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十四日这天,百官就位,皇上穿着祭天的衣服,面容苍白的站在祭坛上。
当内侍喊出口令,正德下跪拜祭天地之时,忽然一口鲜血喷出,瘫倒在地,气若游丝,再也起不来了。整个祭场哗然,大礼不得不终止。
等将皇帝抬回宫后,张太后哭得肝肠寸断,连忙召集御医,并发布圣旨,寻求天下名医医治正德。
虽然皇帝没死,可朝廷上一时之间已是人心涣散。无他,正德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吐的血,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心中都知道恐怕这次皇上是凶多吉少。
内阁首辅杨廷和近几日家中不断有人登门拜访,好在他早在皇上祭天之后就已吩咐下去一律不见,他历仕四朝,位高权重,也没人敢有怨言。
前段时间,司礼监太监魏彬等到内阁说,太医已无能为力,请拿出万两银子从乡村中招募名医。这明面是说想给正德请大夫,实际是暗自皇上已经无力回天,眼下无子,是时候决定下任皇帝了。杨廷和心中知道他们的意思,却不答他们的碴,而是直接了当道务必要按轮序来定下皇位继承人,只有如此,天下方能安定,否则遭殃的是你们宦官自身,魏彬等唯唯听命。
见杨廷和连掌权的太监们都敢怼,百官们更不敢说什么,杨廷和见状总算是松了口气,暂时按下心中烦忧,着手处理朝事。
上面的人四平八稳,底下自然掀不起波澜,所以即使如此,朝廷依旧井然有序。
三月,豹房内,连续病了好久的皇帝突然清醒了过来,众人皆知这恐怕是回光返照。正德自己心中也有数,叹了口气,喊来司礼监太监哑着嗓子说道:“传朕指令,朕自知时日无多,跟太后说,天下事重,与阁臣共同商议。之前的种种都是朕的过失,与他人无关,朕走后,也不要为难他们。”内侍们泪流满面,不管外人对皇帝评价如何,但他对他们这些身边人是真的好。
正德说完,重重咳了两声,然后又昏过去。
小太监胆战心惊的探了探皇上的鼻息,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道:“皇上驾崩了!”
自此,正德时代彻底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正德的死,历史上有不少说法,我见过不少野史或是其他学者的观点,很多都认为是阴谋论,有说是江彬杀的,也有人说是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动的手,说实话,我看都挺有道理。
但是文中我觉得还是不能传递似是而非的讯息,所以还是按正史来,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找。
而且有一点就是,成化帝的这一支其实身体都不怎么好,早死的很多,正德不也终身无子。
不过嘉靖帝是个例外,他的身体健康一度让我觉得非常迷惑。
史书上很明确的记载了,他自幼体弱多病。
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位可是磕了四十几年丹药,吃了四十几年重金属还生龙活虎当皇帝的人竟然说他体弱多病??我严重怀疑他要是不作妖能活到一百岁!!
第20章 躺赢
三月十四日,紫禁城。
内阁中雅雀无声,除了阁老,破例将几位朝中重臣也叫来。正德皇帝刚刚驾崩,此时京里正全城戒严,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
吏部尚书王琼脾气比较急躁,见杨廷和、毛纪等阁老面不改色的站在前方,不由心烦意乱。可他又不能上去询问,于是只好抓住身边的老友礼部尚书毛澄悄悄问道:“毛大人,你说接下来的事儿到底怎么办?定下来没有啊?”可惜的是,王琼王大人之前在兵部任职多年,平日里豪迈惯了,他自诩的小声在这安静的屋子里极为明显,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们俩这里。
毛澄心中暗暗叫苦,王琼这是要害死自己啊!于是连连摇头,表示不知道。
毛纪毛阁老曾监管过礼部,平日最是端方严谨,见二人不成规矩,便要开口训斥,结果被来人打断了。
司礼监太监谷大用脚步匆匆的走来,见到诸位大臣,先是作了个揖,众大臣忙问:“怎么样,太后娘娘是如何说的。”
谷大用清了清嗓子:“太后娘娘有令,陛下临终前说了,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她老人家的意思是,让众位来拿主意吧。”
“这、这……”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约而同的望向站在最前方的人,也就是如今大明的真正掌舵者——内阁首富杨廷和。
杨廷和看起来也是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从袖子里拿出一片薄本子,上面赫然写着《皇明祖训》几个大字。他也不理会旁人异样的目光,直接打开皇明祖训,淡淡说道:“从太、祖令,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虽然大行皇帝没有留下皇子,但陛下尚有堂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依序当立。”
诸位大臣心中暗道,这看来是早有准备,说不定太后也参与到其中。罢了罢了,反正立皇上这件事也确实符合祖制,左右是他们老朱家的事,自己也就少管吧,于是纷纷应和。
杨廷和立即让谷大用向太后传递朝臣的意见,正德皇帝死后,张太后名义上可以以特殊身份代行皇帝权力,于是她马上颁布懿旨,在左顺门宣读正式确立朱厚熜为皇帝。
此旨一出,朝中所有官员,哪怕是奸臣,全部松了口气。这皇帝不定下来,他们就连溜须拍马都没有地方,尤其是得知新皇帝才不到十五岁,从小在安陆那个乡下地方长大,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土包子,想来一定很好掌控。
