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谁知,赵王将长公主救回来的当晚,长公主竟然准备偷偷在房间上吊自杀,幸亏丫鬟发现得早,才保住了一条命。
赵王十分不解,在他的多次追问下,长公主才犹犹豫豫的道出了实情。
她说,老国丈担心用兵如神的燕王会彻底打败大渝人,一旦大渝人败了,北方就再也没有势力能威胁到宁国。到时,燕王功高震主,老国丈便难以继续把持朝政。因而,在此次议和中,老国丈选择了卖国求荣,不仅应下大渝人种种得寸进尺的要求,还逼迫她去和亲。
在宁国和大渝的战事上,赵王和齐王都是坚定的主战派。只有边疆战事不断,燕王才会被拖住脚步,难以与他二人抗衡。
作为主战派,听到这样的内幕,赵王愤怒至极,转头就将此事汇报给了手握重兵的自家兄弟齐王。齐王拿着长公主的控诉文书,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对京城发动了兵变。
老国丈才刚收到暗探的回信不久,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安排,齐王的十万兵马紧跟着就兵临城下。
这些年来,齐王早就和地方上的官员勾结到了一起,大军一路行至京城,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拦。京城内外统共有六万守卫,而齐王的十万人马仅仅是先头军队。
宁国内部一乱,大渝人又开始蠢蠢欲动。在他们眼里,才不管你是老国丈,还是齐王赵王,亦或是燕王,他们要想吞下的从来都只是宁国本身。
长公主薄薄的一纸文书致使烽烟四起,天下大乱,整个宁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明月宫危机解除,荀紫瑛扮作长公主的近侍,一路都跟在她身边。战争爆发后,长公主原先的侍女梧桐,很快就得知了长公主身在何方,不辞辛苦的从苍城追了过来。
三个月后,齐王不惜折损大半人马,终于攻下了京城。那日,老国丈狼狈的退到了宫里,打算以小皇帝的性命作为最后的要挟。然而,等他领兵冲进显阳殿,才发现小皇帝早就不见了。
老国丈负隅顽抗,害得齐王损失惨重,在宫里抓到四处逃窜的老国丈时,齐王早就将答应长公主的事抛到了脑后,生生将老国丈折磨致死。
齐王是假借长公主的名义行谋反之实,现如今,长公主再怎么傻也该知道自己骗了她。明面上,齐王虽不能杀了长公主以绝后患,但他暗地里早早就将长公主软禁了起来。
然而,齐王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下属忽然来报,称在他们举兵攻打皇宫之时,长公主趁机逃了出去。
齐王痛骂了一顿看守的侍卫,下令让他们偷偷带人去找,务必要将长公主抓回来。
自那日后,小皇帝消失的无影无踪,齐王索性将加害皇帝的罪行也一并推到了死去的老国丈身上。
虽然,齐王也曾怀疑过这两件事之间是否有阴谋,但这并不妨碍他加紧准备登基之事。
长公主避开梧桐这个眼线,拿着慕容欢给她的玉佩来到了文砚斋,说她有要事想见他们的主子,让他们的主子一个月后在苍城老地方见。谢老板认出了慕容欢的玉佩,恭恭敬敬的表示自己会立刻派人去燕州通知主子。
之后,长公主跟着赵王偷偷潜回了苍城。
在绵延数月的战火中,齐王将自己的大批人马都调到了京城,封地的兵力所剩无几。赵王趁机带着他养了将近十年的精兵强将,依旧打着长公主的名义,直捣齐王老巢。
齐王的皇位还没坐热乎,赵王就大肆对外宣扬,称是齐王蒙骗长公主,逼她写下那份控诉文书,还将她软禁了起来。而先帝高赟根本不是老国丈杀的,是齐王为了坐上宝座,杀了先帝,然后嫁祸给老国丈的。
有了名正言顺的兴兵借口,占领齐王的封地之后,赵王接着挥师北上。然而,他也不放心长公主,想方设法的想要将她带在身边。
长公主却以她们已经完成合作,他该遵守诺言为由直截了当的拒绝了他,言语中隐隐有威胁之意。
如今,赵王还没完全摸清长公主的底细,谨慎的他担心一旦和长公主撕破脸,自己会变得非常被动。
多方权衡之后,赵王最终同意放长公主自由,却在暗地里派人监视长公主的一举一动。
赵王跟随齐王多年,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就连他行军布阵的手段也相当了解。然而,反过来看,齐王从未将赵王当做自家兄弟,在他眼里,赵王就是一只需要依附他而活的家犬,叫他往东绝不敢往西。向来自命不凡的主人又怎么可能会纡尊降贵去了解一只走狗的想法。
而齐王手里看似还有八万人马,其实大多都是伤兵残兵。直到赵王将他打的节节败退,齐王才开始认识现实。然而,一切为时已晚。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赵王又将齐王撵下了台,自己坐上了皇位。短短小半年时间里,宁国的天变了又变。
作者有话要说: 会用过渡章快速讲完古代的故事,琼瑛之间会细写。
第52章 (古)
眼看着高氏的几位同姓王族轮番坐上了皇位,燕王慕容峯心急如焚, 偏偏他的百万雄狮被大渝人死死牵制着, 轻易动弹不得。作为外姓亲王, 慕容峯若想将尚方宝剑的刀口向内,彻底颠覆高氏王朝,必须师出有名,就像齐王对付老国丈、赵王对付齐王那般,燕王也必须得好好为自己寻一个对付赵王的名头。
