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女配好坏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225
秦韶茹如今在临安过得并不如意,因燕姝和赵惟才的关系,使得她无法成为赵惟才唯一的女人,故而她偶尔还会想起和江晟安的快乐往事来。至少那时候江晟安的心里只有她一个人。
当得知这件事时,她明白江晟安本不该死的,他或许还能活着,而这一切除了安家、许家牵涉其中,徐知府才是那罪魁祸首,是他将许多致死的罪名推给了江家!
在对江晟安的思念以及被眼下的不如意所折磨下,秦韶茹对徐知府父子依旧能逍遥自在而感到怨愤。安家她暂时找不到把柄,许家她也暂时无力对抗,甚至她连秦家都待不下去了,为何天道对她如此不公?
她为此而忧郁了许久,赵惟才见了自然是好奇又心疼,便追查发生了何事,最后被他查出她是因意难平。
虽然秦韶茹意难平是为了江晟安,可他也理解这种心情,正好那钱家也是他要对付的人,虽然并不是主要对付的对象,可若能除掉这一个人,也能减少对他不利的潜在危险。
_____
安桐不会寄希望于秦韶茹,她在汴京打点了一番,几乎将她攒的积蓄都花光了,待她与安二叔离开汴京返回瞿川的时候,汴京的士人和学子中都流传着徐上瀛“不凡”的传言。
如何不凡?
“传闻那钱太常卿之孙女婿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断言明年便会开科场!”
“这算什么未卜先知,那钱太常卿是三品大官,受官家器重,他从官家那儿收到消息,告诉了徐上瀛,何需徐上瀛未卜先知?!”
事关等待开科场多年的士子和读书人的命途,他们自然不敢轻视,为了求证,他们纷纷涌到钱家去找徐上瀛打听消息。
徐上瀛本来便觉着有些莫名其妙,他不曾断言明年会开科场,可是来询问的人多了,他一开始还能坚称自己不曾这般说过,更没有从钱家那儿得到什么消息。
可是并没有人相信他,一些与他结交的学子都因为他的否认而觉得他这是在隐瞒真相,万一来年真的开科场,而学子们又毫无准备,受益的自然是徐上瀛了。
不仅是这些人,连他的岳父和钱太常卿都来询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倒是想查,可是却查不到源头,后来钱家的人去查,才知道消息是从一个和徐上瀛交往颇为频繁的士人嘴里传出来的,他坚称是徐上瀛在喝醉后说的。
徐上瀛对眼下的生活并不是很满意,故而偶尔也会和友人喝一些酒解闷。而对于来年开科场的事情他也说过他的猜测,可是那只是寻常谈话,当不得真,也有人认为后年才会开科场,这也算是“未卜先知”吗?
不过钱家和他都发现了,这似乎是他赚取名声的好时机,他干脆就没有反驳了。倒不是打着“未卜先知”的旗号,而是聚集了一批同样等开科场等了许久的士人,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想吸引一些德高望重之人的注意。
然而他们都没预料到,皇帝确实想在明年开科场。
本来“明年开科场”之事也只是士子们内心的殷切希望而产生的猜测,可偏偏这样的流言传的很广,让皇帝都不由得有些好奇徐上瀛是否真的“未卜先知”。
可皇帝生性多疑,他先想到的是否是身边的人泄密了。
可他是在天圣节才有此决定了,知道他的心思的人并不多,那钱家的人是如何得知,并这般肯定的?
