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名士_分节阅读_456
穿到古代当名士 作者:五色龙章
且因这些日子恰在西北大捷,朝廷要为其中功臣计功请赏的当口,他们又是曾有供应粮草、军械、献神器、巡视边关之功的,朝廷为酬他们的功劳,冠带闲住时也如常给支薪俸。桓凌又有个永宁侯的爵位,有爵禄年年发放。也就是说,他们卸任后就要开始无限期带薪休假……
太子妹夫真靠得住!
两位座师对他们太好了!
当今圣上真是心怀苍生的明君!
宋时在翰林院里的接的旨,接旨之后激动得险些当场扔下工作奔去都察院,跟桓凌共享这好消息。不过他手头还有几份嘉奖将士的敕书还没拟好,英雄的事不可耽搁,他接旨之后还是强行平复心态,回到值房把自己该写的东西写完。
就算辞职,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宋时压抑着奔向自由的喜悦,在值房里闷头草拟敕书,他的同僚们却被他辞官的消息震惊得无心工作,议论纷纷:“当初在汉中吃了多少苦才熬回京,得了这个侍讲学士与少詹士的优差,正该在馆局攒资历、养望的时候,怎么就要辞官了?”
“宋家老太爷我也认得,也还不满六旬,走路生风,看着身子十分健旺的。他们一家三兄弟又都在京,儿媳、孙辈都在家服侍老人,何至让他这个最有前程的儿子回家?”
难不成是圣上厌恶南风,不愿叫他和桓佥宪两个同在朝中?
可那也该是桓凌辞官——三元及第可比寻常的二甲前十值钱多了!
圣上都把宋三元指给太子了,分明是要重用的意思,何至为个早几年就闹得天下皆知的婚事罚他?若真是厌弃了他,还能许他领着朝廷薪俸冠带闲住?
众学士议论得越来越远,甚至揣摩起了圣意,宋时的副座师曾棨便忍不住轻咳一声,拉住他们的思绪,淡淡说了一句:“功成身退,岂非我等读书人的本色?”
《老子曰》: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宋时潜心钻研理学多年,行事自然也契合天道,既已功成名就,必然要急流勇退。
曾学士是宋时的副座师,师徒之间意气相投,肯定没人比他更懂得宋时辞官的真正理由。众人恍然大悟,深深感叹:“听曾学士一语,我等才看透宋三元淡泊名利的本心。”
朝廷有难时不辞辛苦劳,匡世济时;天下太平后便挂冠归隐,不恋权位。这不就是读书人理想中名士、君子的模样么!
众人只恨自己做不出他这样足以流芳青史的实绩,没机会品尝这等泛舟五湖上,披发学陶朱的滋味。也没人再遗憾他不能辅佐两朝英主,做一代名臣。只在心里还留着几分淡淡遗憾:遗憾他在这前程无量的年纪辞官,未知十年二十年后又能做出什么惊人的功业;更遗憾他们自己没机会亲见宋三元做实务的才能。
好在宋家就住在京城,他辞官之后也得在京服事父母。他老父还办了个女学院,说不得做儿子的辞官之后也要去那里教教书,平日再写些探究天理的文章,再兴些与“气”“电”等天道运转之理有关的工业呢?
虽然朝廷从此便少了一位能臣,但今世必定又要多一位理学大师。他们无事时还能与宋三元论文谈理,也不失为一段士林佳话。
众翰林转憾为喜,大伙儿各掏了些银子,打算凑办一桌酒席给宋时饯别,以尽同院为官的之心意。
而他们这里一片脉脉温情,都察院却为一道批复相同的圣旨掀起了腥风血雨——
桓凌上本自劾,自陈妹妹已封太子妃,他身份变化,恐怕将来会以皇室姻亲身份自矜,不能恪尽人臣本份,故此自请去职。
他父母早亡,祖父膝下又有伯父与两位堂兄弟照顾,不能像宋时那样以孝道为名请辞。故而他索性以自己辞官这件事为兵刃,像当初请命去巡察边关军备一般,一把冷刀插向许多正借皇亲之名,享外戚之势的权臣。
昔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今便有桓凌讽郑皇纳谏。
他在奏章中直陈,自从随太子还朝以来,这些日子都不曾做什么纲纪朝臣、规劝陛下的本业。然而只因他做了太子姻亲,今日他所得的官爵赏赐都远高于应酬之功,更因此有许多朝中勋贵、外戚、官员主动结交于他。
他还仅是太子妃之兄,就受了这般礼遇。而今不只太子有妃妾,六宫中更有皇后与众多妃嫔,这些出了后妃的人家又是如何?还众多皇亲、公主所结姻亲……
若不多加约束,使皇亲国戚都如他这般无功而受升赏,岂非将有“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之危?
