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
花间一壶酒 作者:灵檀
他祖父冯真寄逝世之时。他只有六岁,站在灵前,脊背挺得很直,哭得极其隐忍。这一次他几乎是号啕痛哭,仿佛终于承受不住过载的痛苦。
辜涣心软了,终究是破格准了。他们四个人,如今只剩梦杳一个陪着他了,终究是世事难料。
冯怀素离京那日,辜涣没法去送,站在皇城上什么也看不清,只觉得凉。他还记得当年也是在这里送左含章和崔昭灵出使百夷,不料再见昭灵已是六年之后。至于含章,是他亲自下得圣旨,命他无诏不得回京,如今南疆还不稳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下一面,若是战事起了,或许永远也见不着了。
辜涣的确有一副温柔心肠,但他也是一位帝王,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位比高祖更出色的帝王,他仁善,却又无情。
辜涣沉默了很久,他拍了拍身旁朱漪的手,道:“我们回吧,也当送了他一程,心意到了。”
玉京烟雾朦胧的三月天里,谁都知道没有谁能一直陪着谁,走这一程,送这一程,已经是缘分难得。
冯怀素到了博陵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崔氏递了帖子,请求见崔昭灵一面。只是递过去的帖子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冯怀素不得法门,却也不着急,他转卖了在玉京的祖产,在博陵创办了望真书院,广纳学子。他虽是多年未曾钻研学问,只是当年在国子监也是佼佼者,又仰仗他祖父冯真寄的声望,竟也稳稳当当将学院办了起来,看样子是打算在博陵灵均安居乐业了。
崔氏郡望既高,也做不出公然打压之事。何况冯怀素在灵均办学,不论门第出身地招收学子,乃是功于文教、利在千秋之事,崔氏若是打压,反而容易疏离了民心。
冯怀素平时在望真书院教书,闲时就带些得意的学生去颂华河的支流岁河测绘水文,只是无一日落下往崔氏递拜帖。过了两月,崔谬似是烦了,派人传了口信说:“吾侄昭灵,上无愧于天地,下无愧于家国,如今故交尽散,命不久矣,若你还有冯老半分遗风,见我崔氏门,便该退避三舍。”
冯怀素只道让他给崔相带个消息,说他手里有蓝舒恩的消息,想要亲自见崔昭灵一面。第二日传消息的人来了,说是崔相要见他。
崔宅,永熙堂。
崔氏乃是天下士族之首,博陵灵均乃是其本家所在。崔宅年头很久,几次扩建过,继元之乱时,被占去做了将军府,有幸被保存下来。待江北光复之后,崔宅自然又回到了崔氏手中。虽有不少毁弃,毕竟底蕴还在,重修一番,处处古香古色、宽宏深广,颇为气派,又绝无半点僭越之处。崔谬辞官后归隐江南,只是江南潮湿,不适合崔酒养病,故而才会停在博陵灵均县。
崔谬已年近半百,依旧是绿鬓朱颜,风姿殊异,积玉成山,落雪如松,气度葳蕤,丝毫不减当年风华。他着一身玄色衣衫端坐堂中,闲闲地轻啜着淡茶,见冯怀素进来上揖一礼,他淡淡地掀起眼帘,唇角带笑道:“数年不见,你倒是知礼许多。”
冯怀素低眉垂目,谦恭道:“年少轻狂,让崔国公见笑了。”
崔谬略有些感慨地看着冯怀素,他性格不肖冯公,相貌倒有六七分的相似:“你当年明明已打定主意不与冯恳真寄公走同一条路,如今怎又反悔了呢?”
“逊曾行差踏错,如今悔悟,但愿为时不晚。”
崔谬似笑非笑:“左右你们年轻人的事,某不想插手,只是你这一连两个月,日日递拜帖给崔氏,可是打算借机要挟?”
“逊绝无此意。”冯怀素不卑不亢道:“只是昭灵曾说不再见我,某不敢贸然打扰。”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前来?”
