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队长,我好像有点喜欢你

第55页

    这名经理原本就担心会所发生了命案会影响以后的开张和生意,喻沧州又揪着各种细节提的问题都很细,经理脸上的神情就更焦虑了,喻沧州接着问道:“那么监控坏了为什么没修呢?”
    “我们这儿平时平平安安的,百八十年也不会想到要去查监控,真的是没发现监控出了问题。”经理诚恳又紧张地道。
    法医张玮是个个子有点瘦高的小青年,平时话不太多,行事也很冷淡,他刚刚检查完了尸体,带着口罩站在不远处朝喻沧州挥了挥手。喻沧州见到他的示意,知道他是有结果要向自己汇报,就大步走了过去,“怎么样?观察到了什么?”
    张玮用已经摘掉手套的那只手将口罩拉下来一点,又用还戴着手套的那只手顺着尸体示意给喻沧州看道:“死者体表可见伤口一共三处,全部位于颈部右侧,其中致命的这一道创口,也就是三号创口,长7cm,伤及动脉,这也是为什么会造成喷射状出血的原因。另外,死者所有的创口都创缘整齐,基本不带挫伤,初步可以推定是被锐器所伤。”
    “全部位于颈部右侧,”喻沧州看了看张玮示意给他的死者颈部的伤口若有所思道,“死者有自杀的可能性吗?”
    “如果是自杀造成的伤口,伤口深浅大小一般会有区别,”一边说着,张玮一边用戴着手套的那只手在死者的颈部移动了一下用以示意:“但这里创口形状重复单一,不是试切创,基本可以排除是自杀的可能性。”
    喻沧州点了点头,“那行,谢谢你了小张。”
    正在这时,老胡匍匐在白色四门BMW车前冲着喻沧州喊:“沧州,车门和车窗玻璃上除了死者的指纹外,没有提取到其他有效指纹啊!”
    喻沧州和老胡搭档惯了,对他这种行事风格已经很习惯,回了一句“知道了”就往苏小小和徐长江身边走。
    “不是试切创,基本上可以排除是自杀的可能性,根据致命伤口是在死者脖颈右侧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凶手当时应该是坐在副驾驶座上的行凶的,这样来看的话凶手应该是死者的熟人。苏小小,你去查一查死者死前一周的通话记录,看看能不能找出什么线索。徐长江,方才经理说死者是福地地产公司的老总,名叫郑国强,你去福地地产调查一下郑国强的社会关系,看看他之前有没有得罪过什么人。”
    “是队长。”苏小小和徐长江二人领了任务就匆匆去了,喻沧州顺着露天停车场下意识地望一圈,发现顾彦正站在不远处望着那辆白色BMW若有所思地在想着什么事情,喻沧州走过去,停在顾彦身边问道:“你在想什么?”
    顾彦原本正望着远处的车出神,听见喻沧州的声音回过神来:“我在想车门和车窗玻璃上为什么会没有指纹。”
    这个问题也问到了喻沧州心中的疑问,喻沧州一听见顾彦的话眼中就有一丝精光闪过,但他面上仍旧不动声色地故意说道,“有可能是被凶手处理掉了。”
    “不,如果他是一个足够缜密已经提前有计划的凶手,他不应该在杀害死者的时候造成这么大动静的喷射状出血,还将血迹留在车窗玻璃上。车窗玻璃上的血迹越大,尸体就会越早被发现,这对他来说是不利的。而凶手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还不处理血迹就离开,只能说明这是他丝毫准备都没有的临时起意杀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没有留下指纹这件事,一定也与她的意图无关。也就是说,无论他后来有没有在副驾驶室杀人,他自身的状态都不会使他留下指纹。”
    顾彦的分析与喻沧州心里的想法不谋而合,喻沧州面上仍旧没有表情,但眼神已经掩饰不住地流露出赞赏了。他低下头去,踢了踢脚边的小石子,示意顾彦继续说下去:“说说看你的想法。”
    顾彦:“人在什么情况下打开车门不会留下指纹呢?除非凶手带了手套,而且一开始上车前就带着手套。最近这个天气虽然还是很冷,但已经有点转暖了,大家其实不怎么带手套了,剩下还带着手套的一部分人中,手套对于她们来说起到的作用更多是一种装饰作用。所以我的想法是,凶手有可能是个女人。”
    这个设想完全切中了喻沧州心里的想法,喻沧州抬起头赞赏地看着顾彦,正要说句什么,正在这时,苏小小已经整理完郑国华过去一周的通话记录回来了,“喻队,郑国强过去一周的通话记录一共有35通,除了打给公司秘书的电话以外,比较突出的有这么几个联系人,郑国华,黎萱,刘皎皎,还有就是一个打给保险公司的电话。”
    喻沧州听见苏小小的话楞了楞,眉心皱起疑惑道:“郑国强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做什么?”
    苏小小:“哦这个我刚刚给保险公司打电话确认过了,保险公司说,郑国强在五天前将自己的保险受益人从郑国华改成了黎萱。”
    第三十二章
    茶会所后院停车场出口紧邻着路面,此时有人看见院子里警车来来往往,出口处已经很站了一些围观的路人,喻沧州忽视他们打量的目光往警车旁边走,“这个郑国华和黎萱分别是什么人?”
    苏小小手里拿了一个巴掌大的记事本,上面鬼画符一样地记录了一些信息,苏小小看着手中的记事本说道,“根据保险公司的记录显示,郑国华是郑国强的亲弟弟,而黎萱则是郑国强的前妻。”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