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大佬魂穿假二代——词酒(18)
接受采访时,周诚穿着大红色的卫衣,下身搭配这一条米白色的裤子,看起来简单大方又充满活力,当花粉集团将这条视频上传到官微上时,网络上再次炸了一遍,与周诚相关的那条科普微博又被顶上了热搜。
深市七中培优班的班主任还特意在课堂上放了这么一个照片,详细地给培优班的学生讲了讲花粉集团的p级判定标准,许多人干一辈子也只能达到P8、P9的标准,能突破P10的人是凤毛麟角,像周诚这样一加入花粉集团就是P16的人,只有周诚一位。
程远回家后,从微博上将这条视频保存下来,刷题刷到累的时候,就翻出这条视频来看一看,立马动力满满。
花粉集团给周诚准备的U盘刚好4T,尺寸比寻常的U盘稍微大一点、厚一点,摸着像是一把小刀,通身银白色金属光泽,因为读取速度很快的缘故,专门配备有一条数据线,
周诚拿到超算实验室的准入资格后,在超算实验室里待了二十八个小时,解决了一桩自己的心头大事。
他借助超级计算机的运算力,将自己在四维世界中最常用的人工智能助手还原了出来,主要功能是辅助完成一些科研任务,诸如图片绘制、数据处理分析、程序编写及自动测试校正等。
那个4T大的U盘就是人工智能助手的栖身之处。
有了人工智能助手的协助,周诚在进行编译器研发的时候,速度就快了许多。
很多程序都是他只要开个头,人工智能助手就会顺着他的思路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当人工智能助手编写出来的程序开始跑偏时,他及时纠正一下,再敲入几行指令,人工智能助手就能接着继续写。
base计划中的那些元老级研发人员心里还嘀咕,这周诚怎么独来独往的,难道他不懂得团队协作更高校的道理吗?
殊不知,周诚随身携带的那个U盘里面装着的,就是周诚的团队,而且是最贴心、最懂周诚的团队。
借助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U盘里的人工智能助手也在不断地迭代进化,与周诚的配合越来越密切,编译器的核心算法发展速度一日千里。
元旦眨眼就至,周诚自从来了西杭之后,就一直在这边的花粉实验室,与编译器相关的项目报告会,他开了一共两次,每次都能给以吕红中为首的那些领导带来震撼,怀疑他实力能否配得上P16福利待遇的人也都闭上了嘴。
这一年的春节来的比较早,在一月中旬。
程远提前与周诚联系,说是要找周诚来一起过年,周诚问,何姨呢?
我妈约了几个她的姐妹,说是要去东南亚度假去,说把我拜托给你了。嘿嘿嘿
这个嘿嘿嘿的笑给了周诚无限遐想,简直就是让老司机在车上踩了一脚油门,并且直接将车开到了外太空。
周诚赶紧给思绪踩下刹车,同程远说,你们什么时候放假?你带上作业和复习资料来西杭吧,我在西杭等你,到时候咱俩一块儿去京城过年。我记得国科大的自主招生是在三月初,七中高三开学是在二月初,你来京城后,再琢磨琢磨自主招生的东西,争取能拿下五十分的降分优待。
我们五号下午放假,我到时候直接买去西杭的高铁,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你记得把住的地方发给我,然后你洗干净等我。程远小声哔哔了一句,然后立马挂断电话,心脏还不争气地加速跳了好久。
周诚盯着手机屏幕看了一会儿,突然就笑了。
这体育生满脑子都是些什么东西?就这么主动的吗?