长此以往,哪得复见今日朝堂中这等满目琳琅珠玉,内外之职皆选任得人的气象!
桓凌上的虽然是辞官的折子,但一日没真正离职,他就还是宪臣,有肃清朝廷风气,规劝圣上亲贤臣,远外戚的职责。
这道奏本递上去,就给他换来了带俸闲住的待遇,更换来了都察院乃至整个朝堂上疾风骤雨般的争议。
若是别人上这道本章,那些皇亲国戚连看都不会看一眼,至多到圣上面前哭两声也就够解决此事了。可桓凌不同,谁也不敢在他奏章之前掉以轻心——
当年他才从福建还朝不久,便凭一封奏疏弹劾下了一位兵部尚书与其麾下得力将领。后来他在西北随着当今太子镇定九边,监察军务的时候,也颇把二皇子的亲戚弹倒过几位。再到后来他已不满足于朝中对手,而是亲自跨马出边,带着宋三元亲手给他造的神器、缝的迷彩衣,连降十几个草原部落,那得是何等惊人的口才?
这样的口才化成文章,写出的弹章,想劾谁劾不倒?
哪怕桓凌生了病,断了手,不能写弹章,他背后还立着个曾一语劝动当今立后,断了诸皇子夺嫡之路的宋三元呢!他自己连笔都不要动,只消吹吹枕头风,宋三元必定就要替他写出更能触动圣心的文章。
简直想想就叫人心寒。
而圣上的批复更令人心寒。
不错,圣上是不曾允准他前面抑制外戚之语,只教他冠带闲住,可这不批其实也就是批了!
若这道本前面写的不合圣意,宫中只要将折子原样发还,桓凌自然要修改前文,一封封地重上。可圣上竟批了他个冠带闲住,径将奏章发还,连个“不许”都没落,不也正说明他前面所谏并未令圣上反感,甚至有几分说进了圣上心里?
只不过这黜抑外戚之事迁连良多,圣上有所犹豫,一时不作批复罢了。
恋耽美
且因这些日子恰在西北大捷,朝廷要为其中功臣计功请赏的当口,他们又是曾有供应粮草、军械、献神器、巡视边关之功的,朝廷为酬他们的功劳,冠带闲住时也如常给支薪俸。桓凌又有个永宁侯的爵位,有爵禄年年发放。也就是说,他们卸任后就要开始无限期带薪休假……
太子妹夫真靠得住!
两位座师对他们太好了!
当今圣上真是心怀苍生的明君!
宋时在翰林院里的接的旨,接旨之后激动得险些当场扔下工作奔去都察院,跟桓凌共享这好消息。不过他手头还有几份嘉奖将士的敕书还没拟好,英雄的事不可耽搁,他接旨之后还是强行平复心态,回到值房把自己该写的东西写完。
就算辞职,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宋时压抑着奔向自由的喜悦,在值房里闷头草拟敕书,他的同僚们却被他辞官的消息震惊得无心工作,议论纷纷:“当初在汉中吃了多少苦才熬回京,得了这个侍讲学士与少詹士的优差,正该在馆局攒资历、养望的时候,怎么就要辞官了?”
“宋家老太爷我也认得,也还不满六旬,走路生风,看着身子十分健旺的。他们一家三兄弟又都在京,儿媳、孙辈都在家服侍老人,何至让他这个最有前程的儿子回家?”
难不成是圣上厌恶南风,不愿叫他和桓佥宪两个同在朝中?
可那也该是桓凌辞官——三元及第可比寻常的二甲前十值钱多了!
圣上都把宋三元指给太子了,分明是要重用的意思,何至为个早几年就闹得天下皆知的婚事罚他?若真是厌弃了他,还能许他领着朝廷薪俸冠带闲住?
众学士议论得越来越远,甚至揣摩起了圣意,宋时的副座师曾棨便忍不住轻咳一声,拉住他们的思绪,淡淡说了一句:“功成身退,岂非我等读书人的本色?”
