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章 供销社和新产业
船队去了八丈那么远,算不清楚要多久回来,所以王浩坐留下的赶缯船直接回家。唐荣很帮忙,调集了好多条几百石小船帮着拉人,于是船队过西表的时候把那五个村子顺路捎回桃源。没想到岛上村子比较大,五个村子也有七百来户两千多口,多少有点吃块肉的感觉。西表这名字也没了,王浩给改成糖岛。往回走的路上他在那自己琢磨,我这真是穿回来做买卖来了,又是鹿岛又是马岛,现在糖岛也出来了。
回到桃源的时候已经二月下旬,刚进码头就被方司观赶过来通知“大人,那个英国人的船到基隆了,许大人已经去基隆迎接,下官从造币场调了一批金币,不如一起去吧。”王浩一愣“明悟你又不管外贸过去干嘛?”
这话说的小方大人相当委屈“大人,难道海关不是税收吗,这个事情难道不该我管?”
真是自己糊涂了,一直和钱俊尧商量外贸的事儿,王浩就把外贸和海关想到一起,其实这两确实不是一回事,一个类似运动员一个类似裁判员。王大人诚恳的给方司观道歉,转了条船直奔基隆。淡水真是要快点开港,基隆只有奴隶没有人力支撑贸易,还是得尽快建设淡水一步到位。这次见英国人还能送点好处,去年年底,一直在衢州瘫痪养病的李之芳再一次上疏告病,康熙这次实在不好意思再逼这位老人,干脆把两广总督吴兴祚(注一)调回闽浙,于是这位金鋐的前前任屁颠颠赶到福州。吴总督到任马上处理积压事务,直接把英国人释放掉。管了广东好几年,这位能吏还是能稍微分辨各种夷人的。等那几位东印度公司职员一放出来,就被台湾的谍子直接请回台湾,过年后这几位一直在基隆等船。
高级商务代表哈里森先生这次赶回基隆,真的是踌躇满志。去年的经历对他简直做梦一样,先是拜访客户回去就升了一级,接着被派到基隆建个最低级的商馆,商馆都没来得及建,等再回到马德拉斯,委员会的一个货品监督组查验了他带回的商货,确定真的能给公司带来上万磅利润,这还只是在印度发售价格,于是他在一年内第二次获得提拔。
应该在年初发往台湾的商船被他用鞭子赶着十一月底开出马德拉斯,但是路上并没能发生奇迹,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后因为恶劣的天气,船员们拒绝航行,只好在哥打巴鲁待了整个冬天。等到冬季一过,他就督促船只继续航行。虽然到台湾他仍然只是做一个低级商馆馆长,但是从现在开始熬资历,他相信如果运气好,三十岁之前他就能熬到货运主任。基隆没什么变化还是去年来的样子,等到他见到许三多的时候,第一句话他就被震惊了,因为许大人问他“哈里森,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给我今年送一百五十万斤硝石。”
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客户是国王陛下的英国政府。没有大战的情况下,伦敦每年会向东印度公司订购硝石两百万斤,偶尔会到两百几十万斤。一个远东的小国家需要一百五十万斤,他们拿来填海吗?国王陛下的订单可是要供给全球的英国军队和战舰的。第四天王浩也赶到基隆,他询问的问题是如果今年买到两百万斤,哈里森能不能在价格上打点折扣,王大人虽然舍得买,可是到底还是心疼钱。这次送货的是条五百吨盖伦,这条船带来二十万斤硝石,另外还有一千二百担棉花,两台造币机。这是马德拉斯从孟买调来的,因为是旧货,哈里森慷慨的决定只卖五千两一台。
“尊贵的王先生,尊贵的许先生,尊贵的方先生。”哈里森优雅的给面前的几位客户鞠躬,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命运会和这个遥远的琉球捆在一起“我会尽快赶回马德拉斯,如果运往伦敦的硝石没有起运的话,我保证王先生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他继续说道“如果已经出发,我也会尽我全力。”郑晓松会跟着他一起去,他被直接提拔为外贸司副司长,王浩给他的授权是不但要在马德拉斯开商馆,最好和次大陆的法国人,荷兰人和丹麦人也做点生意,如果能在别人家殖民点开商馆那更完美。英国人走了以后,许三多继续研究如何炸山,王浩则回到了桃源。他希望尽快把桃源的尾巴收拾掉。
