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想抱朕大腿[综]——大团团(71)
揣摩学习不敢当,学无止尽,若能得众人之力共同探讨攻克新的病症,那再好不过了,扁鹊说道。
先生是答应了?周扶惊喜道。
扁鹊点点头:如今这村庄大大小小的病案我也都诊治过了,正巧老夫下一步也要去到大周,便与公子一路吧。
此后,周小史听到了扁鹊答应与他们一起入周的消息,惊讶得连连追问周扶倒地用了什么法子,是用什么迷魂汤让扁鹊先生答应入周的?!
周扶笑而不语,让他看着就知道了。
闹腾了一阵子,周扶便告别了周小史,回到了周王都之中,一夜无梦睡到大天亮,周扶醒来后心情超级好。
小号联系上了,没有死翘翘,还拐到一个神医入周,再也没有这个消息让周扶更高兴的了。
此后,大周的科举第三次考核,也就是由六部尚书各自出卷亲自考核人才的方式正在逐步举行之中。
等众位学子过了这第三步考试,接下去就能进入殿试由陛下进行最终考核了。
基本上坚持到如今的人才学子,多半身上的官位是必定会有的,以大周如今职位的空缺程度而言,周扶新加入的让六部尚书来进行考核是为了确认这些学子的能力,这一次的考核意味着他们日后初始官位的高低。
大周实在是没有多余的时间让他们熬资历熬人脉了,周扶是恨不得让他们考完试就上工,但是又怕出事,也因此,两个月的岗前实习也是必须的。
等此次第一届过后,职位逐渐饱和,之后的考核会越来越难,也许有些人会捶胸顿足,认为自己错过了此次考核实在是亏大发了,但是乍一看第一届科举考试涌现出来的究竟是一批怎样的大佬,后来的考生只敢抬头仰望这一批可怕的鬼才了。
接下去六部考试,分开进行,先从礼部开始吧,周扶对于第一届礼部选拔可是非常期待的。
陛下是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屈原渐渐从那悲伤逆流成河的噩梦中走了出来,身边娇妻安慰,家中幼子环膝,在朝中又是妥妥的高官权臣,屈原本身又是心智坚定的人。
他缓了一会儿,大脑一片空白地思考人生,最后还是幼子的嚎啕大哭将他唤醒了。
不一样了,梦中的他了无牵挂,如今的他也是有家室的啊!陛下对他信任有加,他又怎么可以辜负陛下对他的重用呢?
屈原之后入宫去面见了周帝,恳切地为自己沉溺于梦中的行为感到懊悔不达。
而周帝则非常大方的宽恕了他,还让他不要往心里去!
臣愧对陛下!屈原感动地热泪盈眶。
他怎么可以因为一个荒谬的梦境,而将陛下与梦中的昏君做比较呢?这是对陛下的不尊重啊!
此后,屈原化身工作狂魔,更加认真地加班加点完成陛下布置的任务。
周扶布置啥任务了?周扶让他率先先举办礼部的科举选拔!
朕想亲自去看看这一届的学子有多少能耐,周帝笑得眉眼弯弯,他充满期待地说道:他们都是未来的国之栋梁,是涌入我大周朝堂的新鲜血液啊!
屈原听罢,感性地热泪盈眶。
这又是一个觉醒记忆的后遗症了,周扶假装没有看到他通红的眼眶。
这位屈大人自从觉醒以后,就非常的感性,感情很丰富,也很容易被感动与带动情绪,有时候周扶在朝中宣布一些为民谋利的政策,为朝臣们畅想加班后美好的未来,这位屈大人还会泪眼汪汪,侧身拭去眼角的泪水,一副被陛下感动的模样。
周扶实在是受宠若惊!
