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穿越)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穿越)——觉三千里(67)

    等他打开缸一看,另外半截的心也跟着凉透了。
    那缸里装的正是他昨夜送去的珍珠与黄金,寇准一样没要,都给他送回来了。
    行贿不成,这是对方不愿意接受他,不愿意保他。
    太后已经放弃了他,寇公也不愿意接纳他。
    作为一个山陵使,他监修的皇陵还被水淹了。
    我命休矣!
    他怀着这样的绝望上了朝,刘娥果然要发作他修陵不利的事情,要将他贬官,发配出京。
    他刚打算硬着头皮为自己辩护几句,就见寇准挺身而出,说迁移皇陵都是太监雷允恭的主意,和夏竦一点关系都没有。
    夏竦固然有罪,但也只是一个失察之过,降降官品就行了,不必发配出京。
    倒是太监雷允恭,罪大恶极,应该处死。
    刘娥沉默了一会儿,看出寇准是打算保下夏竦。
    夏竦的罪责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端看是怎样来理解。要将他贬出京城也行,小惩大戒降降官品仍旧留在京城也行。
    刘娥最终还是决定给寇准一个面子,蠲了夏竦参知政事的职位,降了两级官品,依旧留在京城。
    从此夏竦就成了寇准一党的人。
    他也才知道,寇准那天之所以不收他的贿赂,是因为他看不上这些东西。
    明珠黄金,寇准有的是,懒得去收手下的孝敬。
    皇陵建造是有预算和限定工期的,毕竟那时候国家财政比较吃紧,大行皇帝梓宫停在宫里的时间也是要依礼依法的。
    这么一折腾,原有的预算马上收紧,原有的工期也缩短了。
    到最后,宋真宗的陵墓,当得上一个粗制滥造、敷衍了事。
    没过多长时间辽国又出兵南下,整个朝廷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线的战事上,皇帝的陵墓草草地就完工了,整个就一豆腐渣工程,来两个盗墓贼就能给你全搬空了。
    也正因如此,襄阳王才会打起皇陵里天书的主意,并且这么容易就得手了。
    所以,夏竦虽然不是主谋,但他一定是帮凶。
    赵受益微微叹了一口气:若他当时监修皇陵的时候不听信小人的谗言,又怎么会有后来的事情?先帝下葬不过两三年的时间,皇陵居然被盗,这种亘古未有的荒唐事,居然就在我朝遇见了!
    夏竦难辞其咎!
    八贤王也愤愤不平:不只是夏竦,还有包庇他的莱国公!
    他素来是个爱恨分明的性子,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在他的善恶观里,监修皇陵不利,导致皇陵淹水、被盗,是大罪,而犯了此罪的罪人居然凭借着别人的庇护逍遥法外,逃脱了罪责,他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赵受益也皱紧了眉:朕那时人微言轻,插不上什么话,现在想来,也很遗憾。那夏竦先前被贬至外州了,也算是罪有应得了吧。
    八贤王问道:他因何被贬?
    赵受益道:因为他母丧不守。
    之前寇准刚带兵攻打西夏,赵受益就叫包拯参了夏竦一本,直接把他排挤出京了。
    八贤王微微冷笑:不忠君王者,果然也不孝父母。
    赵受益道:霍芳如今正关押在开封府,如何处置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夏竦虽已贬至外州,但这样大的罪责,不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他看着八贤王:皇叔,朕需要你帮朕一个忙。
    八贤王忙道:臣必当竭尽所能。
    赵受益道:这天书是襄阳王从皇陵里盗出来的,但襄阳王是朕的叔叔,且他已经身死,朕不能,也不愿将此事公之于众。
    赵家是靠欺负孤儿寡母当上的皇帝,建国数十载,一直致力于洗刷身上的污点,竖起一副忠孝节义的牌坊。
    哪怕再恶心,也捏着鼻子将柴氏皇族好吃好喝地供养了起来。
    生怕天下人说自己一句不好。
    因为五代十国礼崩乐坏的程度远超魏晋南北朝,杀个皇帝就像杀只鸡一样简单。因为大家都不觉得皇帝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当得,我当得,大家都当得。
    一条水沟里的臭鱼烂虾,谁还不认识谁了?