--
当内侍喊出口令,正德下跪拜祭天地之时,忽然一口鲜血喷出,瘫倒在地,气若游丝,再也起不来了。整个祭场哗然,大礼不得不终止。
等将皇帝抬回宫后,张太后哭得肝肠寸断,连忙召集御医,并发布圣旨,寻求天下名医医治正德。
虽然皇帝没死,可朝廷上一时之间已是人心涣散。无他,正德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吐的血,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心中都知道恐怕这次皇上是凶多吉少。
内阁首辅杨廷和近几日家中不断有人登门拜访,好在他早在皇上祭天之后就已吩咐下去一律不见,他历仕四朝,位高权重,也没人敢有怨言。
前段时间,司礼监太监魏彬等到内阁说,太医已无能为力,请拿出万两银子从乡村中招募名医。这明面是说想给正德请大夫,实际是暗自皇上已经无力回天,眼下无子,是时候决定下任皇帝了。杨廷和心中知道他们的意思,却不答他们的碴,而是直接了当道务必要按轮序来定下皇位继承人,只有如此,天下方能安定,否则遭殃的是你们宦官自身,魏彬等唯唯听命。
见杨廷和连掌权的太监们都敢怼,百官们更不敢说什么,杨廷和见状总算是松了口气,暂时按下心中烦忧,着手处理朝事。
上面的人四平八稳,底下自然掀不起波澜,所以即使如此,朝廷依旧井然有序。
三月,豹房内,连续病了好久的皇帝突然清醒了过来,众人皆知这恐怕是回光返照。正德自己心中也有数,叹了口气,喊来司礼监太监哑着嗓子说道:“传朕指令,朕自知时日无多,跟太后说,天下事重,与阁臣共同商议。之前的种种都是朕的过失,与他人无关,朕走后,也不要为难他们。”内侍们泪流满面,不管外人对皇帝评价如何,但他对他们这些身边人是真的好。
正德说完,重重咳了两声,然后又昏过去。
小太监胆战心惊的探了探皇上的鼻息,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道:“皇上驾崩了!”
自此,正德时代彻底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正德的死,历史上有不少说法,我见过不少野史或是其他学者的观点,很多都认为是阴谋论,有说是江彬杀的,也有人说是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动的手,说实话,我看都挺有道理。
但是文中我觉得还是不能传递似是而非的讯息,所以还是按正史来,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找。
而且有一点就是,成化帝的这一支其实身体都不怎么好,早死的很多,正德不也终身无子。
不过嘉靖帝是个例外,他的身体健康一度让我觉得非常迷惑。
史书上很明确的记载了,他自幼体弱多病。
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位可是磕了四十几年丹药,吃了四十几年重金属还生龙活虎当皇帝的人竟然说他体弱多病??我严重怀疑他要是不作妖能活到一百岁!!
第20章 躺赢
三月十四日,紫禁城。
内阁中雅雀无声,除了阁老,破例将几位朝中重臣也叫来。正德皇帝刚刚驾崩,此时京里正全城戒严,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
吏部尚书王琼脾气比较急躁,见杨廷和、毛纪等阁老面不改色的站在前方,不由心烦意乱。可他又不能上去询问,于是只好抓住身边的老友礼部尚书毛澄悄悄问道:“毛大人,你说接下来的事儿到底怎么办?定下来没有啊?”可惜的是,王琼王大人之前在兵部任职多年,平日里豪迈惯了,他自诩的小声在这安静的屋子里极为明显,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们俩这里。
毛澄心中暗暗叫苦,王琼这是要害死自己啊!于是连连摇头,表示不知道。
毛纪毛阁老曾监管过礼部,平日最是端方严谨,见二人不成规矩,便要开口训斥,结果被来人打断了。
司礼监太监谷大用脚步匆匆的走来,见到诸位大臣,先是作了个揖,众大臣忙问:“怎么样,太后娘娘是如何说的。”
谷大用清了清嗓子:“太后娘娘有令,陛下临终前说了,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她老人家的意思是,让众位来拿主意吧。”
“这、这……”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约而同的望向站在最前方的人,也就是如今大明的真正掌舵者——内阁首富杨廷和。
杨廷和看起来也是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从袖子里拿出一片薄本子,上面赫然写着《皇明祖训》几个大字。他也不理会旁人异样的目光,直接打开皇明祖训,淡淡说道:“从太、祖令,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虽然大行皇帝没有留下皇子,但陛下尚有堂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依序当立。”
诸位大臣心中暗道,这看来是早有准备,说不定太后也参与到其中。罢了罢了,反正立皇上这件事也确实符合祖制,左右是他们老朱家的事,自己也就少管吧,于是纷纷应和。
杨廷和立即让谷大用向太后传递朝臣的意见,正德皇帝死后,张太后名义上可以以特殊身份代行皇帝权力,于是她马上颁布懿旨,在左顺门宣读正式确立朱厚熜为皇帝。
此旨一出,朝中所有官员,哪怕是奸臣,全部松了口气。这皇帝不定下来,他们就连溜须拍马都没有地方,尤其是得知新皇帝才不到十五岁,从小在安陆那个乡下地方长大,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土包子,想来一定很好掌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