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重生]——何枝(4)
长期的训练,让赵安对于自己弹奏的每一个音符都有严苛的要求。他自己弹奏钢琴的时候也是如此。
就是一个科学家看着胡言乱语的民科,就像医生看见坑蒙拐骗的赤脚骗子。所以哪怕仅仅是一个音的音准不对,也让赵安浑身难受。
很快教室里就响起了冯老师弹奏钢琴的声音,然后带领着四班的同学开始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
赵安已经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去思考钢琴音准的事了,但是赵安的耳朵和大脑却完全不受控制,能够准确地几十道清亮童声之中辨明钢琴的声音,然后再准确分别出每一道琴音音准是否标准。
d2、a3,#b3,c4《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域并不宽,跨度不到三个八度,但是赵安已经发现四个明显音阶不准的琴音。
冯老师一遍遍地弹奏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一句一句地教唱,作为上的赵安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这种感受实在太难受了,就好像身上爬满蚂蚁而双手不能动弹。
在这种折磨之中,赵安根本没有心思跟着歌唱。冯老师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作为音乐老师的她,鲜少在课堂上批评人。她认为音乐是可以感染人的,一切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了。
赵安没有发现的是明明自己已经下定决心不再碰钢琴了,但是当听到钢琴声的时候,身体还是会有下意识的反应。想要调音、想要弹奏
放学的铃声响了起来,冯老师弹了一段和弦,说了一句:下课。然后四班的学生们就像鸟儿一样涌向教室之外。
赵安不想和他们挤热闹,而且昨天他已经和父亲说好今天不用来接他,他可以自己回家,现在也不着急出校门,所以就在教室的后排站着等。
而这个时候突然有一名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大声朝着冯老师说道:冯老师有你的电话,好像洋洋出事了。
这名老师说话的语气很着急,显然有什么急事。听到洋洋两个字,冯老师也慌了,立刻朝着办公室小步跑去。
而冯老师走后,剩下几名学生也一一离去,整个教室里瞬间就只剩下赵安,以及那一架立式钢琴。
这一瞬间赵安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感觉。不想再弹钢琴了,但是又无法忍受钢琴没有办法演奏出它原本应有的声音。
我就看一眼,就看看哪些琴键的音准出了问题,以后找个机会告诉冯老师。潜意识立刻为赵安找到了借口,还没回过神来,赵安已经来到琴键盖都还没合上的钢琴面前。
赵安伸出自己右手食指,按下钢琴中央的第四十二个白键。
d1,瑞。
此时教室里只有赵安一个人,钢琴的声音清晰了很多,赵安瞬间就大致确定了琴音的赫兹在300左右,已经接近#d1的311.12hz了,果然需要调音。
我再看看其他琴键的音准吧,刚才《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域比较窄,高音和低音区都没有涉及。
赵安的双手放在琴键的最左端,从左滑向右端,一连串琶音[2]就如同流水般弹奏而出,这是钢琴演奏者用来热手和测音最常用的练习方式。
已经有两天没有弹奏过钢琴了,这是赵安从十二岁开始弹奏钢琴后,没有触摸钢琴的最长真空期。
但是当完成最简单的琶音练习之后,后续的和弦练习也自然而然地弹奏出来。
那种已经刻进灵魂中的本能在此刻再次被唤醒,赵安的每一根手指都渴望着黑白键,哪怕他的双脚还无法触及钢琴下方的脚踏板,但是并不妨碍他通过按键的强弱来控制琴音的强弱。
不过赵安此时的身体毕竟还很年轻,无论是手掌大小还是手指力度都没有办法支撑他演奏高难度的钢琴曲目。同时赵安内心之中也拒绝演奏那些高雅的古典曲目,而是选择了昨天才听过钢琴曲《秋日私语》。
作者有话要说: [1]微机课:微型计算机课程,2000年前后出现在国内。有的地方上微机课需要带鞋套,随着电脑的普及,这门课也越来越寻常。
[2]琶音:指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通常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训练用于练习曲中,有时作为短小的连接句或经过句出现在乐曲旋律声部中。
第6章 嘉树
