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无间道
崇祯九年十月末,沈阳。
“国公爷,此番京城下旨传诏,下官这心中总感觉,不像表面所见到的那么简单。”孙传庭眉头微皱,言语中带着几分担忧,“如果这背后有诈,而我九边帅府大军,多半皆摆在吉林特区,恐……”
站于队首的赵宗武,神情淡然的眺望远方,谁都摸不清楚,此时的赵宗武,心中在想些什么。
自九月末,吉林特区的基本大势,算是理顺清楚,赵宗武留在吉林特区的意义已然不大。
在与九边帅府高层,商讨完吉林特区的基本纲要,赵宗武便率领着余下各部,回归辽东地区。
陈奇瑜冷哼一声:“成国公他们最好不要耍心眼,如果有丝毫危害国公爷的行为,那他们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自攻打了建奴大军,军队一方,已彻底站到了赵宗武的身后,曾经心中还有些疑虑的帅才、猛将,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坚定不移的,跟随在自家国公爷身后!
无论自家国公爷,此后会做出什么举措出来。
这就是战争带来的无边威望。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本眺望远方的赵宗武,语气淡然的说道:“现在九边重镇,皆已被我军整饬完毕,对我军具有威胁的外来势力,经此一役也已彻底铲除,外患至此算是解决完毕。
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本公心目中的那个大明了,流寇遍布,灾荒连年,恶绅遍地,大明的气运,本公挽救的属实是心累了……”
赵宗武此言一出,让围绕在身边的手下,尽数默言。
尽管说他们心里已经有了警觉,可是此话从自家国公爷嘴中说出,一时间让他们未反应过来。
只不过。
沉默,不就是一种态度吗?
赵宗武没有直接挑明推翻朱明政权,毕竟这就法统性来说,本身就存在着先天缺陷的。
但经过这次讲述,也明确了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既然朱明不能继续给百姓安稳,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不是本公一味克制,所能够做到的了。
“报!钦差队伍,已抵沈阳!”本沉寂的场面,随着在前待命的斥候小队前来报备,在场的注意力,也随之聚集在,这支前来辽东宣告旨意的队伍上。
因为朱慈燃心中,已经不愿意自己再像傀儡一般,被朱纯臣、徐希、张之极他们摆布。
另一方面,虽说朱慈燃心中很清楚,远在辽东地区的赵宗武,本质上跟居于京城的朱纯臣他们,是一样的。
但是对于权力的渴望,使得朱慈燃的心中,早已不在意这些东西了。
只要是能让他顺利打破屏障,不看着本属于自己的皇权,牢牢掌握在朱纯臣他们,这群人面狼心的政客手中,他愿意火中取粟!
同样。
朱慈燃这番大闹天宫之势,同样也给朱纯臣、徐希、张之极他们,带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可是既然事情已经出现,那么他们只能去尽可能的想办法解决。
对朱纯臣、徐希、张之极他们来说,无论如何不能让赵宗武回归京城,因为赵宗武一旦回归京城,那么就会给他们的权势,带来极其严重的威胁。
别的不提,单单是赵宗武的手中,所掌握的几十万大军,一旦让他回归京城,那就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发生。
为此他们想出了解决办法。
如果说赵宗武,能够在这一时间节点,病重于沈阳,(看清楚是病重,只需让赵宗武病重于沈阳,从而无法第一时间返回京城,那么朱纯臣他们,就可以假借赵宗武不尊天子令的名号,顺势褫夺了赵宗武在九边重镇半数兵权,主要以宣府镇、蓟镇这类毗邻京城的九边重镇。)
尽管说这是一招险棋,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更大的变数。但是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赵宗武奉旨回归京城,而且还是携灭建奴之势回归,几乎不用去想,朱纯臣他们心中都清楚,赵宗武的回归,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果说能有更好的办法,朱纯臣他们也不愿用此招,但是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对朱纯臣他们来说,让他们丧失权势,这比要他们的命还要痛苦。
可是朱纯臣他们,从一开始就忽略了,赵宗武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他们谋划的一切,都是基于赵宗武心念大明,忠诚于大明!