所以他觉得必然是身边的宫人被钱太常卿收买了,所以自己的一点心思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传到外头。
这个想法让皇帝不寒而栗,同时又十分愤怒。同时又有宫外的消息传到他耳边,似乎是一群士人在造势,要他明年开科场。这样被威胁和强迫的感觉让他更加恼怒。
他借着祭祀之事批评了钱太常卿,而正在此时,赵惟才的人也动手了,他们利用太子行为不端,而身为左赞善大夫的钱父未能起到规劝、教导太子的职责,等为由弹劾了钱父。
再由这件事牵头,出现了更多关于钱家父子、族人做过的混账事。这些污点不足以要他们的性命,可官位却可能不保。
此事牵扯到了太子,便变得复杂和严重起来,皇帝便借此机会让钱太常卿提前致仕,而钱父也被调离东宫,当了一个无实权的清闲官,虽然官职不变,可地位却是一落千丈。
钱家父子怎么也想不通是哪儿出了问题,直到有人提醒是皇帝怀疑钱家在宫内有耳目,窥探皇帝的想法,故而被皇帝忌惮了。
钱家父子觉得甚是冤枉,却也没有办法再挽救,只是看见徐上瀛时,便会想起当初的事情,这让他们心里产生了芥蒂。而他们待徐上瀛的态度也让徐上瀛察觉到了,他觉得钱家父子这是瞧不起他。
双方的芥蒂便越来越深,此结也越打越紧。
_____
安桐对此计的把握也不是十成的,不过她凭借着执笔之人对皇帝的塑造而打算搏一把。
若非皇帝不是生性多疑的性子,书中的赵惟才也无法顺利地利用这个缺陷而离间他和众多重臣的关系。
本就得位不正的他疑心病特别重,他因为收买了宫人,故而在先帝病危时能在先帝身边,最后取得了帝位,故而他对宫人和朝臣、外戚、宗亲的往来特别厌恶。
安桐正是对这层层紧密相扣的关系进行了一番设计,最终才得到一个让她放心的消息。虽然徐上瀛还未死,可只要他和钱家的芥蒂未除,那终有一日,所有的矛盾都会爆发……
此时的安桐早已经回到了瞿川,并且正好赶在正旦之前。
对于安桐此行的收获,安里正和李锦绣也是十分满意的,当然不是因为安家获得了多少钱财,而是为安桐能冷静自持地处理好此次危难,对于她的成长而感到满意。
安里正听说她这次还将自己的积蓄都垫付了进去,便赶紧让财叔给她从安家的财产中划拨出来补回给她。
安桐也不推拒,不过还是将她的钱的去向给说了。这一相告便把安里正吓得够呛,连李锦绣都忍不住斥责她:“你也太大胆了,你便没想过,此事会败露?你在汴京,万一钱家要害你,我们如何能护得住你?”
却不是担心她会连累安家,而是担心她处理不干净,留下破绽,会被钱家所害。
恋耽美
当得知这件事时,她明白江晟安本不该死的,他或许还能活着,而这一切除了安家、许家牵涉其中,徐知府才是那罪魁祸首,是他将许多致死的罪名推给了江家!
在对江晟安的思念以及被眼下的不如意所折磨下,秦韶茹对徐知府父子依旧能逍遥自在而感到怨愤。安家她暂时找不到把柄,许家她也暂时无力对抗,甚至她连秦家都待不下去了,为何天道对她如此不公?
她为此而忧郁了许久,赵惟才见了自然是好奇又心疼,便追查发生了何事,最后被他查出她是因意难平。
虽然秦韶茹意难平是为了江晟安,可他也理解这种心情,正好那钱家也是他要对付的人,虽然并不是主要对付的对象,可若能除掉这一个人,也能减少对他不利的潜在危险。
_____
安桐不会寄希望于秦韶茹,她在汴京打点了一番,几乎将她攒的积蓄都花光了,待她与安二叔离开汴京返回瞿川的时候,汴京的士人和学子中都流传着徐上瀛“不凡”的传言。
如何不凡?
“传闻那钱太常卿之孙女婿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断言明年便会开科场!”
“这算什么未卜先知,那钱太常卿是三品大官,受官家器重,他从官家那儿收到消息,告诉了徐上瀛,何需徐上瀛未卜先知?!”
事关等待开科场多年的士子和读书人的命途,他们自然不敢轻视,为了求证,他们纷纷涌到钱家去找徐上瀛打听消息。
徐上瀛本来便觉着有些莫名其妙,他不曾断言明年会开科场,可是来询问的人多了,他一开始还能坚称自己不曾这般说过,更没有从钱家那儿得到什么消息。
可是并没有人相信他,一些与他结交的学子都因为他的否认而觉得他这是在隐瞒真相,万一来年真的开科场,而学子们又毫无准备,受益的自然是徐上瀛了。
不仅是这些人,连他的岳父和钱太常卿都来询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倒是想查,可是却查不到源头,后来钱家的人去查,才知道消息是从一个和徐上瀛交往颇为频繁的士人嘴里传出来的,他坚称是徐上瀛在喝醉后说的。
徐上瀛对眼下的生活并不是很满意,故而偶尔也会和友人喝一些酒解闷。而对于来年开科场的事情他也说过他的猜测,可是那只是寻常谈话,当不得真,也有人认为后年才会开科场,这也算是“未卜先知”吗?
