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穿越)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穿越)——觉三千里(16)

    赵受益起身相迎:兄长慢些,别摔倒了。
    话音未落,赵允熙脚下一滑,碰一下狠狠摔在地上,他也不叫疼,飞快地爬起来,仍是朝赵受益冲过去:二哥儿!我好想你!
    赵受益接住扑过来的赵允熙:兄长,受益也想你了。
    赵允熙紧紧地抱着赵受益:二哥儿,你终于回家了,我要去宫里见你,爹爹和娘娘都不让,我好想你
    说着竟然抽噎了起来。
    他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和二哥儿离得这么近了。往常皇家赐宴的时候,二哥儿都离他好远好远,看都不看他。他想和二哥儿说话,都只能回家之后悄悄地说给自己听。
    赵受益腾出一只手来给他擦眼泪:兄长别哭了,别哭了。
    赵允熙擦干了眼泪,刚想和二哥儿讲他离开之后王府里发生的趣事,就听见一声呵斥:放肆!还不放开陛下!
    狄娘娘快步走来,拉开赵允熙,向着赵受益跪下:犬子无状,冲撞陛下,请陛下恕罪。
    赵允熙呆愣愣地:阿娘
    狄娘娘并不看他,只静静地跪伏着,等待赵受益发话。
    赵受益叹了口气,扶起狄娘娘:娘娘快请起。朕与世子毕竟是骨肉兄弟,一旦相见,世子真情流露,岂能以礼法拘之。横竖这里是家宅后院,咱们便只论兄弟,不论君臣。娘娘是我的母亲,世子是我的兄长,快请起身吧。
    狄娘娘这才起身:臣妇谨遵圣谕。
    赵受益请狄娘娘与他一同坐在殿内上首的座位上,狄娘娘推辞再四,才轻轻地坐了,身子依旧躬着,准备随时下座行礼。
    赵允熙站在她的身边,不再哭泣,沉默无语。
    赵受益道:朕今日来找娘娘,是为了请问娘娘一件事情。
    狄娘娘道:陛下尽管吩咐,臣妇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受益道:朕听闻娘娘所出身的狄氏乃是衣冠旧族,于晋、陕一代颇有生蕃。朕今日遇见一个汾州狄氏之人,不知可否请出狄氏家谱一观,恐怕他是娘娘的同宗。
    狄娘娘道:不知此人现在何处?
    赵受益召狄青上前:就是他了。
    狄青此时刚从地牢里出来,没来得及梳洗更衣,狄娘娘也不嫌弃,让他上前,细细观看他的面目,忽然问道:你家曾祖名讳是什么?
    狄青茫然,小门小户,活着就够不容易的了,哪里知道自己曾祖父叫什么呢!
    赵受益朝他使眼色,示意他随便编一个就行了。
    狄青道:曾祖讳明。
    狄娘娘热泪盈眶:是了,这就对了!
    臣妇曾听父亲说过,当年祖父有一个兄弟,战乱之中走失了,从此再也没找回来。祖父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让子孙后代谨记于心,寻找这一支失散的血亲。
    她抚摸着狄青的面庞:再不会错了,看看这眉眼,和祖父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好孩子,你终于回来了。可叫我们好找啊!
    言毕,抱住狄青,呜呜地哭了起来。
    赵受益不由得感叹,看看,什么叫专业演员的素质,像赵允熙之流,真得跟他娘好好学学。
    认亲的戏码演完之后,赵受益就把狄青托付给了狄娘娘,约好过几天再来给他这个新认的表弟安排去处,在这之前,狄青就暂且住在南清宫。
    没错,狄青最后还是成了赵受益的表弟。
    狄娘娘问他今年多大了的时候,他说今年十一岁。
    皇帝想当他的表哥,就让他当吧。
    反正他从小营养不良,长得矮,说他不到十岁也有人信。
    赵受益倒没考虑那么多他本是个穿越者,思想上是个成年人,看见这种小孩下意识地觉得对方应该比自己小,哪能想到狄青竟然还比他大了两岁呢。
    安顿好狄青,赵受益趁着天还没黑回了宫,准备迎接来自刘娥的狂风暴雨。
    他在开封府做的那些事,包括带了一个小囚犯回南清宫,刘娥应该都知道了。
    刘娥应该会很生气,说不定还会罚他不许吃饭什么的,但赵受益不后悔。
    武曲星君啊!过了这村没这店了啊!
    出乎意料的,刘娥竟然没有发作。
    赵受益去见刘娥时,刘娥正在批阅公文,听说他竟然亲自接见囚犯,还认了一个表弟之后,头也没抬:知道了。皇帝做的很好。
    赵受益一头雾水地回了自己的寝宫,问刘恩:太后这是怎么了?