刚回桃源没几天,大船队也从倭国赶回来,王浩惊的下巴差点没掉下来。一个好消息是仙台藩的走私启动了,十几条大船闯进月浦湾(今日本东北石卷市)的时候,引起仙台藩极大恐慌。想想自家可是在日本几乎最东北,人家琉球人跑了几千里都能过来。日本锁国已经几十年了,现在幕府允许建造的最大的船是五百石(注二),琉球人来的船队有两条是四千石大船。
一位准一家(二级家臣,战国时期伊达政宗旗下有力家臣后代)奉命上船送慰问品顺便侦查,带队的何英礼貌的接待了他,还送了两门九磅炮作为礼物,那条买来的巡航船上的九磅炮一门都不会留,这些铁炮磨损的相当厉害,搞不清楚寿命还剩多少。仙台藩恭谨的接受了礼物,他家回赠了远远超出的黄金和俵物,这次生意谈的挺顺,生丝价格非常不错,幕府不让进口的瓷器仙台藩通通高价买走,从日本输出黄金的想法第一次实现。
八丈就比较尴尬了,热情礼貌的日本人跪在地上一口咬定自己是徐福的后代,世世代代都在等着中华来的大人能把自己接走,好心肠的何英一咬牙把整个岛上男女老幼都带了回来。我要的是奴隶啊……建高速路的奴隶还没到位。基隆开金矿要奴隶,糖岛开发也急需,接这么多老幼回来做什么。看着何英正义的面孔,王浩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算了几千里都运回来了,总不能推海里去,还是编户吧。大不了以后去倭国的活自己亲自去,这种君子对付不了日本人的。
三月初开始,桃源各乡和村子里悄然开出一批叫供销社的铺子。这种铺子比一般的门面大两三倍,里面分成一个个长条的柜台,店里做很多种买卖。既卖大米、盐、黑糖砂糖烟丝也卖布料和棉花,大店连咸鱼和农具都卖。他们也收购大米、黑糖还有鹿皮,鹿骨;店里有一个柜台专门管换钱,不管是军票换铜钱,还是铜钱换一角,半圆的银币这儿都能换。这个店铺是胖胖的候司长的主意,他刚提出来王浩就立马反应出来,这不就是后世的供销社嘛!现在商业不发达这个正好管用,还能起到指导物价和增加货币流通效率的功能,真是人才。
一个纳土纳接回来的文人叫周志兴的,统管这批铺子,为此还在工商司下专门成立了一个供销总社,这是一个科级的独立单位。纳土纳搬回来的移民受到所有部门的欢迎,他们要不就是纯粹的明人,要不就是冒死坐着小船从大陆各个港口漂到纳土纳,他们对满清的态度绝对让人放心,更何况这千把户人家,文化人比例惊人的高。情报司也最喜欢招聘这批人,这里面什么口音都有,派出去最方便。
供销社的建立给桃源创造出一个新特产,去年搞回来几十户松江的棉织户,最初是想建一个大型棉纺作坊。可惜台湾水土不适合棉花生长,一直搞不到稳定原料,再加纺织又是绝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时也筹集不出人,这批织户最终被打散编入各民队,他们带来松江府全套纺织技术,桃源的棉纺水平一步达到东亚最高水准。既然对印度贸易能够源源不断取得棉花,现在民间棉纺一下子兴旺起来,这些织户的女户主已经不用亲自干活,民队争先聘请他们去传授技艺,教导番妇和倭妇。越来越多民人从供销社购买棉花拿回去纺线织布,这个消息传到王浩这里,他马上把供销社棉花售价降到不赚钱,于是桃源供销社成了最大的棉、布商人,成千上万的民户则成了分包生产商。
生活在桃源县的民人是幸福的,男人们农忙时干农活,耕作着肥沃的水浇田,稍有农闲他们可以去各种建筑队、筑路队打零工,不但能赚回饭钱还有些铜子收益。而女人们除了照顾家人,她们还可以从造币局领铜钱拿回家摩钱,或者从被服局拿了样式回家做制服盔甲。手最巧的开始专职从供销社买棉花纺线织布,织完一匹出门上街,转眼间到供销社换成银币和孩子们喜欢的糖,男人们要用的锄头和烟丝。夏天的时候,大营乡统计有近一成的女主人收入超过家里男人,妇女在家里的地位马上明显提高。桃源再也不缺布了,除了还从琉球进口一些透气性好的蕉布放在供销社售卖以外,台湾棉布产量已经超过需求,外贸司开始制定标准,准备采购布匹拿出去做外贸品。
