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1 章
超级聊天学(出书版) 作者:陈建伟
第 11 章
到了吃沙拉的时候,丽丝又说起了她刚刚降生的小孙子,她一边说着,一边还从手提包中拿出了一些照片,亮给威登先生看。那种初为祖母的自豪,溢于言表。
喝完了餐后的咖啡,她看了看手表,很显然,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她非常开心地说道:“威登先生,真的非常荣幸,能和你共进午餐!我的心情很愉快,是的,我真的期待着和你再次见面!”
威登先生笑着说:“是的,女士,我也很荣幸。”但是,丽丝后来再次打电话给威登先生,发出了盛情的邀请,威登先生却拒绝了她的邀请。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丽丝完全搞错了。
通过这顿午餐,威登先生了解了丽丝的许多事情,可是,丽丝对于威登先生却一无所知。她没有问威登先生任何事,也没尝试着鼓励他说点什么,或问问他的个人情况,甚至连他的生意都没试着了解些什么。对于一个推销服务的人来说,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其实,她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开放式问题,了解一下她的客户,例如,“你能告诉我你对我们银行的服务感觉如何?”或者“你为什么要自己做生意?”再或者是“你是我们的重要客户,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服务以满足你的需求?”
不过,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这个:“真的?你能多跟我讲讲吗?”是的,丽丝应该努力成为倾听者,而不是去做表演者。她该将表演的机会让给客户,让她的客户多讲讲,而她要做的是通过提问,获取更多的客户信息。
回想起那顿饭,威登先生很肯定地说:“我的银行人员,竟然连一个了解我生意或职业的问题都没有问,其实她完全可以问我:‘你是如何处理所面临的挑战的呢?’由于她对我的事务和要求并不关心,也没有对我目前的头等大事进行充分地了解,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她绝对无法为我提供更好的服务。”
丽丝就这样浪费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她想要得到更多的业务,建立起牢固的客户关系,便不能忽略对客户的了解和关心,但她并没有做到。从丽丝的故事,我们应该得到启发和教训。谈话不是独角戏。如果从头到尾都是你一个人在说,你就无法了解对方。
19世纪时,有位女士在一个月内分别同格莱斯顿和迪斯累利共进晚餐。这两个人都曾担任过英国首相,被公认为英国最伟大的政治竞争对手。
当别人问这名女士对这两个人的印象时,她回答道:“在我和格莱斯顿先生共进晚餐之后,我觉得他是全英国最聪明的男士。”
当她的朋友问她和迪斯累利先生共进晚餐的感觉如何时,她回答道:“在我和他共进晚餐后,我觉得自己是全英国最聪明的女人!”
当你让你们之间的谈话都围绕着自己时,别人也许会认为你很聪明,但这并不能在你们之间建立起信任,你也无从了解对方。同时,你也失去了一次打下长期深厚关系基础的机会。
因此,若你想要推销自己,那么就尽力表现自己的聪明吧,但如果你想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更多别人的信息,或者获得成交机会,那么你应该将表演的机会送给别人。
你可以问对方:“能跟我多讲讲吗?”这样会让你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交流更加畅通。
“你能多跟我说说吗?”这是一个你随时能够用上的有效问题,甚至每天都可以用。
处于交谈劣势如何翻身?试一下连续发问法
要是你发现自己在交谈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或者很难搞清楚对方的真实想法时,你便可以考虑使用连续不断的提问方式,对对方发起最激烈的攻势,就好像突然而起的狂风暴雨,打乱对方的阵脚。在连续不断的问题轰炸之下,人们很容易有失误,或做出不自然的反应。
想象一下,面对一系列猝不及防的问题,你会是怎样的反应呢?你会觉得很棘手,很紧张,大汗淋漓。这就是连续提问的方式,往往能令人在几个问题之后,变得哑口无言。这就是连续提问方式的威力,它可以帮助你获得交谈的主动权,同时,还能够帮助你问出真话。
美国有所大学发生了一起抢劫案,该校一名教授被确定为嫌疑人。警察在对这位教授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名教授的行为举止没有什么异常。此时警察深入大学中,在这名教授周围的同事与同学中间展开了调查,他的同事和同学都对这名教授有很好的印象,他们不敢相信这名教授会做出抢劫的事情来。
教授的表现十分镇定。他平静地对警察说,自己并没有犯罪。于是,警察决定采取了连珠炮式的讯问。当问及他关于抢劫案件的事情时,他总是摇头表示不知情;当警察问这名教授在抢劫案件发生的当晚他在何地的时候,这名教授表现出烦躁的情绪,并大声说什么也不知道。
虽然警察没有从教授的口中得到任何线索,但是教授面对连珠炮式的讯问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及情绪反应,引起了警察的怀疑。假如教授就是抢劫案的主犯,那么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作案的,他作案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等。
警察没有放松对教授的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星期,警察就找到了一名重要的目击证人,这名目击证人可以证明教授就是抢劫案的主犯,在证据面前,教授的矢口否认不起任何作用。当警察将人证和物证带到教授面前,他低下了一直高昂的头颅。
