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凡人凡事 作者:沙隐
信简要地告诉对方他回老家的事,于锦乐的存在难道能特殊得过张弘宽去?
临近春节各家都忙,边想没坐多久就回家了,他还得整理打包行李。
进门的时候看到玄关处两双鞋,一双是他爸的他认得;另一双鞋型夸张鞋头呈扁平鸭嘴状,看着陌生但是浮夸的风格很熟悉。
书房的门关着,里面传来说话声:除了他爸,他还听出了陈文桐的声音。
他眉头一跳,这是又惹事了?
中午休息时间不长,他爸偶尔会回来,但基本是休息居多,甚少在书房里耗着,现在还加上个陈文桐在里面,怎么看也不是好事。
厨房里传来的动静是沈昀佳在做饭,他溜溜达达地进去,指着书房方向问,“怎么这会儿上门了?”
谁上门不言而喻。
沈昀佳回头,面上神色没来得及收回,那一瞬间的沉郁阴翳把他吓了一跳。
要知道陈文桐每次过来,沈昀佳的做派一直都是疏远而客气,任他陈文桐态度再嚣张恶劣,她也只是一笑置之从不往心里去,让他雄心壮志地挥出每一拳都打在软绵绵的棉花上,轻飘飘又无可奈何。
正因如此,边想才一直觉得沈昀佳这个女人不止聪明,还傲慢。她傲慢得婉转,这种婉转能忽悠蠢人,也能让聪明人活活气崩。那三两拨千斤的淡然,哪里是在跟你客气?分明是丝毫没把你看进眼里!
陈文桐是个草包,所以他一直觉得沈昀佳怕自己;但边想不同,相处的这些年下来,他能看得清沈昀佳的为人脾性。
边想爸爸的决定在这个家里没人会质疑,一开始杂七杂八地给陈文桐收拾各种烂摊子,沈昀佳就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也从不甩一个脸色,只会无条件地跟着边想爸爸的决定走。
——像现在这种抑制不住心思外泄的难看脸色,边想还是第一次看到。
“你怎么了?”
沈昀佳的神色其实收得很快,左右不过眨眼间,但大概是边想的吃惊表现得太明显,她也知道自己失态了,伸手一抹拂去了满脸心事,安静了两秒才换上了神色如常地说,“赶紧摆桌子去,可以吃饭了。”
她不说,他爸也不会跟他说,因此这事在边想这儿算是就到一段落了。
这段小插曲似乎未能掀起什么风浪,边家如期了回泉城。
除夕这天,于锦乐一大早就被于妈妈从床上铲了起来。
于爸爸每年只会在这个时候放下店里的生意,跑去海鲜市场大包小包地往回提,于妈妈则在厨房忙着张罗下午祭祖用的各种拜品,从蒸鱼饭盐水五花肉白斩鸡卤鹅到新鲜大橘苹果香梨一应具备。
这种时候肯定是全家出动的忙碌,于锦乐一早带着于锦安于锦遥贴完对联就往店里赶,一般这个时候店里的不会有什么生意,但他们习惯上午还开店半天。
鮀城这座南方小城,逢年过节总会被各种各样拜神的习俗充斥着,分支到下面众多小镇小村的神明和拜法更是五花八门。各家习惯拜法均有别,大操办的有,简化版的也不少,总归就是走在大路上,时刻都有那股夹杂着烧纸钱的香烛味儿往鼻孔里钻。
于家是属于那种把各种拜神礼简化得差不多的家庭了,仪式感并不很强,就是剩下最基本的送神请神祭祖这三大样。午饭过后是拜祖先和土地公公,土地公公他们这儿俗称“地主爷”,家家户户供着一坛烛火,保得一方安宁。
过了年,于锦乐就虚岁十七了。每年过年他都是在一堆说不清种类的海鲜粿品和数不尽的拜神拜祖先中度过。于妈妈这个时间就是家里的总指挥,方向一指他们就往哪儿转,连俩小的都得跑上跑下帮忙递祭品上下桌。