编译器的雏形架构已经搭建好了,一月四号在花粉实验室四号会议室里进行专家验收,据吕红中说,花粉集团十分看重这个项目,不仅自己集团内的工程师们会来进行现场提问验收,还会从国内知名高校聘请一些大牛进来,单单是院士就请了六七位,最后还有一个现场试验的功能,要求是从花粉应用管家里随机选择十个大小在三百兆之内的软件进行编译,借此来验证这编译器究竟有没有用,是空架子还是王炸。
希望一月四号能够顺利汇报完,一月五号带着程远在西杭市内转转,六号或是七号返回京城。
就算是两个人过年,也得把年给过好过舒服。
为了确保四号这天的汇报不出问题,周诚还熬了两个通宵,自己从花粉软件管家里随机选取了一些软件,进行实时编译,然后再应用到搭载有HOS的PC端与手机端,发现小问题及时修正的。
在三号的傍晚,周诚赶制了一个PPT出来。
四号这天,汇报开始时,大会议室内坐了密密麻麻的人,请来的专家坐在最前面,后排做的都是花粉实验室内的研究人员。
周诚站在汇报台上,背对着巨幕显示屏侃侃而谈。
搭建HOS的关键技术点在于多终端互通,搭建多终端互通的平台,打造多终端互通的生态。并且,我们一直都力求于兼容现有软实力生态,以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为基础,升级用户体验感为目标,最后寻找到了突破点太极编译器。
取自道家文化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念,借用阴阳相易的思维,太极编译器应运而生。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数千万的APP研发团队在为上游生态搭建发光发热,通过这些团队的不断努力,已经搭建起了内容十分丰富的Windows生态、Android生态以及水果生态,HOS想要让这些研发团队服务于HOS,重新研发一套适用于HOS的程序,难度过高、成本较大,所以我们选择研发太极编译器。软件研发团队只需要将已经研发的软件上传至HOS,不论原先的版本是适用于Windows生态、Android生态还是水果生态,都可以直接转换为HOS生态的一员,为研发团队提供收益与用户,我们的用户也无须因为转换了一个平台就需要面临诸多不适,诸如曾经用惯的软件无法继续使用等等,借助太极编译器编译过后的软件,会更加规范化、精简化、运行会更加流畅,数据读写速度都会明显提升。
核心代码部分设计软件着作专利,不在此进行演示,下面我选择一款软件进行示范,之后再由在场的诸位专家指定软件进行测试。
周诚选出来的软件是水果生态中口碑极高的笔记管理软件notes,notes专注于水果生态的开发,从未照拂过Android生态与Windows生态,据官方给出的理由是,notes的研发成本较高,涉及到的很多程序都只能在水果生态中完美兼容,无法适应其它生态,周诚这次就要以notes为挑战,看经过太极编译器编译转置之后的notes能否适用于HOS。
将近四百兆的安装包被导入进入太极编译器中,编译进度可视化显示,大概十七秒后,太极编译器显示编译完成,周诚将安装包安装在了搭载后HOS操作系统的花粉设备上。
他的手指点在那个与水果生态中的notes毫无不同的图标上,在场的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作者有话要说:emmmm,为了在夹子上争取一个好的位置,我这两天卡一点字数,入v当天晚上十一点之后三更~~~
第28章:太极编译
周诚的手指点在了屏幕上,众人却感觉像是点在了他们的心头一样,心尖儿都跟着紧张了几秒钟。
软件流畅地打开,所有功能正常显现,周诚试着上手操作,并没有出现任何的bug与卡顿现象。
台下的好些教授专家都摸出老花镜来戴上了。
周诚将自己操作过的那台平板电脑送给台下的专家们,让专家们亲自上手试验。
有些专家怀疑这个平板是被刷了水果生态的系统,但打开详细设置之后,却发现这是一套完全有别于水果生态的系统,上面的HOS三个字母清晰可见。
如何检验这设备中装的是真的HOS,而不是披着HOS皮的水果生态?那自然是在这台设备上安装一些水果生态不允许使用的软件。
谈到这个,在场的专家教授们知道太多冷门软件了,有很多软件属于Windows生态,但已经不被当今的Windows生态所兼容,要想使用的话,必须安装旧版系统,这会儿就有专家提出来想要试试,看太极编译器有没有能耐将这种古怪的软件应用到HOS中去。
周诚心里有九成的把握,因为太极编译器是基于编程语言和源代码进行编译转置的,但他也不敢百分之百地肯定说一定能编译成功,只能上网搜到那个安装包之后,打算导入到太极编译器中。
然而,花粉设备新管家窗口弹了出来,发现蠕虫病毒,请谨慎处理。
在场的专家都被这令人窒息的情况给惊到了。
提出这个要求的那位专家赶紧给自己的学生打了个电话,让他的学生将安装包发到他的邮箱里,还解释道:这种软件目前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但科研人员确实有用,只能从网络上找一些版本,就有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在安装包里装上了病毒,想要窃取我们的科研数据。
周诚随手将那个病毒查杀,然后让这位专家登录邮箱,将安装包下载下来,导入到太极编译器中,因为这个安装包只有七十多兆的原因,仅仅用了四秒钟,太极编译器就显示已经编译完成。
周诚问那位专家,这种软件一般是用在PC端还是平板端,还是手机端?
