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太后开口
看到李佳氏被太子赶走,太子妃的心情更加舒畅了。以前她是不屑耍这些小手段的。不过如今偶尔为之,感觉也不错。
其实她现在对太子的宠爱并没有多少感动。一颗心早就在之前的那些年里伤得透透。这会她除了想平安生下孩子,别无所求。哪怕只是个小格格,那也是她的骨血。
“殿下,臣妾有些腰酸,想去床上躺一会儿。”她看着太子,带着几分愧疚的道。
“孤扶你。”太子连忙起身,嘴里还嘀咕了一句,“如今你身子重,这些人不想见就不见。”
太子妃听的心里忍笑,若是李佳氏这会在,听见这话还要生气。但她面上还是浅笑道:“怎么说也是弘皙的额娘,她本是按着规矩来请安,臣妾不见也不好。”
“如今什么都没有你身子重要。”太子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她自己也是生过孩子的,还不能体谅?”
太子妃垂眸笑了笑,便没再多说。有些事情点到为止。她知道李佳氏难对付,毕竟是太子心尖上宠了多年的人。
若不是她近年来恃宠而骄,频频出昏招,也不能让她逮到机会在太子面前上眼药水。
便是现在,有弘皙这个儿子在,李佳氏的地位也不是轻易能动摇的。她也只能用这一件件的小事来破坏太子心中李佳氏的形象。滴水穿石,她相信总有一天能凌驾于李佳氏之上,压制得她再也无法反身。
这皇宫里日子漫长,她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了。
乾清宫里,康熙翻了两页书后觉得没意思,便让李德全起驾慈宁宫,决定去看看太后。
这几个月,太后的身体一直反反复复的不大好。都是积年的老毛病,太医也没办法治断根,更因为太后年纪大了,药也开的温和,所以病症好起来就越发缓慢。
都说老人冬日难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日子就好。但今年京城的冬天格外愣,总让人感觉春天不会来似的。
康熙一向孝顺,这么多年,对这个从不乱插手朝政,很有分寸的太后还是有几分母子情的。因而心里也一直惦记些太后的身体。
此时的慈宁宫里却并不像康熙想的冷清。他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有欢声笑语传出来,好不热闹的样子。
“看来不止朕一个人想着皇额娘。”康熙笑着道。
“奴才听着像是五爷的声音。”李德全在后面回道。
“嗯,像是老五一家子。”康熙道。里面传出来的还有小孩子的声音。
小辈里往这慈宁宫里跑的最勤的便是五爷和十二爷了。但这会十二爷还没大婚,有孩子的就只能是五爷了。
宫门口守门的小太监已经看到了康熙,一边行礼,一边有人进去向太后通报。
这会慈宁宫里面确实是五爷一家子,听闻康熙来,五爷和五福晋,还有两人的嫡子都安静了下来。
“这大冷天的,皇帝怎么来了?”太后也有些意外。
“皇额娘这是有了孙儿就不想朕了。”康熙笑着走了进来,开了句玩笑。
“想皇帝的人多了,少哀家一个也不嫌少。”太后笑道。
“皇额娘这话可让人伤心了。”康熙故作委屈的样子,“那儿臣可回去了!”
“大冷天的都跑来了,哀家还赶你走不成?坐下喝杯热茶吧。”太后道。
“儿臣谢皇额娘赏茶!”康熙还特意躬身行了个礼!
太后被逗得合不拢嘴,“哈哈哈,你呀,当着儿子、儿媳的面,也不怕笑话!”