《秋日私语》是理查德克莱德曼最为经典的曲目之一,虽然说它的难度系数一点都不高,但不能否认《秋日私语》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华夏知名度最高的曲目,并且将钢琴与优雅、温柔这些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赵安当初学习钢琴之后,第一首自己选择练习的钢琴曲就是《秋日私语》。那个时候他已经没有在十四附小了,去了另外一所小学就读,因为会弹钢琴,而且还会《秋日私语》如此优美、知名的曲目,而备受同学的追捧。
此时赵安的双手还没有完全张开并且指力也不足,还不足以演奏那些高难度的曲目,但是旋律舒缓的《秋日私语》对于赵安而言依旧是手到擒来。
有人说:《秋日私语》的一个个音符如同在耳边的细语与呢喃,就像秋阳一样的温暖缱绻。
赵安很难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只是按照着记忆中理查德克莱德曼获得评价最高的一次表演进行弹奏。
哪怕有一些地方他认为可以加一些和弦能更好的过度,但是他也没有这么做。在赵安的心中一直认为,既然已经有最为出色的演奏版本,那就只需要进行完美的复制是最安全的选择。
以及一个经常在赵安心底出现,但是赵安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声音:你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之子,真的明白什么地方应该进行修改吗?你所有的修改只会让一首高雅的钢琴曲变得廉价罢了。
尽管赵安此时无法发挥他的全部水平、音乐教室里的钢琴音准欠佳、甚至连脚踏板都踩不到,但是赵安的演奏依旧是出色的。
这段时间以来所有的杂念似乎在这一瞬间消失,赵安心中那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犹豫、懦弱在这一瞬间被琴声所掩盖。不是消失,而是隐藏在了赵安超高的钢琴弹奏技巧之中。
就像穿上铠甲的战士一样,无惧任何的冲锋陷阵。
但当赵安敲下最后一个以音符的时候,所有的回忆、思绪又如同海水一样涌来。
你再怎么联系钢琴也没有用,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可,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演奏家父母为你操劳一生,最后只能落得一个重病缠身钢琴不适合你,放弃吧
赵安小小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就像飞机沉没于海中,冰沁的海水一步步将他吞没,怎么都没有办法摆脱。
啪啪啪,一阵清脆的鼓掌声将赵安的思绪拉了回来。赵安一边低声踹气一边将目光投向鼓掌声传来的地方。
一个穿着衬衣、背着书包的小男孩站在音乐教室的门口。虽然赵安以小男孩称呼对方,但实际上他应该和赵安差不多大小。五官眉眼都十分精致,虽然还没有完全长开,但已经能够确定他未来肯定是惹人注目的存在。
但赵安此时心中暗骂自己刚才太不小心了,一弹钢琴就浑然往我,根本没有注意到有其他人的到来。
如果自己会弹钢琴而且还弹得这么好这件事被人发现的话,肯定会招惹来大麻烦。还好对方是个小孩,希望能够蒙混过关吧。
赵安刚准备起身,对方就走了过来,然后先开口说道:不好意思打扰你弹钢琴了,弹得真好。说完还竖起了大拇指。
赵安努力装出迷茫的样子,说道:我就是听冯老师弹钢琴,很好奇,然后随便弹的。
然而对方的脸上写满了认真,说道:不,这是理查德的《秋日私语》,我问过冯老师,冯老师说她也不会弹。而你刚才和理查德弹得一模一样,真的很好。
赵安能够感觉到对方是在衷心地称赞自己,但是赵安这个时候一点都不想要对方的称赞。如果他真的听过《秋日私语》那真的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一定要说服他才行。
我怎么可能会弹你说的什么私语,我完全不知道,更别说一模一样呢。赵安努力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更可信一些。
但显然对方也不是这么好解决的,他走到赵安身边,一边说:我不可能记错的,你刚才弹的旋律我记得很清楚,一边用右手食指在黑白键上依次敲下几个音符。
正是《秋日私语》的主旋律,他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刚才听得很清楚。
这下更麻烦了,没想到居然遇到一个会弹钢琴的小孩。这年头会弹钢琴的本来就稀少,更别说小学生了,怎么这么麻烦。
赵安已经在考虑要不直接采取死不承认方式来应对这一切,一个小学生说赵安会弹钢琴,还和理查德克莱德曼弹得一模一样,怎么想可信度都不高。
不过这个时候小男孩突然伸出依按了十几个琴键,并不像赵安那样娴熟的琶音手法,而是右手食指单指依次按下,从这个指法来看,对方又不像会弹钢琴的样子。
就在赵安的好奇之中,他又单独弹下了几个键,正好是d2、a3,#b3,c4等几个被赵安确定音准出现问题的琴键。
这难道是巧合吗?