那位专家问,你们这个HOS不是适用于各个平台吗?
周诚解释道:确实适用于各个平台不假,但是为了兼顾操作体验,比如说有些软件用键盘操作更方便,我们可以考虑为您手中拿着的这个平板装配一个无线键盘,让您操作起来更方便一些。
那位专家老脸一红,他还以为是周诚打算换一个披着HOS皮的Windows电脑过来糊弄他呢!
无线键盘拿来,采用磁吸的方式与平板电脑建立连接,周诚将软件安装到那位专家的电脑上,也站到那位专家的旁边关注着这个软件的运行状况。
对于他、对于太极编译器而言,这个过时的软件都是一个挑战。
幸运的是,这个科研软件很流畅地打开了,那位专家尝试着用了几个功能,都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这下便完美地证明HOS是确有其物,而不是披着HOS皮的伪装者。
也证明了太极编译器的实用性。
其它专家教授深受鼓舞,都忘记这个检查是从花粉软件管家里随机抽取软件进行测试太极编译器了,而是依照自己的想法,专门挑选一些冷门偏门的软件进行测试。
幸运的是,太极编译器都hold住了。
轮到最后一位专家的时候,那位专家笑得有点鸡贼,太极编译器以及HOS系统的优越性,我们都已经见到了。但目前来说,我们见到的太极编译器以及HOS是有上限的,几百兆,没有试着运行过几G的软件甚至是几十G的软件,这会是很大的问题。
HOS如果想要成长成为Android、Windows这样的生态,那面对的用户就可能会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有游戏需求,而众所周知的是,游戏的安装包都普遍较大,这会不会成为一个大关卡?还是说,HOS将来主打的就是轻便办公商务类?
这位专家的话给很多人都泼了一瓢凉水,太极编译器是好,HOS是好,可这个好是有上限的。
就在这些人小声议论的时候,周诚扶了一下脸上的耳麦,纠正道:其实,太极编译器并没有所谓的上限,我们设置所谓的上限,只是考虑到了现在的HOS只连接了一台工作站作为演示,如果是连接有超算群的话,就算是几十G的程序,太极编译器也能轻松完成,只是会占用端口与所谓的带宽信道罢了。
优先让一些风评较好、用户较多、程序安装包不是太大的软件进入太极编译器,并非是因为太极编译器的承受能力不足,也不是因为HOS系统无法兼容更大的程序,而是搭载有太极编译器的设备可能无法长时间高效率地进行处理。
如果有量子计算机来运行太极编译器的话,我想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的生态的兼容适配。
不过我想,我们现在演示用的这台塔式工作站应该能够承受三十G以内的安装包,我们就拿现在风评最高的《维和勇士》来测试一下,有擅长《维和勇士》的朋友吗?我不太会打游戏,如果有擅长的朋友,待会儿可以上来亲自操作一下,看一下在HOS上运行《维和勇士》与在Windows端、Android端和水果生态里运行有什么不同,我们的HOS系统是更流畅还是犹有不足。
花粉研究所的网速早就采用了5G速度,下载安装包将近三十G的《维和勇士》只用了十秒钟不到,导入到太极编译器中进行编译转置消耗了将近四分钟的时间,待编译转置完成后,周诚将《维和勇士》安装在了HOS系统上,自告奋勇上来测评《维和勇士》性能的那位研究员站了出来,在HOS系统上秀了一把操作。
经过太极编译器的渲染,《维和勇士》的画面更加逼真,运行更加流畅,哪怕是进入地图最大的副本,游戏玩家都没有感觉到任何卡顿的情况,调出背包、物品栏等功能也要远甚于其它生态。
十五分钟的测试时间结束,那研究员问周诚,这HOS系统大概什么时候会全面推广?