织布还带动了木匠行业,造船场不断培训的学徒工们,有人开始离开自己创作坊,织布、纺纱机是现在小作坊最当打的产品。建筑行业也开始兴旺,每个乡都有好几只民间建筑队,家里有当兵的,家里纺织的开始快速攒钱,很多人家不打算再住茅草土房,谁家不想住的宽敞舒服呢,波特兰水泥慢慢成了供销社里畅销货。
因为想尽快移师淡水,王浩不顾民政司反对,三月中旬给小美溪南岸的所有葛玛兰番社下达了解散合流的命令。迄今为止南岸各社和国人的合作没那么紧密,他们对火枪的畏惧也远没北岸那么强烈。平原最南侧十几个番社一致拒绝解散的命令,他们开始频繁联络,谈论是抵抗到底还是往南退入山区。
但是如今已经不是三年前原始蛮荒的桃源,大路一直修到平原最南端,最远的番社距离桃源乡也没有超过四十里。于是三个整装营带着大炮,同时包围了三个最大的番社,用大炮轰碎了葛玛兰人抵抗的心。因为反复宣贯尽量不要斩杀,所以整个对抗中只有不到五百人伤亡,到四月初,南部三十一个番社被全部解散,参与抵抗的番社一千四百人被贬为奴隶,其余番社共四千七百余人被打散编入民队。溪南共统计到耕地一万七千多亩,因为个别社过于偏远,现阶段可以耕种的有一万五千六百多亩。一些新的由葛玛兰人,汉人,疍户和八丈岛倭人混编的民队开始进驻溪南。桃源平原上没有番社了。
四月初,基隆营和桃源营进行了换防,不满编的桃源营回到桃源进行扩编满员,满员后,一个哨会推进到平原最南的苏澳港附近,这里也将进驻大量民队恳田。这个哨的任务是在苏澳建一个小型城寨,卡住桃源平原往南部山地的咽喉,消除从南面可能过来的威胁。陆战营和义勇营会陆续调往淡水,那里的开发就要开始启动。
船队也开始分散出动,有三条船在马宝的带领下北上五岛群岛。传统的贸易季快到了,他们今年会一直驻扎在那儿,在情报司长崎站的配合下搜剿走私船。剩下的船队开始打散开往福州,广州,会安,占城等港口贸易,今年赶缯船的贸易路径最远的被划定到北大年,差不多所有船的船员都是打散重组过的,再远的航线王浩对船员没有信心。
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1685年),王浩、方司观带领民政、财务两司部分官员,还有陆战营的两个哨战兵搭船赶往淡水河口,在许三多的坚持下,这块土地以后还会用台北这个名字,大家决心把它建成台湾岛的中心。
--
回到桃源的时候已经二月下旬,刚进码头就被方司观赶过来通知“大人,那个英国人的船到基隆了,许大人已经去基隆迎接,下官从造币场调了一批金币,不如一起去吧。”王浩一愣“明悟你又不管外贸过去干嘛?”
这话说的小方大人相当委屈“大人,难道海关不是税收吗,这个事情难道不该我管?”
真是自己糊涂了,一直和钱俊尧商量外贸的事儿,王浩就把外贸和海关想到一起,其实这两确实不是一回事,一个类似运动员一个类似裁判员。王大人诚恳的给方司观道歉,转了条船直奔基隆。淡水真是要快点开港,基隆只有奴隶没有人力支撑贸易,还是得尽快建设淡水一步到位。这次见英国人还能送点好处,去年年底,一直在衢州瘫痪养病的李之芳再一次上疏告病,康熙这次实在不好意思再逼这位老人,干脆把两广总督吴兴祚(注一)调回闽浙,于是这位金鋐的前前任屁颠颠赶到福州。吴总督到任马上处理积压事务,直接把英国人释放掉。管了广东好几年,这位能吏还是能稍微分辨各种夷人的。等那几位东印度公司职员一放出来,就被台湾的谍子直接请回台湾,过年后这几位一直在基隆等船。
高级商务代表哈里森先生这次赶回基隆,真的是踌躇满志。去年的经历对他简直做梦一样,先是拜访客户回去就升了一级,接着被派到基隆建个最低级的商馆,商馆都没来得及建,等再回到马德拉斯,委员会的一个货品监督组查验了他带回的商货,确定真的能给公司带来上万磅利润,这还只是在印度发售价格,于是他在一年内第二次获得提拔。
应该在年初发往台湾的商船被他用鞭子赶着十一月底开出马德拉斯,但是路上并没能发生奇迹,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后因为恶劣的天气,船员们拒绝航行,只好在哥打巴鲁待了整个冬天。等到冬季一过,他就督促船只继续航行。虽然到台湾他仍然只是做一个低级商馆馆长,但是从现在开始熬资历,他相信如果运气好,三十岁之前他就能熬到货运主任。基隆没什么变化还是去年来的样子,等到他见到许三多的时候,第一句话他就被震惊了,因为许大人问他“哈里森,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给我今年送一百五十万斤硝石。”