晚上吃团圆饭,菜品是丰富,清一色海鲜,电磁炉一架清水一盛就是锅底,一家五口围着吃,鱼虾蟹螺全是生猛海货,烫熟了捞起来蘸着豆瓣辣椒酱吃再美味不过了。整一锅清水经过一顿海货们洗礼,也熬成了地道的海鲜汤底,于爸爸最喜欢在这个时候舀上一碗汤,洒上一撮芹菜珠,汤的清甜伴着芹菜碎的爽口,比什么都勾人。9
全家对春晚的期待就只有于妈妈一个人,吃完饭于锦乐帮着收拾碗筷,于爸爸就带着于锦安和于锦遥出去逛花市了。
每年的花市热潮在除夕下午开始降温,一直到晚餐后会变成大甩卖,于爸爸都会出去逛上两圈,有合适的就买上一两盆回家摆着,不过他家向来对养花这些没怎么上心,这些年花一般年后没过多久就会自行了断,真就是“年花”,还挺应节的。
于锦乐洗完澡擦着头发从浴室出来,就见原本在看春晚的于妈妈正拿着电话笑个不停。
“小边你也新年好,阿姨祝你‘兴’(新)的一年里健健‘堪堪’(康康)、学习‘境’(进)步。”
于锦乐:“……”
好么,这中老年妇女之友还挺有心嘛,这是专门来电给他妈拜年来了?
于妈妈一见自家儿子出来就对着话筒说,“锦乐洗完澡了,电话给他了啊!”
“新年好啊小鱼儿!”边班长的声音从电话线那方传来,还隐隐伴着鞭炮声。
“新年好。”于锦乐把毛巾搭在肩膀上,顶着一头没干的头发盘腿坐在沙发上,“真热闹,你们老家还能放鞭炮啊?”
鮀城禁鞭炮已经好多年了,小时候那种万家鞭炮齐响硝烟硫磺味儿钻鼻的记忆已经离他很遥远了。
“啊,我在我爷爷这边呢,乡下地方,不管这些。”边想的声音听起
恋耽美
信简要地告诉对方他回老家的事,于锦乐的存在难道能特殊得过张弘宽去?
临近春节各家都忙,边想没坐多久就回家了,他还得整理打包行李。
进门的时候看到玄关处两双鞋,一双是他爸的他认得;另一双鞋型夸张鞋头呈扁平鸭嘴状,看着陌生但是浮夸的风格很熟悉。
书房的门关着,里面传来说话声:除了他爸,他还听出了陈文桐的声音。
他眉头一跳,这是又惹事了?
中午休息时间不长,他爸偶尔会回来,但基本是休息居多,甚少在书房里耗着,现在还加上个陈文桐在里面,怎么看也不是好事。
厨房里传来的动静是沈昀佳在做饭,他溜溜达达地进去,指着书房方向问,“怎么这会儿上门了?”
谁上门不言而喻。
沈昀佳回头,面上神色没来得及收回,那一瞬间的沉郁阴翳把他吓了一跳。
要知道陈文桐每次过来,沈昀佳的做派一直都是疏远而客气,任他陈文桐态度再嚣张恶劣,她也只是一笑置之从不往心里去,让他雄心壮志地挥出每一拳都打在软绵绵的棉花上,轻飘飘又无可奈何。
正因如此,边想才一直觉得沈昀佳这个女人不止聪明,还傲慢。她傲慢得婉转,这种婉转能忽悠蠢人,也能让聪明人活活气崩。那三两拨千斤的淡然,哪里是在跟你客气?分明是丝毫没把你看进眼里!
陈文桐是个草包,所以他一直觉得沈昀佳怕自己;但边想不同,相处的这些年下来,他能看得清沈昀佳的为人脾性。
边想爸爸的决定在这个家里没人会质疑,一开始杂七杂八地给陈文桐收拾各种烂摊子,沈昀佳就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也从不甩一个脸色,只会无条件地跟着边想爸爸的决定走。
——像现在这种抑制不住心思外泄的难看脸色,边想还是第一次看到。
“你怎么了?”