周诚笑着耸肩,这就不是我能决定的范围了,你需要问吕总。
哪怕之前已经听手下的人说过很多次太极编译器的逆天之处,都没有这会儿亲眼见一遍来得震撼。
吕红中拿过话筒来,回答了那个研究员的问题,我们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终端设备主要是手机端、PC端与pad端。
手机端是与Android生态签订有合约的,某些旧机型还会搭载Android系统,但我们从现在开始,生产的新型设备将逐步取消对Android生态的依赖,最保守的答案会是双重系统搭载,由用户自由选择,在旧机型全部售出之后,我们可能会只搭载HOS,这也是为HOS生态的组建提供一个缓冲时间。
PC端的话,我们与Windows生态只签署了使用授权,每一位消费者使用Windows生态都需要单独付费,所以我们随时可以停止Windows生态的安装,转向HOS独立系统,pad端同理,我们的pad端之前依赖于Windows生态和Android生态,甚至有人调侃说我们的pad就是一个超大屏手机,之后不会了,我们的pad会适配最新的HOS系统。
那之前已经购买的设备呢?那研究员想到自己家里那台新入手的电脑以及元旦前才更换的新手机,有点肉痛。
难道这才刚换新的,就得再换吗?
吕红中看向周诚,问,小周,太极编译器与HOS系统对硬件设备的要求高吗?
只要能搭载其它生态的设备,HOS都能做到兼容适配,但是为了确保使用性能,建议在一些综合性能比较好的设备上进行搭载。
恋耽美
深市七中培优班的班主任还特意在课堂上放了这么一个照片,详细地给培优班的学生讲了讲花粉集团的p级判定标准,许多人干一辈子也只能达到P8、P9的标准,能突破P10的人是凤毛麟角,像周诚这样一加入花粉集团就是P16的人,只有周诚一位。
程远回家后,从微博上将这条视频保存下来,刷题刷到累的时候,就翻出这条视频来看一看,立马动力满满。
花粉集团给周诚准备的U盘刚好4T,尺寸比寻常的U盘稍微大一点、厚一点,摸着像是一把小刀,通身银白色金属光泽,因为读取速度很快的缘故,专门配备有一条数据线,
周诚拿到超算实验室的准入资格后,在超算实验室里待了二十八个小时,解决了一桩自己的心头大事。
他借助超级计算机的运算力,将自己在四维世界中最常用的人工智能助手还原了出来,主要功能是辅助完成一些科研任务,诸如图片绘制、数据处理分析、程序编写及自动测试校正等。
那个4T大的U盘就是人工智能助手的栖身之处。
有了人工智能助手的协助,周诚在进行编译器研发的时候,速度就快了许多。
很多程序都是他只要开个头,人工智能助手就会顺着他的思路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当人工智能助手编写出来的程序开始跑偏时,他及时纠正一下,再敲入几行指令,人工智能助手就能接着继续写。
base计划中的那些元老级研发人员心里还嘀咕,这周诚怎么独来独往的,难道他不懂得团队协作更高校的道理吗?