疑问刚刚从赵安脑海中闪过,小男孩就主动开口说道:但是这几个琴键的声音好像和我听过的《秋日私语》里有些不一样。
说完之后他又按了按手下的黑白键,似乎在确认自己到底有没有听错。不过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慌乱地回国头对赵安说道:不好意思,我没有说你弹钢琴有错,好像是钢琴的问题。我下午第一节 上课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所以放学才想找冯老师问一问。
听到这里的时候,赵安心中突然闪过一丝猜测,出于对于音乐的热爱,或者说是对钢琴的执着,赵安开口问道:你能够听出每个音之间的差别吗?
小男孩红彤彤的脸上闪过一丝犹豫,然后说道:应该可以。
赵安伸手随意按下三个音符,问道:有什么感觉?
第三个音有一点点问题,好像高了一点点。男孩有些不自信,因为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吗?赵安下意识地追问道:那我刚才弹的是哪三个音?
我不懂。小男孩摇了摇头。
赵安也在心中吐槽了自己一句,这年头别说小学生了,就算是高中生也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乐理教育,怎么可能说得出来是哪三个音呢?
谁知道这个时候男孩开口说道:但是我应该能够唱出来。
然后他就按照冯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发音练习方式,用啊这个字唱出了刚才赵安弹奏的三个音阶。他的声音十分清脆,如同敲击三角铁一样,把童声的清亮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演唱的音准的确是赵安刚才弹奏的三个音,尤其是最后一个本来因为钢琴琴弦问题而有些偏高的音阶,在他发声的过程中迅速回到了标准的调上。
哪怕因为小男孩没有经过系统的声乐学习,气息的强度和稳定都还有诸多问题,但是也不能掩饰一个事实小男孩拥有绝对音感。
所谓绝对音感就是不需要基准音就能够分辨出一个声音的具体音高,对于任何一名学习音乐的人而言都是梦寐以求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大多是先天具有,比如贝多芬、莫扎特这些举世知名的音乐家就拥有这样的能力。
赵安在音乐课上能瞬间分辨出钢琴音的音准出现了问题,也算是绝对音感的一种表现。
只不过赵安的音感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获得。
为了学习、模仿那些知名钢琴演奏家的演绎,赵安必须要听清楚他们每一次强弱音、长短音、滑音、停顿的运用。
赵安在这方面绝对算不上天资过人,所以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弹奏。
钢琴的时候,双手不会离开钢琴。没有钢琴的时候,双耳永远挂着耳机。腱鞘炎、中耳炎对于赵安来说早就习惯。
有一段时间甚至因为用耳过度,出现了暂时的听力下降,不得不降低了练习强度,也仅仅是降低而已。那一段时间应该是赵安最为轻松的一段时间。
也是这样的刻苦学习与练习,才让赵安拥有了接近绝对音感的听力而已。如今看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天才站在自己的面前,赵安心中自然会有些五味杂陈。
这种感觉算不上嫉妒,只不过看着自己苦苦奢求的东西,别人轻易拥有而不自知,始终会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嗯,这几个琴键都有些问题,等会你可以告诉冯老师。不过这些都是你自己听出来的,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先走了。
赵安收拾好自己心中的情绪,然后准备离开。冯老师已经离开教室好几分钟了,应该快回来了。自己果然还是不够小心,如果听到自己弹奏钢琴的不是眼前的男孩,而是冯老师那就说不清楚了。
听到赵安的话,男孩并没有追问为什么赵安说与他无关,而是说道:冯老师已经会回家了,她让我来帮她关教室门。
已经回去了吗?那也好,不用担心和冯老师遇见了,赶快回家吧。
赵安背上自己的书包,直接离开了音乐教室朝着校门口走去。
身后的男孩迅速将琴键盖合上,关上灯,锁好门,同样背着书包,然后朝着赵安冲了过去,他一个闪身出现在赵安的面前对赵安说道:我叫计嘉树,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还有请问你能不能教我弹钢琴!
