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第329页

    “我们够了,钱留着你们用。这回回去搬到大哥那边,人多了赚的比这个还多。足够我们兄妹生活。”
    沈元良收了钱,最后还是说道香兰身上。事情瞒不住,荣安简单说了一下。王氏哭闺女命苦,众人除了怨恨陈楚中,不免有些惋惜。
    “既然离了就好好在那边呆段时间,孩子们都过去确实缺一个照顾的。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最后沈元良道。
    “族里想让你们带走两个,昨天族长就说了这事。我没答应,荣安,你觉得可不可以?”沈元良问道。
    “不知道要谁去?如果是勤学上进,能吃苦的,还可以。我们上学,还要起早贪晚做生意的。不然学费房租吃住这一笔开销咱们谁也承受不了。要是到那边做大爷,祖父,我们养不起啊。”
    “这个我理解,听说是大房的兆安和国安。他们在私立中学,现在公费的很不好考,听说今年要去一批自费的。”沈元良道。
    “族长是要他们走自费吗?自费一个月大概二百多银元,族长送两个就是五百银元。这些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荣安道。
    “要那么多?”众人惊呆,谁也没想到会是那么多!他们明白了孩子们在外面生活的一定很辛苦。再带出去两个,荣安是老大,该多累!杨氏心疼起儿子来。王氏更心疼两个闺女,这一年该怎么过来的?
    “我回头跟族长说说去”沈元良道。
    “祖父,我跟您去吧,自费去的如果不是家里条件很好的,都要出去做工。就是半工半读,如果他们可以做到,也不是不可以带走”
    “行啊,都是一个族里的,能帮就帮吧”一听孙子这样说,沈元良心里松了一下。
    第185章 民国掠影13
    沈家男人被族长叫去, 冰兰帮着收拾院子和地里的蔬菜。她干活快,院子里的青砖一天就收拾出一堆来。废弃的泥土碎砖都被她收了出去,这都是体力活。就是男劳力干着也费劲。
    一直到晚上,四个男人才回来, 都喝了酒。沈荣安没喝多,坐在院子里轻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什么狗屁道理!”
    “最后怎么说的?”
    “我没答应, 因为我没能力养这么多人。但是族里让我每年拿出五百大洋给族里助学。我答应只能给两年。两年后我毕业了,剩下两个姑娘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钱”
    “行,这钱咱们认了,总比带着两个少爷强。”冰兰道。
    “如果再逼我, 找机会就将祖父他们接出去, 这个家族不要也罢!”
    冰兰无奈叹气,“不回来也许就没这事了”
    “早点回去吧,回去收拾一下铺子”荣安深感无力, 冰兰趁机告诉王氏自己跟宋茂名的事, “他说会遣媒婆过来,娘觉得如何?”
    “宋家啊,人口倒是简单, 不是大族。宋家男人好像常年在外做点生意吧”
    “是”
    “你愿意就行了,那孩子在族学上学, 应该是不错的”王氏还没从大闺女离婚打击中醒过来。干什么也提不起兴致。小闺女又找了个留学的, 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不管王氏心情如何, 宋家在冰兰回来的第三天差媒婆上门提亲, 不过是走了一个过场。宋家给了两百块的聘金,加上两对镯子,两对簪子,两对钗。算是不错的定亲礼。
    宋家请沈家过去吃顿饭,算是给两个孩子定下来。冰兰还是第一次见宋家人,宋家就如王氏说的,人口简单。宋父一辈只有宋父一个男丁。姑姑们都嫁到外面,祖父母也都不在了。
    宋父一出去就是几个月,以前一个人,后来大儿子宋茂江不读书了开始跟着父亲出去。现在宋茂名在美国,小儿子宋茂文去省城读中学。家中只剩下两个大女人,一个小姑娘,两个小孩子。
    冰兰觉得自己这个未来婆婆曹氏太老实了,标准的逆来顺受,低眉顺眼的农村妇人。经常劳作的手很少粗糙。宋家的房子也在修缮,所以宋宗达(冰兰公公)和松茂江都在家。
    一顿饭后,冰兰就打上了宋家媳妇的烙印。宋茂名亲自去省城将宋茂文带回来。冰兰趁机跟着去进货。主要是丝绸睡衣围巾、披肩、面料和绣品,几乎将全部钱花光。
    “回去我看你怎么买铺子!”宋茂名调侃道。
    “以后没事就不回来了,现在东西便宜,不买后悔”
    “我觉得我那爹外面有女人”宋茂名贼兮兮道。
    “你看出来了还是听出来了?”
    “我以前看得多了,就那点门道还能骗得过我的眼睛?只是替那个娘不值。就怕苦一辈子啊!”
    “你还想接出去?”
    “不可能,除非我爹休了她。这也不可能,那个男人估计就是两个家,一边一个。好多做生意的都这样。家里老婆不会不要,外面该养还是养!现在就是这样的社会。就是咱们那个年代法律规定了一夫一妻,不还有那么多人明里暗里的保养外室吗?这男人骨子里就带了劣性”
    “怎么你也想?”
    “我绝不会,我爸爸妈妈可是恩爱了一辈子。我觉得他们很幸福,有再多的钱天天吵闹有什么意思!放心啦老婆,我只爱你一个,致死不渝!”宋茂名赶紧举手发誓。
    “我是从不相信男人说的话的”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
    “为什么?”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