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前一天,老攻失忆了——廿乱(11)
其实客栈距离农田还有一段距离,中间隔着一条马路和一些房屋树木,但他们这里地势高一些,远远看过去,还能看见田间竖起的稻草人,像极了身姿挺拔的岗哨,正集中精神守护着他们的家园。
外面的虫鸣鸟叫似乎没有被室内忽高忽低的聊天声音影响,它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李均忽然有些羡慕这些虫儿,自由自在的,不用担心身边人哪天会突然把你忘记。
姜衡在片场出事一事,他还是从新闻上得知,当时差点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一直担心着,直到见到本人安然无恙,生龙活虎后他才缓过来,然后迎接他的却是更大的噩耗,姜衡把他给忘得个彻底。
其实李均可以找姜衡的前生活助理作证,但没到必要的时他也不想走这条途径,姜衡忘记他肯定有原因。算了,暂时不想这个,现在的姜衡也很有意思,李均再一次告诉自己不要着急。
李殊明在跟他们讲述他和一个演员之间发生的趣事,坐在他身边聆听的人都笑了起来,看得出来李殊明是个幽默的男人,他的出现让大家暂时忘记白天干活的烦恼,李均忙了一天,有点累,没心情附和,也不想融入,转头又将视线落在窗外,继续发呆。
他想起有一次他和姜衡吃过晚饭,两人一起看了一部影射美国黑人歧视的电影后躺在小院子里喝西瓜汁、晒月亮。
这部电影从人物角色,剧本,再到演员都堪称完美,同年还获得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几乎没什么可挑剔,不过他们讨论却是另一个问题。
论导演、编剧、演员三个角色到底哪个更重要。
导演需要有掌全局的能力,编剧需要将创作剧本,演员需要将剧本中的角色完美的呈现出来,如果三个角色都完美达到一致,那么一部电影就成了。
可是现在的拍电影没有想象中简单,导演如果不能扛事,那么编剧就要接收多方的建议,这个制片说这样不行,那个投资方说这样不可,也有可能连宣发方都会掺一脚,让人非常为难,所以一部好的电影需要一个能扛事的导演。
李均知道姜衡是想转型幕后当导演,这是许多演员到一定地位后都会向往的方向,姜衡也不例外,不然他也不会跟李均讨论这个问题。
李均科班出身,姜衡却不是,他是十七岁那年就开始参演电影角色,具有出色的表演天赋,再加以琢磨,后天再刻苦用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演技自然而然越发精湛。
话题结束后,李均问姜衡:你要是当了导演,那我得当你第一部 电影的男一号。
姜衡粘在他身上说:绝对的男一号,我也只配给男一号提鞋了。
李均推推他的头,温热的呼吸轻抚扫过他的脖间,有点痒,他缩了缩脖子,问道:那谁是男二号?
姜衡指指自己:导演、编剧、男二。
李均笑了起来,听他这么一说,导演编剧演员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好像解决了,三合一即可。
姜衡被他的笑容吸引,轻掰过李均的脸,轻轻咬了上去,刚吃过冰镇西瓜的唇,冰凉冰凉的,是夏夜里唯一能让人体温升高的冰淇淋。
再回过神时李均脸颊微微发烫,姜衡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他旁边,他这边的光线比较暗,应该看不见自己的脸发红吧。
姜衡不知道李均发什么呆,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加入那群人,感觉他有点不合群,当然,他自己也一样,两人意外的在这一点上达到了共鸣。
姜衡作为老板,努力释放关怀:很晚了,去休息吧。
李均点头,顺手将窗肩关上:好。
其他人也聊得差不多,准备去休息,李殊明和夏安敏已经不在大厅,提前撤离。
大厅灯一盏盏被关掉,只留下走廊里比较昏暗的路灯。
李均和姜衡前后往房间方向走,站在门口时,李均欲言又止的看了看姜衡,叹了口气后直接推门进房间。
姜衡:他刚才好像有话跟我说吧?有什么话你就说啊?到底是什么?是要憋死我吗?
因李均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姜衡在床上跟烙饼一样翻了两个小时才入睡。
睡着前还在想,李均到底想跟他说什么?