此时橘红色的夕阳正好洒进走廊,九十年代的房屋还是石青色的地板,没有铺上任何的瓷砖,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
但最简单的还是计嘉树脸上所挂着的笑容,热切、真挚,是赵安从未拥有过的童年。
作者有话要说: [1]绝对音感这个东西听上去很中二也很玄乎,但却是真正存在的天赋。很多欧美国家音乐学习都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我在想要不要在作话和大家分享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虽然自己很久没有碰乐器了,但是一直觉得能够在小时候学习乐器,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不过同样因为很久没有碰乐器,很多乐理知识也有些模糊了,如果说错了麻烦指正一下。
第7章 办法
请问你能不能教我弹钢琴!
计嘉树如同风铃般清脆的声音还在赵安脑海中不时响起,因为计嘉树身上那种纯真与活力,赵安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了。
而且计嘉树的认真并不是蛮横,虽然他想让赵安教他钢琴,但是计嘉树的表现一直很有礼貌,并不像一般九、十岁的孩子想要得到什么就一定得到。如果对方不答应他的话,他就大哭大闹。
就算在被赵安拒绝后,计嘉树也没有表选出很失落和激动的情绪,而是坦率地说了一句:我真的很想学习钢琴,请再考虑一下。
恋耽美
就是一个科学家看着胡言乱语的民科,就像医生看见坑蒙拐骗的赤脚骗子。所以哪怕仅仅是一个音的音准不对,也让赵安浑身难受。
很快教室里就响起了冯老师弹奏钢琴的声音,然后带领着四班的同学开始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
赵安已经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去思考钢琴音准的事了,但是赵安的耳朵和大脑却完全不受控制,能够准确地几十道清亮童声之中辨明钢琴的声音,然后再准确分别出每一道琴音音准是否标准。
d2、a3,#b3,c4《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域并不宽,跨度不到三个八度,但是赵安已经发现四个明显音阶不准的琴音。
冯老师一遍遍地弹奏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一句一句地教唱,作为上的赵安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这种感受实在太难受了,就好像身上爬满蚂蚁而双手不能动弹。
在这种折磨之中,赵安根本没有心思跟着歌唱。冯老师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作为音乐老师的她,鲜少在课堂上批评人。她认为音乐是可以感染人的,一切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了。
赵安没有发现的是明明自己已经下定决心不再碰钢琴了,但是当听到钢琴声的时候,身体还是会有下意识的反应。想要调音、想要弹奏
放学的铃声响了起来,冯老师弹了一段和弦,说了一句:下课。然后四班的学生们就像鸟儿一样涌向教室之外。
赵安不想和他们挤热闹,而且昨天他已经和父亲说好今天不用来接他,他可以自己回家,现在也不着急出校门,所以就在教室的后排站着等。
而这个时候突然有一名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大声朝着冯老师说道:冯老师有你的电话,好像洋洋出事了。
这名老师说话的语气很着急,显然有什么急事。听到洋洋两个字,冯老师也慌了,立刻朝着办公室小步跑去。
而冯老师走后,剩下几名学生也一一离去,整个教室里瞬间就只剩下赵安,以及那一架立式钢琴。
这一瞬间赵安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感觉。不想再弹钢琴了,但是又无法忍受钢琴没有办法演奏出它原本应有的声音。