五爷一家子自然也在一旁配合的笑,见康熙终于说完了,连忙先行礼。
“你今儿怎么跑来了?”康熙这才看向五爷。
不等五爷回答,太后便道:“这孩子孝顺,前几日知道我咳嗽就一直惦记着。今日还特特进宫给哀家送府上自己熬的枇杷膏来。”
“他自小养在皇额娘这里,对您孝顺也是应该的。”康熙道。
“这孩子就是心实。”太后继续夸道:“这大冷天的,又是风又是雪的,叫个人送进来便是。还非得自个儿跑一趟,还把福晋和孩子都带来陪哀家说话。”
“嗯,老五对皇额娘确实没话说。”太后一味的夸五爷,康熙也就顺嘴夸了一句。
“孙儿也没做什么,皇玛玛夸得孙儿都心虚了。”五爷脸色微红道。
“哪里还没做什么。哀家这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没有你孝敬的?你自个儿在宫外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总还惦记着给哀家置办东西。”太后嗔怪道:“跟你说了多少次,哀家在宫里什么都不缺,你这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看似责备的话,其实都是变相的夸赞。康熙知道太后一向偏疼五阿哥,毕竟是太后亲自带大的,因而也顺着太后的话又夸了五爷几句。
太后果然高兴,脸上的笑容越发多了。
既然儿子在,康熙免不了要关心几句。五爷一一答了,太后也时不时的在里面插上几句话,最后连午膳都是一块儿在慈宁宫用的。
说起来五爷还真没同康熙一块儿用过几次膳,五福晋更是第一次和康熙同桌,紧张的差点连筷子都不知道怎么拿了。
好在有太后一直说话,气氛才轻松一些。
“皇帝,五阿哥回京的时日也不短了,一直没领什么正经差事。等年后,你看是不是给他安排点事情?他还年轻,整日里太闲了也不是个事!”
康熙手中的筷子一顿,太后这可是第一次开口为五阿哥求差事!
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五爷,心里想着这是不是他今日进宫的目的。只是凑巧他正好来慈宁宫看望太后,太后就顺便提了。
其实五爷也是懵的。他今日进宫还真就只是看望太后,看她身子有没有好些,压根没提差事的事!怎么太后就突然想到提了呢?
“你别看这孩子,他在哀家这是从不提朝堂的事。”太后又开口道:“不过哀家在这慈宁宫里也没那么闭塞,真一点朝堂的消息都不知道。这么多孙子,就这个是在哀家膝下长大的。这么多年,哀家也没为他开过口,今日开这个口,也不算过分。你说是吧,皇帝?”
(本章完)
其实她现在对太子的宠爱并没有多少感动。一颗心早就在之前的那些年里伤得透透。这会她除了想平安生下孩子,别无所求。哪怕只是个小格格,那也是她的骨血。
“殿下,臣妾有些腰酸,想去床上躺一会儿。”她看着太子,带着几分愧疚的道。
“孤扶你。”太子连忙起身,嘴里还嘀咕了一句,“如今你身子重,这些人不想见就不见。”
太子妃听的心里忍笑,若是李佳氏这会在,听见这话还要生气。但她面上还是浅笑道:“怎么说也是弘皙的额娘,她本是按着规矩来请安,臣妾不见也不好。”
“如今什么都没有你身子重要。”太子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她自己也是生过孩子的,还不能体谅?”
太子妃垂眸笑了笑,便没再多说。有些事情点到为止。她知道李佳氏难对付,毕竟是太子心尖上宠了多年的人。
若不是她近年来恃宠而骄,频频出昏招,也不能让她逮到机会在太子面前上眼药水。
便是现在,有弘皙这个儿子在,李佳氏的地位也不是轻易能动摇的。她也只能用这一件件的小事来破坏太子心中李佳氏的形象。滴水穿石,她相信总有一天能凌驾于李佳氏之上,压制得她再也无法反身。
这皇宫里日子漫长,她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了。
乾清宫里,康熙翻了两页书后觉得没意思,便让李德全起驾慈宁宫,决定去看看太后。
这几个月,太后的身体一直反反复复的不大好。都是积年的老毛病,太医也没办法治断根,更因为太后年纪大了,药也开的温和,所以病症好起来就越发缓慢。
都说老人冬日难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日子就好。但今年京城的冬天格外愣,总让人感觉春天不会来似的。
康熙一向孝顺,这么多年,对这个从不乱插手朝政,很有分寸的太后还是有几分母子情的。因而心里也一直惦记些太后的身体。
此时的慈宁宫里却并不像康熙想的冷清。他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有欢声笑语传出来,好不热闹的样子。
“看来不止朕一个人想着皇额娘。”康熙笑着道。
“奴才听着像是五爷的声音。”李德全在后面回道。
“嗯,像是老五一家子。”康熙道。里面传出来的还有小孩子的声音。
小辈里往这慈宁宫里跑的最勤的便是五爷和十二爷了。但这会十二爷还没大婚,有孩子的就只能是五爷了。
宫门口守门的小太监已经看到了康熙,一边行礼,一边有人进去向太后通报。
这会慈宁宫里面确实是五爷一家子,听闻康熙来,五爷和五福晋,还有两人的嫡子都安静了下来。
“这大冷天的,皇帝怎么来了?”太后也有些意外。
“皇额娘这是有了孙儿就不想朕了。”康熙笑着走了进来,开了句玩笑。
“想皇帝的人多了,少哀家一个也不嫌少。”太后笑道。
“皇额娘这话可让人伤心了。”康熙故作委屈的样子,“那儿臣可回去了!”