殊不知,周诚随身携带的那个U盘里面装着的,就是周诚的团队,而且是最贴心、最懂周诚的团队。
借助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U盘里的人工智能助手也在不断地迭代进化,与周诚的配合越来越密切,编译器的核心算法发展速度一日千里。
元旦眨眼就至,周诚自从来了西杭之后,就一直在这边的花粉实验室,与编译器相关的项目报告会,他开了一共两次,每次都能给以吕红中为首的那些领导带来震撼,怀疑他实力能否配得上P16福利待遇的人也都闭上了嘴。
这一年的春节来的比较早,在一月中旬。
程远提前与周诚联系,说是要找周诚来一起过年,周诚问,何姨呢?
我妈约了几个她的姐妹,说是要去东南亚度假去,说把我拜托给你了。嘿嘿嘿
这个嘿嘿嘿的笑给了周诚无限遐想,简直就是让老司机在车上踩了一脚油门,并且直接将车开到了外太空。
周诚赶紧给思绪踩下刹车,同程远说,你们什么时候放假?你带上作业和复习资料来西杭吧,我在西杭等你,到时候咱俩一块儿去京城过年。我记得国科大的自主招生是在三月初,七中高三开学是在二月初,你来京城后,再琢磨琢磨自主招生的东西,争取能拿下五十分的降分优待。
我们五号下午放假,我到时候直接买去西杭的高铁,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你记得把住的地方发给我,然后你洗干净等我。程远小声哔哔了一句,然后立马挂断电话,心脏还不争气地加速跳了好久。
周诚盯着手机屏幕看了一会儿,突然就笑了。
这体育生满脑子都是些什么东西?就这么主动的吗?
编译器的雏形架构已经搭建好了,一月四号在花粉实验室四号会议室里进行专家验收,据吕红中说,花粉集团十分看重这个项目,不仅自己集团内的工程师们会来进行现场提问验收,还会从国内知名高校聘请一些大牛进来,单单是院士就请了六七位,最后还有一个现场试验的功能,要求是从花粉应用管家里随机选择十个大小在三百兆之内的软件进行编译,借此来验证这编译器究竟有没有用,是空架子还是王炸。
希望一月四号能够顺利汇报完,一月五号带着程远在西杭市内转转,六号或是七号返回京城。
就算是两个人过年,也得把年给过好过舒服。
为了确保四号这天的汇报不出问题,周诚还熬了两个通宵,自己从花粉软件管家里随机选取了一些软件,进行实时编译,然后再应用到搭载有HOS的PC端与手机端,发现小问题及时修正的。
在三号的傍晚,周诚赶制了一个PPT出来。
四号这天,汇报开始时,大会议室内坐了密密麻麻的人,请来的专家坐在最前面,后排做的都是花粉实验室内的研究人员。
周诚站在汇报台上,背对着巨幕显示屏侃侃而谈。
搭建HOS的关键技术点在于多终端互通,搭建多终端互通的平台,打造多终端互通的生态。并且,我们一直都力求于兼容现有软实力生态,以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为基础,升级用户体验感为目标,最后寻找到了突破点太极编译器。
取自道家文化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念,借用阴阳相易的思维,太极编译器应运而生。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数千万的APP研发团队在为上游生态搭建发光发热,通过这些团队的不断努力,已经搭建起了内容十分丰富的Windows生态、Android生态以及水果生态,HOS想要让这些研发团队服务于HOS,重新研发一套适用于HOS的程序,难度过高、成本较大,所以我们选择研发太极编译器。软件研发团队只需要将已经研发的软件上传至HOS,不论原先的版本是适用于Windows生态、Android生态还是水果生态,都可以直接转换为HOS生态的一员,为研发团队提供收益与用户,我们的用户也无须因为转换了一个平台就需要面临诸多不适,诸如曾经用惯的软件无法继续使用等等,借助太极编译器编译过后的软件,会更加规范化、精简化、运行会更加流畅,数据读写速度都会明显提升。
核心代码部分设计软件着作专利,不在此进行演示,下面我选择一款软件进行示范,之后再由在场的诸位专家指定软件进行测试。
周诚选出来的软件是水果生态中口碑极高的笔记管理软件notes,notes专注于水果生态的开发,从未照拂过Android生态与Windows生态,据官方给出的理由是,notes的研发成本较高,涉及到的很多程序都只能在水果生态中完美兼容,无法适应其它生态,周诚这次就要以notes为挑战,看经过太极编译器编译转置之后的notes能否适用于HOS。