    刘恩的情报网已经覆盖了整个皇宫,虽然本人跟着赵受益去了开封府,但皇宫里的大事小情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刘恩说:太后刚刚见了吕夷简。
    这吕夷简脚程挺快啊。
    然后呢?
    吕夷简和太后禀明了今天发生的事情,然后太后问他,吕武是怎样人。
    他怎么回?
    吕夷简回,吕武是汉唐之罪人。汉唐基业,险些断送吕武之手。
    刘恩给赵受益奉上一杯热茶:然后太后就让吕夷简回了。吕夷简又去见莱国公,莱国公没见他。
    赵受益喝了一口茶水:朕知道了。
    吕夷简在他这里碰了钉子,知道皇帝不待见他,生怕皇帝把他怎么样,于是打算给自己找个靠山。
    现如今的靠山只有那么两座,吕夷简应该打算去抱刘娥的大腿。
    可是他这几年的墙头草行为导致刘娥不能轻易信任他,所以刘娥想让他给个准话。
    你到底是怎么看吕武二人的,又是怎么看正在行吕武之事的本宫的。你要是觉得吕武好,那本宫就收下你的投诚。你要是觉得吕武不好,就立马滚蛋。
    你想持保留意见?本宫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你还想有保留意见?
    一旦吕夷简说出这个答案,就意味着他再也不能游离于两党之外。
    说吕武好,那你就是彻底的太后党。说吕武不好,那你就彻底上了太后的黑名单。
    不能后悔,不许回头。
    太后不收摇摆不定的墙头草,得罪了皇帝打算找太后庇护,那你也得让太后看到你的诚意。
    吕夷简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后一种答案。
    他是想要太后庇护他,但他不打算给自己彻底地打上太后党的烙印。
    那样太危险了,因为太后迟早会死在皇帝前面。
    而莱国公恐怕比太后死得更早,所以吕夷简在寇准和刘娥之间选择了命比较长的那个,打算在太后的庇护下苟到皇帝把他给忘了,太后薨了之后平滑过渡到保皇党。
    说白了,他打算把刘娥当千斤顶来用。
    刘娥哪能给人当千斤顶呢,所以吕夷简怎么进宫就怎么出宫了。
    出宫之后,吕夷简又打算请寇准来当这个千斤顶,结果寇准直接不见他了。
    赵受益笑道:你说这个吕夷简,本来只是朕一个人想让他挪挪位置,结果现在三家都想让他下去了。
    刘娥是不用说了,得罪狠了。寇准也不可能把刘娥看不上眼的人往自己怀里搂,吕夷简又占据着那么重要的位置,最后的结果只可能是寇刘二人联手让他下台。
    吕夷简下台了,谁来顶他的位置呢。
    范仲淹。
    大概只有范仲淹可以。
    赵受益头都大了。
    范仲淹顶了吕夷简的位置,谁来顶范仲淹的位置?
    茶政改革还改不改了?
    茶政不改,朝廷哪来的钱给寇准练新兵啊?
    别以为他不知道,寇准的三十万新兵顿顿吃肉,伙食费是原来的十倍还多。
    听说最近还要给他们建新操场,打造运动器械,天天堵着户部要钱,拿不出钱来,户部尚书都差点被寇准拿去祭旗了。
    茶政不改,这一块的亏空永远填不上。
    茶政要改,谁去改?
    纠结来纠结去,春闱到了。
    此时是天圣二年三月,科举放榜了。
    赵受益亲切地称之为:高考发分了。
    一百五十四人进士及第,四十六人同进士出身。
    他这个皇帝端坐崇政殿上,听着传胪一个一个唱名。
    这个进士不错,智慧七十九,但野心低点,只有二十多。野心太低不好办大事,这辈子也就是个知县了。
    这个进士智慧有点低,五十二,不知道咋考上的。武力倒是挺高,七十三。兄台,你武转文的吧。
    这个进士的智慧一百,武力一百,道德一百
    赵受益腾地坐直了,果然,传胪念道:庐州包拯
    我去,活的包青天!活的!
    文曲星君下凡啦!
    第24章 你到底得罪了什么人
    赵受益看着站在进士队伍里的包拯,心潮澎湃。
    包拯啊,这可是包拯啊!
    谁还不是看着包青天长大的呢!
    童年最初的男神啊!
    现在的包拯还不是后世影视作品里中年人的样子,而是才二十出头,年轻得很。
    他身形高挑,足足高出其他进士一头有余,肤色微黑,面容肃穆,额头一弯月牙,奇人异相,站在一群喜气洋洋的新科进士里显得鹤立鸡群。
    在赵受益看来,他倒没有后世传说里那么黑。
    包拯这个肤色,放在成天日晒雨淋的武将群体里是再正常不过的,还自带威严加成。武将嘛,皮糙肉厚,不如文官白皙。但放在一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读书人里,就难免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了。
    说到武将,赵受益又想起把狄青送去禁军大营的那个下午了。
    他初见狄青时,对方刚在开封府地牢里蹲了一段时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赵受益把他托付给狄娘娘就回宫了,压根没见过狄青洗干净脸的样子。
    等他终于抽出空来去南清宫接狄青去禁军的时候,被他的本来面目惊得愣在了原地。
    好一个唇红齿白、琼林玉树般的美少年!