既然如此,臣必将竭尽全力将这批学子的各方面都考校到位!屈原激动地说道。
礼部要考校的,主要是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还有日后他们需要管理学校事物、科举考试以及与外国的往来之事。
用现代的意思来说,礼部旗下的四司,各自掌管了教育、文化、外交,以后可能还会增加一个医学等事。
其职能之重要不必多说,周扶也没打算让屈原一个人来出卷子不是,屈原主要负责的是进行最终的面试考核,在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之下,还要考核一下考生的心性如何。
陛下,臣认为,科举做官,并非为自己谋利,日后要掌管重要职责的礼部官员,他们必须拥有良好的品德,屈原对梦中的小人作祟心有余悸,他如今嫉恶如仇,最是讨厌那些排挤同僚,在背后说人坏坏的小人。
也因此,屈原对陛下说道:臣有一题,想要让前来面试的考生以五人为一组进行问答考核,最后再将他们分开,询问他们对于其他人的看法!
也就是说,若那个考生对于同僚多是以批判或者为竞争对手的目光来看待的话,屈原必定会在心里给他打个极低的分数。
周扶好笑道:屈卿是礼部尚书,他们日后都是在你手底下做事的,想要如何考核,你自己看着办就好,朕就不指手画脚了,朕就悄悄地旁观。
礼部的考试三考终于开始了,这一次考核的地点,是礼部的办公衙门。
周扶悄咪咪命人弄来了一身小官员的官袍,力求低调不引人瞩目。
在三考的考场之上,先是进行为期半个时辰的笔试,之后又要进行面试。
周扶看着面前这一颗颗低头苦思冥想的脑袋,期待地猜测着这里有多少颗水灵灵金灿灿的大白菜!
今天我种下一颗白菜,明天是不是能够结出一园子的白菜?
周扶炯炯有神的目光太有穿透性了,存在感十足,那些正在苦思冥想的考生全神贯注之下自然没有注意到,而有一人则抬起了头,一脸奇怪地望了过来。
那青年的视线与周扶的视线相交,周扶心头一跳,撞入了一片深邃睿智的海洋,他眨眨眼,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
那青年挑了挑眉,见周扶低头缩小了存在感,撇撇嘴低头继续答题。
那个人是谁?
那个人是谁?
两人心里同时想道:怎么感觉这么熟悉?
周扶悄悄又偷看了他两眼,百思不得其解。
在场的足有五十位考生,以五个人为一批进行面试也足足有十批。
周扶悄悄坐在公堂角落之中,听着屈原与另外三位主考的礼部侍郎们问话。
刚开始多是一些专业的问题,都考到这里了,留下来的人自然基础是扎实的,而之后的个人问题则有些匪夷所思了。
你认为刚才与你一起来面试的另外四人怎么样?
被问到的颜回愣了一下,马上回答道:学生之前专注于大人的问话,并没有注意过多那四人,只是在进屋之时,若是五人同时进来会挤在一起,而第四人对我们非常谦让,学生不是敢于争先的,但是在他的谦让之下便率先进来了。
你对他的谦让有好感?
是的,颜回说道:夫子教导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之上能谦让三分,能够天宽地阔,消除一切困难,解除一切纠葛。
屈原面露赞赏的笑容,他笑着问道:你是儒家学子?
是的,颜回落落大方地说道:恩师老夫子,学生与夫子进学多年,仍然学有不足,实在是愧对恩师教导。
谦虚是个好品格,屈原连连点头:你的考核结束了,下去吧。
多谢大人,颜回施以一礼,从容推下。
周扶:啊啊啊啊啊!颜回!
那个敏儿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关门弟子颜回!没有想到老夫子竟然真的让他弟子来参加科考了,周扶开心到恨不得转圈圈。
之后进来的学生,屈原翻动那名册,脸色大变。
学生张仪,见过各位大人,张仪从容地落座,面试面前这群大佬围住,也没见他有多么紧张的样子。
其实他心里还是有点点小紧张的,张仪瑟瑟发抖假装自己很淡定。
为什么,感觉为首的屈大人对他充满敌意呢?
