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我的后方不能出问题
刺客宋海煌连同两个手下被押解京城之后,刘君韬便下令,将张永祥、吴远等一众通虏贼人的家眷,以及从犯全部押解到大同镇城,由山西总督府幕府统一调配,送到山西边境各地修筑城池、堡垒。
同时,刘君韬将张永祥、吴远等贼人的家财全部抄家、充公,这些钱粮全部充作军备。
由于此时朝廷三法司还没有对张永祥、吴远等一众贼人最终定罪,所以刘君韬提前对这些贼人的家眷、家财进行处置,颇有倒逼朝廷尽快结案的嫌疑。
于是,朝中不少的御史言官纷纷站了出来,对刘君韬进行弹劾,指责刘君韬骄躁不法,同时山西各地的官吏也是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刘君韬做事太过霸道。
大同镇城,山西总督府。
中枢部部长蓝思齐、军部部长向群、情报部部长刘子安、商部部长唐宇、民部部长郭永忠、赞画部部长张玉清、稽查部部长黄武汇聚一堂,众人正在和刘君韬商议眼下的局势。
对于此时山西和朝中的形势,众人分成了两方,在大堂上争吵不已、互不相让。
中枢部部长蓝思齐、商部部长唐宇、民部部长郭永忠、赞画部部长张玉清四人都是主张山西总督府不宜太出风头,对于这些贼人的家眷和家财的处置,应该听从朝廷的旨意,就算是要左右局势的走向,也应该通过比较隐蔽的手段,而不是直接赤膊上阵。
不过,军部部长向群、情报部部长刘子安、稽查部部长黄武三人都是支持刘君韬的做法。
三人认为张永祥、吴远等贼人目无国法、通敌卖国,跟这样的贼人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就应该施以雷霆手段进行制裁。
至于朝廷里那些御史言官的弹劾,山西总督府根本就不必理会,这些御史言官都是些满口仁义道德,却没有任何实干能力之人,只要刘君韬一心为国,从重处置了张永祥、吴远这些卖国奸贼,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会站在山西总督府一边,就连陛下也一定会支持刘君韬的。
双方的争论从这天早上一直持续到了正午时分,刘君韬也是参与其中。
刘君韬的观点始终如一,那就是对于张永祥、吴远这些卖国贼不用客气,直接从重处理掉。
“如果朝廷有所顾虑,那本督便代为出手!本督绝不与许朝中奸佞为这些卖国贼开脱!”
刘君韬在大堂上大声说着,但是蓝思齐、唐宇、郭永忠、张玉清四人依旧坚持己见,四人认为,这些卖国贼就算在朝中有人,也免不了落得一个人头落地的下场,充其量也就是保全一下家人而已。
山西总督府递交朝廷的证据可谓是铁证如山的,陛下和朝廷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袒护这些奸贼,所以山西总督府没有必要非要赶尽杀绝,不如集中精力收拾好眼下的局面,尽快开展幕府的各项计划,将山西打造成山东那样的大好局面。
向群、刘子安和黄武则是主张“歼敌务尽”,对于这些卖国贼,就算是家眷也都是罪恶不小,三人不相信这些卖国贼获得的不义之财,这些家眷就没享受过?张永祥、吴远等人通虏卖国的时候,这些家眷就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可能!
刘君韬也是不住的点头,后世司法之中,并不主张罪及家人,刘君韬对此就不是很认同,就像向群、刘子安和黄武三人所说的,一些罪犯的家人也是在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罪及家人,也是有着公正司法的意义。
放到眼下张永祥、吴远等人身上,他们的家人肯定也是参与其中的,否则单凭这两个人不可能经营这些年,二人家中、族中的子弟必定为二人充作爪牙。
刘君韬此举将众贼人的家眷处置掉,虽然会有一些人的无辜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是罪有应得!
此时,刘君韬需要的是时间,鞑靼部此时正在全力崛起,刘君韬需要在鞑靼部做好南下的准备之前,处理好自己的后方,所以此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一一甄别。
“诸位!国事为重!”
刘君韬对众人大声说道:“鞑靼部正在整军备武,本督不能有一丝的松懈。而且,在面对鞑靼部的威胁之时,本督的后院绝对不能出现任何乱子,今日之重拳势在必行!”