    所以赵家必须做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你杀人,我不杀,我以理服人。
    我倡导文治,我心胸宽广,我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我是个真正意义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皇帝。
    因为我讲道德。
    这个牛皮,赵家吹了几十年了,从太.祖吹到太宗,明明是烛影斧声弑君杀兄当上的皇帝,硬编了一套兄终弟及的狗屁话来糊弄天下人。
    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赵受益是不能将襄阳王盗掘先帝坟墓这个事情昭告天下的。
    那不就恒等于对天下人说,我们赵家虽然用忠孝治天下,但我们自己家也是家风不正,弟弟挖哥哥的坟,闹得不可开交的。
    几十年的牛皮都要被戳破了。
    而八贤王也深知这一点他也是太宗的儿子,虽然从不参与政事,但自己的爹到底是个什么德行,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
    因此他能理解赵受益为襄阳王隐瞒的做法,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
    襄阳王虽然暂且放过,但霍芳与夏竦却必须严惩。
    赵受益道:皇叔,过些天莱国公从前线回来,正好赶上母后的生辰,你就
    他嘱咐了八贤王几句话,八贤王听了,沉默良久,终于道:臣,遵旨。
    第73章 我杀了你!
    寇准和狄青最终在天气真正热起来之前班师回朝了。
    这一去将近两年, 寇准刚走时, 赵受益和寇窈娘才刚新婚燕尔, 回来的时候, 赵旭和赵旦都要满周岁了。
    入城的头天晚上,大军驻扎在城外, 等待着明天白天皇帝在城门楼上的接见。
    因是凯旋, 又到了家门口,将士们都有些松懈,有的早早回了营房睡觉,还有的寻了酒来,呼朋引伴不醉不归。
    寇准也不愿在这最后一晚过于约束他们,反正明天没有仗要打, 也不必行军,只是让皇帝见一下长胜之军的军容罢了, 只要不出大错就行, 因此对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到了午夜,营地里一片寂静,只有几处营房灯火通明,传来笑闹之声。间或还有喝大了的将士高声呼喊着什么冲出营房,后边一大通哄堂大笑。
    寇准此时正在灯下修改明日要呈给皇帝的奏章, 听见这些声音, 微微皱了皱眉头。狄青正在一旁侍立,立刻按剑而起:属下出去看看。
    寇准冷声道:不用,叫他们闹去罢。
    狄青道:军营重地, 纪律第一,这还是莱国公教我的。
    寇准笑了一声:可惜我未曾教你怎么生擒伪帝,你毕竟还是自学成才。
    狄青默然,低下了头:不敢。
    自从大军离开汴梁后,他和寇准明里暗里的较量就开始了。
    大军在外,最忌讳同袍相斗。尤其是他们一个是主帅一个是主帅副手,一旦斗了起来,激起军队哗变,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狄青并不敢使用那些文人政斗时常用的手段,他只是不断地身先士卒,不断地立下战功,不断地提高自己在将士心中的地位。
    军人都是充满热血的感性生物,谁跟他们同吃同住,一同冲锋陷阵,他们就愿意拥谁为王。
    寇准虽然在他们心中的威望极高,但是这种威望,怎么比得上枪林箭雨中在你身前冲锋的战友?
    渐渐地,狄青对军队的掌控力超越了寇准。
    寇准在第一时间察觉了这种变化。
    他也曾有过恐慌,但最终还是放任自流了。
    因为大军出战在外,每一个将士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像狄青这样的天纵奇才。
    寇准终究是宋室忠臣,危急关头,他将战争的胜利放在了比争权夺利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狄青带领三百士兵突入西夏皇宫,生擒了李元昊之后,他就明白,他失去了压制狄青的最后时机。
    狄青终究要取代他在军队中的地位了。
    寇准看了看站在面前的狄青。
    不到两年的军旅生涯,将他的气势磨砺得更加沉稳冷肃。此时的他,虽然还是如当初一般面容柔美,皎如明月,但再也不会有人将他误认为娇滴滴的公子哥儿了。
    寇准微叹道:你真不愧是官家的表弟。
    他微微一笑:你与他,真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瞧着不声不响,结果稍有动作,就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古有大鹏,三年不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营帐外再次跑过几个耍酒疯的士兵,笑闹呼喊之声震耳欲聋。
    狄青皱紧眉头:太不像话了。
    就算是入城前夜,守备松懈到这个地步,也太不应该了。
    毕竟,现在的军营中,还有一位身份特殊的战俘西夏伪帝李元昊。
    生擒伪帝这项功业可比单纯的破其国灭其家值得夸耀多了,皇帝要在明天入城的时候举行献俘仪式,虽然被一些老派的文臣所不取来着。
    如果今夜,李元昊出了什么意外的话
    狄青转身掀开帐帘,冲那些乘着酒兴呼喝吵闹的将士们喊道:哪个营的!留下你们的编号!
    寇准在他身后摇了摇头,继续修改起了奏章。
    他的女儿为皇帝生下了皇长子和皇长女,该如何在奏章中醒目又不刻意地提及此事,顺便催促皇帝早日立储呢?
    至于立谁为储,这不是废话吗?
    皇帝一共有几个儿子?