至于李均,他想说的很多,但当时确实没有要说话,他只是故意做出欲言又止的动作而已,临场发挥。
姜衡有个毛病,不把故事听完就睡不着觉,这也是李均进门前想起来。
有一次,他给姜衡讲了他外婆讲过的故事,然而,讲到一半时忘记了恐怖故事的结局,于是姜衡就一个晚上没睡,还把熟睡的他挖起来,一定要他继续回忆故事结尾,李均不得不在第二天早上去问舅舅故事的结尾,第二天晚上姜衡才睡得心满意足。
姜衡看小说一定要看完结文,不能看连载的,因为连载文的作者有可能会弃坑,他怕一辈子都会记得那篇文,做梦都有可能梦到后面被割掉的剧情。
一想到姜衡在隔壁纠结半天,李均睡着都能笑。
翌日,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没有被乌云遮蔽,目测是个晴天。
南市的天气就跟翻书一样,前一刻还阳光普照,明媚万分,下一刻就有可能乌云密布,暴雨突袭,令人防不胜防,作为南市人,包里随时备上一把雨伞,大概是南市的特色之一。
李均习惯早起,平时在家里会运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开始制作简单的早餐,有工作就出去工作,没有工作就在家里看看电影,或者是揣摩一下角色,保持演员最好的状态。如果姜衡在家里,那么他俩会一起运动,然后一起做早餐,有时候姜衡兴致勃勃时,他会先被吃,然后才能填饱肚子,总之,节奏特别容易打乱,但他也乐意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他被人爱着,他觉得很幸福。
而今,幸福在半个多月前戛然而止,剩下的就只有迷茫和不解罢了,当然,他还是做不到对姜衡置之不理。节目录制中也不适合运动,李均挽起袖子进了厨房。
刚进厨房就发现有人开着冰箱,不知在找什么,看来今天有人比他起得更早,是李殊明的妻子夏安敏。
李均找到合适的称呼:夏姐,早。
夏安敏抬头,眼里闪过诧异:你也很早,这才六点半。
李均说:习惯了。
夏安敏说:那你的习惯蛮好的,我认识很多年轻人他们完全爬不起来,有可能这个点才睡下不久。
李均笑了下:我大概是异类。只能自我调侃一下,明明他这才是健康的生活节奏,他转移了话题,夏姐,你刚在找什么?
夏安敏说:在想早餐吃点什么,你们昨天早上怎么解决的?
李均心说夏安敏适应这儿的环境还挺快:我昨天是在村里的早餐店里买的,品种还算丰富。
夏安敏:这样啊,那要不今天早上我来给大家准备早餐吧,就是不知道工具齐不齐全。
李均:你要什么工具?
夏安敏:蒸笼就行,我想蒸包子。
李均:蒸笼有,在橱柜,食材还要出去买,冰箱里的大多食材被我昨天清掉了,放久了不新鲜。
夏安敏:那成,我们去买吧,很久都没有逛过早市了。
两人提着买菜的环保袋开车去了村里。
李均昨天在这边露过脸,很多店铺老板都认得他,连在旁边摆摊的阿婆都对他笑眯眯,用不标准的普通话问他要不要买刚采下的新鲜辣椒,李均还没说,夏安敏就掏钱给买了。
两人买了青菜才去肉摊,包包子的肉馅一定要买前腿肉,肥瘦相间,吃起来不会软绵绵的,很劲道。
肉是李均挑的,出钱的是节目组,夏安敏看他买得顺手,还跟老板讲价,就知道他肯定有生活常识。此刻她有所感慨,大概是富裕的生活过久了,已经找不回当年买根菜都要抠索一下的感觉。
我有个和你年纪差不多大的外甥,长这么大连超市的卖菜区都没去过。
李均不了解夏安敏的外甥,但他觉得夏安敏也是个懂生活的女人,不便评价他人,便谦虚道:我也就懂点皮毛,能煮熟而已。
夏安敏笑了下:你倒谦虚,昨晚的清汤挂面就很和我胃口,回头你告诉我怎么煮的,我平时就煮不出这种口味。
李均一口应下,两人都有着丰富的买菜经验,很快就买够需要用的食材。
回到客栈,还没有人起来,李均和夏安敏在厨房里分工合作,一人揉面,一人剁馅,很快就将一个个包子装进蒸笼里。
夏安敏开了燃气灶,突然问李均:你觉得男人更喜欢吃粥配包子的中餐,还是更喜欢牛奶配面包的西餐?