刘君韬斩钉截铁的说着,蓝思齐、唐宇、郭永忠、张玉清四人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的确,如果有朝一日鞑靼部大军大举南下,身为山西总督的刘君韬势必要率军北上抗击鞑虏,如果不将山西境内的通虏贼人势力全部肃清,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相比于大军北上的时候后方不稳,此时下手重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想到这里,蓝思齐、唐宇、郭永忠、张玉清四人的反对声音也是小了很多。
最终,这天的争论到了下午时分才结束,刘君韬对于张永祥、吴远等一众奸贼家眷的处置,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之后,幕府各部便开始了急速运转,不但向朝廷派出人手,和朝中的御史言官开始“打官司”,而且还通过商部和民部在各省的关系,开始发动民间力量,在坊间制造舆论支持。
天顺四年十二月。
随着年末临近,新春的气氛越来越浓,随之而来的还有山西总督刘君韬被人刺杀的轰动消息,在大明各地散播开来。
此时,以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副总兵张骁军为首的一众地方将领纷纷上书朝廷,这些将领可谓是群情激奋,都对张永祥、吴远等奸贼深恶痛绝,这些奸贼不但祸乱朝廷、叛国通敌,而且这些人的家丁还公然刺杀镇守一方的朝廷大将,简直是翻天了!
就连一直与世无争的衍圣公也公开向朝廷上书,主张朝廷应该匡正纲纪,对于这种叛逆绝对不能够姑息!
衍圣公是大明文脉的魁首,衍圣公在此事上公开表态,全力支持山西总督刘君韬,顿时让朝野上下为之一震,就连之前在朝中大声喧闹的众多御史言官也是偃旗息鼓,所有人都不敢再有什么声响,唯恐为此背上骂名。
与此同时,天顺帝面对各地镇守武将,以及衍圣公等一众文官、大佬的上书,也是颇为震怒。
原本朝中一些文官为通虏晋商等人找了诸多的借口、为其开脱,天顺帝还有一些犹豫之色,但是此时天顺帝心中却只剩下愤怒了。
虽然刘君韬在山西大肆抓人、抄家,还在没有经过朝廷三法司会审的情况之下,擅自处置了张永祥、吴远等案犯的家眷,这些都让天顺帝很是恼火。
但是与堂堂山西总督公然被刺杀的事情比起来,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毕竟刘君韬干出的这些事情,也有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张永祥、吴远等奸贼卖国求荣,所作所为太过人神共愤了,刘君韬身为武将出身、刚猛非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也是情有可原的。
于是,一股严惩张永祥、吴远等卖国奸贼,并且在朝中清查这些奸贼党羽的呼声越来越大,甚至不少的内阁大佬都是联名上奏,向天顺帝施压。
此举正中天顺帝下怀,于是天顺帝便顺水推舟,直接下令将张永祥、吴远、万花儿等一众卖国奸贼当众处斩,并且接着这次事端在朝中展开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清理。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天顺帝便将朝中二十多名大臣或是罢职、或是降职,其中四人还被贴上了卖国奸贼同党的标签,直接关进了北镇抚司诏狱。
这股风潮顿时让朝中大臣为之一震,不少大臣都是噤若寒蝉,生怕自己被卷进来。
天顺帝借此机会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朝堂清洗了一遍,在天顺五年除夕来临之际,彻底掌控了整个朝堂的权柄!
同时,天顺帝也没忘记刘君韬,在第一时间下旨,追认了刘君韬在山西的所有处置,并且降旨重赏刘君韬。
朝中上下、山西各地的人等眼见如此,都是明白了过来,刘君韬已经成为了天顺帝的一把血淋淋的战刀,天顺帝有什么需要,想要对付哪股势力,刘君韬便会直愣愣的冲上去大杀一阵!
