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皇太后已年过七十了,眼神儿不大好,她身边的宫人递过一副眼镜,戴上后,朝黛玉细细打量,又朝太子妃看去,正要说什么,忠顺王妃已是凑过来,搀扶着皇太后,“母后快别听太子妃挑唆,依媳妇说啊,这天底下,再也没有比她更俊俏,更能说会道的了,她不过是瞧人家秦郡王妃是新过门的媳妇儿才拿人家取笑,瞧把人家为难的,母后还果真要比起来不成?”
皇太后大笑,果真就把眼镜儿递还了去,朝黛玉招手,“过来,那日小八带你来磕头,我也没好多问,小八待你可好?嫁过来还住的惯吗?”
第192章 饿坏
黛玉一一答了,皇太后就叫她贴身的宫女把黛玉送过去,“和她母妃一块儿坐吧!”
她自己,一面拉了孔氏,一面拉了太子妃石氏坐着说话,问道,“才说郊哥儿媳妇有了身孕?那孩子自过了门我还没见过呢,哪日你带她进来我瞧瞧,我也是老糊涂了,有了孙子媳妇,都没打赏过。”
孔氏忙道,“叫母后惦记了,母后要存心打赏,今日就把赏赐给媳妇,媳妇给您孙媳妇带回去,省得进来了,还要叨扰您一碗茶喝。”
皇太后笑道,“喝了我屋里的茶,才是我家的人,原该喝。”一面说,一面叫人给黛玉添茶,“别又把这新进门的媳妇又冷落了去。”又问荣妃,“怎地今日这好日子,不把你亲家母也请进来,大家一起乐一乐?”
荣妃正要说话,黛玉已是起身了,屈身道,“谢皇太后赏赐,只儿臣母亲这几日身子不适,感了些时疫,便是儿臣说回去侍疾,母亲不肯叫儿臣进门,哪里还敢进宫!”
一会儿,一起往万寿山去,前头依旧是忠顺王妃与太子妃陪侍皇太后,皇太后坐了竹椅,她二人一边扶一个。荣妃与黛玉行得缓一些,荣妃便问起贾氏的病,黛玉道,“并无大碍,昨日回去瞧了一眼,精神也好了许多,母妃不必记挂。”
一路过去,遍摆菊花,真正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红的朱砂红雪,金背大红,点绛唇,状元红,黄的金皇后,龙吐珠,御带飘香,二色玛瑙,白色的有胭脂点雪,白剪绒,劈破玉,紫色的有金丝菊,老僧衣等,或交错摆放,或一色辉映,最难得的还是那些盆,无一不是精品,虽已是秋日,却依旧引得有蜂蝶飞舞。
万寿亭里,也是满院寒香,各处的高低几上,摆了炉瓶三事,却并没有焚香,而是用瓶供了菊花,每一角落里,屏风端头的几上,阵阵冷香沁出来,比起焚香是自然而清淡些许。
万寿亭一山双亭,由皇太后领宫中女眷居右亭,另一亭原应由太上皇领皇帝王爷与皇子们登高,只这边的人到齐了,另一边却空无一人,皇太后难免担忧,才要遣人问,四皇子匆匆而来,进至亭中,跪而道,“禀皇太后,才来的路上,太上皇忽感晕眩,已回太明宫,父皇遣孙儿前来,命孙儿侍奉于皇太后御前,以备差使。”
皇太后久坐后,方才道,“你皇爷爷究竟如何了?太医可有说什么?”
四皇子低着头,拱手道,“太上皇年事已高,原有眩晕之症,越是秋高越是易犯,如今须日日用药调养,以缓病情。”
皇太后便起身,亭子前一溜儿的太监们提着食盒,里头装的是菊花宴的菜肴,此时纷纷在总领太监的指示下,退开。皇太后拄着拐杖,四皇子扶着她走下亭子,服侍她上了软轿,这才扶着轿子,往太明宫赶回去。
黛玉等人只好跟在后头,跟着回太明宫去侍疾,虽什么都做不了,却依旧要待在侧殿。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殿里半点儿声响都没有,外头偏殿旁边小茶房里熬的药香透过门窗缝隙飘了进来,叫人便是闻着这苦味儿也依旧是饿得发慌。
荣妃伸出手,慢慢地拽住了黛玉的手,微微用力,黛玉测过身子往荣妃的身上靠了靠,低声道,“母妃,我没事。”
一直到天暗下来了,起了风了,里头才传来皇太后的懿旨,叫宫妃和皇子妃们都散了。从太明宫出来,黛玉要送荣妃回景安宫,却被荣妃拦住了,“你且先回去,臻儿还在宫里,你回去安置好了,他回去才有热汤热水的。”
又吩咐严铎,“好生送王妃出宫,待到了府了,再回来!”
黛玉已是饿得连走路都有些难了,却依旧不得不坚持着出去。冯氏走了几步,缓了下来,待黛玉过来,与黛玉并肩走去,递了一块糕来与黛玉,笑笑,自己先快步走了。
黛玉捏着这糕点,这并不是太明宫上的茶点,中途并不是没人上,只是黛玉见谁也不吃,她自然是不会先的,一来不雅观,二来叫落下口舌,瞧着她不孝顺,太上皇昏迷不醒,她居然还吃得下糕点。
只中途,她是瞧着冯氏起身更了好几次衣,并太子妃也一样,那会子她还在想,一滴水没喝,怎地就要更几次衣呢?