什么意思?
李均刚领悟夏安敏话里的意思,被迫早起的姜衡听到厨房有声音就走了过来,他看到李均和夏安敏正聊得起劲儿。
一大早,有什么好聊的?
他努力侧耳倾听,然后听到李均说道:我不知道别人喜欢中餐还是西餐,又或者是中西合壁,但我个人喜欢比我傻一点儿的。
姜衡:你、你说谁傻!?
第16章 你有病吧
今天是有间客栈营业的第三天,除去昨晚到达的李殊明夫妻之外,还有另外两位住客。
鉴于李殊明夫妻二人昨晚提前到达,他们将会住两个晚上再离开,第一天的住客黄芯芮住了一个晚上,还要到了李殊明的微信,她今天上会带着不错的心情离开客栈。
节目组并没有规定他们非得在某个时间点起来,不过大家也都非常自觉,八点左右爬起来,林立舒大概平时爱睡懒觉,手机闹钟响了三五遍后才爬起来,一看隔壁的床位,得了,他室友又成了早起的榜样。
今天的早餐依旧很丰盛,咸菜、粥配大包子,李均和夏安敏两人蒸的是大肉包,他们客栈一共八人,不会不够,女孩子胃口小吃得少,一至两个足矣,而男的则胃口大一些,可能要吃三个以上。
姜衡胃口不错,不过他表面依旧冷酷又沉默,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李殊明和夏安敏吃过早饭就到周边玩去了,与李均共同准备早餐时,夏安敏从他口中得知周边有好几个可以玩的地方,荔枝园是其中一个,还有已经开放一半的花卉园,中午还可以到隔壁开发旅游业的村落里吃一顿当地的农家菜,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昨天上午来的黄芯芮却没有这个待遇,而她也不需要了,每个明星的人设不同,想要的也不一样,在镜头前向观众展示的内容自然各有所异。
上午送走了黄芯芮后,姜衡松了口气。
姜衡昨天给李均四人写了客房服务的排班表,昨天大家共同出力,也算是学习期间,也就没分,但之后的几天他们的时间都有了规划,今天由梁芷缘和林立舒负责,明天就是李均和何宛星,安排很合理。
每一周的安排也都是节目组事先跟他沟通,然后他再根据节目组的需求当好这个客栈的老板,没有所谓的台本,但却有流程。
黄芯芮离开后,客栈就恢复了宁静。
上午的工作安排也相对密集,梁芷缘和林立舒两人负责今日的客房打扫,而姜衡则带上李均和何宛星到镇上取他之前订制的东西,两天时间应该也制作完了。
从他们待的青水村到青阳镇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返程时还能顺便捎上今天中午到来的住客,是一位男士,女住客下午才到,这个是从机场来的不用他们接送。
今天开车的是李均,姜衡想都没想就直接坐在副驾驶座上,刚系上安全带,他就觉得自己的动作是不是太快了点,还好李均在调整座椅并没有注意到他小小的自我疑惑。
算了,不重要。
照着导航,三人去了镇上,一路上风光无限,何宛星是个标准的城市女孩,看着微风拂过一片又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连连感叹自然风光是多么多么的美,简直美不胜收。
大约是何宛星身上没有我就是冲着某些目的而接近你们,想从你们身上得到什么的气息,姜衡还是愿意跟她多聊了几句。
姜老师,你们出外景时,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地方?就您觉得非常漂亮,无论去几次都不会厌烦的那种城市或者是景区啥的。
姜衡还真在仔细回想:我去过的地方很多,拍电影都比较辛苦,我记得当时在美国拍《无法无天》时,本来应该是两个月的进度,我们花了四十五天就拍完了,根本没有时间像游客一样到处走走看看。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应该是拍《在岛上的三十三天》的岛上,我们是去马尔代夫的一个新岛拍的,那里的天空蓝,水很清澈,就是晒了点,我当时为了拍这个戏身上几乎全部晒伤,没有一处完好的。
姜老师能去那么多地方,也真好,我就还没去过马尔代夫,也不会游泳。何宛星感到十分遗憾的叹了口气。
姜衡:你还年轻,大把时光,随时都可以去,不着急。
何宛星想了想也对:也是哦,均哥,你呢?你去过最美的地方是哪儿?