    狄娘娘会打扮小孩,给他穿了一身月白色的小袍子,头发规规矩矩地束在脑后,站在庭院里,映衬天光,身后的红墙绿瓦、鲜花嫩柳都黯然失色。
    以至于赵受益把他送到寇准手上说这是狄娘娘新认回来的侄子,想入禁军谋个出身,请莱国公多关照的时候,被寇准用意味深长的眼光注视了好久。
    感觉他似乎误会了什么呢。
    但狄青会用自己的本事向寇准证明,他并不是一个空有一副皮囊的娇弱公子。
    不过这一对文武曲星也太有意思了,武曲星长得文弱秀气,文曲星长得威武雄壮,不知道是不是投胎的时候交换了肉.身。
    皇帝在崇政殿上赐完出身后,这一百余进士就正式步入官场,等待各部授官了。
    赵受益人微言轻,在进士授官方面插不上什么话,大部分都由寇准和刘娥拍板,他只通过范仲淹插手了一件事情。
    就是包拯授官的事情。
    包拯此次不在一甲前三名之列,盖因他年纪太轻,刘娥有意压他名次的缘故。但他的文章做的不错,在二甲里也是名列前茅的。
    他学问好,又年轻,寇准和刘娥都是有意重用他的。
    但他太年轻,又让人担心他不稳重,没有办事经验,所以最后定下来的任命是去江南某县做知县。
    该县物产丰饶,官民和睦,最容易出政绩。外放个几年,有了官声名望,顺顺当当调回京城,再过几年,年近不惑,就可以做宰臣了。
    这是寇准与刘娥爱护后进的好意。
    奈何这个好意,包拯他不领情。
    包拯接到任命之后,收拾好包袱行李,直接辞官了。
    问他去哪,他说要回老家。
    回老家孝顺父母,这个官我不做了。
    这就叫人十分疑惑了。
    你不愿意做官,你考什么科举啊?
    你耍着朝廷玩呢?
    寇准和刘娥都被气得不轻本来一番好意要提携后进,结果后进闹了这么一出。
    这是嫌官小了?还是嫌弃我们这些老前辈啊?
    但赵受益明白,这些都不是包拯辞官的原因。
    他辞官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和别人说的父母年纪大了,他要回家孝顺父母。
    没别的原因。
    包拯是老来子,母亲年近五旬才生下他。别看他现在不过二十出头,父母可都已经垂垂老矣。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寇准和刘娥两个浸淫官场数十年黑了心肝的老政客,是不会理解这么简单纯粹的孝心的。
    因为想让父母骄傲,所以参加科举,搏一个名次。又因为父母年老需要照顾,所以辞官回家。
    多么感天动地的孝子之心,不知道别人感不感动,反正赵受益不感动。
    到手的文曲星君,我还能让你飞了?
    你兄弟武曲都乖乖认我做表哥了,你还能往哪跑?
    想得倒是挺美!
    身为文曲星,就要有为建设富强美丽新大宋的伟大事业献身的觉悟!
    汝父母吾自养之,汝毋虑也!
    于是赵受益请范仲淹去给包拯做了一晚上的思想工作,从先天下之忧而忧谈到后天下之乐而乐,再谈到当今圣明天子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诲人不倦,这位进士你生逢圣朝不打算为国效力吗?
    范仲淹是文坛领袖,也是包拯暗自崇拜的精神导师。
    被做了一晚上思想工作,又听说小皇帝知道了他家里的情况,感动得都落泪了,已经打算把他父母接到京城由宫里奉养之后,大为触动,有忠臣得遇明主之感,当场拍胸脯,父母到了京城,我包拯就出仕。
    庐州地处江南,走水路比陆路快些,从大运河一路往北,没到端午,包拯的爹娘就已经被妥善安置在城南的一处宅院里,包拯本人也就可以走马上任了。
    当然,原先江南知县的美缺是没了。
    范仲淹帮忙引荐安排,最后包拯得以出任言事御史一职。
    言事御史负责风闻奏事,也就是专门抓各路官员的小辫子,告到朝廷上。
    地位不高,权力不小,一般都由刚入仕途的年轻进士担任,包拯能够得到这个职位,还是多亏他科举考试排名靠前。
    得知了这个安排之后,赵受益满意地点头。
    包拯这么个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个性,实在是太适合这个职务了。
    果不其然,包拯上任不到半个月,就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