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客户是国王陛下的英国政府。没有大战的情况下,伦敦每年会向东印度公司订购硝石两百万斤,偶尔会到两百几十万斤。一个远东的小国家需要一百五十万斤,他们拿来填海吗?国王陛下的订单可是要供给全球的英国军队和战舰的。第四天王浩也赶到基隆,他询问的问题是如果今年买到两百万斤,哈里森能不能在价格上打点折扣,王大人虽然舍得买,可是到底还是心疼钱。这次送货的是条五百吨盖伦,这条船带来二十万斤硝石,另外还有一千二百担棉花,两台造币机。这是马德拉斯从孟买调来的,因为是旧货,哈里森慷慨的决定只卖五千两一台。
“尊贵的王先生,尊贵的许先生,尊贵的方先生。”哈里森优雅的给面前的几位客户鞠躬,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命运会和这个遥远的琉球捆在一起“我会尽快赶回马德拉斯,如果运往伦敦的硝石没有起运的话,我保证王先生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他继续说道“如果已经出发,我也会尽我全力。”郑晓松会跟着他一起去,他被直接提拔为外贸司副司长,王浩给他的授权是不但要在马德拉斯开商馆,最好和次大陆的法国人,荷兰人和丹麦人也做点生意,如果能在别人家殖民点开商馆那更完美。英国人走了以后,许三多继续研究如何炸山,王浩则回到了桃源。他希望尽快把桃源的尾巴收拾掉。
刚回桃源没几天,大船队也从倭国赶回来,王浩惊的下巴差点没掉下来。一个好消息是仙台藩的走私启动了,十几条大船闯进月浦湾(今日本东北石卷市)的时候,引起仙台藩极大恐慌。想想自家可是在日本几乎最东北,人家琉球人跑了几千里都能过来。日本锁国已经几十年了,现在幕府允许建造的最大的船是五百石(注二),琉球人来的船队有两条是四千石大船。
一位准一家(二级家臣,战国时期伊达政宗旗下有力家臣后代)奉命上船送慰问品顺便侦查,带队的何英礼貌的接待了他,还送了两门九磅炮作为礼物,那条买来的巡航船上的九磅炮一门都不会留,这些铁炮磨损的相当厉害,搞不清楚寿命还剩多少。仙台藩恭谨的接受了礼物,他家回赠了远远超出的黄金和俵物,这次生意谈的挺顺,生丝价格非常不错,幕府不让进口的瓷器仙台藩通通高价买走,从日本输出黄金的想法第一次实现。
八丈就比较尴尬了,热情礼貌的日本人跪在地上一口咬定自己是徐福的后代,世世代代都在等着中华来的大人能把自己接走,好心肠的何英一咬牙把整个岛上男女老幼都带了回来。我要的是奴隶啊……建高速路的奴隶还没到位。基隆开金矿要奴隶,糖岛开发也急需,接这么多老幼回来做什么。看着何英正义的面孔,王浩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算了几千里都运回来了,总不能推海里去,还是编户吧。大不了以后去倭国的活自己亲自去,这种君子对付不了日本人的。
三月初开始,桃源各乡和村子里悄然开出一批叫供销社的铺子。这种铺子比一般的门面大两三倍,里面分成一个个长条的柜台,店里做很多种买卖。既卖大米、盐、黑糖砂糖烟丝也卖布料和棉花,大店连咸鱼和农具都卖。他们也收购大米、黑糖还有鹿皮,鹿骨;店里有一个柜台专门管换钱,不管是军票换铜钱,还是铜钱换一角,半圆的银币这儿都能换。这个店铺是胖胖的候司长的主意,他刚提出来王浩就立马反应出来,这不就是后世的供销社嘛!现在商业不发达这个正好管用,还能起到指导物价和增加货币流通效率的功能,真是人才。
一个纳土纳接回来的文人叫周志兴的,统管这批铺子,为此还在工商司下专门成立了一个供销总社,这是一个科级的独立单位。纳土纳搬回来的移民受到所有部门的欢迎,他们要不就是纯粹的明人,要不就是冒死坐着小船从大陆各个港口漂到纳土纳,他们对满清的态度绝对让人放心,更何况这千把户人家,文化人比例惊人的高。情报司也最喜欢招聘这批人,这里面什么口音都有,派出去最方便。