李均没立即回答,他说:我想想啊。在何宛星和姜衡都以为李均不会回答时,他却开口了,语调不高不低,应该是小时候和家人的第一次旅游吧,那时候旅游可没现在方便,没有高铁,也没强大的智能手机,我家人他们也很忙,能抽空带我出去玩已经很不错了,记忆中那座山很高,景色也很美,我们早上还爬起来看了日出,算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何宛星:哇,那也是很棒的回忆,我小时候也经常爸妈出去旅游,家里还放了很多照片。
李均没再说什么。
姜衡能从他的语气中听一点淡淡的感伤,李均这次没回头看他,沉默地开着车。
何宛星一路上叽叽喳喳,像是上了一个月暑期学习班后出来放风的小朋友,姜衡偶尔会看李均几眼,总算发现了李均的不对劲,说完旅游那段话后,他一路沉默到镇上。
前两天的李均就算不说话,脸上也会挂着礼貌性微笑,而现在的他却像是盖上一张透明的薄膜,隔绝了他与这个世界,姜衡有些看不清他,心里有些不舒服。
姜衡订制的好像是画框,因为有布盖着,看不到内容,他们将一画框搬上车。
姜衡见李均脸色还是淡淡的,站在他身边时,随口问在试彩色铅笔的何宛星:天气真热,星星想不想吃冰淇淋,我请客。
何宛星举着一支红色的彩笔铅笔:想啊,做梦都想,太热了。
订制画框店铺的隔壁就有卖冰淇淋的小店,姜衡问他们要什么口味。
何宛星要的巧克力味的甜筒,姜衡自己要了个原味的他下意识给李均拿了个香草味,付了钱后,把甜筒递给他。
恋耽美
外面的虫鸣鸟叫似乎没有被室内忽高忽低的聊天声音影响,它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李均忽然有些羡慕这些虫儿,自由自在的,不用担心身边人哪天会突然把你忘记。
姜衡在片场出事一事,他还是从新闻上得知,当时差点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一直担心着,直到见到本人安然无恙,生龙活虎后他才缓过来,然后迎接他的却是更大的噩耗,姜衡把他给忘得个彻底。
其实李均可以找姜衡的前生活助理作证,但没到必要的时他也不想走这条途径,姜衡忘记他肯定有原因。算了,暂时不想这个,现在的姜衡也很有意思,李均再一次告诉自己不要着急。
李殊明在跟他们讲述他和一个演员之间发生的趣事,坐在他身边聆听的人都笑了起来,看得出来李殊明是个幽默的男人,他的出现让大家暂时忘记白天干活的烦恼,李均忙了一天,有点累,没心情附和,也不想融入,转头又将视线落在窗外,继续发呆。
他想起有一次他和姜衡吃过晚饭,两人一起看了一部影射美国黑人歧视的电影后躺在小院子里喝西瓜汁、晒月亮。
这部电影从人物角色,剧本,再到演员都堪称完美,同年还获得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几乎没什么可挑剔,不过他们讨论却是另一个问题。
论导演、编剧、演员三个角色到底哪个更重要。
导演需要有掌全局的能力,编剧需要将创作剧本,演员需要将剧本中的角色完美的呈现出来,如果三个角色都完美达到一致,那么一部电影就成了。
可是现在的拍电影没有想象中简单,导演如果不能扛事,那么编剧就要接收多方的建议,这个制片说这样不行,那个投资方说这样不可,也有可能连宣发方都会掺一脚,让人非常为难,所以一部好的电影需要一个能扛事的导演。
李均知道姜衡是想转型幕后当导演,这是许多演员到一定地位后都会向往的方向,姜衡也不例外,不然他也不会跟李均讨论这个问题。
李均科班出身,姜衡却不是,他是十七岁那年就开始参演电影角色,具有出色的表演天赋,再加以琢磨,后天再刻苦用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演技自然而然越发精湛。
话题结束后,李均问姜衡:你要是当了导演,那我得当你第一部 电影的男一号。
姜衡粘在他身上说:绝对的男一号,我也只配给男一号提鞋了。
李均推推他的头,温热的呼吸轻抚扫过他的脖间,有点痒,他缩了缩脖子,问道:那谁是男二号?