这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提问技巧,那就是连续提问的方法,就好像机关枪扫射似的,这样的问法往往会让人穷于应付,如果对方说谎,则很容易在连续不断的问题攻势下露出破绽。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对一个人进行连续的提问,是驳倒这个人的一种颇具成效的方法。这一点在律师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有些律师在对嫌疑人问话的过程中,当他们没有完全掌握足够的证据的时候,都会向嫌疑人问许多问题,目的就是让法官和其他辩护人从嫌疑人口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要是嫌疑人被问得张口结舌,那就再妙不过有了,这正是律师所要的结果。
连续不断地提问,或许并不能让你一下子就找到真相,但却能让你最快地发现对方的破绽。可以这么说,连珠炮式的提问技巧是一种打破僵局的语言技巧。当找到任何突破口的时候,就准备好一大堆的问题,对罪犯进行连续的问题轰炸,这是警方最为常见的讯问方式之一。事实证明,这个办法对寻找突破口非常有效。
同时,如果你想要把握交谈的控制权,那么建议对这种提问方式多加学习。假如你遇到的是桀骜不驯、自以为是的人,连续的问题轰炸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抓住对方的弱点,击破其内心的堡垒。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是喜欢提问题的,一旦让他们占据了话语的主动权以后,他们会喋喋不休,像个蜜蜂一样说个不停,这会让你的处境变得很不妙。
这个时候,赶快展开你的提问吧,尝试让对方接受你的问题轰炸。当然,最好让对方毫无防备,突然展开这样的提问,效果会更好。对方由于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在回答突如其来的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得目瞪口呆、语无伦次,而他们慌乱的回答,恰恰是中计的表现。这种发问方式,就好像蜜蜂飞行过程中抖动翅膀时发出的声音一样,可以趁对手在毫无警惕的状态下发出聒噪声而将对方击倒,从而使自己占据话语主动权。
如果你向一个人提问的时候,起初并没有把这个人问住,这个人对你的提问对答如流。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气馁,也不要停止提问,你要继续向他们发问,直到让他哑口无言为止。记住,对方一定会有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而这就是掌握话语主动权的最好时机。
连续不断地提问,能够使提问者获得话语主动权,从而问出人心中的实话。在关乎一个公司发展的商业谈判中,如果对手的谈判经验丰富,自己感觉非常没有自信的时候,不妨采用“连珠炮式提问”的方式来为自己解围。要想做到这一点,一定要紧紧抓住对方的破绽,然后以这个破绽为突破口对其进行连珠炮式的提问,使对方缓不过神来,使自己增强自信并夺回话语的主动权。
想要获取更多信息?围绕主题多发问
多问一问,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找出事情背后真正的原因。这样做可以让我们的行动更有针对性,并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虽然我们不去问,也能够得到很多信息,但是那些信息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它们缺乏针对性——对于你想要达成的目的,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注重信息收集的丰富性,是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之下:我们要围绕某个目的、某个主题去提问。
想要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多问。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帮你获取更多的信息。
乔先生想要买一条吊带裤,他走进一家专卖店。当时他的头脑里就想着这么一件事:一条吊带裤。他没有想过要买别的东西。
那一天是周六早晨大约9点,商店刚刚开门。乔先生就走进专卖店,对着柜台旁边的小伙子说:“我要买一条吊带裤。”小伙子很友善地回答了一句:“嗯,好的,先生,请您到那边。”
于是乔先生过去,看到那边挂着一溜的吊带裤。他看了看,选了一条,然后回来了。小伙子问:“您准备如何付款?”乔先生把信用卡拿出来,递给了那名小伙子,结了账之后,乔先生走出了店门。
整个购买过程,没有发生任何其他的事情,乔先生与小伙子几乎没有进行真正的交流。
随后,乔先生沿着街角,走了一段路,转到了一座电器城,他突然想起来,自己需要买一个20元的闹钟。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将需要牢记在心:20元的闹钟。
一个年轻的女孩站在门口,一见乔先生,就迎了上去,对乔先生说:“您好,先生,欢迎来到电器城。”
乔先生点头说:“嗯,你好。我需要一个闹钟。”
“哦,闹钟,”她说,“太好了。我们这儿有很多品种供您选择。”她走了两三步,指给乔先生看,然后转过头来问:“先生,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乔先生点头道:“可以。”
女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您为什么来我们商场,是什么把您引到这里来的?”