沈昀佳的神色其实收得很快,左右不过眨眼间,但大概是边想的吃惊表现得太明显,她也知道自己失态了,伸手一抹拂去了满脸心事,安静了两秒才换上了神色如常地说,“赶紧摆桌子去,可以吃饭了。”
她不说,他爸也不会跟他说,因此这事在边想这儿算是就到一段落了。
这段小插曲似乎未能掀起什么风浪,边家如期了回泉城。
除夕这天,于锦乐一大早就被于妈妈从床上铲了起来。
于爸爸每年只会在这个时候放下店里的生意,跑去海鲜市场大包小包地往回提,于妈妈则在厨房忙着张罗下午祭祖用的各种拜品,从蒸鱼饭盐水五花肉白斩鸡卤鹅到新鲜大橘苹果香梨一应具备。
这种时候肯定是全家出动的忙碌,于锦乐一早带着于锦安于锦遥贴完对联就往店里赶,一般这个时候店里的不会有什么生意,但他们习惯上午还开店半天。
鮀城这座南方小城,逢年过节总会被各种各样拜神的习俗充斥着,分支到下面众多小镇小村的神明和拜法更是五花八门。各家习惯拜法均有别,大操办的有,简化版的也不少,总归就是走在大路上,时刻都有那股夹杂着烧纸钱的香烛味儿往鼻孔里钻。
于家是属于那种把各种拜神礼简化得差不多的家庭了,仪式感并不很强,就是剩下最基本的送神请神祭祖这三大样。午饭过后是拜祖先和土地公公,土地公公他们这儿俗称“地主爷”,家家户户供着一坛烛火,保得一方安宁。
过了年,于锦乐就虚岁十七了。每年过年他都是在一堆说不清种类的海鲜粿品和数不尽的拜神拜祖先中度过。于妈妈这个时间就是家里的总指挥,方向一指他们就往哪儿转,连俩小的都得跑上跑下帮忙递祭品上下桌。
晚上吃团圆饭,菜品是丰富,清一色海鲜,电磁炉一架清水一盛就是锅底,一家五口围着吃,鱼虾蟹螺全是生猛海货,烫熟了捞起来蘸着豆瓣辣椒酱吃再美味不过了。整一锅清水经过一顿海货们洗礼,也熬成了地道的海鲜汤底,于爸爸最喜欢在这个时候舀上一碗汤,洒上一撮芹菜珠,汤的清甜伴着芹菜碎的爽口,比什么都勾人。9
全家对春晚的期待就只有于妈妈一个人,吃完饭于锦乐帮着收拾碗筷,于爸爸就带着于锦安和于锦遥出去逛花市了。
每年的花市热潮在除夕下午开始降温,一直到晚餐后会变成大甩卖,于爸爸都会出去逛上两圈,有合适的就买上一两盆回家摆着,不过他家向来对养花这些没怎么上心,这些年花一般年后没过多久就会自行了断,真就是“年花”,还挺应节的。
于锦乐洗完澡擦着头发从浴室出来,就见原本在看春晚的于妈妈正拿着电话笑个不停。
“小边你也新年好,阿姨祝你‘兴’(新)的一年里健健‘堪堪’(康康)、学习‘境’(进)步。”
于锦乐:“……”
好么,这中老年妇女之友还挺有心嘛,这是专门来电给他妈拜年来了?
于妈妈一见自家儿子出来就对着话筒说,“锦乐洗完澡了,电话给他了啊!”
“新年好啊小鱼儿!”边班长的声音从电话线那方传来,还隐隐伴着鞭炮声。
“新年好。”于锦乐把毛巾搭在肩膀上,顶着一头没干的头发盘腿坐在沙发上,“真热闹,你们老家还能放鞭炮啊?”
鮀城禁鞭炮已经好多年了,小时候那种万家鞭炮齐响硝烟硫磺味儿钻鼻的记忆已经离他很遥远了。
“啊,我在我爷爷这边呢,乡下地方,不管这些。”边想的声音听起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