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试探
淮安府,总督行辕。
“东主,北贼南下了!”沈明臣拿着塘报快步进了书房:“已经过了固镇,听说旌旗连绵数十里,军容极盛。”
“嗯,看来徐阶他们把最后一点本钱都拿出来给谭纶了,可以说是孤注一掷!”胡宗宪笑道:“只要这一仗打赢了,天下就该定了!”
“嗯,按照探子发来的情报,从旌旗看,辽镇、宣大、蓟镇、延绥、宁夏这几个边镇的精兵悍将都在其中,这一仗如果再输了,北边也就不攻自破了!”沈明臣笑道:“学生预祝东主立下不世之功!”
“罢了,现在说这些还早!”胡宗宪走到墙边的地图旁,手指按着地图道:“从宿州出发,走固镇,应该是从淮西那边渡淮了?”
“学生也是这么觉得的,毕竟淮西的河流湖泊比淮东要少不少,走淮西更适合发挥他们骑兵多的优势!”沈明臣笑道。
“这倒也是!”胡宗宪点了点头:“谭纶也算得上是知兵的了!”
“东主,这毕竟是决定天下的大战,要不要写信给大都督,再请一些援兵来?”沈明臣问道。
“不必了!”胡宗宪摇了摇头:“大都督已经给了我五十头战象,已经不少了,他还要对付南方各省,再说了,我这里其实也不缺兵!”
“那您打算用何御敌之策呢?”沈明臣问道。
“既然这一仗反正是要打的,在淮南打比在淮北打对我们更有利。谭纶渡淮之后无非有两条路,一条路就是直冲长江,另外一条路就是渡淮之后折向东,先拿下淮安、扬州运河一线再说。但问题是谭纶是没有舟师的,他就算打到长江边又有什么用?讲到底,只要运河和长江在我们手里,我方兵力机动就要容易得多,谭纶就算打赢几仗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坐船的总比两条腿的省力多了!”
听了胡宗宪这番话,沈明臣不由得连连点头,控制了淮安府之后,胡宗宪不但获得了仓库里的大量粮食、物资和金钱,而且还得到了当地的大批漕船和水手,这些漕船虽然用来打水战不行,但是运货运人还是很合乎的,而北军一旦渡淮,实际上就进入了一个三面环水(长江、淮河、运河)的方框内,而且这方框内还有大量的河流湖泊,这些水域对于没船的一方是地理障碍,但对于掌握着船队的一方却是高速公路。胡宗宪将大军集中在淮河与运河交汇处的淮安府地区,又掌握着大批船只,实际上就已经处于不败之地了。
“东主,这些道理谭纶应该也是知道的吧?那为何——”沈明臣问道。
“他自然是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朝廷,不,北边丢了东南财赋之地,本来就缺钱缺粮,又和俺答汗开关互市,说透了就是拿布帛银子茶叶买平安,又要和我们打仗,换了你是徐阶李春芳,要不要谭纶速战速决?”胡宗宪得意的笑道:“说实话,我还真是有几分同情谭纶,他这可是千斤的担子一肩挑呀!”
“东主所言甚是!”沈明臣听到这里,拊掌笑道:“其实南边还占了一个大便宜,不用给宗室发钱粮!”
“何止是不用给宗室发钱粮!”胡宗宪说的兴致勃发,禁不住站起身来,卷起袖子,做了个下劈的手势:“在必要的时候,大都督还有可能对宗室下刀子!”
“什么?”沈明臣闻言吓了一跳:“您是说对那些藩王,这怎么可能?”
“不可能?”胡宗宪冷笑了一声,向窗外看了一眼,沈明臣会意的走到窗旁将其合上,低声道:“大都督当真这么说过?”
“亲口说自然没有!”胡宗宪稍微停顿了一下:“不过他那个位置的人,很多事情是不需要亲口说的!若是连这点眼力都没有,还是早点归隐林泉的好!”
沈明臣点了点头,他当然对胡宗宪的眼力有信心的很,既然他觉得周可成要对大明的宗室下手,那就肯定错不了,以周可成的身份做出这种事情来其实倒也不奇怪,欲伐其主干,先取其旁支的道理很多人都是懂的。
“那大都督是要欲问鼎之轻重?”沈明臣低声试探道。
“这个倒是不太像!”胡宗宪摇了摇头:“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出来!”
沈明臣没有追问,他叹了口气:“这么说来,谭纶这次是必败无疑了!”
凤阳府,五河县。
七天后,已经是1565年十月底了,已经是暮秋时节,连日天气阴冷,北风像刀子一样,刮的人脸上生疼生疼的,早晨掉光了叶子的树枝上凝结着一层薄霜,看上去就让人心里发冷。
“西边就是中都了!”谭纶骑在一匹黄骠马之上,向西边望去,暮秋的雾气遮挡住了他的视线,让他只能看到朦朦胧胧的一片灰黑色,在他的身后,两座浮桥已经搭建起来,河面上还有数十条大小船只正在摆渡,招展的旌旗一直绵延到地平线的尽头,看上去极为威武壮观。
“大人这一招果然是妙棋!”一名幕僚低声道:“佯装向西,实际却在这里渡淮,胡宗宪定然措手不及!”
“渡淮并没有什么难的!”谭纶摆了摆手:“难的是渡淮之后的事情,我们现在背后是淮河,面前是长江,东边是运河,只有西边一条退路,凶险的很呀!”
“示之以必死之心,以求一战!”幕僚笑道:“大人您是这个打算吧?”