屈原看了一眼坐在后面低垂着头的周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镇定!
这一定是上苍给我的考验,我不能在陛下面前丢脸!
张仪小人,你梦中害我大周与齐国联盟破裂,哄骗周帝信你鬼话以至于大周损失惨重,没想到现实中竟是要入周为官!
屈原只觉得讽刺极了,于是对张仪的问话也多有些咄咄逼人。
本官听说你是鬼谷子的弟子?
是的大人,张仪没有想到大周官员连这都调查清楚了。
你主修什么?合纵还是连横?
学生主修连横,以横来破纵,张仪回答道。
哦?那么谁主修的合纵与你对抗?
张仪愣了愣,主考官为何会问他这一些?
是苏秦,张仪说道:老师曾说,苏秦是我命中注定的对手。
咦?难道不是公孙衍吗?周扶出声了,好奇地问道。
张仪见那坐在角落里穿着官袍的少年,虽然不知他是何身份,在场的总归是考官没有错,他认真回答道:苏秦与学生才是同一届学习出师的,公孙衍则比我们要稍早一些。
说白了,公孙衍比他们早一届,应该算是他们的师兄。
周扶感兴趣极了。
要知道,公孙衍可是口口声声说张仪是他命中注定的对手啊!
你可知公孙衍在大周做了些什么?周扶询问道:你们师兄弟就没有联系过吗?
周扶提到公孙衍,在场的官员都严肃了目光。
公孙衍,那可是闯入大周的内奸!挑唆五王叛乱,造成大周重大损失的罪人!这张仪竟然是公孙衍的师弟吗?
师尊教导学生因材施教,我们这些学子是同窗也是对手,张仪解释道。
说白了,鬼谷子教出来的学生都是走的相杀模式,很少有走相爱道路的。
张仪说道:学生入周之前刚辞别了稷下学院的师长,来到周以后并没有联系上公孙衍,听说公孙家参与了大周五王叛乱?
你之前在稷下学院?周扶惊讶道:你跟谁学习去了?
张仪愧疚道:学生不愿拜他人为师,只是去了稷下学院的试炼之地,感受了一下众位圣人留下的考核与试炼。
哦?你闯过了第几层?周扶一听又是神秘的稷下学院,连连追问道。
说来惭愧,学生没能通过第四层姜圣人的考核,张仪自卑道:于用兵之徒,学生有不足之处。
姜圣人给你考核了什么?一听到那里还有自己师傅留下的考核内容,周扶来了精神,原来师傅他去过稷下学院呀?
以一千兵围剿山上一万土匪,这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姜子牙出的题目是稷下学院出了名的变态,而且流传甚远。
周扶惊讶,耶嘿?这不是他出师时候的题目吗?当时用一万兵力的土匪是张良,而自己则用了一千军队来围剿土匪,最后通过挖地道搞各种建设把张良给带沟里了,那还是他第一次赢了师兄,这让周扶特别有成就感!
以一千兵围剿山上一万土匪?!屈原惊讶极了: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官员们窃窃私语,互相探讨。
我也觉得这不可能
姜圣人不会出学子不可能完成的题目,据传闻姜圣人教导出的弟子出师任务便是这个。
姜圣人目前总计只有两名弟子出师。
不,是三名,只是这第三人极其神秘,也不知是何方神圣?
屈原清了清嗓子,他见陛下没有继续追问,便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之前与你一起考核的四位考生如何?
张仪作为一位将外交与口才磨练到极致的纵横家,每到一个环境都会仔细观察各种细微的细节。
比如那坐在角落里屡次三番向他提问的少年极有可能是比礼部尚书更大的官或者贵人,否则为何他每次发问时礼部尚书没有感到任何的不妥与反感?此次考核是尚书大人才是主导者不是吗?除非在场的有比他权势地位更高的人,而那个人足以来对科举进行指手画脚。
张仪对比那少年的年岁身份,心中一凛,很快就猜到了,他很有可能就是周帝本人!
