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页
眼见妻子小气吝啬,陆有善痛心疾首道:“你知不知道这世上有多少孩子吃不上饭?你知不知道这世上有多少孩子一年才能吃一个鸡蛋,几年都吃不上一顿肉菜?你知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连米饭和小米粥都没吃过?孩子小怎么了?你在哺乳期又怎么了?
咱们就不说□□时候了,就是往前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时候,大家不也是这样,一个星期一顿肉菜吗?不也一样的能奶孩子,把小孩子养活大吗?凭什么咱们家的孩子就要搞特殊?就要过好日子?
……梨子,叶老师,我劝过你多少次了,‘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咱们自己吃些苦有什么?孩子吃些苦又算什么?
逆境里才能出好儿郎,这既是为了孩子们好,也是给咱们和孩子积攒福报,死后能有大把大把的功德,同时还能帮了这世上的可怜人,这样几全齐美的事情你都不肯做。
你说说你,你说说你一个人民教师,素质都低劣到什么程度了?简直就是自私、卑鄙、小气、无能、没见识的一个愚蠢之人!”
然而原身并不肯听从丈夫的话。
她月子根本没有做好,身子有些虚,照丈夫那个食谱,哪里有奶水给儿子吃?
丈夫强烈要求收养来的两个孩子,也是乖巧听话的,养的日子久了,她也喜欢,既然喜欢,就不能叫孩子能每天分吃一碗蛋羹,偏偏要隔天才能一家人一起吃上一盘子葱炒鸡蛋,其中鸡蛋统共只有一个的日子。
原身非要如此,陆有善看着妻子抱着皮肤有些黑但虽然早产却长得像足月宝宝的儿子,到底有些心虚,不知怎么,也就随便原身这样。
但他做惯了好人,他既然帮不了想要帮的那户寡妇人家,就只好去道歉。
那寡妇刚刚没了丈夫,家里一共四个孩子,老大是闺女,能干活照顾弟弟们了,最小的也是闺女,才一岁大,她既要做工赚钱,根本照顾不了她,大闺女能照看两个弟弟就不错了,哪里照顾的了小闺女?要是只顾照顾小的,忽略了两个弟弟怎么办?
原以为这陆大善人承诺了每个月给家里些钱,她就能随便养活小闺女了,养大了也是一份嫁妆钱。谁知道,这陆大善人也是个假善人,你没本事说服老婆一起做善事,你就别说大话啊!
于是一气之下,非要这陆大善人把小闺女给抱走!
陆有善自觉理亏,又看那小闺女饿得面皮发黄。想着反正妻子看起来挺喜欢照顾孩子的,干脆把这个孩子也抱回了家里,让妻子照看。理由就是,妻子不肯拿出一半的工资来做善事,干脆就多养一个孩子积德好了。
原身饶是好性子,也不得不爆发了起来。
夫妻两个大吵一架,原身再不肯给陆有善做饭洗衣,宁肯拿着工资带着孩子去外面吃。
陆有善吃了几天没妻子照料的苦楚,忽然知晓生前苦行,也是不易,干脆就和妻子和解,各退一步——他不再跟妻子讨要工资,也不再往家里抱孩子,但是,已经抱来的这三个,妻子必须视若己出。
原身答应了。
尽管日子艰难,但原身是自小吃苦长大的,知晓怨天尤人无用,便努力过好日子,并且让养在自己身边的孩子,可以过得比自己小时候好。
原身是小学数学老师,学校的工资其实不算高。但八九十年代,老师给学生补课还是允许的。
且原身还可以和有资历的老教师一起出辅导书,家里三室一厅,两个阳台都很大,原身的婆婆原本是在阳台种花的,到了原身这里,干脆在阳台上开始种菜养盆栽,又在家里开辅导班……
她人勤快,懂得过日子,因此,即便是日子苦了些,还要平白带着三个不是她的孩子,原身也把这四个孩子给养的很好。
直到几年后,家里的老大9岁,老二8岁,老三6岁,老四也就是原身唯一的儿子5岁时,原身再次怀孕,一查之下,还是三胞胎。
原身当时并不打算生。
老辈人讲究多子多福,但原身自己顶门立户了这几年,在学校里也能稍稍硬气起来,当个不被学生和学生家长气哭的班主任了,当然也就明白“少生孩子多种树”才是硬道理。
她那时养着四个孩子加一个陆有善,尽管会过日子,开辅导班也开出了名气来,但她还真的不想再生孩子。
一来是孩子够多了,几个收养来的孩子都懂事听话,她自己的孩子淘气了些,可她教的孩子多了,当然也制得住他;二来是她是教职人员,要是真把孩子给生下来了,工作立马就没了。
原身这样想着,也是这样打算的。原以为那个一心在外头做善事的丈夫肯定能答应的,结果她丈夫神色复杂的看了她许久,才说,她要是把孩子打了,未来一定会后悔,让她自己看着办。
原身当时听得心惊肉跳,以为是丈夫说的什么因果报应。
想想这肚子里头可是三个孩子啊。
她再三犹豫,丈夫竟是肯从外面拿了一万块钱给她,让她该生还是要生。原身又询问了几个孩子,除了她亲生儿子有些不乐,其他孩子都是愿意要几个弟弟妹妹的。
老大更是说:“我们都大了,能顶半个大人用了,妈妈你放心生。”
其实几个孩子早学着做饭做家务。老大老二包揽了家里的早饭和洗碗,洗衣服他们也都能干。老三只比老四大一岁,就负责看着老四,让老四不要太调皮捣蛋,闲下来的时候,就带着老四一起扫地擦桌子。
--
咱们就不说□□时候了,就是往前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时候,大家不也是这样,一个星期一顿肉菜吗?不也一样的能奶孩子,把小孩子养活大吗?凭什么咱们家的孩子就要搞特殊?就要过好日子?
