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晚上回府后,管家张涛来找自己,向他汇报一天的人员采买以及各个院子的安排工作。
伯爵府是四进规格,这么大的府邸往往制式不如三进那般规规整整。因为府里带着一个小温泉,以至于是一个凸字型分布,修建时又参考了江南园林风格,游廊众多,前院后院分割明显。
张涛这次去采买了三十人,都是精挑细选过的,就这样还依然觉得不够,带着歉意说明天还要去再联系人牙。
李乘风连忙制止,“不必了,满府就我一个,这么多人完全足够,后院没什么人住,暂时封了吧。”
“万万不可,”张涛阻止道:“要是封了,等老爷娶亲之时,年久失修,怕是要都重修翻修,到时候又哪里来得及。”
李乘风苦笑,怎么都往他成亲上扯。老实讲,这些年在东南飘荡,还有戚继光在旁狂撒狗粮,也曾动过寻一人度过后半生的念头。可再自己终究是个现代人,沟通上有障碍,又没有感情基础,想想还是算了。回京后看见朱厚熜也没娶亲,愧疚的更是死了这份心。
“一时半会还没这个意向,留着也没用,封了吧。”
张涛拗不过他,只能遵命照做。之后又将两名少女安排进主院,并吩咐二人一定要照顾好老爷起居。
经过询问,李乘风得知她俩一个叫茉莉一个叫丁香。丁香年纪小,还一团孩子气。茉莉则性子爽利,说话办事也干脆,让李乘风想起刚穿越过来的妙清,不由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第二天,李乘风起了个大早,简单用过朝饭后便动身出发。原本今日是不用上早朝的,明初时朱元璋自己是个劳模,基本上每天都要举行朝会。之后的明朝皇帝,或勤奋或懒惰,朝会也没个固定的时间,但是不管皇上去不去,大臣是肯定不能迟到。夏天还好点,冬天夜长,大家往往要摸黑前行,甚至曾经发生过小官失足掉到河中冻死的惨剧。
两年前嘉靖改革早朝,规定从此以后三日一朝,年龄太大家底又不丰厚者,政府会安排通勤的马车接送。而且随着这几年国库的日益充盈,皇上还放出话来,要给朝臣们涨工资,此言一出,全天下的官员无不感激皇恩浩荡。
李乘风此次主要是要去吏部报道,顺便去日后工作的地方,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看一眼。毕竟嘉靖将他安排在那里,又明着说了想改革,肯定是对他寄予厚望,李乘风总要看看国子监到底有什么问题。
快速的处理完入职手续,李乘风坐着马车奔向定安门,国子监就在不远处。
此时的国子监又被称为“北雍”,与陪都南京的“南雍”相对应,二者都为全国最高学府。而北雍更是兼具太学职责,不止是管北京国子监的学生,同时也管理全国学府。而所谓的国子监祭酒,其实就跟现代大学校长差不多,主掌行政,正因如此,朱厚熜才放心任命李乘风这个胸无点墨的人担任。
明初的时候,国子监中的生源还可以去各个衙门实习,当时可是货真价实的“天子门生”,谁说起国子监,都要抬头仰望。但随着全国经济渐渐复苏,地方学府兴起,优秀的生源渐渐流失。永乐年间,国子监一共有学子三千多人,到了景泰,只有一千个左右。
景泰帝朱祁钰即位时期,大明刚经历土木堡之变,前有蒙古虎视眈眈,后有亲哥英宗一家在冷宫囚禁着。国家开支庞大,中央财政却入不敷出,搞钱成了就成了他的当务之急!最后他将主意打到国子监身上,提出“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就是给国家交钱,就能进国子监读书。
确切的说,也不是钱,而是马匹和粮食。这个口子一开,往后的皇帝都开始卖国子监的名额。这以后,国子监就读的人数是上来了,但含金量却越来越低。
“官倒”乌纱帽,在古代中国屡见不鲜,但像明朝这样“官倒”招生指标的,实在少见,可以说开了中国花钱上大学风气之先。
李乘风来到国子监,这地方与孔庙紧邻,最早是元朝国君选址,周边也算是繁华。
此时正值午休时间,按理说国子监上课时实行的是封闭化管理,大门必定是紧闭的。可现在却看到不是有学生来回进出,由此可见纪律松懈到什么地步。
李乘风将手中文书交给门房,那人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心道这新来的祭酒看着还没学生大,年纪轻轻就能混到这个地步,路子得是多野。想到这里也不敢耽误,连忙带人进去。
第69章 同僚
国子监内部其实很大, 不仅包含上课的地方,还有专门的宿舍和食堂。李乘风跟着门房走了许久, 方才到厅堂内, 待坐了一会儿,就见几人匆匆赶过来拜见。
为首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见到李乘风后先行了一礼:“下官欧阳铭, 乃国子监司业, 拜见祭酒大人。”
李乘风连忙扶他起来,看着欧阳铭颤颤巍巍的身子,不禁心惊胆战, 心中暗骂朱厚熜太不地道, 这么老了还拉人家来工作。
所谓的国子监司业, 其实就是副校长, 主管日常教学以及学生的考核,每日工作量也不轻,实在怀疑此人真的能受得了吗?
欧阳铭却不知道上司心中的活动, 面上依旧笑呵呵,“上任祭酒告老后下官们一直都盼着朝廷的任命书, 总算是将大人盼过来了, 您当年在京城保卫战中的英姿还犹在眼前,后来听闻东南这两年能这么太平, 也都是您的功劳。现在能来领导我们,真是让这小小的国子监蓬荜生辉啊!”