乔先生说:“我想买闹钟。”
女孩说:“但是为什么您决定今天购买呢?”
“哦,”乔先生告诉她,“是这样的,我刚在这里买了一套房子,可是我还没有闹钟。”
“啊,原来如此,那么,真的要恭喜您了,乔迁之喜,可不能马虎。顺便问一句,您有电视机吗?”乔先生意识到自己还没有电视机。于是女孩带着他去看了电视机。
接着女孩又说:“顺便问一句,您有音响吗?”乔先生意识到自己还没有音响。于是女孩又带着他去看了音响。
女孩还问了乔先生一些其他的问题,因此,也带乔先生去参观了更多的东西。最终乔先生花了3000元,带着自己的闹钟走出了商场,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
注意以上两个销售员的差异。电器商场的销售员引导了会谈的进程——她围绕“那天为什么去商场”这个话题,与乔先生攀谈起来。
而男装专卖店的销售员未曾主动攀谈,没有问乔先生为什么到这里买衣服。因此,他没有赢得更多的业务。他的业务也成功了,只不过,他赢得的业务少了。
第 11 章
恋耽美
第 11 章
到了吃沙拉的时候,丽丝又说起了她刚刚降生的小孙子,她一边说着,一边还从手提包中拿出了一些照片,亮给威登先生看。那种初为祖母的自豪,溢于言表。
喝完了餐后的咖啡,她看了看手表,很显然,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她非常开心地说道:“威登先生,真的非常荣幸,能和你共进午餐!我的心情很愉快,是的,我真的期待着和你再次见面!”
威登先生笑着说:“是的,女士,我也很荣幸。”但是,丽丝后来再次打电话给威登先生,发出了盛情的邀请,威登先生却拒绝了她的邀请。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丽丝完全搞错了。
通过这顿午餐,威登先生了解了丽丝的许多事情,可是,丽丝对于威登先生却一无所知。她没有问威登先生任何事,也没尝试着鼓励他说点什么,或问问他的个人情况,甚至连他的生意都没试着了解些什么。对于一个推销服务的人来说,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其实,她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开放式问题,了解一下她的客户,例如,“你能告诉我你对我们银行的服务感觉如何?”或者“你为什么要自己做生意?”再或者是“你是我们的重要客户,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服务以满足你的需求?”
不过,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这个:“真的?你能多跟我讲讲吗?”是的,丽丝应该努力成为倾听者,而不是去做表演者。她该将表演的机会让给客户,让她的客户多讲讲,而她要做的是通过提问,获取更多的客户信息。
回想起那顿饭,威登先生很肯定地说:“我的银行人员,竟然连一个了解我生意或职业的问题都没有问,其实她完全可以问我:‘你是如何处理所面临的挑战的呢?’由于她对我的事务和要求并不关心,也没有对我目前的头等大事进行充分地了解,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她绝对无法为我提供更好的服务。”
丽丝就这样浪费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她想要得到更多的业务,建立起牢固的客户关系,便不能忽略对客户的了解和关心,但她并没有做到。从丽丝的故事,我们应该得到启发和教训。谈话不是独角戏。如果从头到尾都是你一个人在说,你就无法了解对方。
19世纪时,有位女士在一个月内分别同格莱斯顿和迪斯累利共进晚餐。这两个人都曾担任过英国首相,被公认为英国最伟大的政治竞争对手。
当别人问这名女士对这两个人的印象时,她回答道:“在我和格莱斯顿先生共进晚餐之后,我觉得他是全英国最聪明的男士。”
当她的朋友问她和迪斯累利先生共进晚餐的感觉如何时,她回答道:“在我和他共进晚餐后,我觉得自己是全英国最聪明的女人!”