可是对于一位穿越者来说,让他忠诚于一家一姓,这本身就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毕竟在后世经受的教育,也不会允许他的内心会这样做。
博阴侯章光溪骑于骏马之上,神情中带有几分忧虑,作为朱纯臣一脉的核心,在朱纯臣发达的这些年,章光溪也是一路飙升,从原先京城中没落的伯爵,晋升到了侯爵,并且其手中掌握着不小的财富。
正因为能够获取利益,也使得朱纯臣他们,能够一直向上攀升。
可是效忠并不代表着,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抛出去啊!
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尽管说朱纯臣他们,并没有把详细情况,交待给他们表面委任的钦差,博阴侯章光溪,但是树立起来的牌子,那还是能够最大限度的遮掩,朱纯臣他们要做的一些事情。
这种事情的发生,还是不要过多的人了解的好。
更为重要的是,让博阴侯章光溪前来,那也是带着任务的,在亲信太监沈规宣读旨意,到赵宗武中招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绝对杜绝沈规与赵宗武,在任何意义上的亲密接洽。
“沈公公,此番我等前去沈阳城宣读旨意,本侯以为,还是当以最快速度进行。”博阴侯章光溪眉头微皱,看着在旁坐着的沈规,语气淡然的说道:“尽管说当前的时节,在辽东已然开始变得寒冷起来,但是陛下心念定国公,所以应以最快的速度宣读旨意,让定国公轻装上阵,奔赴京城!”
因为朱纯臣他们规划的部署,只有寥寥数人知道,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所以对博阴侯章光溪,那也是绝对的保密。
甚至于为了不让,博阴侯章光溪,在行为举止上,有任何不恰当的举措,由此让赵宗武心中起疑心,因此在奔赴辽东前,朱纯臣便向博阴侯章光溪,交代了虚假的意思。
在监察沈规、赵宗武的前提下,也要让赵宗武尽可能快的离开沈阳,甚至于身边的队伍,也必须尽可能的少才行。
尽管博阴侯章光溪,这心中不是特别的看好,但是既然朱纯臣都这样说了,那么他只能硬着头皮,去抗下这样的重担!
沈规微微一笑道:“博阴侯所言极是,陛下对此也是这个意思。”
对于博阴侯章光溪的说辞,沈规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在来之前,他便被朱慈燃特别叮嘱过。
让定国公赵宗武回京,目的是为了牵制朱纯臣他们,所以说要不要与赵宗武接触,怎样与赵宗武进行接触,那都是基于朱纯臣他们的眼线怎么看待此事。
此事要传递出来的假象,就是为了让朱纯臣他们,在心底里认为,朕就是要假借赵宗武手中的大军来搞事!
可实际上,朕真正想达到的目的,是为了让定国公和朱纯臣他们鹬蚌相争,朕在最后做那个渔人得利!
作为一代帝王,朱慈燃的想法,可以说是很高明的,年纪轻轻便能有这等想法,这显然是很不错的存在,但是年轻的阅历,终究是给了他几分根基上的不稳。
朱慈燃他筹谋的事情,明显就是基于理想化状态的产生。
能够在短短十余年,从无到有,创下今日的战绩,那赵宗武就不是一位令人小觑的存在。
可他们的眼界,他们的涵养,使得他们固执的认为,或者从没有想过,赵宗武才是真正要灭掉大明的狠角色。
至少在此之前,赵宗武从没有表现出来过。
也正因为是这样,使得世人皆认为赵宗武是大明的救世主。
即便是在打建奴之战前,在赵宗武身边的干才,尽管这心中有些揣测,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使得他们不愿意向这一方面深思罢了。
对。
就是典型的鸵鸟心理。
为了彻底铲除掉这一短板,赵宗武通过一场战事,来彻彻底底的宣扬出自己的态度。
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他直接得到了一大群追随者,或许现在还有些犹豫,可一旦出现大的变动,那么他们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赵宗武的身后。
面对着这样复杂的一个局面,赵宗武作为顶层布局者,在他的心里已经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计划。
在大明各地撒下来的情报机构,使得他掌控着绝大多数的隐秘事宜,作为重中之重的关注对象,赵宗武肯定是不会落下朱纯臣他们的,既然说朱纯臣他们,这心中有别样的想法,那么赵宗武又怎能不给他们这次机会呢?