--
伯爵府是四进规格,这么大的府邸往往制式不如三进那般规规整整。因为府里带着一个小温泉,以至于是一个凸字型分布,修建时又参考了江南园林风格,游廊众多,前院后院分割明显。
张涛这次去采买了三十人,都是精挑细选过的,就这样还依然觉得不够,带着歉意说明天还要去再联系人牙。
李乘风连忙制止,“不必了,满府就我一个,这么多人完全足够,后院没什么人住,暂时封了吧。”
“万万不可,”张涛阻止道:“要是封了,等老爷娶亲之时,年久失修,怕是要都重修翻修,到时候又哪里来得及。”
李乘风苦笑,怎么都往他成亲上扯。老实讲,这些年在东南飘荡,还有戚继光在旁狂撒狗粮,也曾动过寻一人度过后半生的念头。可再自己终究是个现代人,沟通上有障碍,又没有感情基础,想想还是算了。回京后看见朱厚熜也没娶亲,愧疚的更是死了这份心。
“一时半会还没这个意向,留着也没用,封了吧。”
张涛拗不过他,只能遵命照做。之后又将两名少女安排进主院,并吩咐二人一定要照顾好老爷起居。
经过询问,李乘风得知她俩一个叫茉莉一个叫丁香。丁香年纪小,还一团孩子气。茉莉则性子爽利,说话办事也干脆,让李乘风想起刚穿越过来的妙清,不由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第二天,李乘风起了个大早,简单用过朝饭后便动身出发。原本今日是不用上早朝的,明初时朱元璋自己是个劳模,基本上每天都要举行朝会。之后的明朝皇帝,或勤奋或懒惰,朝会也没个固定的时间,但是不管皇上去不去,大臣是肯定不能迟到。夏天还好点,冬天夜长,大家往往要摸黑前行,甚至曾经发生过小官失足掉到河中冻死的惨剧。
两年前嘉靖改革早朝,规定从此以后三日一朝,年龄太大家底又不丰厚者,政府会安排通勤的马车接送。而且随着这几年国库的日益充盈,皇上还放出话来,要给朝臣们涨工资,此言一出,全天下的官员无不感激皇恩浩荡。
李乘风此次主要是要去吏部报道,顺便去日后工作的地方,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看一眼。毕竟嘉靖将他安排在那里,又明着说了想改革,肯定是对他寄予厚望,李乘风总要看看国子监到底有什么问题。
快速的处理完入职手续,李乘风坐着马车奔向定安门,国子监就在不远处。
此时的国子监又被称为“北雍”,与陪都南京的“南雍”相对应,二者都为全国最高学府。而北雍更是兼具太学职责,不止是管北京国子监的学生,同时也管理全国学府。而所谓的国子监祭酒,其实就跟现代大学校长差不多,主掌行政,正因如此,朱厚熜才放心任命李乘风这个胸无点墨的人担任。
明初的时候,国子监中的生源还可以去各个衙门实习,当时可是货真价实的“天子门生”,谁说起国子监,都要抬头仰望。但随着全国经济渐渐复苏,地方学府兴起,优秀的生源渐渐流失。永乐年间,国子监一共有学子三千多人,到了景泰,只有一千个左右。
景泰帝朱祁钰即位时期,大明刚经历土木堡之变,前有蒙古虎视眈眈,后有亲哥英宗一家在冷宫囚禁着。国家开支庞大,中央财政却入不敷出,搞钱成了就成了他的当务之急!最后他将主意打到国子监身上,提出“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就是给国家交钱,就能进国子监读书。
确切的说,也不是钱,而是马匹和粮食。这个口子一开,往后的皇帝都开始卖国子监的名额。这以后,国子监就读的人数是上来了,但含金量却越来越低。
“官倒”乌纱帽,在古代中国屡见不鲜,但像明朝这样“官倒”招生指标的,实在少见,可以说开了中国花钱上大学风气之先。
李乘风来到国子监,这地方与孔庙紧邻,最早是元朝国君选址,周边也算是繁华。
此时正值午休时间,按理说国子监上课时实行的是封闭化管理,大门必定是紧闭的。可现在却看到不是有学生来回进出,由此可见纪律松懈到什么地步。
李乘风将手中文书交给门房,那人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心道这新来的祭酒看着还没学生大,年纪轻轻就能混到这个地步,路子得是多野。想到这里也不敢耽误,连忙带人进去。
第69章 同僚
国子监内部其实很大, 不仅包含上课的地方,还有专门的宿舍和食堂。李乘风跟着门房走了许久, 方才到厅堂内, 待坐了一会儿,就见几人匆匆赶过来拜见。
为首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见到李乘风后先行了一礼:“下官欧阳铭, 乃国子监司业, 拜见祭酒大人。”
李乘风连忙扶他起来,看着欧阳铭颤颤巍巍的身子,不禁心惊胆战, 心中暗骂朱厚熜太不地道, 这么老了还拉人家来工作。
所谓的国子监司业, 其实就是副校长, 主管日常教学以及学生的考核,每日工作量也不轻,实在怀疑此人真的能受得了吗?
欧阳铭却不知道上司心中的活动, 面上依旧笑呵呵,“上任祭酒告老后下官们一直都盼着朝廷的任命书, 总算是将大人盼过来了, 您当年在京城保卫战中的英姿还犹在眼前,后来听闻东南这两年能这么太平, 也都是您的功劳。现在能来领导我们,真是让这小小的国子监蓬荜生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