就好像是在山西做的事情一样,刘君韬在山西地方打垮了几乎所有晋商的势力,而天顺帝则是在朝中收拾掉了晋商的“保~护伞”,重新掌控了朝廷的权柄,一君一臣各得其所,让所有人都是大跌眼镜。
一时之间,刘君韬在山西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而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副总兵张骁军等几十名地方镇守将领,也是纷纷上表祝贺天顺帝“铲除奸佞”,维护了朝纲。
私底下,众人也纷纷给刘君韬写去书信,表达了对刘君韬遇刺的担忧,以及刘君韬化险为夷的喜悦之情。
刘君韬也是一一作了回书表示感谢。
同时,刘君韬将张永祥、吴远等贼人的家财全部抄家、充公,这些钱粮全部充作军备。
由于此时朝廷三法司还没有对张永祥、吴远等一众贼人最终定罪,所以刘君韬提前对这些贼人的家眷、家财进行处置,颇有倒逼朝廷尽快结案的嫌疑。
于是,朝中不少的御史言官纷纷站了出来,对刘君韬进行弹劾,指责刘君韬骄躁不法,同时山西各地的官吏也是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刘君韬做事太过霸道。
大同镇城,山西总督府。
中枢部部长蓝思齐、军部部长向群、情报部部长刘子安、商部部长唐宇、民部部长郭永忠、赞画部部长张玉清、稽查部部长黄武汇聚一堂,众人正在和刘君韬商议眼下的局势。
对于此时山西和朝中的形势,众人分成了两方,在大堂上争吵不已、互不相让。
中枢部部长蓝思齐、商部部长唐宇、民部部长郭永忠、赞画部部长张玉清四人都是主张山西总督府不宜太出风头,对于这些贼人的家眷和家财的处置,应该听从朝廷的旨意,就算是要左右局势的走向,也应该通过比较隐蔽的手段,而不是直接赤膊上阵。
不过,军部部长向群、情报部部长刘子安、稽查部部长黄武三人都是支持刘君韬的做法。
三人认为张永祥、吴远等贼人目无国法、通敌卖国,跟这样的贼人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就应该施以雷霆手段进行制裁。
至于朝廷里那些御史言官的弹劾,山西总督府根本就不必理会,这些御史言官都是些满口仁义道德,却没有任何实干能力之人,只要刘君韬一心为国,从重处置了张永祥、吴远这些卖国奸贼,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会站在山西总督府一边,就连陛下也一定会支持刘君韬的。
双方的争论从这天早上一直持续到了正午时分,刘君韬也是参与其中。
刘君韬的观点始终如一,那就是对于张永祥、吴远这些卖国贼不用客气,直接从重处理掉。
“如果朝廷有所顾虑,那本督便代为出手!本督绝不与许朝中奸佞为这些卖国贼开脱!”
刘君韬在大堂上大声说着,但是蓝思齐、唐宇、郭永忠、张玉清四人依旧坚持己见,四人认为,这些卖国贼就算在朝中有人,也免不了落得一个人头落地的下场,充其量也就是保全一下家人而已。
山西总督府递交朝廷的证据可谓是铁证如山的,陛下和朝廷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袒护这些奸贼,所以山西总督府没有必要非要赶尽杀绝,不如集中精力收拾好眼下的局面,尽快开展幕府的各项计划,将山西打造成山东那样的大好局面。
向群、刘子安和黄武则是主张“歼敌务尽”,对于这些卖国贼,就算是家眷也都是罪恶不小,三人不相信这些卖国贼获得的不义之财,这些家眷就没享受过?张永祥、吴远等人通虏卖国的时候,这些家眷就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可能!
刘君韬也是不住的点头,后世司法之中,并不主张罪及家人,刘君韬对此就不是很认同,就像向群、刘子安和黄武三人所说的,一些罪犯的家人也是在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罪及家人,也是有着公正司法的意义。
放到眼下张永祥、吴远等人身上,他们的家人肯定也是参与其中的,否则单凭这两个人不可能经营这些年,二人家中、族中的子弟必定为二人充作爪牙。
刘君韬此举将众贼人的家眷处置掉,虽然会有一些人的无辜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是罪有应得!
此时,刘君韬需要的是时间,鞑靼部此时正在全力崛起,刘君韬需要在鞑靼部做好南下的准备之前,处理好自己的后方,所以此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一一甄别。
“诸位!国事为重!”
刘君韬对众人大声说道:“鞑靼部正在整军备武,本督不能有一丝的松懈。而且,在面对鞑靼部的威胁之时,本督的后院绝对不能出现任何乱子,今日之重拳势在必行!”