因此他正襟危坐,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屈原问他关于刚才那四位考生,张仪回忆了一下,对屈原说道:第一位进来的考生名为章三,他出自名门望族,有着极好的家室修养,想来是家族倾力培养出来的子弟,为人温和好相处,只是有些洁癖的小毛病,还可能一直身边有侍从伺候,生活上有些不太独立,但是总体而言心性不坏。
屈原惊讶了,他看着张仪畅畅而谈,第一次见识到张仪其人究竟有多么逆天。
这第二位进来的名为王五,出身寒门,他有一股子拼搏的劲头,发誓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那种,为人有些死板,死读书,但是他很热心的,谁需要帮助他都会施以援手,是个热心肠的好人。
第三位进来的颜回是学生之前考试时便认识的,他为人谦和有礼,是名师之徒,与学生关系最好,我们很聊得来,颜回他谦和有礼,不耻下问,他最是喜爱学习,又有儒家学者的仁善礼节,与他相处很舒服。只是颜回有时候太过自谦了,他偶尔会缺乏一些自信,这个时候需要多夸奖他鼓励他。提到颜回好友,张仪眼睛都亮了,他滔滔不绝地赞美颜回哪里哪里好,除了太过自谦以外,颜回在他心里就没有缺点的。
那么第五位呢?屈原打断了他的话,直接问他最后一位。
张仪停顿了一下,面露纠结之色。
怎么,第五位可是有什么问题?
不好说,张仪为难道:他如今还没进来,也因此大人等大人见到他人就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了。
哦?你且说说看。屈原来了兴致,聚精会神地询问道。
经过了张仪的一系列分析,屈原感觉这真是个善于观察人的一个天才!如今张仪要入周为官,那再好不过了,这意味着大周少了一个像张仪这样子的敌人。
第五位李斯,他嘴比较犀利,说话带刺,可是他句句都在点子上,看事物一针见血!学生从没见过像他这样可怕的人,张仪用可怕来形容这个人,令在场的众位大人瞬间提起了兴趣。
恋耽美
先生是答应了?周扶惊喜道。
扁鹊点点头:如今这村庄大大小小的病案我也都诊治过了,正巧老夫下一步也要去到大周,便与公子一路吧。
此后,周小史听到了扁鹊答应与他们一起入周的消息,惊讶得连连追问周扶倒地用了什么法子,是用什么迷魂汤让扁鹊先生答应入周的?!
周扶笑而不语,让他看着就知道了。
闹腾了一阵子,周扶便告别了周小史,回到了周王都之中,一夜无梦睡到大天亮,周扶醒来后心情超级好。
小号联系上了,没有死翘翘,还拐到一个神医入周,再也没有这个消息让周扶更高兴的了。
此后,大周的科举第三次考核,也就是由六部尚书各自出卷亲自考核人才的方式正在逐步举行之中。
等众位学子过了这第三步考试,接下去就能进入殿试由陛下进行最终考核了。
基本上坚持到如今的人才学子,多半身上的官位是必定会有的,以大周如今职位的空缺程度而言,周扶新加入的让六部尚书来进行考核是为了确认这些学子的能力,这一次的考核意味着他们日后初始官位的高低。
大周实在是没有多余的时间让他们熬资历熬人脉了,周扶是恨不得让他们考完试就上工,但是又怕出事,也因此,两个月的岗前实习也是必须的。
等此次第一届过后,职位逐渐饱和,之后的考核会越来越难,也许有些人会捶胸顿足,认为自己错过了此次考核实在是亏大发了,但是乍一看第一届科举考试涌现出来的究竟是一批怎样的大佬,后来的考生只敢抬头仰望这一批可怕的鬼才了。
接下去六部考试,分开进行,先从礼部开始吧,周扶对于第一届礼部选拔可是非常期待的。
陛下是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屈原渐渐从那悲伤逆流成河的噩梦中走了出来,身边娇妻安慰,家中幼子环膝,在朝中又是妥妥的高官权臣,屈原本身又是心智坚定的人。
他缓了一会儿,大脑一片空白地思考人生,最后还是幼子的嚎啕大哭将他唤醒了。
不一样了,梦中的他了无牵挂,如今的他也是有家室的啊!陛下对他信任有加,他又怎么可以辜负陛下对他的重用呢?
