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页
事后贾代善也反思过,自己所以会给贾赦去那样的一封信,还是因为自己的抽风期没有完全过去,若不然那封信的措词不会那么哀怨,用语不会那样欠阳刚。不过他一向都是不承认自己会抽疯的,只当自己没有写过那封信就算是过去了。
可是接到信的贾赦却不能当这封信不存在。他看完信之后先是把王家的厚颜无耻大骂了一通,然后才灰溜溜地找贾敬商量对策:“大哥,亲哥。虽然说咱们两家是武将出身,可是您也知道,兄弟我小时学的就是花拳绣腿,这又一下子摞下了这么多年,别说是武举人武状元,就是童生我也过不了呀。”
贾敬对贾赦的水平还是知根知底的。可是自己叔父所怨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他老人家已经决定下来的事情,现在的宁荣两府,还真没有人敢说反驳的话。于是他只好同情地对贾赦道:“你先别急,左右这武科也是三年一试,并不如文科一样,每年都有童生试。你且先练习着。”
贾赦快哭了。他来找贾敬,不是想知道自己如何能考过武举,而是想知道怎么样不用参加武举好不好!
贾赦自己认为回金陵这一遭,自己办事也有长进,成效也算是显著。只等着一开春,看着新添置的祭田种上了之后,就可以打道回府,重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了——这货已经把贾代善说让他去京营里历练之事给选择性地忘记了。
可是怎么就出了王家那么脸大的一家人,惹谁不好非得惹他老子。再说别人惹了你,你怎么不自己怼回去,怎么不进宫里向圣人告状去?没事怎么就会折腾我呀!贾赦只敢在心里把自己的老子埋怨一顿,就是对贾敬也不敢说出来。他说的是:“可是哥,亲哥,我得从哪儿练呀?”
原来是为了这个,贾敬就松了一口气,还当贾赦是想着让他给叔父求情,不考这个武举呢(大雾呀大雾)。他是经过科考的人,就算是文武殊途,可是对武举的内容也还算是知道些:“其实也简单。武举分了外场与内场。外场就是武艺骑射之类,那内场也是策论与武经。比起文举来,对策论的要求没有多严格,武
经你也只要记熟了就行。主要还是得打熬力气,还得多练习骑射。”贾敬打量了一下赦,觉得以他现在的身板,还真是够呛。
这就已经够让贾赦的小脸发白的了,他现在相信,他与老二一定是前生的仇敌,他才会这样不遗余力地坑自己,要不怎么他岳家人不安份,却得自己来考这个武举呢?不行,自己一定得给父亲写信,不能让老二闲着,自己这个做兄长的都要考武举了,那老二的文举也该考起来。
这就是离得远,消息不畅造成的误会了。贾政在庄子里吃的苦,一点也不比他少。早起担水的数量变成了十担,每天还得把代善小厨房用的柴都劈出来。说是自己不会劈、劈不出来?呵呵,你是想饿死你老子还是想不让他喝药,等着他病发身亡?自己选一个。
在此期间,贾政的所有策论、试帖诗、经义都全都被放在一边。谭震每时每刻在他的身边,给他上下五千年地讲宗族的重要性,讲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讲身为家族成员的一份子,应该怎样把家族的小事、凌驾于夫妻感情之上,讲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总之是没过上三天,贾政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上了王氏的当,受了王氏的骗,不该为了自己的岳家而挖自己家的墙角。
于是谭震的话风又变了,他开始上下五千年的讲担当,讲道义,讲一个男人任何时候都应该有的责任感。遇到事儿就推到女人身上,不管那女人是你妈还是你媳妇,那算是什么男人?一个不是男人的人,你是个什么,怎么没和戴公公一块去工作呢?
然后贾政深刻认识到,自己不光是上了当、受了骗,没有分辨能力,还推卸责任,没有一个男人该有的责任感。即对不起自己的小家,更对不起整个贾氏宗族……
几次三番下来,贾政已经深深处于自我否定之中不能自拔。他又不象贾赦,身边还有一个贾敬能一起讨论一下对策,有的只有一个视他如空气的父亲,还有个时刻不忘记冷嘲热讽的先生。
就在贾政迷失自我之际,贾代善这边迎来了一位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客人。说是意料之中,是因为他知道自那日自己与太子面前狂刷好感之后,太子的心腹定是会找上门来。而意料之外则是,这人来得太早了些。
看来太子还是有些沉不住气呀。代善在心里感叹了一下,对着李要道:“快些将承恩侯请到花厅,让人来服侍我更衣。”
来人正是代善口内的承恩侯,也是太子殿下的亲舅舅,先皇后之兄。这位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自己的老子刚得封了承恩公不久,就因伤心先皇后之薨一病不起,然后缠绵病榻不上一年,还没等太子得封,就追随自己女儿而去。
也是为此,当今在封太子之后,将那承恩公的爵位只降了一等,由其承袭承恩侯之位。若是一般的人,应该是觉得一块热乎乎的馅饼砸到了自己的头上。可是贾代善知道,这位承恩侯并未做此想。
因为人家这位可不是一般的二世祖,而是自己在科举之路上一路冲杀到了三鼎甲之列,是他自己那一届的榜眼!在那承恩侯的爵位落在他头上之前,人家已经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若不是做了承恩侯,说不定现在的内阁,都有人家一个坐位。
--
可是接到信的贾赦却不能当这封信不存在。他看完信之后先是把王家的厚颜无耻大骂了一通,然后才灰溜溜地找贾敬商量对策:“大哥,亲哥。虽然说咱们两家是武将出身,可是您也知道,兄弟我小时学的就是花拳绣腿,这又一下子摞下了这么多年,别说是武举人武状元,就是童生我也过不了呀。”
贾敬对贾赦的水平还是知根知底的。可是自己叔父所怨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他老人家已经决定下来的事情,现在的宁荣两府,还真没有人敢说反驳的话。于是他只好同情地对贾赦道:“你先别急,左右这武科也是三年一试,并不如文科一样,每年都有童生试。你且先练习着。”
贾赦快哭了。他来找贾敬,不是想知道自己如何能考过武举,而是想知道怎么样不用参加武举好不好!