当你让你们之间的谈话都围绕着自己时,别人也许会认为你很聪明,但这并不能在你们之间建立起信任,你也无从了解对方。同时,你也失去了一次打下长期深厚关系基础的机会。
因此,若你想要推销自己,那么就尽力表现自己的聪明吧,但如果你想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更多别人的信息,或者获得成交机会,那么你应该将表演的机会送给别人。
你可以问对方:“能跟我多讲讲吗?”这样会让你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交流更加畅通。
“你能多跟我说说吗?”这是一个你随时能够用上的有效问题,甚至每天都可以用。
处于交谈劣势如何翻身?试一下连续发问法
要是你发现自己在交谈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或者很难搞清楚对方的真实想法时,你便可以考虑使用连续不断的提问方式,对对方发起最激烈的攻势,就好像突然而起的狂风暴雨,打乱对方的阵脚。在连续不断的问题轰炸之下,人们很容易有失误,或做出不自然的反应。
想象一下,面对一系列猝不及防的问题,你会是怎样的反应呢?你会觉得很棘手,很紧张,大汗淋漓。这就是连续提问的方式,往往能令人在几个问题之后,变得哑口无言。这就是连续提问方式的威力,它可以帮助你获得交谈的主动权,同时,还能够帮助你问出真话。
美国有所大学发生了一起抢劫案,该校一名教授被确定为嫌疑人。警察在对这位教授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名教授的行为举止没有什么异常。此时警察深入大学中,在这名教授周围的同事与同学中间展开了调查,他的同事和同学都对这名教授有很好的印象,他们不敢相信这名教授会做出抢劫的事情来。
教授的表现十分镇定。他平静地对警察说,自己并没有犯罪。于是,警察决定采取了连珠炮式的讯问。当问及他关于抢劫案件的事情时,他总是摇头表示不知情;当警察问这名教授在抢劫案件发生的当晚他在何地的时候,这名教授表现出烦躁的情绪,并大声说什么也不知道。
虽然警察没有从教授的口中得到任何线索,但是教授面对连珠炮式的讯问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及情绪反应,引起了警察的怀疑。假如教授就是抢劫案的主犯,那么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作案的,他作案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等。
警察没有放松对教授的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星期,警察就找到了一名重要的目击证人,这名目击证人可以证明教授就是抢劫案的主犯,在证据面前,教授的矢口否认不起任何作用。当警察将人证和物证带到教授面前,他低下了一直高昂的头颅。
这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提问技巧,那就是连续提问的方法,就好像机关枪扫射似的,这样的问法往往会让人穷于应付,如果对方说谎,则很容易在连续不断的问题攻势下露出破绽。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对一个人进行连续的提问,是驳倒这个人的一种颇具成效的方法。这一点在律师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有些律师在对嫌疑人问话的过程中,当他们没有完全掌握足够的证据的时候,都会向嫌疑人问许多问题,目的就是让法官和其他辩护人从嫌疑人口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要是嫌疑人被问得张口结舌,那就再妙不过有了,这正是律师所要的结果。
连续不断地提问,或许并不能让你一下子就找到真相,但却能让你最快地发现对方的破绽。可以这么说,连珠炮式的提问技巧是一种打破僵局的语言技巧。当找到任何突破口的时候,就准备好一大堆的问题,对罪犯进行连续的问题轰炸,这是警方最为常见的讯问方式之一。事实证明,这个办法对寻找突破口非常有效。
同时,如果你想要把握交谈的控制权,那么建议对这种提问方式多加学习。假如你遇到的是桀骜不驯、自以为是的人,连续的问题轰炸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抓住对方的弱点,击破其内心的堡垒。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是喜欢提问题的,一旦让他们占据了话语的主动权以后,他们会喋喋不休,像个蜜蜂一样说个不停,这会让你的处境变得很不妙。