“盖因蓝舒恩是昭灵心结,而昭灵又是某之心结。”
侍从引着冯怀素到了堪思居前,低声道:“郎君就在里面,郎君好静,平日并不见客,请先生举止轻些。”
“他平素做些什么?”
侍从如实答道:“近些日子在抄经。”
冯怀素谢过侍从,在门前站了好半晌,终于轻轻推开了门,门内的崔昭灵的确如侍从所说正在抄经,只是侍从并未提及,他是在刺舌血抄经。他怔愣了许久,开口时嗓音已哑到自己都难以分辨:“你这是在做什么?”
“某此生有负于舒恩,为他抄三百卷《药师经》,愿他来生所愿皆可偿。”崔昭灵笔下一顿,发觉这声音听着并不熟识,才抬头看了一眼,眼前却是个他不想再见的熟人。他缓慢地眨了一下眼睛,似是不大确定道:“冯侍郎?”
“某已经辞官了。”
崔酒不解:“好好的,怎么辞官了?”
“两个月前,百夷使者来京,赠了某一坛美酒,说是鬼辅特意嘱咐的。”冯怀素缓步走进堪思居内,将一封书信放在案几上:“这一坛酒足足叫某醉了三日,饮尽之后,坛底封着一封信,乃是蓝舒恩所书,说是以此酒做赔,抵当日那坛状元酒。”
崔酒眼睫颤了颤:“舒恩给你写信了?”
“是,前因后果,我全已经知晓了。”冯怀素声音很低:“昭灵,蓝舒恩说如今舍岈性命无虞,但仍未痊愈,他尚不能离开百夷,当日他实在气急,话说的太重,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若有机会,他仍盼着能再见你一面,与你把酒言欢。”
崔酒的神色中浮现出一丝迷茫:“真的吗?”
“信件为证,昭灵可自己看。”
崔酒犹疑着放下手中沾血的紫毫,拆开案上那封信,他仔仔细细读了两遍,喃
恋耽美
他祖父冯真寄逝世之时。他只有六岁,站在灵前,脊背挺得很直,哭得极其隐忍。这一次他几乎是号啕痛哭,仿佛终于承受不住过载的痛苦。
辜涣心软了,终究是破格准了。他们四个人,如今只剩梦杳一个陪着他了,终究是世事难料。
冯怀素离京那日,辜涣没法去送,站在皇城上什么也看不清,只觉得凉。他还记得当年也是在这里送左含章和崔昭灵出使百夷,不料再见昭灵已是六年之后。至于含章,是他亲自下得圣旨,命他无诏不得回京,如今南疆还不稳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下一面,若是战事起了,或许永远也见不着了。
辜涣的确有一副温柔心肠,但他也是一位帝王,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位比高祖更出色的帝王,他仁善,却又无情。
辜涣沉默了很久,他拍了拍身旁朱漪的手,道:“我们回吧,也当送了他一程,心意到了。”
玉京烟雾朦胧的三月天里,谁都知道没有谁能一直陪着谁,走这一程,送这一程,已经是缘分难得。
冯怀素到了博陵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崔氏递了帖子,请求见崔昭灵一面。只是递过去的帖子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冯怀素不得法门,却也不着急,他转卖了在玉京的祖产,在博陵创办了望真书院,广纳学子。他虽是多年未曾钻研学问,只是当年在国子监也是佼佼者,又仰仗他祖父冯真寄的声望,竟也稳稳当当将学院办了起来,看样子是打算在博陵灵均安居乐业了。
崔氏郡望既高,也做不出公然打压之事。何况冯怀素在灵均办学,不论门第出身地招收学子,乃是功于文教、利在千秋之事,崔氏若是打压,反而容易疏离了民心。