姜衡指指自己:导演、编剧、男二。
李均笑了起来,听他这么一说,导演编剧演员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好像解决了,三合一即可。
姜衡被他的笑容吸引,轻掰过李均的脸,轻轻咬了上去,刚吃过冰镇西瓜的唇,冰凉冰凉的,是夏夜里唯一能让人体温升高的冰淇淋。
再回过神时李均脸颊微微发烫,姜衡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他旁边,他这边的光线比较暗,应该看不见自己的脸发红吧。
姜衡不知道李均发什么呆,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加入那群人,感觉他有点不合群,当然,他自己也一样,两人意外的在这一点上达到了共鸣。
姜衡作为老板,努力释放关怀:很晚了,去休息吧。
李均点头,顺手将窗肩关上:好。
其他人也聊得差不多,准备去休息,李殊明和夏安敏已经不在大厅,提前撤离。
大厅灯一盏盏被关掉,只留下走廊里比较昏暗的路灯。
李均和姜衡前后往房间方向走,站在门口时,李均欲言又止的看了看姜衡,叹了口气后直接推门进房间。
姜衡:他刚才好像有话跟我说吧?有什么话你就说啊?到底是什么?是要憋死我吗?
因李均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姜衡在床上跟烙饼一样翻了两个小时才入睡。
睡着前还在想,李均到底想跟他说什么?
至于李均,他想说的很多,但当时确实没有要说话,他只是故意做出欲言又止的动作而已,临场发挥。
姜衡有个毛病,不把故事听完就睡不着觉,这也是李均进门前想起来。
有一次,他给姜衡讲了他外婆讲过的故事,然而,讲到一半时忘记了恐怖故事的结局,于是姜衡就一个晚上没睡,还把熟睡的他挖起来,一定要他继续回忆故事结尾,李均不得不在第二天早上去问舅舅故事的结尾,第二天晚上姜衡才睡得心满意足。
姜衡看小说一定要看完结文,不能看连载的,因为连载文的作者有可能会弃坑,他怕一辈子都会记得那篇文,做梦都有可能梦到后面被割掉的剧情。
一想到姜衡在隔壁纠结半天,李均睡着都能笑。
翌日,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没有被乌云遮蔽,目测是个晴天。
南市的天气就跟翻书一样,前一刻还阳光普照,明媚万分,下一刻就有可能乌云密布,暴雨突袭,令人防不胜防,作为南市人,包里随时备上一把雨伞,大概是南市的特色之一。
李均习惯早起,平时在家里会运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开始制作简单的早餐,有工作就出去工作,没有工作就在家里看看电影,或者是揣摩一下角色,保持演员最好的状态。如果姜衡在家里,那么他俩会一起运动,然后一起做早餐,有时候姜衡兴致勃勃时,他会先被吃,然后才能填饱肚子,总之,节奏特别容易打乱,但他也乐意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他被人爱着,他觉得很幸福。
而今,幸福在半个多月前戛然而止,剩下的就只有迷茫和不解罢了,当然,他还是做不到对姜衡置之不理。节目录制中也不适合运动,李均挽起袖子进了厨房。
刚进厨房就发现有人开着冰箱,不知在找什么,看来今天有人比他起得更早,是李殊明的妻子夏安敏。
李均找到合适的称呼:夏姐,早。
夏安敏抬头,眼里闪过诧异:你也很早,这才六点半。
李均说:习惯了。
夏安敏说:那你的习惯蛮好的,我认识很多年轻人他们完全爬不起来,有可能这个点才睡下不久。
李均笑了下:我大概是异类。只能自我调侃一下,明明他这才是健康的生活节奏,他转移了话题,夏姐,你刚在找什么?