……梨子,叶老师,我劝过你多少次了,‘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咱们自己吃些苦有什么?孩子吃些苦又算什么?
逆境里才能出好儿郎,这既是为了孩子们好,也是给咱们和孩子积攒福报,死后能有大把大把的功德,同时还能帮了这世上的可怜人,这样几全齐美的事情你都不肯做。
你说说你,你说说你一个人民教师,素质都低劣到什么程度了?简直就是自私、卑鄙、小气、无能、没见识的一个愚蠢之人!”
然而原身并不肯听从丈夫的话。
她月子根本没有做好,身子有些虚,照丈夫那个食谱,哪里有奶水给儿子吃?
丈夫强烈要求收养来的两个孩子,也是乖巧听话的,养的日子久了,她也喜欢,既然喜欢,就不能叫孩子能每天分吃一碗蛋羹,偏偏要隔天才能一家人一起吃上一盘子葱炒鸡蛋,其中鸡蛋统共只有一个的日子。
原身非要如此,陆有善看着妻子抱着皮肤有些黑但虽然早产却长得像足月宝宝的儿子,到底有些心虚,不知怎么,也就随便原身这样。
但他做惯了好人,他既然帮不了想要帮的那户寡妇人家,就只好去道歉。
那寡妇刚刚没了丈夫,家里一共四个孩子,老大是闺女,能干活照顾弟弟们了,最小的也是闺女,才一岁大,她既要做工赚钱,根本照顾不了她,大闺女能照看两个弟弟就不错了,哪里照顾的了小闺女?要是只顾照顾小的,忽略了两个弟弟怎么办?
原以为这陆大善人承诺了每个月给家里些钱,她就能随便养活小闺女了,养大了也是一份嫁妆钱。谁知道,这陆大善人也是个假善人,你没本事说服老婆一起做善事,你就别说大话啊!
于是一气之下,非要这陆大善人把小闺女给抱走!
陆有善自觉理亏,又看那小闺女饿得面皮发黄。想着反正妻子看起来挺喜欢照顾孩子的,干脆把这个孩子也抱回了家里,让妻子照看。理由就是,妻子不肯拿出一半的工资来做善事,干脆就多养一个孩子积德好了。
原身饶是好性子,也不得不爆发了起来。
夫妻两个大吵一架,原身再不肯给陆有善做饭洗衣,宁肯拿着工资带着孩子去外面吃。
陆有善吃了几天没妻子照料的苦楚,忽然知晓生前苦行,也是不易,干脆就和妻子和解,各退一步——他不再跟妻子讨要工资,也不再往家里抱孩子,但是,已经抱来的这三个,妻子必须视若己出。
原身答应了。
尽管日子艰难,但原身是自小吃苦长大的,知晓怨天尤人无用,便努力过好日子,并且让养在自己身边的孩子,可以过得比自己小时候好。
原身是小学数学老师,学校的工资其实不算高。但八九十年代,老师给学生补课还是允许的。
且原身还可以和有资历的老教师一起出辅导书,家里三室一厅,两个阳台都很大,原身的婆婆原本是在阳台种花的,到了原身这里,干脆在阳台上开始种菜养盆栽,又在家里开辅导班……
她人勤快,懂得过日子,因此,即便是日子苦了些,还要平白带着三个不是她的孩子,原身也把这四个孩子给养的很好。
直到几年后,家里的老大9岁,老二8岁,老三6岁,老四也就是原身唯一的儿子5岁时,原身再次怀孕,一查之下,还是三胞胎。
原身当时并不打算生。
老辈人讲究多子多福,但原身自己顶门立户了这几年,在学校里也能稍稍硬气起来,当个不被学生和学生家长气哭的班主任了,当然也就明白“少生孩子多种树”才是硬道理。
她那时养着四个孩子加一个陆有善,尽管会过日子,开辅导班也开出了名气来,但她还真的不想再生孩子。
一来是孩子够多了,几个收养来的孩子都懂事听话,她自己的孩子淘气了些,可她教的孩子多了,当然也制得住他;二来是她是教职人员,要是真把孩子给生下来了,工作立马就没了。
原身这样想着,也是这样打算的。原以为那个一心在外头做善事的丈夫肯定能答应的,结果她丈夫神色复杂的看了她许久,才说,她要是把孩子打了,未来一定会后悔,让她自己看着办。
原身当时听得心惊肉跳,以为是丈夫说的什么因果报应。
想想这肚子里头可是三个孩子啊。
她再三犹豫,丈夫竟是肯从外面拿了一万块钱给她,让她该生还是要生。原身又询问了几个孩子,除了她亲生儿子有些不乐,其他孩子都是愿意要几个弟弟妹妹的。
老大更是说:“我们都大了,能顶半个大人用了,妈妈你放心生。”
其实几个孩子早学着做饭做家务。老大老二包揽了家里的早饭和洗碗,洗衣服他们也都能干。老三只比老四大一岁,就负责看着老四,让老四不要太调皮捣蛋,闲下来的时候,就带着老四一起扫地擦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