我就看一眼,就看看哪些琴键的音准出了问题,以后找个机会告诉冯老师。潜意识立刻为赵安找到了借口,还没回过神来,赵安已经来到琴键盖都还没合上的钢琴面前。
赵安伸出自己右手食指,按下钢琴中央的第四十二个白键。
d1,瑞。
此时教室里只有赵安一个人,钢琴的声音清晰了很多,赵安瞬间就大致确定了琴音的赫兹在300左右,已经接近#d1的311.12hz了,果然需要调音。
我再看看其他琴键的音准吧,刚才《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域比较窄,高音和低音区都没有涉及。
赵安的双手放在琴键的最左端,从左滑向右端,一连串琶音[2]就如同流水般弹奏而出,这是钢琴演奏者用来热手和测音最常用的练习方式。
已经有两天没有弹奏过钢琴了,这是赵安从十二岁开始弹奏钢琴后,没有触摸钢琴的最长真空期。
但是当完成最简单的琶音练习之后,后续的和弦练习也自然而然地弹奏出来。
那种已经刻进灵魂中的本能在此刻再次被唤醒,赵安的每一根手指都渴望着黑白键,哪怕他的双脚还无法触及钢琴下方的脚踏板,但是并不妨碍他通过按键的强弱来控制琴音的强弱。
不过赵安此时的身体毕竟还很年轻,无论是手掌大小还是手指力度都没有办法支撑他演奏高难度的钢琴曲目。同时赵安内心之中也拒绝演奏那些高雅的古典曲目,而是选择了昨天才听过钢琴曲《秋日私语》。
作者有话要说: [1]微机课:微型计算机课程,2000年前后出现在国内。有的地方上微机课需要带鞋套,随着电脑的普及,这门课也越来越寻常。
[2]琶音:指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通常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训练用于练习曲中,有时作为短小的连接句或经过句出现在乐曲旋律声部中。
第6章 嘉树
《秋日私语》是理查德克莱德曼最为经典的曲目之一,虽然说它的难度系数一点都不高,但不能否认《秋日私语》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华夏知名度最高的曲目,并且将钢琴与优雅、温柔这些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赵安当初学习钢琴之后,第一首自己选择练习的钢琴曲就是《秋日私语》。那个时候他已经没有在十四附小了,去了另外一所小学就读,因为会弹钢琴,而且还会《秋日私语》如此优美、知名的曲目,而备受同学的追捧。
此时赵安的双手还没有完全张开并且指力也不足,还不足以演奏那些高难度的曲目,但是旋律舒缓的《秋日私语》对于赵安而言依旧是手到擒来。
有人说:《秋日私语》的一个个音符如同在耳边的细语与呢喃,就像秋阳一样的温暖缱绻。
赵安很难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只是按照着记忆中理查德克莱德曼获得评价最高的一次表演进行弹奏。
哪怕有一些地方他认为可以加一些和弦能更好的过度,但是他也没有这么做。在赵安的心中一直认为,既然已经有最为出色的演奏版本,那就只需要进行完美的复制是最安全的选择。
以及一个经常在赵安心底出现,但是赵安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声音:你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之子,真的明白什么地方应该进行修改吗?你所有的修改只会让一首高雅的钢琴曲变得廉价罢了。
尽管赵安此时无法发挥他的全部水平、音乐教室里的钢琴音准欠佳、甚至连脚踏板都踩不到,但是赵安的演奏依旧是出色的。
这段时间以来所有的杂念似乎在这一瞬间消失,赵安心中那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犹豫、懦弱在这一瞬间被琴声所掩盖。不是消失,而是隐藏在了赵安超高的钢琴弹奏技巧之中。
就像穿上铠甲的战士一样,无惧任何的冲锋陷阵。
但当赵安敲下最后一个以音符的时候,所有的回忆、思绪又如同海水一样涌来。