马车上,已是有热的茶点,李觅和轻絮等在里头,待她爬了上去,忙端茶递点心,黛玉将四皇子妃给的递给李觅,“四嫂出宫的时候给的,因饿得过了,又没茶水,怕噎着,便没有吃。”
李觅瞧了一眼,将糕点抖在了一张纸上,把帕子给了轻絮,服侍黛玉吃府里送来的,垫了垫,才好些。
到了府门口,黛玉将一碟子没有动的糕点重新用一块干净的帕子包了,给严铎,“公公进宫后,着了妥当的人悄悄儿给爷送过去,只怕也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
皇太后大笑,果真就把眼镜儿递还了去,朝黛玉招手,“过来,那日小八带你来磕头,我也没好多问,小八待你可好?嫁过来还住的惯吗?”
第192章 饿坏
黛玉一一答了,皇太后就叫她贴身的宫女把黛玉送过去,“和她母妃一块儿坐吧!”
她自己,一面拉了孔氏,一面拉了太子妃石氏坐着说话,问道,“才说郊哥儿媳妇有了身孕?那孩子自过了门我还没见过呢,哪日你带她进来我瞧瞧,我也是老糊涂了,有了孙子媳妇,都没打赏过。”
孔氏忙道,“叫母后惦记了,母后要存心打赏,今日就把赏赐给媳妇,媳妇给您孙媳妇带回去,省得进来了,还要叨扰您一碗茶喝。”
皇太后笑道,“喝了我屋里的茶,才是我家的人,原该喝。”一面说,一面叫人给黛玉添茶,“别又把这新进门的媳妇又冷落了去。”又问荣妃,“怎地今日这好日子,不把你亲家母也请进来,大家一起乐一乐?”
荣妃正要说话,黛玉已是起身了,屈身道,“谢皇太后赏赐,只儿臣母亲这几日身子不适,感了些时疫,便是儿臣说回去侍疾,母亲不肯叫儿臣进门,哪里还敢进宫!”
一会儿,一起往万寿山去,前头依旧是忠顺王妃与太子妃陪侍皇太后,皇太后坐了竹椅,她二人一边扶一个。荣妃与黛玉行得缓一些,荣妃便问起贾氏的病,黛玉道,“并无大碍,昨日回去瞧了一眼,精神也好了许多,母妃不必记挂。”
一路过去,遍摆菊花,真正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红的朱砂红雪,金背大红,点绛唇,状元红,黄的金皇后,龙吐珠,御带飘香,二色玛瑙,白色的有胭脂点雪,白剪绒,劈破玉,紫色的有金丝菊,老僧衣等,或交错摆放,或一色辉映,最难得的还是那些盆,无一不是精品,虽已是秋日,却依旧引得有蜂蝶飞舞。
万寿亭里,也是满院寒香,各处的高低几上,摆了炉瓶三事,却并没有焚香,而是用瓶供了菊花,每一角落里,屏风端头的几上,阵阵冷香沁出来,比起焚香是自然而清淡些许。
万寿亭一山双亭,由皇太后领宫中女眷居右亭,另一亭原应由太上皇领皇帝王爷与皇子们登高,只这边的人到齐了,另一边却空无一人,皇太后难免担忧,才要遣人问,四皇子匆匆而来,进至亭中,跪而道,“禀皇太后,才来的路上,太上皇忽感晕眩,已回太明宫,父皇遣孙儿前来,命孙儿侍奉于皇太后御前,以备差使。”
皇太后久坐后,方才道,“你皇爷爷究竟如何了?太医可有说什么?”
四皇子低着头,拱手道,“太上皇年事已高,原有眩晕之症,越是秋高越是易犯,如今须日日用药调养,以缓病情。”
皇太后便起身,亭子前一溜儿的太监们提着食盒,里头装的是菊花宴的菜肴,此时纷纷在总领太监的指示下,退开。皇太后拄着拐杖,四皇子扶着她走下亭子,服侍她上了软轿,这才扶着轿子,往太明宫赶回去。
黛玉等人只好跟在后头,跟着回太明宫去侍疾,虽什么都做不了,却依旧要待在侧殿。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殿里半点儿声响都没有,外头偏殿旁边小茶房里熬的药香透过门窗缝隙飘了进来,叫人便是闻着这苦味儿也依旧是饿得发慌。
荣妃伸出手,慢慢地拽住了黛玉的手,微微用力,黛玉测过身子往荣妃的身上靠了靠,低声道,“母妃,我没事。”
一直到天暗下来了,起了风了,里头才传来皇太后的懿旨,叫宫妃和皇子妃们都散了。从太明宫出来,黛玉要送荣妃回景安宫,却被荣妃拦住了,“你且先回去,臻儿还在宫里,你回去安置好了,他回去才有热汤热水的。”
又吩咐严铎,“好生送王妃出宫,待到了府了,再回来!”
黛玉已是饿得连走路都有些难了,却依旧不得不坚持着出去。冯氏走了几步,缓了下来,待黛玉过来,与黛玉并肩走去,递了一块糕来与黛玉,笑笑,自己先快步走了。
黛玉捏着这糕点,这并不是太明宫上的茶点,中途并不是没人上,只是黛玉见谁也不吃,她自然是不会先的,一来不雅观,二来叫落下口舌,瞧着她不孝顺,太上皇昏迷不醒,她居然还吃得下糕点。
只中途,她是瞧着冯氏起身更了好几次衣,并太子妃也一样,那会子她还在想,一滴水没喝,怎地就要更几次衣呢?
马车上,已是有热的茶点,李觅和轻絮等在里头,待她爬了上去,忙端茶递点心,黛玉将四皇子妃给的递给李觅,“四嫂出宫的时候给的,因饿得过了,又没茶水,怕噎着,便没有吃。”
李觅瞧了一眼,将糕点抖在了一张纸上,把帕子给了轻絮,服侍黛玉吃府里送来的,垫了垫,才好些。
到了府门口,黛玉将一碟子没有动的糕点重新用一块干净的帕子包了,给严铎,“公公进宫后,着了妥当的人悄悄儿给爷送过去,只怕也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