刘君韬斩钉截铁的说着,蓝思齐、唐宇、郭永忠、张玉清四人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的确,如果有朝一日鞑靼部大军大举南下,身为山西总督的刘君韬势必要率军北上抗击鞑虏,如果不将山西境内的通虏贼人势力全部肃清,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相比于大军北上的时候后方不稳,此时下手重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想到这里,蓝思齐、唐宇、郭永忠、张玉清四人的反对声音也是小了很多。
最终,这天的争论到了下午时分才结束,刘君韬对于张永祥、吴远等一众奸贼家眷的处置,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之后,幕府各部便开始了急速运转,不但向朝廷派出人手,和朝中的御史言官开始“打官司”,而且还通过商部和民部在各省的关系,开始发动民间力量,在坊间制造舆论支持。
天顺四年十二月。
随着年末临近,新春的气氛越来越浓,随之而来的还有山西总督刘君韬被人刺杀的轰动消息,在大明各地散播开来。
此时,以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副总兵张骁军为首的一众地方将领纷纷上书朝廷,这些将领可谓是群情激奋,都对张永祥、吴远等奸贼深恶痛绝,这些奸贼不但祸乱朝廷、叛国通敌,而且这些人的家丁还公然刺杀镇守一方的朝廷大将,简直是翻天了!
就连一直与世无争的衍圣公也公开向朝廷上书,主张朝廷应该匡正纲纪,对于这种叛逆绝对不能够姑息!
衍圣公是大明文脉的魁首,衍圣公在此事上公开表态,全力支持山西总督刘君韬,顿时让朝野上下为之一震,就连之前在朝中大声喧闹的众多御史言官也是偃旗息鼓,所有人都不敢再有什么声响,唯恐为此背上骂名。
与此同时,天顺帝面对各地镇守武将,以及衍圣公等一众文官、大佬的上书,也是颇为震怒。
原本朝中一些文官为通虏晋商等人找了诸多的借口、为其开脱,天顺帝还有一些犹豫之色,但是此时天顺帝心中却只剩下愤怒了。
虽然刘君韬在山西大肆抓人、抄家,还在没有经过朝廷三法司会审的情况之下,擅自处置了张永祥、吴远等案犯的家眷,这些都让天顺帝很是恼火。
但是与堂堂山西总督公然被刺杀的事情比起来,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毕竟刘君韬干出的这些事情,也有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张永祥、吴远等奸贼卖国求荣,所作所为太过人神共愤了,刘君韬身为武将出身、刚猛非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也是情有可原的。
于是,一股严惩张永祥、吴远等卖国奸贼,并且在朝中清查这些奸贼党羽的呼声越来越大,甚至不少的内阁大佬都是联名上奏,向天顺帝施压。
此举正中天顺帝下怀,于是天顺帝便顺水推舟,直接下令将张永祥、吴远、万花儿等一众卖国奸贼当众处斩,并且接着这次事端在朝中展开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清理。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天顺帝便将朝中二十多名大臣或是罢职、或是降职,其中四人还被贴上了卖国奸贼同党的标签,直接关进了北镇抚司诏狱。
这股风潮顿时让朝中大臣为之一震,不少大臣都是噤若寒蝉,生怕自己被卷进来。
天顺帝借此机会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朝堂清洗了一遍,在天顺五年除夕来临之际,彻底掌控了整个朝堂的权柄!
同时,天顺帝也没忘记刘君韬,在第一时间下旨,追认了刘君韬在山西的所有处置,并且降旨重赏刘君韬。
朝中上下、山西各地的人等眼见如此,都是明白了过来,刘君韬已经成为了天顺帝的一把血淋淋的战刀,天顺帝有什么需要,想要对付哪股势力,刘君韬便会直愣愣的冲上去大杀一阵!
就好像是在山西做的事情一样,刘君韬在山西地方打垮了几乎所有晋商的势力,而天顺帝则是在朝中收拾掉了晋商的“保~护伞”,重新掌控了朝廷的权柄,一君一臣各得其所,让所有人都是大跌眼镜。
一时之间,刘君韬在山西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而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副总兵张骁军等几十名地方镇守将领,也是纷纷上表祝贺天顺帝“铲除奸佞”,维护了朝纲。
私底下,众人也纷纷给刘君韬写去书信,表达了对刘君韬遇刺的担忧,以及刘君韬化险为夷的喜悦之情。
刘君韬也是一一作了回书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