--
赵王十分不解,在他的多次追问下,长公主才犹犹豫豫的道出了实情。
她说,老国丈担心用兵如神的燕王会彻底打败大渝人,一旦大渝人败了,北方就再也没有势力能威胁到宁国。到时,燕王功高震主,老国丈便难以继续把持朝政。因而,在此次议和中,老国丈选择了卖国求荣,不仅应下大渝人种种得寸进尺的要求,还逼迫她去和亲。
在宁国和大渝的战事上,赵王和齐王都是坚定的主战派。只有边疆战事不断,燕王才会被拖住脚步,难以与他二人抗衡。
作为主战派,听到这样的内幕,赵王愤怒至极,转头就将此事汇报给了手握重兵的自家兄弟齐王。齐王拿着长公主的控诉文书,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对京城发动了兵变。
老国丈才刚收到暗探的回信不久,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安排,齐王的十万兵马紧跟着就兵临城下。
这些年来,齐王早就和地方上的官员勾结到了一起,大军一路行至京城,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拦。京城内外统共有六万守卫,而齐王的十万人马仅仅是先头军队。
宁国内部一乱,大渝人又开始蠢蠢欲动。在他们眼里,才不管你是老国丈,还是齐王赵王,亦或是燕王,他们要想吞下的从来都只是宁国本身。
长公主薄薄的一纸文书致使烽烟四起,天下大乱,整个宁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明月宫危机解除,荀紫瑛扮作长公主的近侍,一路都跟在她身边。战争爆发后,长公主原先的侍女梧桐,很快就得知了长公主身在何方,不辞辛苦的从苍城追了过来。
三个月后,齐王不惜折损大半人马,终于攻下了京城。那日,老国丈狼狈的退到了宫里,打算以小皇帝的性命作为最后的要挟。然而,等他领兵冲进显阳殿,才发现小皇帝早就不见了。
老国丈负隅顽抗,害得齐王损失惨重,在宫里抓到四处逃窜的老国丈时,齐王早就将答应长公主的事抛到了脑后,生生将老国丈折磨致死。
齐王是假借长公主的名义行谋反之实,现如今,长公主再怎么傻也该知道自己骗了她。明面上,齐王虽不能杀了长公主以绝后患,但他暗地里早早就将长公主软禁了起来。
然而,齐王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下属忽然来报,称在他们举兵攻打皇宫之时,长公主趁机逃了出去。
齐王痛骂了一顿看守的侍卫,下令让他们偷偷带人去找,务必要将长公主抓回来。
自那日后,小皇帝消失的无影无踪,齐王索性将加害皇帝的罪行也一并推到了死去的老国丈身上。
虽然,齐王也曾怀疑过这两件事之间是否有阴谋,但这并不妨碍他加紧准备登基之事。
长公主避开梧桐这个眼线,拿着慕容欢给她的玉佩来到了文砚斋,说她有要事想见他们的主子,让他们的主子一个月后在苍城老地方见。谢老板认出了慕容欢的玉佩,恭恭敬敬的表示自己会立刻派人去燕州通知主子。
之后,长公主跟着赵王偷偷潜回了苍城。
在绵延数月的战火中,齐王将自己的大批人马都调到了京城,封地的兵力所剩无几。赵王趁机带着他养了将近十年的精兵强将,依旧打着长公主的名义,直捣齐王老巢。
齐王的皇位还没坐热乎,赵王就大肆对外宣扬,称是齐王蒙骗长公主,逼她写下那份控诉文书,还将她软禁了起来。而先帝高赟根本不是老国丈杀的,是齐王为了坐上宝座,杀了先帝,然后嫁祸给老国丈的。
有了名正言顺的兴兵借口,占领齐王的封地之后,赵王接着挥师北上。然而,他也不放心长公主,想方设法的想要将她带在身边。
长公主却以她们已经完成合作,他该遵守诺言为由直截了当的拒绝了他,言语中隐隐有威胁之意。
如今,赵王还没完全摸清长公主的底细,谨慎的他担心一旦和长公主撕破脸,自己会变得非常被动。
多方权衡之后,赵王最终同意放长公主自由,却在暗地里派人监视长公主的一举一动。
赵王跟随齐王多年,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就连他行军布阵的手段也相当了解。然而,反过来看,齐王从未将赵王当做自家兄弟,在他眼里,赵王就是一只需要依附他而活的家犬,叫他往东绝不敢往西。向来自命不凡的主人又怎么可能会纡尊降贵去了解一只走狗的想法。
而齐王手里看似还有八万人马,其实大多都是伤兵残兵。直到赵王将他打的节节败退,齐王才开始认识现实。然而,一切为时已晚。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赵王又将齐王撵下了台,自己坐上了皇位。短短小半年时间里,宁国的天变了又变。
作者有话要说: 会用过渡章快速讲完古代的故事,琼瑛之间会细写。
第52章 (古)
眼看着高氏的几位同姓王族轮番坐上了皇位,燕王慕容峯心急如焚, 偏偏他的百万雄狮被大渝人死死牵制着, 轻易动弹不得。作为外姓亲王, 慕容峯若想将尚方宝剑的刀口向内,彻底颠覆高氏王朝,必须师出有名,就像齐王对付老国丈、赵王对付齐王那般,燕王也必须得好好为自己寻一个对付赵王的名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