《老子曰》: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宋时潜心钻研理学多年,行事自然也契合天道,既已功成名就,必然要急流勇退。
曾学士是宋时的副座师,师徒之间意气相投,肯定没人比他更懂得宋时辞官的真正理由。众人恍然大悟,深深感叹:“听曾学士一语,我等才看透宋三元淡泊名利的本心。”
朝廷有难时不辞辛苦劳,匡世济时;天下太平后便挂冠归隐,不恋权位。这不就是读书人理想中名士、君子的模样么!
众人只恨自己做不出他这样足以流芳青史的实绩,没机会品尝这等泛舟五湖上,披发学陶朱的滋味。也没人再遗憾他不能辅佐两朝英主,做一代名臣。只在心里还留着几分淡淡遗憾:遗憾他在这前程无量的年纪辞官,未知十年二十年后又能做出什么惊人的功业;更遗憾他们自己没机会亲见宋三元做实务的才能。
好在宋家就住在京城,他辞官之后也得在京服事父母。他老父还办了个女学院,说不得做儿子的辞官之后也要去那里教教书,平日再写些探究天理的文章,再兴些与“气”“电”等天道运转之理有关的工业呢?
虽然朝廷从此便少了一位能臣,但今世必定又要多一位理学大师。他们无事时还能与宋三元论文谈理,也不失为一段士林佳话。
众翰林转憾为喜,大伙儿各掏了些银子,打算凑办一桌酒席给宋时饯别,以尽同院为官的之心意。
而他们这里一片脉脉温情,都察院却为一道批复相同的圣旨掀起了腥风血雨——
桓凌上本自劾,自陈妹妹已封太子妃,他身份变化,恐怕将来会以皇室姻亲身份自矜,不能恪尽人臣本份,故此自请去职。
他父母早亡,祖父膝下又有伯父与两位堂兄弟照顾,不能像宋时那样以孝道为名请辞。故而他索性以自己辞官这件事为兵刃,像当初请命去巡察边关军备一般,一把冷刀插向许多正借皇亲之名,享外戚之势的权臣。
昔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今便有桓凌讽郑皇纳谏。
他在奏章中直陈,自从随太子还朝以来,这些日子都不曾做什么纲纪朝臣、规劝陛下的本业。然而只因他做了太子姻亲,今日他所得的官爵赏赐都远高于应酬之功,更因此有许多朝中勋贵、外戚、官员主动结交于他。
他还仅是太子妃之兄,就受了这般礼遇。而今不只太子有妃妾,六宫中更有皇后与众多妃嫔,这些出了后妃的人家又是如何?还众多皇亲、公主所结姻亲……
若不多加约束,使皇亲国戚都如他这般无功而受升赏,岂非将有“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之危?
长此以往,哪得复见今日朝堂中这等满目琳琅珠玉,内外之职皆选任得人的气象!
桓凌上的虽然是辞官的折子,但一日没真正离职,他就还是宪臣,有肃清朝廷风气,规劝圣上亲贤臣,远外戚的职责。
这道奏本递上去,就给他换来了带俸闲住的待遇,更换来了都察院乃至整个朝堂上疾风骤雨般的争议。
若是别人上这道本章,那些皇亲国戚连看都不会看一眼,至多到圣上面前哭两声也就够解决此事了。可桓凌不同,谁也不敢在他奏章之前掉以轻心——
当年他才从福建还朝不久,便凭一封奏疏弹劾下了一位兵部尚书与其麾下得力将领。后来他在西北随着当今太子镇定九边,监察军务的时候,也颇把二皇子的亲戚弹倒过几位。再到后来他已不满足于朝中对手,而是亲自跨马出边,带着宋三元亲手给他造的神器、缝的迷彩衣,连降十几个草原部落,那得是何等惊人的口才?
这样的口才化成文章,写出的弹章,想劾谁劾不倒?
哪怕桓凌生了病,断了手,不能写弹章,他背后还立着个曾一语劝动当今立后,断了诸皇子夺嫡之路的宋三元呢!他自己连笔都不要动,只消吹吹枕头风,宋三元必定就要替他写出更能触动圣心的文章。
简直想想就叫人心寒。
而圣上的批复更令人心寒。
不错,圣上是不曾允准他前面抑制外戚之语,只教他冠带闲住,可这不批其实也就是批了!
若这道本前面写的不合圣意,宫中只要将折子原样发还,桓凌自然要修改前文,一封封地重上。可圣上竟批了他个冠带闲住,径将奏章发还,连个“不许”都没落,不也正说明他前面所谏并未令圣上反感,甚至有几分说进了圣上心里?
只不过这黜抑外戚之事迁连良多,圣上有所犹豫,一时不作批复罢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