所以说从一开始,这局面就掌握在赵宗武的手中,从未脱离过。
“国公爷,此番京城下旨传诏,下官这心中总感觉,不像表面所见到的那么简单。”孙传庭眉头微皱,言语中带着几分担忧,“如果这背后有诈,而我九边帅府大军,多半皆摆在吉林特区,恐……”
站于队首的赵宗武,神情淡然的眺望远方,谁都摸不清楚,此时的赵宗武,心中在想些什么。
自九月末,吉林特区的基本大势,算是理顺清楚,赵宗武留在吉林特区的意义已然不大。
在与九边帅府高层,商讨完吉林特区的基本纲要,赵宗武便率领着余下各部,回归辽东地区。
陈奇瑜冷哼一声:“成国公他们最好不要耍心眼,如果有丝毫危害国公爷的行为,那他们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自攻打了建奴大军,军队一方,已彻底站到了赵宗武的身后,曾经心中还有些疑虑的帅才、猛将,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坚定不移的,跟随在自家国公爷身后!
无论自家国公爷,此后会做出什么举措出来。
这就是战争带来的无边威望。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本眺望远方的赵宗武,语气淡然的说道:“现在九边重镇,皆已被我军整饬完毕,对我军具有威胁的外来势力,经此一役也已彻底铲除,外患至此算是解决完毕。
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本公心目中的那个大明了,流寇遍布,灾荒连年,恶绅遍地,大明的气运,本公挽救的属实是心累了……”
赵宗武此言一出,让围绕在身边的手下,尽数默言。
尽管说他们心里已经有了警觉,可是此话从自家国公爷嘴中说出,一时间让他们未反应过来。
只不过。
沉默,不就是一种态度吗?
赵宗武没有直接挑明推翻朱明政权,毕竟这就法统性来说,本身就存在着先天缺陷的。
但经过这次讲述,也明确了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既然朱明不能继续给百姓安稳,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不是本公一味克制,所能够做到的了。
“报!钦差队伍,已抵沈阳!”本沉寂的场面,随着在前待命的斥候小队前来报备,在场的注意力,也随之聚集在,这支前来辽东宣告旨意的队伍上。
因为朱慈燃心中,已经不愿意自己再像傀儡一般,被朱纯臣、徐希、张之极他们摆布。
另一方面,虽说朱慈燃心中很清楚,远在辽东地区的赵宗武,本质上跟居于京城的朱纯臣他们,是一样的。
但是对于权力的渴望,使得朱慈燃的心中,早已不在意这些东西了。
只要是能让他顺利打破屏障,不看着本属于自己的皇权,牢牢掌握在朱纯臣他们,这群人面狼心的政客手中,他愿意火中取粟!
同样。
朱慈燃这番大闹天宫之势,同样也给朱纯臣、徐希、张之极他们,带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可是既然事情已经出现,那么他们只能去尽可能的想办法解决。
对朱纯臣、徐希、张之极他们来说,无论如何不能让赵宗武回归京城,因为赵宗武一旦回归京城,那么就会给他们的权势,带来极其严重的威胁。
别的不提,单单是赵宗武的手中,所掌握的几十万大军,一旦让他回归京城,那就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发生。
为此他们想出了解决办法。
如果说赵宗武,能够在这一时间节点,病重于沈阳,(看清楚是病重,只需让赵宗武病重于沈阳,从而无法第一时间返回京城,那么朱纯臣他们,就可以假借赵宗武不尊天子令的名号,顺势褫夺了赵宗武在九边重镇半数兵权,主要以宣府镇、蓟镇这类毗邻京城的九边重镇。)
尽管说这是一招险棋,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更大的变数。但是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赵宗武奉旨回归京城,而且还是携灭建奴之势回归,几乎不用去想,朱纯臣他们心中都清楚,赵宗武的回归,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果说能有更好的办法,朱纯臣他们也不愿用此招,但是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对朱纯臣他们来说,让他们丧失权势,这比要他们的命还要痛苦。
可是朱纯臣他们,从一开始就忽略了,赵宗武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他们谋划的一切,都是基于赵宗武心念大明,忠诚于大明!