    唉,马上就要当太子的外公了,心情还有点激动呢。
    狄青走出了营帐,到了那几个醉汉身前:整个军营,就听见你们几个在闹!明天就要献俘了,看你们喝得烂醉,怎么在官家面前丢丑!
    走到那几人身前,狄青抽了抽鼻子,忽然一激灵。
    不对。
    酒味太浓了。
    就好像这几个人不是喝了好几坛子酒,而是将好几坛子酒都洒在了自己身上一般。
    他飞快地扫了一眼他们的身上,果然看到了一大片的水渍。
    按理来说,都喝到把酒撒到身上的地步了,喝酒的人应该已经烂醉如泥了才对。
    可看看眼前几人,虽然也都勾肩搭背,东倒西歪,左扭右扭,可双脚都稳稳地踩在地上。
    以狄青的经验来看,现在这几人的下盘都很稳,就算突然给他们来个扫堂腿,也不会让他们跌到地上。
    他的士兵们什么时候体质变得这么强了?
    狄青面色不变,继续呵斥:你们明天究竟想不想面圣了?都说了,官家会在城楼上亲自阅军,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必须把咱们军队的纪律风貌都展现出来。
    他恨铁不成钢地凑近这几个醉汉,挨个点着他们的胸膛:你们说说,一辈子能有几次被官家接见的机会?就这么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还不给我打起精神来!
    那几人被他点到,都下意识地躲避,躲到一半,又硬生生地凑回来。
    其中一个身高八尺的大汉言语含混地道:上官,不敢了,不敢了。
    借着旁边营帐传出的火光,狄青看清了他们隐藏在衣领和头巾之间的耳朵。
    上面有耳洞。
    中土风俗,男子并不穿耳,只有西夏党项一族,才会在耳上穿洞,佩戴重环。
    这几人是西夏人!
    再联想到此时正被关押在军营中的李元昊
    狄青脊背发凉。
    西夏人果然趁着这守备最松懈的一夜前来营救他们的主子了!
    狄青暗中数了数,一二三四五,共有五人,都身材魁梧,看着就像练家子。且穿着厚重的衣服,不知带没带武器。
    且这五人有意无意地站成了一个圈,将狄青围在了圈里。
    狄青带了刀,但他只有一个人,难以一下子制服五个人。寇准就在他身后的帐篷里,万一这些人将他缠住,冲进帐篷一刀杀了寇准
    为今之计,只有在不惊动这几人的情况下脱身,再派人保护好寇准,守住关押李元昊的囚室。
    而且必须要快,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援军
    狄青厉声道:不敢了?我看你们敢得很!
    又念叨了一遍快些回营不许喝酒早点睡觉明天早起要面见官家的话,最后道:快些回去,叫我抓到你们再在外面胡闹,决不轻饶!
    那五人都囫囵应声,狄青抽身欲走,想着要尽快纠结出一支队伍来看守李元昊
    忽然从身后传来一声:你是不是面涅?
    狄青脚步一顿。
    面涅,即面上有疤,或面上有被刺上的金字。
    他面容姣好,在战场上威慑力不足,因此每每冲锋在前的时候,都会戴上一张铜质的面具。
    身边的战友当然知道他因为什么戴上面具,但普通士兵们和敌军并不知晓。
    久而久之,流传出这样一种说法,说他是囚徒出身,面上刺了金字,为了遮丑,才戴上面具。
    从此西夏那边就叫他面涅将军。
    他确实是囚徒出身,但面上并未被刺金字。他在家乡入狱,正逢禁军招人,于是被押送进京。
    按理来说,他在家乡就应该被在脸上刺上配某军的字样,但他家乡的刺字师傅居然因他生得太好而不忍心下手,说反正到了京城也能刺,这张脸能留一天是一天。
    他又很服管教,并没有畏罪潜逃的意图,管事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到了京城,他就遇见了皇帝,从此摆脱囚徒身份,成了皇帝的表弟。
    要是他当初脸上就刺了金字,可能就没那么容易被狄王妃收为侄子了。
    他转头对那几人一笑:你们看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还特意转了转头,向他们展示自己光洁无暇的脸。
    幸好他在战场上的时候都戴着面具,西夏人并不知道他究竟长什么模样。
    他闯进西夏皇宫生擒了李元昊,西夏人恨他入骨,若被这几个人发现了他的身份,恐怕没那么容易放他离开。
    那问话的人打了个酒嗝:小白脸。
    狄青佯装发怒:不敬上官,该死!
    那人的同伴替他告了罪,狄青愤愤然转身欲走,那人忽然叫道:不对!
    他大喊道:面涅是宋国皇帝的表弟,怎么可能被在面上刺字!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