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立不立太子
林炤和越绣宁谁也没想到,头天朝上的讨论居然只是序曲,转天才开始了一场大面积的争论,而且已经升级为朝堂上两派,朝臣们别的事情都不去说,只争论立太子的事情。
立太子,对皇上,对朝廷,对百官们都是很有影响的,所以大臣们各自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当然要据理力争了。
太和殿上还在吵,越绣宁在坤宁宫就已经听说了。
是德公公派人传话过来的。
倒不能说大臣们逼着皇上和皇后马上做决定,但现在事实就成了如此。越绣宁听了半天没说话,先想想林炤这会儿什么样子?
必然是头疼的很。
她也头疼。
现在大家都觉着,早立太子对皇后有利,皇上这是给皇后一颗定心丸吃,而且皇上对皇后如何,大家都看的很清楚。所以现在成了这种情况,赞同立太子的,基本上是站在皇后这边的,不知道今天父亲说话了没有,如果避嫌不说话便罢了,但如果说话,必然是赞同立太子。
站在这边的,便是都察院、兵部、吏部等等这些看起来都是皇上和皇后身边老臣和近臣的人。
另外还有些翰林院、大学士等这些人,而这些人赞同,必然是那番大道理,太子应该立长立嫡,言哥儿是嫡长子,立他情理之中,这些做学问的,当然会说出来一番圣贤大道理。
而反对的,听林炤说比较杂,虽然他没有明说出来,但越绣宁听出来了,林炤暗示,反对立太子的人很多都有些其他的想法。
例如,一些王孙贵胄,侯爵勋贵。这些人应该是有还没死心,等着皇上和皇后蜜里调油的日子过去,皇上终于厌烦了皇后,于是,后宫开始充盈,这些人必然是有他们的安排,那么,太子之位悬空自然是最好的。
或者一些记恨了皇后的,也是望穿秋水等着皇后失宠,然后慢慢算账的。这些人大约的就是越绣宁监国期间,拿下的,夺爵的,贬为庶人的,跟这些人有关系的人。如果皇后失宠,他们这些人反扑会比较容易一些,只要对付皇后的娘家势力便可,但如果皇后的儿子立了太子,那么无疑皇后这一脉是很大的一个支撑,他们的反扑会困难很多。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但是估计除了林炤,谁也想不到,越绣宁本人却是不赞同的。她不赞成早立太子,完全只是为言哥儿考虑,言哥儿还小,多了那么一层身份,越绣宁认为对他没好处。
快快乐乐的成长,等到了十八岁冠礼之后,立为太子,成人了身上也多一分责任,对那时候的他才有好处。
御书房。
朝上大臣们没吵完,跟着又来到了御书房吵。
一直说到了午时左右,皇上饿的眼冒金星的,早上起来的早吃饭也早,这会儿肚子咕咕的叫,将口沫横飞侃侃而谈的两方人马叫停,让他们先回去吧,这件事再商量,毕竟事关国运,还是要谨慎。
这一点大家倒是赞同,于是告退出去了。
林炤只留下了越承耕。
大臣们都退下了,林炤这才对越承耕道:“岳丈是怎么想的?今天一直也没说话。”
越承耕犹豫了一下,皇上已经问到他了,他自然不能不开口,想了想道:“娘娘的意思是……”
林炤叹气:“和所有人想的不同,娘娘是不赞成现在就立太子的,她觉着那样对言哥儿不好。”
越承耕还是比较了解女儿的,料想到了这件事绣宁未必和大家理解的一样,因此先问了问,果不其然。
“刚刚文大学士话里的意思,不知道皇上听出来没有,他想说,以后皇后若是再有皇子,若是更贤,只恐到时候皇上和娘娘难以抉择,那时候更加的……”
越承耕话没说完,林炤已经叹气了,站起来背着手在屋里来回的走。
文吉大学士隐晦的暗示,他也听出来了。
即便是皇上真的一辈子只皇后一个女人,但皇后若是再生了二子、三子,那时候皇长子还没有立太子,孩子们十来岁便能看出来是否聪明,是否仁慈。如果那时候发现,其他的儿子比皇长子更加聪明贤能,更适合当皇帝呢?
到时候为难的就是皇上和皇后了,尤其是皇后。
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选谁不选谁?到底是立长还是立贤,到时候只怕更难抉择。另外,如果不早早的立了太子,如果到时候真的出现了其他的儿子比长子更加聪慧能干,显露出更加适合当皇帝的才能,那么到时候兄弟阋墙,争夺皇位的事情,几乎可以说九成会发生。
亲兄弟又如何?同父同母的,历史上争皇位的也不少,一样是兄弟翻脸血雨腥风。到时候皇后更难过。
林炤也没想到,自己和绣宁还这么年轻,自己的儿子才出生而已,现在就已经开始要头疼,今后儿子们会不会因为争皇位而翻脸的事情了。
但是你还不能说人家大学士是杞人忧天,因为历史一再证明,这种事情很有可能是会出现的。
出生在皇家,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除非不生了。
但如果不生了,那么朝臣们肯定又担心,担心太子的安危了,担心秦氏江山只有这一个皇子,实在是让人不放心,皇族们更不安心,或者有蠢蠢欲动的,更有些可能存着这种心思的,等着机会的,这些对社稷江山的稳固没有好处。皇后如果不生了,那么就只好充盈后宫,让别的女人来生,于是又回到了那个问题上。
大臣们那时候会把责任推到皇后头上,是皇后你让这个秦氏江山社稷不稳固的,皇后不争气只生了一个皇子,还不贤惠嫉妒成性,不让皇上纳后宫……
林炤有点头疼。
越承耕也头疼。尤其是知道了女儿的意思,果然不出自己的意料之外,果然是很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样之后,就更头疼了。文大学士说的话,尽管是有点太早了,但也不能不现在考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君臣、岳婿两个面对面的发愁。
言情海
立太子,对皇上,对朝廷,对百官们都是很有影响的,所以大臣们各自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当然要据理力争了。
太和殿上还在吵,越绣宁在坤宁宫就已经听说了。
是德公公派人传话过来的。
倒不能说大臣们逼着皇上和皇后马上做决定,但现在事实就成了如此。越绣宁听了半天没说话,先想想林炤这会儿什么样子?