夏安敏说:在想早餐吃点什么,你们昨天早上怎么解决的?
李均心说夏安敏适应这儿的环境还挺快:我昨天是在村里的早餐店里买的,品种还算丰富。
夏安敏:这样啊,那要不今天早上我来给大家准备早餐吧,就是不知道工具齐不齐全。
李均:你要什么工具?
夏安敏:蒸笼就行,我想蒸包子。
李均:蒸笼有,在橱柜,食材还要出去买,冰箱里的大多食材被我昨天清掉了,放久了不新鲜。
夏安敏:那成,我们去买吧,很久都没有逛过早市了。
两人提着买菜的环保袋开车去了村里。
李均昨天在这边露过脸,很多店铺老板都认得他,连在旁边摆摊的阿婆都对他笑眯眯,用不标准的普通话问他要不要买刚采下的新鲜辣椒,李均还没说,夏安敏就掏钱给买了。
两人买了青菜才去肉摊,包包子的肉馅一定要买前腿肉,肥瘦相间,吃起来不会软绵绵的,很劲道。
肉是李均挑的,出钱的是节目组,夏安敏看他买得顺手,还跟老板讲价,就知道他肯定有生活常识。此刻她有所感慨,大概是富裕的生活过久了,已经找不回当年买根菜都要抠索一下的感觉。
我有个和你年纪差不多大的外甥,长这么大连超市的卖菜区都没去过。
李均不了解夏安敏的外甥,但他觉得夏安敏也是个懂生活的女人,不便评价他人,便谦虚道:我也就懂点皮毛,能煮熟而已。
夏安敏笑了下:你倒谦虚,昨晚的清汤挂面就很和我胃口,回头你告诉我怎么煮的,我平时就煮不出这种口味。
李均一口应下,两人都有着丰富的买菜经验,很快就买够需要用的食材。
回到客栈,还没有人起来,李均和夏安敏在厨房里分工合作,一人揉面,一人剁馅,很快就将一个个包子装进蒸笼里。
夏安敏开了燃气灶,突然问李均:你觉得男人更喜欢吃粥配包子的中餐,还是更喜欢牛奶配面包的西餐?
什么意思?
李均刚领悟夏安敏话里的意思,被迫早起的姜衡听到厨房有声音就走了过来,他看到李均和夏安敏正聊得起劲儿。
一大早,有什么好聊的?
他努力侧耳倾听,然后听到李均说道:我不知道别人喜欢中餐还是西餐,又或者是中西合壁,但我个人喜欢比我傻一点儿的。
姜衡:你、你说谁傻!?
第16章 你有病吧
今天是有间客栈营业的第三天,除去昨晚到达的李殊明夫妻之外,还有另外两位住客。
鉴于李殊明夫妻二人昨晚提前到达,他们将会住两个晚上再离开,第一天的住客黄芯芮住了一个晚上,还要到了李殊明的微信,她今天上会带着不错的心情离开客栈。
节目组并没有规定他们非得在某个时间点起来,不过大家也都非常自觉,八点左右爬起来,林立舒大概平时爱睡懒觉,手机闹钟响了三五遍后才爬起来,一看隔壁的床位,得了,他室友又成了早起的榜样。
今天的早餐依旧很丰盛,咸菜、粥配大包子,李均和夏安敏两人蒸的是大肉包,他们客栈一共八人,不会不够,女孩子胃口小吃得少,一至两个足矣,而男的则胃口大一些,可能要吃三个以上。
姜衡胃口不错,不过他表面依旧冷酷又沉默,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李殊明和夏安敏吃过早饭就到周边玩去了,与李均共同准备早餐时,夏安敏从他口中得知周边有好几个可以玩的地方,荔枝园是其中一个,还有已经开放一半的花卉园,中午还可以到隔壁开发旅游业的村落里吃一顿当地的农家菜,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昨天上午来的黄芯芮却没有这个待遇,而她也不需要了,每个明星的人设不同,想要的也不一样,在镜头前向观众展示的内容自然各有所异。
上午送走了黄芯芮后,姜衡松了口气。
姜衡昨天给李均四人写了客房服务的排班表,昨天大家共同出力,也算是学习期间,也就没分,但之后的几天他们的时间都有了规划,今天由梁芷缘和林立舒负责,明天就是李均和何宛星,安排很合理。
每一周的安排也都是节目组事先跟他沟通,然后他再根据节目组的需求当好这个客栈的老板,没有所谓的台本,但却有流程。