“大冷天的都跑来了,哀家还赶你走不成?坐下喝杯热茶吧。”太后道。
“儿臣谢皇额娘赏茶!”康熙还特意躬身行了个礼!
太后被逗得合不拢嘴,“哈哈哈,你呀,当着儿子、儿媳的面,也不怕笑话!”
五爷一家子自然也在一旁配合的笑,见康熙终于说完了,连忙先行礼。
“你今儿怎么跑来了?”康熙这才看向五爷。
不等五爷回答,太后便道:“这孩子孝顺,前几日知道我咳嗽就一直惦记着。今日还特特进宫给哀家送府上自己熬的枇杷膏来。”
“他自小养在皇额娘这里,对您孝顺也是应该的。”康熙道。
“这孩子就是心实。”太后继续夸道:“这大冷天的,又是风又是雪的,叫个人送进来便是。还非得自个儿跑一趟,还把福晋和孩子都带来陪哀家说话。”
“嗯,老五对皇额娘确实没话说。”太后一味的夸五爷,康熙也就顺嘴夸了一句。
“孙儿也没做什么,皇玛玛夸得孙儿都心虚了。”五爷脸色微红道。
“哪里还没做什么。哀家这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没有你孝敬的?你自个儿在宫外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总还惦记着给哀家置办东西。”太后嗔怪道:“跟你说了多少次,哀家在宫里什么都不缺,你这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看似责备的话,其实都是变相的夸赞。康熙知道太后一向偏疼五阿哥,毕竟是太后亲自带大的,因而也顺着太后的话又夸了五爷几句。
太后果然高兴,脸上的笑容越发多了。
既然儿子在,康熙免不了要关心几句。五爷一一答了,太后也时不时的在里面插上几句话,最后连午膳都是一块儿在慈宁宫用的。
说起来五爷还真没同康熙一块儿用过几次膳,五福晋更是第一次和康熙同桌,紧张的差点连筷子都不知道怎么拿了。
好在有太后一直说话,气氛才轻松一些。
“皇帝,五阿哥回京的时日也不短了,一直没领什么正经差事。等年后,你看是不是给他安排点事情?他还年轻,整日里太闲了也不是个事!”
康熙手中的筷子一顿,太后这可是第一次开口为五阿哥求差事!
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五爷,心里想着这是不是他今日进宫的目的。只是凑巧他正好来慈宁宫看望太后,太后就顺便提了。
其实五爷也是懵的。他今日进宫还真就只是看望太后,看她身子有没有好些,压根没提差事的事!怎么太后就突然想到提了呢?
“你别看这孩子,他在哀家这是从不提朝堂的事。”太后又开口道:“不过哀家在这慈宁宫里也没那么闭塞,真一点朝堂的消息都不知道。这么多孙子,就这个是在哀家膝下长大的。这么多年,哀家也没为他开过口,今日开这个口,也不算过分。你说是吧,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