屈原之后入宫去面见了周帝,恳切地为自己沉溺于梦中的行为感到懊悔不达。
而周帝则非常大方的宽恕了他,还让他不要往心里去!
臣愧对陛下!屈原感动地热泪盈眶。
他怎么可以因为一个荒谬的梦境,而将陛下与梦中的昏君做比较呢?这是对陛下的不尊重啊!
此后,屈原化身工作狂魔,更加认真地加班加点完成陛下布置的任务。
周扶布置啥任务了?周扶让他率先先举办礼部的科举选拔!
朕想亲自去看看这一届的学子有多少能耐,周帝笑得眉眼弯弯,他充满期待地说道:他们都是未来的国之栋梁,是涌入我大周朝堂的新鲜血液啊!
屈原听罢,感性地热泪盈眶。
这又是一个觉醒记忆的后遗症了,周扶假装没有看到他通红的眼眶。
这位屈大人自从觉醒以后,就非常的感性,感情很丰富,也很容易被感动与带动情绪,有时候周扶在朝中宣布一些为民谋利的政策,为朝臣们畅想加班后美好的未来,这位屈大人还会泪眼汪汪,侧身拭去眼角的泪水,一副被陛下感动的模样。
周扶实在是受宠若惊!
既然如此,臣必将竭尽全力将这批学子的各方面都考校到位!屈原激动地说道。
礼部要考校的,主要是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还有日后他们需要管理学校事物、科举考试以及与外国的往来之事。
用现代的意思来说,礼部旗下的四司,各自掌管了教育、文化、外交,以后可能还会增加一个医学等事。
其职能之重要不必多说,周扶也没打算让屈原一个人来出卷子不是,屈原主要负责的是进行最终的面试考核,在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之下,还要考核一下考生的心性如何。
陛下,臣认为,科举做官,并非为自己谋利,日后要掌管重要职责的礼部官员,他们必须拥有良好的品德,屈原对梦中的小人作祟心有余悸,他如今嫉恶如仇,最是讨厌那些排挤同僚,在背后说人坏坏的小人。
也因此,屈原对陛下说道:臣有一题,想要让前来面试的考生以五人为一组进行问答考核,最后再将他们分开,询问他们对于其他人的看法!
也就是说,若那个考生对于同僚多是以批判或者为竞争对手的目光来看待的话,屈原必定会在心里给他打个极低的分数。
周扶好笑道:屈卿是礼部尚书,他们日后都是在你手底下做事的,想要如何考核,你自己看着办就好,朕就不指手画脚了,朕就悄悄地旁观。
礼部的考试三考终于开始了,这一次考核的地点,是礼部的办公衙门。
周扶悄咪咪命人弄来了一身小官员的官袍,力求低调不引人瞩目。
在三考的考场之上,先是进行为期半个时辰的笔试,之后又要进行面试。
周扶看着面前这一颗颗低头苦思冥想的脑袋,期待地猜测着这里有多少颗水灵灵金灿灿的大白菜!
今天我种下一颗白菜,明天是不是能够结出一园子的白菜?
周扶炯炯有神的目光太有穿透性了,存在感十足,那些正在苦思冥想的考生全神贯注之下自然没有注意到,而有一人则抬起了头,一脸奇怪地望了过来。
那青年的视线与周扶的视线相交,周扶心头一跳,撞入了一片深邃睿智的海洋,他眨眨眼,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
那青年挑了挑眉,见周扶低头缩小了存在感,撇撇嘴低头继续答题。
那个人是谁?