黄芯芮离开后,客栈就恢复了宁静。
上午的工作安排也相对密集,梁芷缘和林立舒两人负责今日的客房打扫,而姜衡则带上李均和何宛星到镇上取他之前订制的东西,两天时间应该也制作完了。
从他们待的青水村到青阳镇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返程时还能顺便捎上今天中午到来的住客,是一位男士,女住客下午才到,这个是从机场来的不用他们接送。
今天开车的是李均,姜衡想都没想就直接坐在副驾驶座上,刚系上安全带,他就觉得自己的动作是不是太快了点,还好李均在调整座椅并没有注意到他小小的自我疑惑。
算了,不重要。
照着导航,三人去了镇上,一路上风光无限,何宛星是个标准的城市女孩,看着微风拂过一片又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连连感叹自然风光是多么多么的美,简直美不胜收。
大约是何宛星身上没有我就是冲着某些目的而接近你们,想从你们身上得到什么的气息,姜衡还是愿意跟她多聊了几句。
姜老师,你们出外景时,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地方?就您觉得非常漂亮,无论去几次都不会厌烦的那种城市或者是景区啥的。
姜衡还真在仔细回想:我去过的地方很多,拍电影都比较辛苦,我记得当时在美国拍《无法无天》时,本来应该是两个月的进度,我们花了四十五天就拍完了,根本没有时间像游客一样到处走走看看。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应该是拍《在岛上的三十三天》的岛上,我们是去马尔代夫的一个新岛拍的,那里的天空蓝,水很清澈,就是晒了点,我当时为了拍这个戏身上几乎全部晒伤,没有一处完好的。
姜老师能去那么多地方,也真好,我就还没去过马尔代夫,也不会游泳。何宛星感到十分遗憾的叹了口气。
姜衡:你还年轻,大把时光,随时都可以去,不着急。
何宛星想了想也对:也是哦,均哥,你呢?你去过最美的地方是哪儿?
李均没立即回答,他说:我想想啊。在何宛星和姜衡都以为李均不会回答时,他却开口了,语调不高不低,应该是小时候和家人的第一次旅游吧,那时候旅游可没现在方便,没有高铁,也没强大的智能手机,我家人他们也很忙,能抽空带我出去玩已经很不错了,记忆中那座山很高,景色也很美,我们早上还爬起来看了日出,算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何宛星:哇,那也是很棒的回忆,我小时候也经常爸妈出去旅游,家里还放了很多照片。
李均没再说什么。
姜衡能从他的语气中听一点淡淡的感伤,李均这次没回头看他,沉默地开着车。
何宛星一路上叽叽喳喳,像是上了一个月暑期学习班后出来放风的小朋友,姜衡偶尔会看李均几眼,总算发现了李均的不对劲,说完旅游那段话后,他一路沉默到镇上。
前两天的李均就算不说话,脸上也会挂着礼貌性微笑,而现在的他却像是盖上一张透明的薄膜,隔绝了他与这个世界,姜衡有些看不清他,心里有些不舒服。
姜衡订制的好像是画框,因为有布盖着,看不到内容,他们将一画框搬上车。
姜衡见李均脸色还是淡淡的,站在他身边时,随口问在试彩色铅笔的何宛星:天气真热,星星想不想吃冰淇淋,我请客。
何宛星举着一支红色的彩笔铅笔:想啊,做梦都想,太热了。
订制画框店铺的隔壁就有卖冰淇淋的小店,姜衡问他们要什么口味。
何宛星要的巧克力味的甜筒,姜衡自己要了个原味的他下意识给李均拿了个香草味,付了钱后,把甜筒递给他。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