你再怎么联系钢琴也没有用,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可,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演奏家父母为你操劳一生,最后只能落得一个重病缠身钢琴不适合你,放弃吧
赵安小小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就像飞机沉没于海中,冰沁的海水一步步将他吞没,怎么都没有办法摆脱。
啪啪啪,一阵清脆的鼓掌声将赵安的思绪拉了回来。赵安一边低声踹气一边将目光投向鼓掌声传来的地方。
一个穿着衬衣、背着书包的小男孩站在音乐教室的门口。虽然赵安以小男孩称呼对方,但实际上他应该和赵安差不多大小。五官眉眼都十分精致,虽然还没有完全长开,但已经能够确定他未来肯定是惹人注目的存在。
但赵安此时心中暗骂自己刚才太不小心了,一弹钢琴就浑然往我,根本没有注意到有其他人的到来。
如果自己会弹钢琴而且还弹得这么好这件事被人发现的话,肯定会招惹来大麻烦。还好对方是个小孩,希望能够蒙混过关吧。
赵安刚准备起身,对方就走了过来,然后先开口说道:不好意思打扰你弹钢琴了,弹得真好。说完还竖起了大拇指。
赵安努力装出迷茫的样子,说道:我就是听冯老师弹钢琴,很好奇,然后随便弹的。
然而对方的脸上写满了认真,说道:不,这是理查德的《秋日私语》,我问过冯老师,冯老师说她也不会弹。而你刚才和理查德弹得一模一样,真的很好。
赵安能够感觉到对方是在衷心地称赞自己,但是赵安这个时候一点都不想要对方的称赞。如果他真的听过《秋日私语》那真的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一定要说服他才行。
我怎么可能会弹你说的什么私语,我完全不知道,更别说一模一样呢。赵安努力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更可信一些。
但显然对方也不是这么好解决的,他走到赵安身边,一边说:我不可能记错的,你刚才弹的旋律我记得很清楚,一边用右手食指在黑白键上依次敲下几个音符。
正是《秋日私语》的主旋律,他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刚才听得很清楚。
这下更麻烦了,没想到居然遇到一个会弹钢琴的小孩。这年头会弹钢琴的本来就稀少,更别说小学生了,怎么这么麻烦。
赵安已经在考虑要不直接采取死不承认方式来应对这一切,一个小学生说赵安会弹钢琴,还和理查德克莱德曼弹得一模一样,怎么想可信度都不高。
不过这个时候小男孩突然伸出依按了十几个琴键,并不像赵安那样娴熟的琶音手法,而是右手食指单指依次按下,从这个指法来看,对方又不像会弹钢琴的样子。
就在赵安的好奇之中,他又单独弹下了几个键,正好是d2、a3,#b3,c4等几个被赵安确定音准出现问题的琴键。
这难道是巧合吗?
疑问刚刚从赵安脑海中闪过,小男孩就主动开口说道:但是这几个琴键的声音好像和我听过的《秋日私语》里有些不一样。
说完之后他又按了按手下的黑白键,似乎在确认自己到底有没有听错。不过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慌乱地回国头对赵安说道:不好意思,我没有说你弹钢琴有错,好像是钢琴的问题。我下午第一节 上课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所以放学才想找冯老师问一问。
听到这里的时候,赵安心中突然闪过一丝猜测,出于对于音乐的热爱,或者说是对钢琴的执着,赵安开口问道:你能够听出每个音之间的差别吗?
小男孩红彤彤的脸上闪过一丝犹豫,然后说道:应该可以。
赵安伸手随意按下三个音符,问道:有什么感觉?
第三个音有一点点问题,好像高了一点点。男孩有些不自信,因为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吗?赵安下意识地追问道:那我刚才弹的是哪三个音?
我不懂。小男孩摇了摇头。
赵安也在心中吐槽了自己一句,这年头别说小学生了,就算是高中生也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乐理教育,怎么可能说得出来是哪三个音呢?
