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页
冰兰找到高春喜:“爹, 趁现在还不给大哥批地基?先占上地方再说,不盖房不是还可以种东西吗?”
高春喜一想有道理, 马上去找高寿昌,高寿昌也琢磨起来,小儿子回来结婚住哪儿?是不是也要批宅基地?于是高家在自己房子左右又多了两块地基。高永胜知道那是自己和弟弟的, 格外上心。
抓空用树枝将地方围起来,不盖房还可以种玉米大豆。大黑马归了社里,村上专门在村委大院开辟了一块地方建牲口棚。老光棍、高寿昌和另外两个老头被选为社里饲养员。不用下地, 只伺候牲口。
刚分到手的土地又不属于自己了, 山杏失望了一阵子。失望的不单单是她, 村里人一样不理解, 这样各家干各家的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要弄个互助合作社?上级精神永远是正确的, 农业合作社如火如荼进行着。
高春喜和春雨两家分别抓了两头猪仔,社里鼓励家庭副业,家家都兴致满满的。原来还是允许有私产的,不是什么都共产。
生产合作社最大好处就是小孩子们可以不下地,去上学。冰兰和高永星、高永强直接去了四年级。高永强十四岁,勉强可以继续上学。十五就要跟着下地干活了。
即使上学,他们高年级的在春播和秋收也要跟着下地。这种全村人集中下地干活前所未有。现在没有是谁家的地了,都是集体公社的。
到点上工,到点下工。村里人都听着村委大院那棵树上的钟声,那就是号令。每天有人记录点名,据说干一天活记一天工,干多少还有工分衡量。那都是以后分粮食的依据,偷懒的分到的只是一点点口粮。勤劳的会得到更多,一切按劳分配。
高家有大黑马、马车、农具入股,将来有分红。所以冯氏不用上工,在家看着几个小的。
胡晓蛮觉得自己孩子太小,丈夫有工资补助,就在家种种自己的六分自留地,养养鸡,也没上工。
队上能分多少粮食大家心里没底,冰兰家将自留地全部种上玉米,房前屋后和新宅基地都种上粮食。所有人忙着大家和小家,都没底,都在尝试。
冰兰依旧管着家里的鸡和猪,高春喜呼喝着儿子帮着干活,他开始有意识地减少着慧珍在家里的活计。以前他不敢,现在自己说算了,孩子们也大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多疼疼苦了这些年的媳妇。
慧珍顺其自然享受着改变的待遇,将精力放在做针线和两个小女儿身上。
就在大家忙着适应新生活时,高春晓回来了,开着一辆吉普。冯氏抱着儿子哭了好一阵子。上下看儿子好端端的才放心。等冯氏情绪稳定后,大家围着高春晓开始问东问西。
冯氏招呼着媳妇们做饭,几个男孩子挤进来羡慕一身军装的春晓。
高春江当过兵,明白吉普可不是人人可以开的。“老五,你当官了还是给首长开车呢?”
“都不是,这是部队首长借给我用的,我们回防路过这边,首长让我回来看看。”
“老五,啥时候回来?你爹都给你批好地基了,今年打算将你的新房起来”冯氏忙问。
“娘,我可能会留在市里,这次在战场上幸运立了功,无意中救了我们师长。他说可以让我留在市里,做警察或在武装部。我想做警察也不错”
“真的?那你伤着了没?”冯氏忙再检查儿子哪儿不对。
“我没事了,都好了”高春晓拍拍自己的身体。
儿子安全回来总归是好事,一家子和和气气吃了团圆饭,高永胜鼓起勇气告诉小叔自己也要当兵。高春喜愿意,赵慧珍也愿意。当兵回来幸运的话还能分到工作,如果像他小叔一样做个警察更好了!
高春晓答应了侄子,很快走了。在市里做警察难道不回家?这房子还是要盖,不过将来儿子是不是要娶城里的姑娘?那需要多少钱?夫妻俩盘算着。
这一年高春喜带着儿子将新房是地基挖了出来夯实。高寿昌招呼儿子们将春晓的地基也弄出来。两家在秋收前垒上石头基础,上面只能等明年再盖。
秋收空前热闹,那么多土地的收成到一起该是多么震撼!场就做了三个,小孩子们天天过去看热闹。冰兰他们高年级的天天跟着下地干活。这种大集体好是好,弊端就是浑水摸鱼的一样拿工分。
更有小偷小摸的,干活倒是热闹。尤其晚上连夜打粮食,那就是一场盛宴。秋收为了赶时间经常连夜将粮食打出来腾地方。大人们干活,小孩子们都去看热闹,灯光吸引来无数蚂蚱,冰兰带着几个拿了袋子抓蚂蚱。
回来油炒一下,加上盐,孩子们吃的最少开心。下来的粮食依旧晒干先交公粮,再交提留,最后是村库里预留。给入社各股东分红,剩下的才是全体社员要分的粮食。
高家分得股份给了老两口,各家就不用出粮食了。谷子分到各家,冰兰家分得五百斤。高春喜说不如自家落下的多。随后是玉米高粱、大豆、稻谷、红薯、土豆等等,社里没种菜,各家给了自留地,那就是给你们种菜的。
冰兰家将自留地收获后,粮食还可以卖部分。家家都有这个打算,随后村里组织一批卖粮,粮食只能卖给国家,价格低的可怜。加上年底卖猪,平时卖鸡蛋。总体算起来,家家兜里都能装上钱。
冯氏得到三十块钱,年底各家给点孝敬,整年就算圆满过去。春晓终于回来了,他做了一名警察,他将自己的户口带走了,成了市里人,端上铁饭碗。不久带回一个时髦的姑娘。
