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民国军阀派系

正文 第 30 章

    民国军阀派系 作者:陈贤庆

    第 30 章

    九

    1937年辉、邓锡侯的保定系军人反对,就连刘湘速成系的军人也对他不满。面对这种形势,王缵绪只有进一步投靠蒋介石,以保住自己的地位。1938年7月,邓锡侯、潘文华、王缵绪及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在成都一云南省主席龙云秘密签订了一个川康滇三省政治、军事、经济实行合作的盟约,以期相互支持,联合抵制蒋介石的宰割。事后,王缵绪全盘向蒋介石密电报告,使邓、潘、刘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策动川康军人反对王缵绪。1939年8月10日,邓锡侯等指使川康彭焕章、陈兰亭、刘树成、周成虎、谢德堪、杨晒轩、刘元瑭七师长倒王,发出通电,列举王缵绪十大罪状。同时,调动军队进逼省城。蒋介石乘此机会,以平息事态为由,劝王缵绪率部出川抗日,自兼四川省主席。到了1940年,蒋介石则把省主席职务交给了张群(兼成都行辕主任)。

    张群,字岳军,四川华阳人,1889年生。1907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年底赴日本士官学校,与蒋介石同学,并加入同盟会,是国民党的元老及蒋介石的亲信。张群主政四川,意味着四川的政务完全由蒋介石中央所控制。留在四川而拥有一定实权的川军将领,则只有邓锡侯了。

    邓锡侯,字晋康,四川营山人,1889年生。1909年入四川陆军小学,后入南京第四陆军中学堂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1年回川入川军。1912年入刘存厚部,逐升至旅长。1918年依附熊克武,升任第三师师长。1922年参与倒熊。后历任四川省省长、四川清乡督办、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兵团扼守鄂西北,孙元良兵团扼守川东大门,何绍周兵团扼守川南贵州,组成一道可谓坚固的西南防线。王陵基亦与驻重庆的杨森,驻万县的孙震组成一条成、渝、万防线,妄图保住自己在四川的统治地位。

    1949年4月,蒋介石将西南绥靖公署改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由张群出任长官。为了拉拢川军将领,他先后发表邓锡侯、潘文华、杨森、王缵绪、唐式遵为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并无什么实权,他们看到国民党统治的最后崩溃已是指日可待,不甘心为蒋介石集团殉葬,他们与西康省主席、第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都接到中共周恩来等的电报,望刘、邓、潘等川军将领率部起义。此外,民革、民盟及原川军将领熊克武、但懋辛、吕超、钟体乾、鲜英等人士都在四川召集旧部,做策反工作。刘、邓、潘决心走起义的道路,他们三人经常秘密聚会,商量起义的准备工作。

    1949年10月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西南战役。两个月的时间,蒋介石的西南防线便彻底崩溃。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仓惶逃往成都。为了作最后的顽抗,蒋介石派张群对刘、邓、潘进行安抚和拉拢,刘文辉等只作搪塞应付。12月7日,蒋介石在撤离大陆的前夕,又以召开紧急会议为名,邀请刘、邓、潘到自己住地北较场,准备将他们挟持到台湾。在此紧要关头,刘、邓、潘于当天上午逃出成都,到达新繁县龙桥。蒋介石又派王缵绪从成都赶往龙桥,劝刘、邓、潘回心转意,但遭到严辞拒绝,王缵绪无功而返。为防止蒋介石派飞机轰炸,刘、邓、潘又率部转移至彭县。

    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彭县龙兴寺总指挥总联名发出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参加彭县起义的川军将领还有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原川军保定系首领之一田颂尧,第九十五军军长黄隐,川湘鄂边区绥靖副主任陈兰亭以及四川省财政厅长、省银行董事长邓汉祥等。四川挺进军总司令范绍曾亦于同月在渠县通电起义。成都市冷寅东亦宣布起义。

    除了上述人员,原川军将熊克武、但懋辛、吕超、余际唐、鲜英、钟体乾、罗泽洲、陈国栋、郭汝栋、邓国璋、陈家农以及尹昌衡、胡景伊等,1949年后都留居大陆。其中熊克武、但懋辛、余际唐、鲜英、钟体乾以及刘文辉、邓锡侯、范绍曾等,都担任了人民政府以及民革、民盟等的重要职务,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邓锡侯曾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1964年逝世。熊克武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等,到1970年才病逝。刘文辉,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林业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等,1976年才病逝。,已显露出不凡的气度。

    1895年,河湟地区(今甘肃临夏及青海东部黄河、湟水流域)的回族、撒拉族人民再次发动反清起义。马海晏父子随清军参与了镇压。而马千龄父子也在家乡组织了民团“安宁军”,对抗起义军,曾解救被围清军总兵汤彦和。愤怒的群众将马千龄家宅院付之一炬,并到处“捉拿马进士家的人”,马千龄避走藏区,其子马福禄、马福祥则率安宁军辗转到兰州,被陕甘总督陶模收编为步骑两营,加入进攻河州之清军,不久,也归入了董福祥的甘军,马福禄任督带统领,马福祥任帮统。