谁知道这个时候男孩开口说道:但是我应该能够唱出来。
然后他就按照冯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发音练习方式,用啊这个字唱出了刚才赵安弹奏的三个音阶。他的声音十分清脆,如同敲击三角铁一样,把童声的清亮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演唱的音准的确是赵安刚才弹奏的三个音,尤其是最后一个本来因为钢琴琴弦问题而有些偏高的音阶,在他发声的过程中迅速回到了标准的调上。
哪怕因为小男孩没有经过系统的声乐学习,气息的强度和稳定都还有诸多问题,但是也不能掩饰一个事实小男孩拥有绝对音感。
所谓绝对音感就是不需要基准音就能够分辨出一个声音的具体音高,对于任何一名学习音乐的人而言都是梦寐以求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大多是先天具有,比如贝多芬、莫扎特这些举世知名的音乐家就拥有这样的能力。
赵安在音乐课上能瞬间分辨出钢琴音的音准出现了问题,也算是绝对音感的一种表现。
只不过赵安的音感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获得。
为了学习、模仿那些知名钢琴演奏家的演绎,赵安必须要听清楚他们每一次强弱音、长短音、滑音、停顿的运用。
赵安在这方面绝对算不上天资过人,所以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弹奏。
钢琴的时候,双手不会离开钢琴。没有钢琴的时候,双耳永远挂着耳机。腱鞘炎、中耳炎对于赵安来说早就习惯。
有一段时间甚至因为用耳过度,出现了暂时的听力下降,不得不降低了练习强度,也仅仅是降低而已。那一段时间应该是赵安最为轻松的一段时间。
也是这样的刻苦学习与练习,才让赵安拥有了接近绝对音感的听力而已。如今看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天才站在自己的面前,赵安心中自然会有些五味杂陈。
这种感觉算不上嫉妒,只不过看着自己苦苦奢求的东西,别人轻易拥有而不自知,始终会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嗯,这几个琴键都有些问题,等会你可以告诉冯老师。不过这些都是你自己听出来的,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先走了。
赵安收拾好自己心中的情绪,然后准备离开。冯老师已经离开教室好几分钟了,应该快回来了。自己果然还是不够小心,如果听到自己弹奏钢琴的不是眼前的男孩,而是冯老师那就说不清楚了。
听到赵安的话,男孩并没有追问为什么赵安说与他无关,而是说道:冯老师已经会回家了,她让我来帮她关教室门。
已经回去了吗?那也好,不用担心和冯老师遇见了,赶快回家吧。
赵安背上自己的书包,直接离开了音乐教室朝着校门口走去。
身后的男孩迅速将琴键盖合上,关上灯,锁好门,同样背着书包,然后朝着赵安冲了过去,他一个闪身出现在赵安的面前对赵安说道:我叫计嘉树,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还有请问你能不能教我弹钢琴!
此时橘红色的夕阳正好洒进走廊,九十年代的房屋还是石青色的地板,没有铺上任何的瓷砖,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
但最简单的还是计嘉树脸上所挂着的笑容,热切、真挚,是赵安从未拥有过的童年。
作者有话要说: [1]绝对音感这个东西听上去很中二也很玄乎,但却是真正存在的天赋。很多欧美国家音乐学习都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我在想要不要在作话和大家分享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虽然自己很久没有碰乐器了,但是一直觉得能够在小时候学习乐器,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不过同样因为很久没有碰乐器,很多乐理知识也有些模糊了,如果说错了麻烦指正一下。
第7章 办法
请问你能不能教我弹钢琴!
计嘉树如同风铃般清脆的声音还在赵安脑海中不时响起,因为计嘉树身上那种纯真与活力,赵安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了。
而且计嘉树的认真并不是蛮横,虽然他想让赵安教他钢琴,但是计嘉树的表现一直很有礼貌,并不像一般九、十岁的孩子想要得到什么就一定得到。如果对方不答应他的话,他就大哭大闹。
就算在被赵安拒绝后,计嘉树也没有表选出很失落和激动的情绪,而是坦率地说了一句:我真的很想学习钢琴,请再考虑一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