不过钱家和他都发现了,这似乎是他赚取名声的好时机,他干脆就没有反驳了。倒不是打着“未卜先知”的旗号,而是聚集了一批同样等开科场等了许久的士人,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想吸引一些德高望重之人的注意。
然而他们都没预料到,皇帝确实想在明年开科场。
本来“明年开科场”之事也只是士子们内心的殷切希望而产生的猜测,可偏偏这样的流言传的很广,让皇帝都不由得有些好奇徐上瀛是否真的“未卜先知”。
可皇帝生性多疑,他先想到的是否是身边的人泄密了。
可他是在天圣节才有此决定了,知道他的心思的人并不多,那钱家的人是如何得知,并这般肯定的?
所以他觉得必然是身边的宫人被钱太常卿收买了,所以自己的一点心思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传到外头。
这个想法让皇帝不寒而栗,同时又十分愤怒。同时又有宫外的消息传到他耳边,似乎是一群士人在造势,要他明年开科场。这样被威胁和强迫的感觉让他更加恼怒。
他借着祭祀之事批评了钱太常卿,而正在此时,赵惟才的人也动手了,他们利用太子行为不端,而身为左赞善大夫的钱父未能起到规劝、教导太子的职责,等为由弹劾了钱父。
再由这件事牵头,出现了更多关于钱家父子、族人做过的混账事。这些污点不足以要他们的性命,可官位却可能不保。
此事牵扯到了太子,便变得复杂和严重起来,皇帝便借此机会让钱太常卿提前致仕,而钱父也被调离东宫,当了一个无实权的清闲官,虽然官职不变,可地位却是一落千丈。
钱家父子怎么也想不通是哪儿出了问题,直到有人提醒是皇帝怀疑钱家在宫内有耳目,窥探皇帝的想法,故而被皇帝忌惮了。
钱家父子觉得甚是冤枉,却也没有办法再挽救,只是看见徐上瀛时,便会想起当初的事情,这让他们心里产生了芥蒂。而他们待徐上瀛的态度也让徐上瀛察觉到了,他觉得钱家父子这是瞧不起他。
双方的芥蒂便越来越深,此结也越打越紧。
_____
安桐对此计的把握也不是十成的,不过她凭借着执笔之人对皇帝的塑造而打算搏一把。
若非皇帝不是生性多疑的性子,书中的赵惟才也无法顺利地利用这个缺陷而离间他和众多重臣的关系。
本就得位不正的他疑心病特别重,他因为收买了宫人,故而在先帝病危时能在先帝身边,最后取得了帝位,故而他对宫人和朝臣、外戚、宗亲的往来特别厌恶。
安桐正是对这层层紧密相扣的关系进行了一番设计,最终才得到一个让她放心的消息。虽然徐上瀛还未死,可只要他和钱家的芥蒂未除,那终有一日,所有的矛盾都会爆发……
此时的安桐早已经回到了瞿川,并且正好赶在正旦之前。
对于安桐此行的收获,安里正和李锦绣也是十分满意的,当然不是因为安家获得了多少钱财,而是为安桐能冷静自持地处理好此次危难,对于她的成长而感到满意。
安里正听说她这次还将自己的积蓄都垫付了进去,便赶紧让财叔给她从安家的财产中划拨出来补回给她。
安桐也不推拒,不过还是将她的钱的去向给说了。这一相告便把安里正吓得够呛,连李锦绣都忍不住斥责她:“你也太大胆了,你便没想过,此事会败露?你在汴京,万一钱家要害你,我们如何能护得住你?”
却不是担心她会连累安家,而是担心她处理不干净,留下破绽,会被钱家所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