那个人是谁?
两人心里同时想道:怎么感觉这么熟悉?
周扶悄悄又偷看了他两眼,百思不得其解。
在场的足有五十位考生,以五个人为一批进行面试也足足有十批。
周扶悄悄坐在公堂角落之中,听着屈原与另外三位主考的礼部侍郎们问话。
刚开始多是一些专业的问题,都考到这里了,留下来的人自然基础是扎实的,而之后的个人问题则有些匪夷所思了。
你认为刚才与你一起来面试的另外四人怎么样?
被问到的颜回愣了一下,马上回答道:学生之前专注于大人的问话,并没有注意过多那四人,只是在进屋之时,若是五人同时进来会挤在一起,而第四人对我们非常谦让,学生不是敢于争先的,但是在他的谦让之下便率先进来了。
你对他的谦让有好感?
是的,颜回说道:夫子教导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之上能谦让三分,能够天宽地阔,消除一切困难,解除一切纠葛。
屈原面露赞赏的笑容,他笑着问道:你是儒家学子?
是的,颜回落落大方地说道:恩师老夫子,学生与夫子进学多年,仍然学有不足,实在是愧对恩师教导。
谦虚是个好品格,屈原连连点头:你的考核结束了,下去吧。
多谢大人,颜回施以一礼,从容推下。
周扶:啊啊啊啊啊!颜回!
那个敏儿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关门弟子颜回!没有想到老夫子竟然真的让他弟子来参加科考了,周扶开心到恨不得转圈圈。
之后进来的学生,屈原翻动那名册,脸色大变。
学生张仪,见过各位大人,张仪从容地落座,面试面前这群大佬围住,也没见他有多么紧张的样子。
其实他心里还是有点点小紧张的,张仪瑟瑟发抖假装自己很淡定。
为什么,感觉为首的屈大人对他充满敌意呢?
屈原看了一眼坐在后面低垂着头的周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镇定!
这一定是上苍给我的考验,我不能在陛下面前丢脸!
张仪小人,你梦中害我大周与齐国联盟破裂,哄骗周帝信你鬼话以至于大周损失惨重,没想到现实中竟是要入周为官!
屈原只觉得讽刺极了,于是对张仪的问话也多有些咄咄逼人。
本官听说你是鬼谷子的弟子?
是的大人,张仪没有想到大周官员连这都调查清楚了。
你主修什么?合纵还是连横?
学生主修连横,以横来破纵,张仪回答道。
哦?那么谁主修的合纵与你对抗?
张仪愣了愣,主考官为何会问他这一些?
是苏秦,张仪说道:老师曾说,苏秦是我命中注定的对手。
咦?难道不是公孙衍吗?周扶出声了,好奇地问道。
张仪见那坐在角落里穿着官袍的少年,虽然不知他是何身份,在场的总归是考官没有错,他认真回答道:苏秦与学生才是同一届学习出师的,公孙衍则比我们要稍早一些。
说白了,公孙衍比他们早一届,应该算是他们的师兄。
周扶感兴趣极了。
要知道,公孙衍可是口口声声说张仪是他命中注定的对手啊!
你可知公孙衍在大周做了些什么?周扶询问道:你们师兄弟就没有联系过吗?
周扶提到公孙衍,在场的官员都严肃了目光。
公孙衍,那可是闯入大周的内奸!挑唆五王叛乱,造成大周重大损失的罪人!这张仪竟然是公孙衍的师弟吗?
师尊教导学生因材施教,我们这些学子是同窗也是对手,张仪解释道。
说白了,鬼谷子教出来的学生都是走的相杀模式,很少有走相爱道路的。
张仪说道:学生入周之前刚辞别了稷下学院的师长,来到周以后并没有联系上公孙衍,听说公孙家参与了大周五王叛乱?
你之前在稷下学院?周扶惊讶道:你跟谁学习去了?