--
高春喜一想有道理, 马上去找高寿昌,高寿昌也琢磨起来,小儿子回来结婚住哪儿?是不是也要批宅基地?于是高家在自己房子左右又多了两块地基。高永胜知道那是自己和弟弟的, 格外上心。
抓空用树枝将地方围起来,不盖房还可以种玉米大豆。大黑马归了社里,村上专门在村委大院开辟了一块地方建牲口棚。老光棍、高寿昌和另外两个老头被选为社里饲养员。不用下地, 只伺候牲口。
刚分到手的土地又不属于自己了, 山杏失望了一阵子。失望的不单单是她, 村里人一样不理解, 这样各家干各家的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要弄个互助合作社?上级精神永远是正确的, 农业合作社如火如荼进行着。
高春喜和春雨两家分别抓了两头猪仔,社里鼓励家庭副业,家家都兴致满满的。原来还是允许有私产的,不是什么都共产。
生产合作社最大好处就是小孩子们可以不下地,去上学。冰兰和高永星、高永强直接去了四年级。高永强十四岁,勉强可以继续上学。十五就要跟着下地干活了。
即使上学,他们高年级的在春播和秋收也要跟着下地。这种全村人集中下地干活前所未有。现在没有是谁家的地了,都是集体公社的。
到点上工,到点下工。村里人都听着村委大院那棵树上的钟声,那就是号令。每天有人记录点名,据说干一天活记一天工,干多少还有工分衡量。那都是以后分粮食的依据,偷懒的分到的只是一点点口粮。勤劳的会得到更多,一切按劳分配。
高家有大黑马、马车、农具入股,将来有分红。所以冯氏不用上工,在家看着几个小的。
胡晓蛮觉得自己孩子太小,丈夫有工资补助,就在家种种自己的六分自留地,养养鸡,也没上工。
队上能分多少粮食大家心里没底,冰兰家将自留地全部种上玉米,房前屋后和新宅基地都种上粮食。所有人忙着大家和小家,都没底,都在尝试。
冰兰依旧管着家里的鸡和猪,高春喜呼喝着儿子帮着干活,他开始有意识地减少着慧珍在家里的活计。以前他不敢,现在自己说算了,孩子们也大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多疼疼苦了这些年的媳妇。
慧珍顺其自然享受着改变的待遇,将精力放在做针线和两个小女儿身上。
就在大家忙着适应新生活时,高春晓回来了,开着一辆吉普。冯氏抱着儿子哭了好一阵子。上下看儿子好端端的才放心。等冯氏情绪稳定后,大家围着高春晓开始问东问西。
冯氏招呼着媳妇们做饭,几个男孩子挤进来羡慕一身军装的春晓。
高春江当过兵,明白吉普可不是人人可以开的。“老五,你当官了还是给首长开车呢?”
“都不是,这是部队首长借给我用的,我们回防路过这边,首长让我回来看看。”
“老五,啥时候回来?你爹都给你批好地基了,今年打算将你的新房起来”冯氏忙问。
“娘,我可能会留在市里,这次在战场上幸运立了功,无意中救了我们师长。他说可以让我留在市里,做警察或在武装部。我想做警察也不错”
“真的?那你伤着了没?”冯氏忙再检查儿子哪儿不对。
“我没事了,都好了”高春晓拍拍自己的身体。
儿子安全回来总归是好事,一家子和和气气吃了团圆饭,高永胜鼓起勇气告诉小叔自己也要当兵。高春喜愿意,赵慧珍也愿意。当兵回来幸运的话还能分到工作,如果像他小叔一样做个警察更好了!
高春晓答应了侄子,很快走了。在市里做警察难道不回家?这房子还是要盖,不过将来儿子是不是要娶城里的姑娘?那需要多少钱?夫妻俩盘算着。
这一年高春喜带着儿子将新房是地基挖了出来夯实。高寿昌招呼儿子们将春晓的地基也弄出来。两家在秋收前垒上石头基础,上面只能等明年再盖。
秋收空前热闹,那么多土地的收成到一起该是多么震撼!场就做了三个,小孩子们天天过去看热闹。冰兰他们高年级的天天跟着下地干活。这种大集体好是好,弊端就是浑水摸鱼的一样拿工分。
更有小偷小摸的,干活倒是热闹。尤其晚上连夜打粮食,那就是一场盛宴。秋收为了赶时间经常连夜将粮食打出来腾地方。大人们干活,小孩子们都去看热闹,灯光吸引来无数蚂蚱,冰兰带着几个拿了袋子抓蚂蚱。
回来油炒一下,加上盐,孩子们吃的最少开心。下来的粮食依旧晒干先交公粮,再交提留,最后是村库里预留。给入社各股东分红,剩下的才是全体社员要分的粮食。
高家分得股份给了老两口,各家就不用出粮食了。谷子分到各家,冰兰家分得五百斤。高春喜说不如自家落下的多。随后是玉米高粱、大豆、稻谷、红薯、土豆等等,社里没种菜,各家给了自留地,那就是给你们种菜的。
冰兰家将自留地收获后,粮食还可以卖部分。家家都有这个打算,随后村里组织一批卖粮,粮食只能卖给国家,价格低的可怜。加上年底卖猪,平时卖鸡蛋。总体算起来,家家兜里都能装上钱。
冯氏得到三十块钱,年底各家给点孝敬,整年就算圆满过去。春晓终于回来了,他做了一名警察,他将自己的户口带走了,成了市里人,端上铁饭碗。不久带回一个时髦的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