供销社的建立给桃源创造出一个新特产,去年搞回来几十户松江的棉织户,最初是想建一个大型棉纺作坊。可惜台湾水土不适合棉花生长,一直搞不到稳定原料,再加纺织又是绝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时也筹集不出人,这批织户最终被打散编入各民队,他们带来松江府全套纺织技术,桃源的棉纺水平一步达到东亚最高水准。既然对印度贸易能够源源不断取得棉花,现在民间棉纺一下子兴旺起来,这些织户的女户主已经不用亲自干活,民队争先聘请他们去传授技艺,教导番妇和倭妇。越来越多民人从供销社购买棉花拿回去纺线织布,这个消息传到王浩这里,他马上把供销社棉花售价降到不赚钱,于是桃源供销社成了最大的棉、布商人,成千上万的民户则成了分包生产商。
生活在桃源县的民人是幸福的,男人们农忙时干农活,耕作着肥沃的水浇田,稍有农闲他们可以去各种建筑队、筑路队打零工,不但能赚回饭钱还有些铜子收益。而女人们除了照顾家人,她们还可以从造币局领铜钱拿回家摩钱,或者从被服局拿了样式回家做制服盔甲。手最巧的开始专职从供销社买棉花纺线织布,织完一匹出门上街,转眼间到供销社换成银币和孩子们喜欢的糖,男人们要用的锄头和烟丝。夏天的时候,大营乡统计有近一成的女主人收入超过家里男人,妇女在家里的地位马上明显提高。桃源再也不缺布了,除了还从琉球进口一些透气性好的蕉布放在供销社售卖以外,台湾棉布产量已经超过需求,外贸司开始制定标准,准备采购布匹拿出去做外贸品。
织布还带动了木匠行业,造船场不断培训的学徒工们,有人开始离开自己创作坊,织布、纺纱机是现在小作坊最当打的产品。建筑行业也开始兴旺,每个乡都有好几只民间建筑队,家里有当兵的,家里纺织的开始快速攒钱,很多人家不打算再住茅草土房,谁家不想住的宽敞舒服呢,波特兰水泥慢慢成了供销社里畅销货。
因为想尽快移师淡水,王浩不顾民政司反对,三月中旬给小美溪南岸的所有葛玛兰番社下达了解散合流的命令。迄今为止南岸各社和国人的合作没那么紧密,他们对火枪的畏惧也远没北岸那么强烈。平原最南侧十几个番社一致拒绝解散的命令,他们开始频繁联络,谈论是抵抗到底还是往南退入山区。
但是如今已经不是三年前原始蛮荒的桃源,大路一直修到平原最南端,最远的番社距离桃源乡也没有超过四十里。于是三个整装营带着大炮,同时包围了三个最大的番社,用大炮轰碎了葛玛兰人抵抗的心。因为反复宣贯尽量不要斩杀,所以整个对抗中只有不到五百人伤亡,到四月初,南部三十一个番社被全部解散,参与抵抗的番社一千四百人被贬为奴隶,其余番社共四千七百余人被打散编入民队。溪南共统计到耕地一万七千多亩,因为个别社过于偏远,现阶段可以耕种的有一万五千六百多亩。一些新的由葛玛兰人,汉人,疍户和八丈岛倭人混编的民队开始进驻溪南。桃源平原上没有番社了。
四月初,基隆营和桃源营进行了换防,不满编的桃源营回到桃源进行扩编满员,满员后,一个哨会推进到平原最南的苏澳港附近,这里也将进驻大量民队恳田。这个哨的任务是在苏澳建一个小型城寨,卡住桃源平原往南部山地的咽喉,消除从南面可能过来的威胁。陆战营和义勇营会陆续调往淡水,那里的开发就要开始启动。
船队也开始分散出动,有三条船在马宝的带领下北上五岛群岛。传统的贸易季快到了,他们今年会一直驻扎在那儿,在情报司长崎站的配合下搜剿走私船。剩下的船队开始打散开往福州,广州,会安,占城等港口贸易,今年赶缯船的贸易路径最远的被划定到北大年,差不多所有船的船员都是打散重组过的,再远的航线王浩对船员没有信心。
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1685年),王浩、方司观带领民政、财务两司部分官员,还有陆战营的两个哨战兵搭船赶往淡水河口,在许三多的坚持下,这块土地以后还会用台北这个名字,大家决心把它建成台湾岛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