    1897年,清政府整治军队,编建精锐军,分中、前、左、右、后五军,由荣禄、聂士成、马玉昆、袁世凯、董福祥五人分别率领。不久,董福祥之后军奉调北京附近驻防,马海晏父子及马福禄、马福祥兄弟也随军前往。1900年。马福祥比先兄马福禄整整小二十岁,全由马福禄一手提携而发迹于军政界,为报答先兄之恩情,他一意栽培侄子马鸿宾,而马鸿宾亦少年老成,对叔父马福祥十分孝敬和尊重,马福祥更是喜欢。1905年,马福祥任西宁镇总兵,成立西宁矿务马队,交由马鸿宾率领,这支小队伍以后发展成了马鸿宾的基本武装力量。1910年,马鸿宾随马福祥的昭武军到宁夏,任骑兵营营长,后任甘肃新军司令,授陆军少将衔。1921年初,马福祥调任绥远都统,马鸿宾出任宁夏护军使(后改镇守使)兼新军司令,晋升陆军中将衔。

    马鸿逵为马福祥之子,生于1892年。马鸿逵车,富有政治野心,和雷中田相勾结,企图取马鸿宾而代之。8月25日,雷中田、马文车发动政变,率部队封锁城门,扣押了马鸿宾,并组织了甘肃临时政府,马文车为主席,雷中田为保安司令。此事,史称“雷马事变”。

    雷马事变发生后,马福祥即在南京积极活动解救马鸿宾。这时,蒋介石也电令雷中田、马文车释放马鸿宾。这时,马麟已回到青海省任主席,也出面调停。临时省政府成立后,雷中田实力有限,难以左右局势。正当他骑虎难下之时,原北洋直系军阀头子吴佩孚由四川突然到兰州活动,力劝雷中田释放马鸿宾,以捞取政治资本。雷中田、马文车见有台阶可下,同意放人,条件是马鸿宾率部回宁夏。11月9日,由吴佩孚出面宴请兰州各界要人,特邀马鸿宾参加,既宣布已获释,又表示饯行。蒋介石深恐吴佩孚利用甘肃政局东山再起,遂令军队进攻兰州,雷中田、马文车、吴佩孚仓惶出逃。1932年,蒋介石任邵力子当甘肃省主度,渐渐控制了甘肃。

    马鸿宾获释回到宁夏后,集中精力整顿部队,扩充兵力,企图再主政宁夏,但蒋介石不允许。后来,蒋介石发表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而马鸿宾则前往河南任第三十五师师长,马鸿宾借故仍留在宁夏。1932年8月,马福祥在涿州琉璃河旅途中病逝。马福祥病逝后,马鸿宾、马鸿逵在国民党中央失去了靠山,而蒋介石也深恐“诸马”在西北坐大,想法让他们与地方军阀火并而相互消灭。1933年冬,蒋介石命令孙殿英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率部前往柴达木屯垦。孙殿英数万之众西进,使西北诸马感到威胁。蒋介石派往西北的甘肃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也从自身利益着想,暗中指示三马合兵堵截,阻止孙部进入西北。1934年春,马鸿宾、马鸿逵与马步芳、马步青联合起来和孙殿英在宁夏打了一场大仗,史称“四马拒孙”战役,双方损失惨重。三个月之后,孙殿英退归太原,所部三万余人由胡宗南、阎锡山整编。

    1935年和1936年,马鸿宾奉蒋介石的命令,率第三十五师移防陇东,参加堵截和追击北上陕西的红军。马鸿宾指挥部队先后与徐海东红二十五军团及红军西征军进行了多次交锋,但都损兵折将,屡次被红军打得大败。

    37年“七·七事变”后,马家军也参加了抗日战争。马鸿逵、马鸿宾两部合编为第十七集团军,马鸿逵为总司令,马鸿宾为副总司令兼第八十一军军长。第八十一军下辖马腾蛟第三十五师、马献文独立第三十五旅及马培清骑兵团。1938年5月,马鸿宾兼任绥西防守司令,率部在狼山、乌拉山一带与敌军激战。1939年至1941年,马鸿宾部驻防在伊克昭盟北部达拉特旗、黄河南岸滩地及沙窝地带、新民堡等地,与日寇进行大大小小无数战斗,给日寇及伪蒙军沉重的打击。1942年,蒋介石任命傅作义为绥西防守总司令,马鸿宾被任为副总司令,驻防在包头之南。1943年,马鸿宾率部撤回宁夏休整。

    第 30 章

    恋耽美
Back to Top