张仪愧疚道:学生不愿拜他人为师,只是去了稷下学院的试炼之地,感受了一下众位圣人留下的考核与试炼。
哦?你闯过了第几层?周扶一听又是神秘的稷下学院,连连追问道。
说来惭愧,学生没能通过第四层姜圣人的考核,张仪自卑道:于用兵之徒,学生有不足之处。
姜圣人给你考核了什么?一听到那里还有自己师傅留下的考核内容,周扶来了精神,原来师傅他去过稷下学院呀?
以一千兵围剿山上一万土匪,这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姜子牙出的题目是稷下学院出了名的变态,而且流传甚远。
周扶惊讶,耶嘿?这不是他出师时候的题目吗?当时用一万兵力的土匪是张良,而自己则用了一千军队来围剿土匪,最后通过挖地道搞各种建设把张良给带沟里了,那还是他第一次赢了师兄,这让周扶特别有成就感!
以一千兵围剿山上一万土匪?!屈原惊讶极了: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官员们窃窃私语,互相探讨。
我也觉得这不可能
姜圣人不会出学子不可能完成的题目,据传闻姜圣人教导出的弟子出师任务便是这个。
姜圣人目前总计只有两名弟子出师。
不,是三名,只是这第三人极其神秘,也不知是何方神圣?
屈原清了清嗓子,他见陛下没有继续追问,便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之前与你一起考核的四位考生如何?
张仪作为一位将外交与口才磨练到极致的纵横家,每到一个环境都会仔细观察各种细微的细节。
比如那坐在角落里屡次三番向他提问的少年极有可能是比礼部尚书更大的官或者贵人,否则为何他每次发问时礼部尚书没有感到任何的不妥与反感?此次考核是尚书大人才是主导者不是吗?除非在场的有比他权势地位更高的人,而那个人足以来对科举进行指手画脚。
张仪对比那少年的年岁身份,心中一凛,很快就猜到了,他很有可能就是周帝本人!
因此他正襟危坐,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屈原问他关于刚才那四位考生,张仪回忆了一下,对屈原说道:第一位进来的考生名为章三,他出自名门望族,有着极好的家室修养,想来是家族倾力培养出来的子弟,为人温和好相处,只是有些洁癖的小毛病,还可能一直身边有侍从伺候,生活上有些不太独立,但是总体而言心性不坏。
屈原惊讶了,他看着张仪畅畅而谈,第一次见识到张仪其人究竟有多么逆天。
这第二位进来的名为王五,出身寒门,他有一股子拼搏的劲头,发誓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那种,为人有些死板,死读书,但是他很热心的,谁需要帮助他都会施以援手,是个热心肠的好人。
第三位进来的颜回是学生之前考试时便认识的,他为人谦和有礼,是名师之徒,与学生关系最好,我们很聊得来,颜回他谦和有礼,不耻下问,他最是喜爱学习,又有儒家学者的仁善礼节,与他相处很舒服。只是颜回有时候太过自谦了,他偶尔会缺乏一些自信,这个时候需要多夸奖他鼓励他。提到颜回好友,张仪眼睛都亮了,他滔滔不绝地赞美颜回哪里哪里好,除了太过自谦以外,颜回在他心里就没有缺点的。
那么第五位呢?屈原打断了他的话,直接问他最后一位。
张仪停顿了一下,面露纠结之色。
怎么,第五位可是有什么问题?
不好说,张仪为难道:他如今还没进来,也因此大人等大人见到他人就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了。
哦?你且说说看。屈原来了兴致,聚精会神地询问道。
经过了张仪的一系列分析,屈原感觉这真是个善于观察人的一个天才!如今张仪要入周为官,那再好不过了,这意味着大周少了一个像张仪这样子的敌人。
第五位李斯,他嘴比较犀利,说话带刺,可是他句句都在点子上,看事物一针见血!学生从没见过像他这样可怕的人,张仪用可怕来形容这个人,令在场的众位大人瞬间提起了兴趣。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