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好在贾赦这个人,混了些,贪财了些,可还知道有来才有往的道理:“公中也有你一份,不过是提前些。你即不好意思都得了去,就拿一半好了。”
贾政也就不再推辞,他还有好些事情要做,手里总得有些钱才好活动。总不能前脚收拾了王夫人,后脚又让人家拿嫁妆银子补贴自己,对上王夫人可以渣,只是这渣也得有点底线。
贾母表示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差强人意,没有再提此事,而是说起了别的:“眼见着出孝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明天让人把荣庆堂收拾出来,我住过去。”
贾赦与贾政神经都是一紧,等着贾母的下文。老太太没让他们久等:“只是我年纪大了,又与政儿一家住惯了,还是让政儿搬进荣禧堂来,就近孝顺我,可好?”
不好!贾政盾原著的时候就一直不明白,怎么一般人家想看到的兄友弟恭,在贾母这里就变成了恨不得大房和二房斗成乌眼鸡?若说是为了她自己宝塔尖上的位置,想在两个儿子之间找平衡,显然她是失败的。没见贾赦当着她的面讲的笑话都是偏心眼,平日里除了打发邢夫人伺候婆婆,自己连面也不与贾母打一个?
至于贾政他们一房,也没好到哪儿去,王夫人不光打压了大房,到最后连贾母都架空了。而原主就是一个口是心非的渣,面上说得多孝顺,做出的事儿仇人家的孩子做都得掂量掂量。
所以后来贾母只能与孙子孙女们一起玩笑,因为两个儿子、媳妇都不愿意答理她。想得到宝塔尖上的尊荣,最后只得了高处不胜寒的凄凉,这能叫是平衡之术?
因此贾政必须反对,也只有他能反对:“老太太!礼法所关,必不能废。兄长是袭爵之人,不居正堂,如何与人往来应酬?又让人如何看我们贾家?就是父亲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我们兄弟长幼不分、尊卑无序。”
我这都是为了谁?贾母想冲贾政来上一嗓子,可看看还在一边看着的贾赦,又听贾政提起贾代善,就想起昨天贾政与她提起的那个梦来:原来政儿对自己若有若无的抬举,都接受得很泰然,今天先是放弃银子,又放弃象征家主之位的荣禧堂,难道真是让国公爷骂得狠了?
只是现在自己才是这个家里的长辈,自己说出来的话,让即得利益者驳回了,贾母觉得没有面子:“交际应酬,你兄长不过是袭了个闲职,不比你就要去部里做官,他能有什么交际应酬?”
“老太太,咱们荣国府就算是父亲去了,可是在京里也还算是排得上的人家,老亲故旧也不少,怎么会没有交际应酬?圣人赏我的官儿,不过是个小小的主事,还是在工部,六品的官儿能比一等将军的交际多?”贾政语气倒是平和,可说出来的话句句让人反驳不得。
贾母气得倒仰:“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你这个不孝子。是不是收拾了你媳妇,如今又看我碍眼了?好我回金陵去,正好给你父亲守灵!不在这里碍你的眼!你们再寻小老婆喝酒,也没有哪个敢管你们一声了!”
“母亲!”贾政重重地跪到了地上,那声音听得贾赦一阵牙酸,不过还是跟着跪了下去。贾政真不是要给老太太服软,而是让她给气的——就算现在大家都在准备着出孝的事儿,可是毕竟还有几日。大家在守孝后期可能真不那么规矩,史是这事儿哪儿有和贾母这样自己大吵大嚷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听到贾政那大声的唤母亲,贾母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说得太过了。贾赦那里贾母没心思答理,可是不管是原主也好,还是贾政也好,却是真真实实地在这三年里守身如玉。不过贾母能说她自己说错了吗?一回认错,就得回回认错!
“既然母亲觉得儿子守孝不诚,明日儿子就请人上折子,辞了圣人赏的官职。免得他日有人借此弹赅,更失了荣国府的颜面。对了,该是一等将军府了,也不能因为儿子带累了兄长,儿子自请分家出府好了。”贾政铁青着脸,说着认罪的话,句句却比扎在贾母的心上还让她难受。
辞了当今亲自赏下的官,那日后还能有什么前程可言?分家出府,自己不就得只看着老大一个人在那里蹦哒?贾母郁闷了,她就算是再不想安抚贾政,可是小儿子的执拗她还是知道的。只好道:“刚才是我说得急了,你守孝的诚心,是个人都看得到的。”
非得这要捧着一个踩着一个才能说话吗?贾政无语问苍天,贾赦表示见怪不怪,反正这些年他就是这样过来的。只有贾母一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话还是的毛病的,她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你们预备这一次还多少银子?”
这个贾赦兄弟在折子上已经说过了,第一次还欠银,太少了不行,毕竟这么些年过去了。太多了也不行,让人以为他们明明有钱,可是就是不想还也不好。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先还一半,剩下的分十年还清。所以算十年,是贾政推算了原著时间定下的:现在贾元春十一岁,还差两岁才到选秀最小的年纪。她又是在宫里熬了十年才出的头,那么荣国府还有至少十年的安全期。
贾母听说折子上已经奏明了,也就不再多话,折子明显要不回来,总不能真与皇家讨价还价——人家又没逼你,是你自己先说要还的,现在又说自己不想还那么多了,生怕皇家不收拾自己是吧。
“行了,你们也回去歇着吧。”贾母无力地挥了挥手,她知道自己在府里说话越来越没有人听了,对一辈子把权势看得很重的人来说,是一件挺让人伤心的事儿。
--
贾政也就不再推辞,他还有好些事情要做,手里总得有些钱才好活动。总不能前脚收拾了王夫人,后脚又让人家拿嫁妆银子补贴自己,对上王夫人可以渣,只是这渣也得有点底线。
贾母表示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差强人意,没有再提此事,而是说起了别的:“眼见着出孝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明天让人把荣庆堂收拾出来,我住过去。”
贾赦与贾政神经都是一紧,等着贾母的下文。老太太没让他们久等:“只是我年纪大了,又与政儿一家住惯了,还是让政儿搬进荣禧堂来,就近孝顺我,可好?”