贾赦自己认为回金陵这一遭,自己办事也有长进,成效也算是显著。只等着一开春,看着新添置的祭田种上了之后,就可以打道回府,重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了——这货已经把贾代善说让他去京营里历练之事给选择性地忘记了。
可是怎么就出了王家那么脸大的一家人,惹谁不好非得惹他老子。再说别人惹了你,你怎么不自己怼回去,怎么不进宫里向圣人告状去?没事怎么就会折腾我呀!贾赦只敢在心里把自己的老子埋怨一顿,就是对贾敬也不敢说出来。他说的是:“可是哥,亲哥,我得从哪儿练呀?”
原来是为了这个,贾敬就松了一口气,还当贾赦是想着让他给叔父求情,不考这个武举呢(大雾呀大雾)。他是经过科考的人,就算是文武殊途,可是对武举的内容也还算是知道些:“其实也简单。武举分了外场与内场。外场就是武艺骑射之类,那内场也是策论与武经。比起文举来,对策论的要求没有多严格,武
经你也只要记熟了就行。主要还是得打熬力气,还得多练习骑射。”贾敬打量了一下赦,觉得以他现在的身板,还真是够呛。
这就已经够让贾赦的小脸发白的了,他现在相信,他与老二一定是前生的仇敌,他才会这样不遗余力地坑自己,要不怎么他岳家人不安份,却得自己来考这个武举呢?不行,自己一定得给父亲写信,不能让老二闲着,自己这个做兄长的都要考武举了,那老二的文举也该考起来。
这就是离得远,消息不畅造成的误会了。贾政在庄子里吃的苦,一点也不比他少。早起担水的数量变成了十担,每天还得把代善小厨房用的柴都劈出来。说是自己不会劈、劈不出来?呵呵,你是想饿死你老子还是想不让他喝药,等着他病发身亡?自己选一个。
在此期间,贾政的所有策论、试帖诗、经义都全都被放在一边。谭震每时每刻在他的身边,给他上下五千年地讲宗族的重要性,讲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讲身为家族成员的一份子,应该怎样把家族的小事、凌驾于夫妻感情之上,讲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总之是没过上三天,贾政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上了王氏的当,受了王氏的骗,不该为了自己的岳家而挖自己家的墙角。
于是谭震的话风又变了,他开始上下五千年的讲担当,讲道义,讲一个男人任何时候都应该有的责任感。遇到事儿就推到女人身上,不管那女人是你妈还是你媳妇,那算是什么男人?一个不是男人的人,你是个什么,怎么没和戴公公一块去工作呢?
然后贾政深刻认识到,自己不光是上了当、受了骗,没有分辨能力,还推卸责任,没有一个男人该有的责任感。即对不起自己的小家,更对不起整个贾氏宗族……
几次三番下来,贾政已经深深处于自我否定之中不能自拔。他又不象贾赦,身边还有一个贾敬能一起讨论一下对策,有的只有一个视他如空气的父亲,还有个时刻不忘记冷嘲热讽的先生。
就在贾政迷失自我之际,贾代善这边迎来了一位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客人。说是意料之中,是因为他知道自那日自己与太子面前狂刷好感之后,太子的心腹定是会找上门来。而意料之外则是,这人来得太早了些。
看来太子还是有些沉不住气呀。代善在心里感叹了一下,对着李要道:“快些将承恩侯请到花厅,让人来服侍我更衣。”
来人正是代善口内的承恩侯,也是太子殿下的亲舅舅,先皇后之兄。这位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自己的老子刚得封了承恩公不久,就因伤心先皇后之薨一病不起,然后缠绵病榻不上一年,还没等太子得封,就追随自己女儿而去。
也是为此,当今在封太子之后,将那承恩公的爵位只降了一等,由其承袭承恩侯之位。若是一般的人,应该是觉得一块热乎乎的馅饼砸到了自己的头上。可是贾代善知道,这位承恩侯并未做此想。
因为人家这位可不是一般的二世祖,而是自己在科举之路上一路冲杀到了三鼎甲之列,是他自己那一届的榜眼!在那承恩侯的爵位落在他头上之前,人家已经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若不是做了承恩侯,说不定现在的内阁,都有人家一个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