可是对于一位穿越者来说,让他忠诚于一家一姓,这本身就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毕竟在后世经受的教育,也不会允许他的内心会这样做。
博阴侯章光溪骑于骏马之上,神情中带有几分忧虑,作为朱纯臣一脉的核心,在朱纯臣发达的这些年,章光溪也是一路飙升,从原先京城中没落的伯爵,晋升到了侯爵,并且其手中掌握着不小的财富。
正因为能够获取利益,也使得朱纯臣他们,能够一直向上攀升。
可是效忠并不代表着,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抛出去啊!
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尽管说朱纯臣他们,并没有把详细情况,交待给他们表面委任的钦差,博阴侯章光溪,但是树立起来的牌子,那还是能够最大限度的遮掩,朱纯臣他们要做的一些事情。
这种事情的发生,还是不要过多的人了解的好。
更为重要的是,让博阴侯章光溪前来,那也是带着任务的,在亲信太监沈规宣读旨意,到赵宗武中招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绝对杜绝沈规与赵宗武,在任何意义上的亲密接洽。
“沈公公,此番我等前去沈阳城宣读旨意,本侯以为,还是当以最快速度进行。”博阴侯章光溪眉头微皱,看着在旁坐着的沈规,语气淡然的说道:“尽管说当前的时节,在辽东已然开始变得寒冷起来,但是陛下心念定国公,所以应以最快的速度宣读旨意,让定国公轻装上阵,奔赴京城!”
因为朱纯臣他们规划的部署,只有寥寥数人知道,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所以对博阴侯章光溪,那也是绝对的保密。
甚至于为了不让,博阴侯章光溪,在行为举止上,有任何不恰当的举措,由此让赵宗武心中起疑心,因此在奔赴辽东前,朱纯臣便向博阴侯章光溪,交代了虚假的意思。
在监察沈规、赵宗武的前提下,也要让赵宗武尽可能快的离开沈阳,甚至于身边的队伍,也必须尽可能的少才行。
尽管博阴侯章光溪,这心中不是特别的看好,但是既然朱纯臣都这样说了,那么他只能硬着头皮,去抗下这样的重担!
沈规微微一笑道:“博阴侯所言极是,陛下对此也是这个意思。”
对于博阴侯章光溪的说辞,沈规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在来之前,他便被朱慈燃特别叮嘱过。
让定国公赵宗武回京,目的是为了牵制朱纯臣他们,所以说要不要与赵宗武接触,怎样与赵宗武进行接触,那都是基于朱纯臣他们的眼线怎么看待此事。
此事要传递出来的假象,就是为了让朱纯臣他们,在心底里认为,朕就是要假借赵宗武手中的大军来搞事!
可实际上,朕真正想达到的目的,是为了让定国公和朱纯臣他们鹬蚌相争,朕在最后做那个渔人得利!
作为一代帝王,朱慈燃的想法,可以说是很高明的,年纪轻轻便能有这等想法,这显然是很不错的存在,但是年轻的阅历,终究是给了他几分根基上的不稳。
朱慈燃他筹谋的事情,明显就是基于理想化状态的产生。
能够在短短十余年,从无到有,创下今日的战绩,那赵宗武就不是一位令人小觑的存在。
可他们的眼界,他们的涵养,使得他们固执的认为,或者从没有想过,赵宗武才是真正要灭掉大明的狠角色。
至少在此之前,赵宗武从没有表现出来过。
也正因为是这样,使得世人皆认为赵宗武是大明的救世主。
即便是在打建奴之战前,在赵宗武身边的干才,尽管这心中有些揣测,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使得他们不愿意向这一方面深思罢了。
对。
就是典型的鸵鸟心理。
为了彻底铲除掉这一短板,赵宗武通过一场战事,来彻彻底底的宣扬出自己的态度。
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他直接得到了一大群追随者,或许现在还有些犹豫,可一旦出现大的变动,那么他们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赵宗武的身后。
面对着这样复杂的一个局面,赵宗武作为顶层布局者,在他的心里已经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计划。
在大明各地撒下来的情报机构,使得他掌控着绝大多数的隐秘事宜,作为重中之重的关注对象,赵宗武肯定是不会落下朱纯臣他们的,既然说朱纯臣他们,这心中有别样的想法,那么赵宗武又怎能不给他们这次机会呢?
所以说从一开始,这局面就掌握在赵宗武的手中,从未脱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