近人。
平易近人的东家江尤看着眼熟的曹大山,只觉古代劳动人民可真是技多不压身,又会盖房子又会种地,厉害啊。
一转眼,从春到夏,从夏入秋,又是一年秋收过去。
莲花山曾是远近闻名的荒山,但是最近一年,莲花山似乎不一样了。
曹家村的人每日都能看到有马车从山里出来,上头驮着的不知是什么东西,那莲花山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住下了,上头的官不管里头的事,连里头种的地都不去登记在册,也不去收赋税。
有临近村庄过不下去的人去投靠,也就在那边安家了。
只是人若不走到绝境,怎么可能抛却宗族,跑到那深山老林里去呢?
曹家村村中间有一棵大槐树,曹家村的妇人习惯傍晚坐在大槐树下,尤其是农闲时,这里是她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槐树旁是曹家的宗祠,里头供奉着曹家村共同的祖先,香火不断。
“大山家的,听说,你们家要搬到那莲花山去住了?那边都是黑土,一抹身上脸上都是黑的,还种不出粮食,你们去那儿作甚啊!”
“是啊,大山家的,你家孙子刚出生不到一年,虽说你家田地只剩几亩了,但你家人口少,熬过今年,明年也许收成好了,就能撑下去了!”
被一堆妇人围着说话的农妇低头缝补着旧衣裳,她眼角全是皱纹,脸上晒得黝黑,鬓角白发苍苍,谁能看出她才三十出头呢?
农妇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又看看周围人的衣服,叹了口气。前些年秋收后,他们曹家村人人都能换上一身半新不旧的衣服,到了过年时,也都能换一身新衣,可如今,他们身上的衣服到处是补丁。
秋天还好,没那么冷,穿的单薄破败些也没什么,可到了冬天呢?
“他三婶,你家的虎子还没回来吗?”
农妇想多问问,她的儿子被拉去做了兵,已经三个月没有音讯了。
三婶是个和农妇一般打扮,看上去年纪差不多的妇人,她沉默的摇摇头,脸上一丝笑纹都没有。
这一句问话,让周围的妇人都闭了嘴,她们或多或少都有亲戚关系,被拉去做兵的是她们的侄子,甚至还有她们的亲儿子,去了三个月,一点儿音讯都没有的不止一个。
“许是战事吃紧,没有音讯,不见得是坏事。”
一个妇人偷偷抹了把眼泪,不愿意多想,如果没有音讯,她儿子就一定还活着,还活着就最好不过了。
“他二叔,你咋来了?”
外围妇人的一声喊,惹得所有妇人看了过去,来者是个穿着打扮干净得体的老头,他阴沉着脸,长长的白胡子一直到胸口。
农妇看到他的一瞬间,心口一颤。
“二、二叔,你咋来了?快,快坐下!”农妇手忙脚乱的将缝补到一半的衣服放到一旁,手微微颤着在衣服上擦了擦,将手心的汗全擦下去,“二叔,可是我家小山有消息了?”
“还有我家虎子!”
“我家阿福呢?”“阿全也去了不少日子,可有消息了?”
一群妇人一拥而上,用期望的眼神看着老头,老头对上那么多双盛满母亲对儿子,妻子对丈夫思念的目光,心上更加沉重,鼻头一酸,眼眶泛红,张张嘴,嗓子里发出一声哽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