冯怀素平时在望真书院教书,闲时就带些得意的学生去颂华河的支流岁河测绘水文,只是无一日落下往崔氏递拜帖。过了两月,崔谬似是烦了,派人传了口信说:“吾侄昭灵,上无愧于天地,下无愧于家国,如今故交尽散,命不久矣,若你还有冯老半分遗风,见我崔氏门,便该退避三舍。”
冯怀素只道让他给崔相带个消息,说他手里有蓝舒恩的消息,想要亲自见崔昭灵一面。第二日传消息的人来了,说是崔相要见他。
崔宅,永熙堂。
崔氏乃是天下士族之首,博陵灵均乃是其本家所在。崔宅年头很久,几次扩建过,继元之乱时,被占去做了将军府,有幸被保存下来。待江北光复之后,崔宅自然又回到了崔氏手中。虽有不少毁弃,毕竟底蕴还在,重修一番,处处古香古色、宽宏深广,颇为气派,又绝无半点僭越之处。崔谬辞官后归隐江南,只是江南潮湿,不适合崔酒养病,故而才会停在博陵灵均县。
崔谬已年近半百,依旧是绿鬓朱颜,风姿殊异,积玉成山,落雪如松,气度葳蕤,丝毫不减当年风华。他着一身玄色衣衫端坐堂中,闲闲地轻啜着淡茶,见冯怀素进来上揖一礼,他淡淡地掀起眼帘,唇角带笑道:“数年不见,你倒是知礼许多。”
冯怀素低眉垂目,谦恭道:“年少轻狂,让崔国公见笑了。”
崔谬略有些感慨地看着冯怀素,他性格不肖冯公,相貌倒有六七分的相似:“你当年明明已打定主意不与冯恳真寄公走同一条路,如今怎又反悔了呢?”
“逊曾行差踏错,如今悔悟,但愿为时不晚。”
崔谬似笑非笑:“左右你们年轻人的事,某不想插手,只是你这一连两个月,日日递拜帖给崔氏,可是打算借机要挟?”
“逊绝无此意。”冯怀素不卑不亢道:“只是昭灵曾说不再见我,某不敢贸然打扰。”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前来?”
“盖因蓝舒恩是昭灵心结,而昭灵又是某之心结。”
侍从引着冯怀素到了堪思居前,低声道:“郎君就在里面,郎君好静,平日并不见客,请先生举止轻些。”
“他平素做些什么?”
侍从如实答道:“近些日子在抄经。”
冯怀素谢过侍从,在门前站了好半晌,终于轻轻推开了门,门内的崔昭灵的确如侍从所说正在抄经,只是侍从并未提及,他是在刺舌血抄经。他怔愣了许久,开口时嗓音已哑到自己都难以分辨:“你这是在做什么?”
“某此生有负于舒恩,为他抄三百卷《药师经》,愿他来生所愿皆可偿。”崔昭灵笔下一顿,发觉这声音听着并不熟识,才抬头看了一眼,眼前却是个他不想再见的熟人。他缓慢地眨了一下眼睛,似是不大确定道:“冯侍郎?”
“某已经辞官了。”
崔酒不解:“好好的,怎么辞官了?”
“两个月前,百夷使者来京,赠了某一坛美酒,说是鬼辅特意嘱咐的。”冯怀素缓步走进堪思居内,将一封书信放在案几上:“这一坛酒足足叫某醉了三日,饮尽之后,坛底封着一封信,乃是蓝舒恩所书,说是以此酒做赔,抵当日那坛状元酒。”
崔酒眼睫颤了颤:“舒恩给你写信了?”
“是,前因后果,我全已经知晓了。”冯怀素声音很低:“昭灵,蓝舒恩说如今舍岈性命无虞,但仍未痊愈,他尚不能离开百夷,当日他实在气急,话说的太重,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若有机会,他仍盼着能再见你一面,与你把酒言欢。”
崔酒的神色中浮现出一丝迷茫:“真的吗?”
“信件为证,昭灵可自己看。”
崔酒犹疑着放下手中沾血的紫毫,拆开案上那封信,他仔仔细细读了两遍,喃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