将近四百兆的安装包被导入进入太极编译器中,编译进度可视化显示,大概十七秒后,太极编译器显示编译完成,周诚将安装包安装在了搭载后HOS操作系统的花粉设备上。
他的手指点在那个与水果生态中的notes毫无不同的图标上,在场的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作者有话要说:emmmm,为了在夹子上争取一个好的位置,我这两天卡一点字数,入v当天晚上十一点之后三更~~~
第28章:太极编译
周诚的手指点在了屏幕上,众人却感觉像是点在了他们的心头一样,心尖儿都跟着紧张了几秒钟。
软件流畅地打开,所有功能正常显现,周诚试着上手操作,并没有出现任何的bug与卡顿现象。
台下的好些教授专家都摸出老花镜来戴上了。
周诚将自己操作过的那台平板电脑送给台下的专家们,让专家们亲自上手试验。
有些专家怀疑这个平板是被刷了水果生态的系统,但打开详细设置之后,却发现这是一套完全有别于水果生态的系统,上面的HOS三个字母清晰可见。
如何检验这设备中装的是真的HOS,而不是披着HOS皮的水果生态?那自然是在这台设备上安装一些水果生态不允许使用的软件。
谈到这个,在场的专家教授们知道太多冷门软件了,有很多软件属于Windows生态,但已经不被当今的Windows生态所兼容,要想使用的话,必须安装旧版系统,这会儿就有专家提出来想要试试,看太极编译器有没有能耐将这种古怪的软件应用到HOS中去。
周诚心里有九成的把握,因为太极编译器是基于编程语言和源代码进行编译转置的,但他也不敢百分之百地肯定说一定能编译成功,只能上网搜到那个安装包之后,打算导入到太极编译器中。
然而,花粉设备新管家窗口弹了出来,发现蠕虫病毒,请谨慎处理。
在场的专家都被这令人窒息的情况给惊到了。
提出这个要求的那位专家赶紧给自己的学生打了个电话,让他的学生将安装包发到他的邮箱里,还解释道:这种软件目前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但科研人员确实有用,只能从网络上找一些版本,就有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在安装包里装上了病毒,想要窃取我们的科研数据。
周诚随手将那个病毒查杀,然后让这位专家登录邮箱,将安装包下载下来,导入到太极编译器中,因为这个安装包只有七十多兆的原因,仅仅用了四秒钟,太极编译器就显示已经编译完成。
周诚问那位专家,这种软件一般是用在PC端还是平板端,还是手机端?
那位专家问,你们这个HOS不是适用于各个平台吗?
周诚解释道:确实适用于各个平台不假,但是为了兼顾操作体验,比如说有些软件用键盘操作更方便,我们可以考虑为您手中拿着的这个平板装配一个无线键盘,让您操作起来更方便一些。
那位专家老脸一红,他还以为是周诚打算换一个披着HOS皮的Windows电脑过来糊弄他呢!
无线键盘拿来,采用磁吸的方式与平板电脑建立连接,周诚将软件安装到那位专家的电脑上,也站到那位专家的旁边关注着这个软件的运行状况。
对于他、对于太极编译器而言,这个过时的软件都是一个挑战。
幸运的是,这个科研软件很流畅地打开了,那位专家尝试着用了几个功能,都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这下便完美地证明HOS是确有其物,而不是披着HOS皮的伪装者。
也证明了太极编译器的实用性。
其它专家教授深受鼓舞,都忘记这个检查是从花粉软件管家里随机抽取软件进行测试太极编译器了,而是依照自己的想法,专门挑选一些冷门偏门的软件进行测试。
幸运的是,太极编译器都hold住了。
轮到最后一位专家的时候,那位专家笑得有点鸡贼,太极编译器以及HOS系统的优越性,我们都已经见到了。但目前来说,我们见到的太极编译器以及HOS是有上限的,几百兆,没有试着运行过几G的软件甚至是几十G的软件,这会是很大的问题。
HOS如果想要成长成为Android、Windows这样的生态,那面对的用户就可能会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有游戏需求,而众所周知的是,游戏的安装包都普遍较大,这会不会成为一个大关卡?还是说,HOS将来主打的就是轻便办公商务类?