这个时候,赶快展开你的提问吧,尝试让对方接受你的问题轰炸。当然,最好让对方毫无防备,突然展开这样的提问,效果会更好。对方由于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在回答突如其来的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得目瞪口呆、语无伦次,而他们慌乱的回答,恰恰是中计的表现。这种发问方式,就好像蜜蜂飞行过程中抖动翅膀时发出的声音一样,可以趁对手在毫无警惕的状态下发出聒噪声而将对方击倒,从而使自己占据话语主动权。
如果你向一个人提问的时候,起初并没有把这个人问住,这个人对你的提问对答如流。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气馁,也不要停止提问,你要继续向他们发问,直到让他哑口无言为止。记住,对方一定会有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而这就是掌握话语主动权的最好时机。
连续不断地提问,能够使提问者获得话语主动权,从而问出人心中的实话。在关乎一个公司发展的商业谈判中,如果对手的谈判经验丰富,自己感觉非常没有自信的时候,不妨采用“连珠炮式提问”的方式来为自己解围。要想做到这一点,一定要紧紧抓住对方的破绽,然后以这个破绽为突破口对其进行连珠炮式的提问,使对方缓不过神来,使自己增强自信并夺回话语的主动权。
想要获取更多信息?围绕主题多发问
多问一问,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找出事情背后真正的原因。这样做可以让我们的行动更有针对性,并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虽然我们不去问,也能够得到很多信息,但是那些信息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它们缺乏针对性——对于你想要达成的目的,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注重信息收集的丰富性,是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之下:我们要围绕某个目的、某个主题去提问。
想要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多问。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帮你获取更多的信息。
乔先生想要买一条吊带裤,他走进一家专卖店。当时他的头脑里就想着这么一件事:一条吊带裤。他没有想过要买别的东西。
那一天是周六早晨大约9点,商店刚刚开门。乔先生就走进专卖店,对着柜台旁边的小伙子说:“我要买一条吊带裤。”小伙子很友善地回答了一句:“嗯,好的,先生,请您到那边。”
于是乔先生过去,看到那边挂着一溜的吊带裤。他看了看,选了一条,然后回来了。小伙子问:“您准备如何付款?”乔先生把信用卡拿出来,递给了那名小伙子,结了账之后,乔先生走出了店门。
整个购买过程,没有发生任何其他的事情,乔先生与小伙子几乎没有进行真正的交流。
随后,乔先生沿着街角,走了一段路,转到了一座电器城,他突然想起来,自己需要买一个20元的闹钟。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将需要牢记在心:20元的闹钟。
一个年轻的女孩站在门口,一见乔先生,就迎了上去,对乔先生说:“您好,先生,欢迎来到电器城。”
乔先生点头说:“嗯,你好。我需要一个闹钟。”
“哦,闹钟,”她说,“太好了。我们这儿有很多品种供您选择。”她走了两三步,指给乔先生看,然后转过头来问:“先生,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乔先生点头道:“可以。”
女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您为什么来我们商场,是什么把您引到这里来的?”
乔先生说:“我想买闹钟。”
女孩说:“但是为什么您决定今天购买呢?”
“哦,”乔先生告诉她,“是这样的,我刚在这里买了一套房子,可是我还没有闹钟。”
“啊,原来如此,那么,真的要恭喜您了,乔迁之喜,可不能马虎。顺便问一句,您有电视机吗?”乔先生意识到自己还没有电视机。于是女孩带着他去看了电视机。
接着女孩又说:“顺便问一句,您有音响吗?”乔先生意识到自己还没有音响。于是女孩又带着他去看了音响。
女孩还问了乔先生一些其他的问题,因此,也带乔先生去参观了更多的东西。最终乔先生花了3000元,带着自己的闹钟走出了商场,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
注意以上两个销售员的差异。电器商场的销售员引导了会谈的进程——她围绕“那天为什么去商场”这个话题,与乔先生攀谈起来。
而男装专卖店的销售员未曾主动攀谈,没有问乔先生为什么到这里买衣服。因此,他没有赢得更多的业务。他的业务也成功了,只不过,他赢得的业务少了。
第 11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