谭纶没有回答幕僚的问题,他的目光转向东面,苍茫的的淮南平原在秋雾的笼罩下看上去格外苍凉荒芜,他踢了一下马腹,驱赶着黄骠马向浮桥跑去。
“东主,北贼南下了!”沈明臣拿着塘报快步进了书房:“已经过了固镇,听说旌旗连绵数十里,军容极盛。”
“嗯,看来徐阶他们把最后一点本钱都拿出来给谭纶了,可以说是孤注一掷!”胡宗宪笑道:“只要这一仗打赢了,天下就该定了!”
“嗯,按照探子发来的情报,从旌旗看,辽镇、宣大、蓟镇、延绥、宁夏这几个边镇的精兵悍将都在其中,这一仗如果再输了,北边也就不攻自破了!”沈明臣笑道:“学生预祝东主立下不世之功!”
“罢了,现在说这些还早!”胡宗宪走到墙边的地图旁,手指按着地图道:“从宿州出发,走固镇,应该是从淮西那边渡淮了?”
“学生也是这么觉得的,毕竟淮西的河流湖泊比淮东要少不少,走淮西更适合发挥他们骑兵多的优势!”沈明臣笑道。
“这倒也是!”胡宗宪点了点头:“谭纶也算得上是知兵的了!”
“东主,这毕竟是决定天下的大战,要不要写信给大都督,再请一些援兵来?”沈明臣问道。
“不必了!”胡宗宪摇了摇头:“大都督已经给了我五十头战象,已经不少了,他还要对付南方各省,再说了,我这里其实也不缺兵!”
“那您打算用何御敌之策呢?”沈明臣问道。
“既然这一仗反正是要打的,在淮南打比在淮北打对我们更有利。谭纶渡淮之后无非有两条路,一条路就是直冲长江,另外一条路就是渡淮之后折向东,先拿下淮安、扬州运河一线再说。但问题是谭纶是没有舟师的,他就算打到长江边又有什么用?讲到底,只要运河和长江在我们手里,我方兵力机动就要容易得多,谭纶就算打赢几仗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坐船的总比两条腿的省力多了!”
听了胡宗宪这番话,沈明臣不由得连连点头,控制了淮安府之后,胡宗宪不但获得了仓库里的大量粮食、物资和金钱,而且还得到了当地的大批漕船和水手,这些漕船虽然用来打水战不行,但是运货运人还是很合乎的,而北军一旦渡淮,实际上就进入了一个三面环水(长江、淮河、运河)的方框内,而且这方框内还有大量的河流湖泊,这些水域对于没船的一方是地理障碍,但对于掌握着船队的一方却是高速公路。胡宗宪将大军集中在淮河与运河交汇处的淮安府地区,又掌握着大批船只,实际上就已经处于不败之地了。
“东主,这些道理谭纶应该也是知道的吧?那为何——”沈明臣问道。
“他自然是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朝廷,不,北边丢了东南财赋之地,本来就缺钱缺粮,又和俺答汗开关互市,说透了就是拿布帛银子茶叶买平安,又要和我们打仗,换了你是徐阶李春芳,要不要谭纶速战速决?”胡宗宪得意的笑道:“说实话,我还真是有几分同情谭纶,他这可是千斤的担子一肩挑呀!”
“东主所言甚是!”沈明臣听到这里,拊掌笑道:“其实南边还占了一个大便宜,不用给宗室发钱粮!”
“何止是不用给宗室发钱粮!”胡宗宪说的兴致勃发,禁不住站起身来,卷起袖子,做了个下劈的手势:“在必要的时候,大都督还有可能对宗室下刀子!”
“什么?”沈明臣闻言吓了一跳:“您是说对那些藩王,这怎么可能?”
“不可能?”胡宗宪冷笑了一声,向窗外看了一眼,沈明臣会意的走到窗旁将其合上,低声道:“大都督当真这么说过?”
“亲口说自然没有!”胡宗宪稍微停顿了一下:“不过他那个位置的人,很多事情是不需要亲口说的!若是连这点眼力都没有,还是早点归隐林泉的好!”
沈明臣点了点头,他当然对胡宗宪的眼力有信心的很,既然他觉得周可成要对大明的宗室下手,那就肯定错不了,以周可成的身份做出这种事情来其实倒也不奇怪,欲伐其主干,先取其旁支的道理很多人都是懂的。
“那大都督是要欲问鼎之轻重?”沈明臣低声试探道。
“这个倒是不太像!”胡宗宪摇了摇头:“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出来!”
沈明臣没有追问,他叹了口气:“这么说来,谭纶这次是必败无疑了!”
凤阳府,五河县。
七天后,已经是1565年十月底了,已经是暮秋时节,连日天气阴冷,北风像刀子一样,刮的人脸上生疼生疼的,早晨掉光了叶子的树枝上凝结着一层薄霜,看上去就让人心里发冷。
“西边就是中都了!”谭纶骑在一匹黄骠马之上,向西边望去,暮秋的雾气遮挡住了他的视线,让他只能看到朦朦胧胧的一片灰黑色,在他的身后,两座浮桥已经搭建起来,河面上还有数十条大小船只正在摆渡,招展的旌旗一直绵延到地平线的尽头,看上去极为威武壮观。
“大人这一招果然是妙棋!”一名幕僚低声道:“佯装向西,实际却在这里渡淮,胡宗宪定然措手不及!”
“渡淮并没有什么难的!”谭纶摆了摆手:“难的是渡淮之后的事情,我们现在背后是淮河,面前是长江,东边是运河,只有西边一条退路,凶险的很呀!”
“示之以必死之心,以求一战!”幕僚笑道:“大人您是这个打算吧?”
谭纶没有回答幕僚的问题,他的目光转向东面,苍茫的的淮南平原在秋雾的笼罩下看上去格外苍凉荒芜,他踢了一下马腹,驱赶着黄骠马向浮桥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