这位专家的话给很多人都泼了一瓢凉水,太极编译器是好,HOS是好,可这个好是有上限的。
就在这些人小声议论的时候,周诚扶了一下脸上的耳麦,纠正道:其实,太极编译器并没有所谓的上限,我们设置所谓的上限,只是考虑到了现在的HOS只连接了一台工作站作为演示,如果是连接有超算群的话,就算是几十G的程序,太极编译器也能轻松完成,只是会占用端口与所谓的带宽信道罢了。
优先让一些风评较好、用户较多、程序安装包不是太大的软件进入太极编译器,并非是因为太极编译器的承受能力不足,也不是因为HOS系统无法兼容更大的程序,而是搭载有太极编译器的设备可能无法长时间高效率地进行处理。
如果有量子计算机来运行太极编译器的话,我想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的生态的兼容适配。
不过我想,我们现在演示用的这台塔式工作站应该能够承受三十G以内的安装包,我们就拿现在风评最高的《维和勇士》来测试一下,有擅长《维和勇士》的朋友吗?我不太会打游戏,如果有擅长的朋友,待会儿可以上来亲自操作一下,看一下在HOS上运行《维和勇士》与在Windows端、Android端和水果生态里运行有什么不同,我们的HOS系统是更流畅还是犹有不足。
花粉研究所的网速早就采用了5G速度,下载安装包将近三十G的《维和勇士》只用了十秒钟不到,导入到太极编译器中进行编译转置消耗了将近四分钟的时间,待编译转置完成后,周诚将《维和勇士》安装在了HOS系统上,自告奋勇上来测评《维和勇士》性能的那位研究员站了出来,在HOS系统上秀了一把操作。
经过太极编译器的渲染,《维和勇士》的画面更加逼真,运行更加流畅,哪怕是进入地图最大的副本,游戏玩家都没有感觉到任何卡顿的情况,调出背包、物品栏等功能也要远甚于其它生态。
十五分钟的测试时间结束,那研究员问周诚,这HOS系统大概什么时候会全面推广?
周诚笑着耸肩,这就不是我能决定的范围了,你需要问吕总。
哪怕之前已经听手下的人说过很多次太极编译器的逆天之处,都没有这会儿亲眼见一遍来得震撼。
吕红中拿过话筒来,回答了那个研究员的问题,我们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终端设备主要是手机端、PC端与pad端。
手机端是与Android生态签订有合约的,某些旧机型还会搭载Android系统,但我们从现在开始,生产的新型设备将逐步取消对Android生态的依赖,最保守的答案会是双重系统搭载,由用户自由选择,在旧机型全部售出之后,我们可能会只搭载HOS,这也是为HOS生态的组建提供一个缓冲时间。
PC端的话,我们与Windows生态只签署了使用授权,每一位消费者使用Windows生态都需要单独付费,所以我们随时可以停止Windows生态的安装,转向HOS独立系统,pad端同理,我们的pad端之前依赖于Windows生态和Android生态,甚至有人调侃说我们的pad就是一个超大屏手机,之后不会了,我们的pad会适配最新的HOS系统。
那之前已经购买的设备呢?那研究员想到自己家里那台新入手的电脑以及元旦前才更换的新手机,有点肉痛。
难道这才刚换新的,就得再换吗?
吕红中看向周诚,问,小周,太极编译器与HOS系统对硬件设备的要求高吗?
只要能搭载其它生态的设备,HOS都能做到兼容适配,但是为了确保使用性能,建议在一些综合性能比较好的设备上进行搭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