不好!贾政盾原著的时候就一直不明白,怎么一般人家想看到的兄友弟恭,在贾母这里就变成了恨不得大房和二房斗成乌眼鸡?若说是为了她自己宝塔尖上的位置,想在两个儿子之间找平衡,显然她是失败的。没见贾赦当着她的面讲的笑话都是偏心眼,平日里除了打发邢夫人伺候婆婆,自己连面也不与贾母打一个?
至于贾政他们一房,也没好到哪儿去,王夫人不光打压了大房,到最后连贾母都架空了。而原主就是一个口是心非的渣,面上说得多孝顺,做出的事儿仇人家的孩子做都得掂量掂量。
所以后来贾母只能与孙子孙女们一起玩笑,因为两个儿子、媳妇都不愿意答理她。想得到宝塔尖上的尊荣,最后只得了高处不胜寒的凄凉,这能叫是平衡之术?
因此贾政必须反对,也只有他能反对:“老太太!礼法所关,必不能废。兄长是袭爵之人,不居正堂,如何与人往来应酬?又让人如何看我们贾家?就是父亲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我们兄弟长幼不分、尊卑无序。”
我这都是为了谁?贾母想冲贾政来上一嗓子,可看看还在一边看着的贾赦,又听贾政提起贾代善,就想起昨天贾政与她提起的那个梦来:原来政儿对自己若有若无的抬举,都接受得很泰然,今天先是放弃银子,又放弃象征家主之位的荣禧堂,难道真是让国公爷骂得狠了?
只是现在自己才是这个家里的长辈,自己说出来的话,让即得利益者驳回了,贾母觉得没有面子:“交际应酬,你兄长不过是袭了个闲职,不比你就要去部里做官,他能有什么交际应酬?”
“老太太,咱们荣国府就算是父亲去了,可是在京里也还算是排得上的人家,老亲故旧也不少,怎么会没有交际应酬?圣人赏我的官儿,不过是个小小的主事,还是在工部,六品的官儿能比一等将军的交际多?”贾政语气倒是平和,可说出来的话句句让人反驳不得。
贾母气得倒仰:“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你这个不孝子。是不是收拾了你媳妇,如今又看我碍眼了?好我回金陵去,正好给你父亲守灵!不在这里碍你的眼!你们再寻小老婆喝酒,也没有哪个敢管你们一声了!”
“母亲!”贾政重重地跪到了地上,那声音听得贾赦一阵牙酸,不过还是跟着跪了下去。贾政真不是要给老太太服软,而是让她给气的——就算现在大家都在准备着出孝的事儿,可是毕竟还有几日。大家在守孝后期可能真不那么规矩,史是这事儿哪儿有和贾母这样自己大吵大嚷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听到贾政那大声的唤母亲,贾母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说得太过了。贾赦那里贾母没心思答理,可是不管是原主也好,还是贾政也好,却是真真实实地在这三年里守身如玉。不过贾母能说她自己说错了吗?一回认错,就得回回认错!
“既然母亲觉得儿子守孝不诚,明日儿子就请人上折子,辞了圣人赏的官职。免得他日有人借此弹赅,更失了荣国府的颜面。对了,该是一等将军府了,也不能因为儿子带累了兄长,儿子自请分家出府好了。”贾政铁青着脸,说着认罪的话,句句却比扎在贾母的心上还让她难受。
辞了当今亲自赏下的官,那日后还能有什么前程可言?分家出府,自己不就得只看着老大一个人在那里蹦哒?贾母郁闷了,她就算是再不想安抚贾政,可是小儿子的执拗她还是知道的。只好道:“刚才是我说得急了,你守孝的诚心,是个人都看得到的。”
非得这要捧着一个踩着一个才能说话吗?贾政无语问苍天,贾赦表示见怪不怪,反正这些年他就是这样过来的。只有贾母一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话还是的毛病的,她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你们预备这一次还多少银子?”
这个贾赦兄弟在折子上已经说过了,第一次还欠银,太少了不行,毕竟这么些年过去了。太多了也不行,让人以为他们明明有钱,可是就是不想还也不好。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先还一半,剩下的分十年还清。所以算十年,是贾政推算了原著时间定下的:现在贾元春十一岁,还差两岁才到选秀最小的年纪。她又是在宫里熬了十年才出的头,那么荣国府还有至少十年的安全期。
贾母听说折子上已经奏明了,也就不再多话,折子明显要不回来,总不能真与皇家讨价还价——人家又没逼你,是你自己先说要还的,现在又说自己不想还那么多了,生怕皇家不收拾自己是吧。
“行了,你们也回去歇着吧。”贾母无力地挥了挥手,她知道自己在府里说话越来越没有人听了,对一辈子把权势看得很重的人来说,是一件挺让人伤心的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