必然是头疼的很。
她也头疼。
现在大家都觉着,早立太子对皇后有利,皇上这是给皇后一颗定心丸吃,而且皇上对皇后如何,大家都看的很清楚。所以现在成了这种情况,赞同立太子的,基本上是站在皇后这边的,不知道今天父亲说话了没有,如果避嫌不说话便罢了,但如果说话,必然是赞同立太子。
站在这边的,便是都察院、兵部、吏部等等这些看起来都是皇上和皇后身边老臣和近臣的人。
另外还有些翰林院、大学士等这些人,而这些人赞同,必然是那番大道理,太子应该立长立嫡,言哥儿是嫡长子,立他情理之中,这些做学问的,当然会说出来一番圣贤大道理。
而反对的,听林炤说比较杂,虽然他没有明说出来,但越绣宁听出来了,林炤暗示,反对立太子的人很多都有些其他的想法。
例如,一些王孙贵胄,侯爵勋贵。这些人应该是有还没死心,等着皇上和皇后蜜里调油的日子过去,皇上终于厌烦了皇后,于是,后宫开始充盈,这些人必然是有他们的安排,那么,太子之位悬空自然是最好的。
或者一些记恨了皇后的,也是望穿秋水等着皇后失宠,然后慢慢算账的。这些人大约的就是越绣宁监国期间,拿下的,夺爵的,贬为庶人的,跟这些人有关系的人。如果皇后失宠,他们这些人反扑会比较容易一些,只要对付皇后的娘家势力便可,但如果皇后的儿子立了太子,那么无疑皇后这一脉是很大的一个支撑,他们的反扑会困难很多。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但是估计除了林炤,谁也想不到,越绣宁本人却是不赞同的。她不赞成早立太子,完全只是为言哥儿考虑,言哥儿还小,多了那么一层身份,越绣宁认为对他没好处。
快快乐乐的成长,等到了十八岁冠礼之后,立为太子,成人了身上也多一分责任,对那时候的他才有好处。
御书房。
朝上大臣们没吵完,跟着又来到了御书房吵。
一直说到了午时左右,皇上饿的眼冒金星的,早上起来的早吃饭也早,这会儿肚子咕咕的叫,将口沫横飞侃侃而谈的两方人马叫停,让他们先回去吧,这件事再商量,毕竟事关国运,还是要谨慎。
这一点大家倒是赞同,于是告退出去了。
林炤只留下了越承耕。
大臣们都退下了,林炤这才对越承耕道:“岳丈是怎么想的?今天一直也没说话。”
越承耕犹豫了一下,皇上已经问到他了,他自然不能不开口,想了想道:“娘娘的意思是……”
林炤叹气:“和所有人想的不同,娘娘是不赞成现在就立太子的,她觉着那样对言哥儿不好。”
越承耕还是比较了解女儿的,料想到了这件事绣宁未必和大家理解的一样,因此先问了问,果不其然。
“刚刚文大学士话里的意思,不知道皇上听出来没有,他想说,以后皇后若是再有皇子,若是更贤,只恐到时候皇上和娘娘难以抉择,那时候更加的……”
越承耕话没说完,林炤已经叹气了,站起来背着手在屋里来回的走。
文吉大学士隐晦的暗示,他也听出来了。
即便是皇上真的一辈子只皇后一个女人,但皇后若是再生了二子、三子,那时候皇长子还没有立太子,孩子们十来岁便能看出来是否聪明,是否仁慈。如果那时候发现,其他的儿子比皇长子更加聪明贤能,更适合当皇帝呢?
到时候为难的就是皇上和皇后了,尤其是皇后。
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选谁不选谁?到底是立长还是立贤,到时候只怕更难抉择。另外,如果不早早的立了太子,如果到时候真的出现了其他的儿子比长子更加聪慧能干,显露出更加适合当皇帝的才能,那么到时候兄弟阋墙,争夺皇位的事情,几乎可以说九成会发生。
亲兄弟又如何?同父同母的,历史上争皇位的也不少,一样是兄弟翻脸血雨腥风。到时候皇后更难过。
林炤也没想到,自己和绣宁还这么年轻,自己的儿子才出生而已,现在就已经开始要头疼,今后儿子们会不会因为争皇位而翻脸的事情了。
但是你还不能说人家大学士是杞人忧天,因为历史一再证明,这种事情很有可能是会出现的。
出生在皇家,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除非不生了。
但如果不生了,那么朝臣们肯定又担心,担心太子的安危了,担心秦氏江山只有这一个皇子,实在是让人不放心,皇族们更不安心,或者有蠢蠢欲动的,更有些可能存着这种心思的,等着机会的,这些对社稷江山的稳固没有好处。皇后如果不生了,那么就只好充盈后宫,让别的女人来生,于是又回到了那个问题上。
大臣们那时候会把责任推到皇后头上,是皇后你让这个秦氏江山社稷不稳固的,皇后不争气只生了一个皇子,还不贤惠嫉妒成性,不让皇上纳后宫……
林炤有点头疼。
越承耕也头疼。尤其是知道了女儿的意思,果然不出自己的意料之外,果然是很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样之后,就更头疼了。文大学士说的话,尽管是有点太早了,但也不能不现在考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君臣、岳婿两个面对面的发愁。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